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荷塘月色》讀后感6篇(荷塘月色讀后感300字),供大家閱讀。
《荷塘月色》讀后感1
小學的時候,我就讀過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的《背影》、《匆匆》、《春》等作品都是我喜歡的。尤其是《荷塘月色》一文更令我愛不釋手,我?guī)缀醣诚铝宋恼碌拿總€段落。暑假,當我走進清華大學,再次捧讀先生的這篇抒情散文時,竟感到自己離朱自清老先生那么近,心里也頗不平靜。
那天,我依舊和媽媽來到清華園,坐在池塘邊我拿出朱自清的散文集,輕聲地為媽媽朗讀《荷塘月色》?!斑@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弊x著讀著,我似乎覺得陰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月光下顯得不再令人害怕,作者一邊獨處,一邊欣賞美麗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一陣微風吹過,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開的荷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嫵媚動人。
我仿佛又聽到了作者的聲音“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在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著薄云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用光與荷花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栩栩如生,淋漓盡致。我不僅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而且還置身其中,我陶醉了。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著蓊蓊郁郁的樹,樹間透著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可是作者卻什么也沒有。雖然我很難體會作者當時的無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隨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朱自清在先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后,描寫了一個寧靜的與現(xiàn)實不同的環(huán)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tǒng)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潔的明月的描繪,象征性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為排遣心中的郁悶,夜深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發(fā)出了內(nèi)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p>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意猶未盡,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朱自清先生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從這篇文章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對黑暗現(xiàn)實生活的厭惡和憎恨。他在那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與“白色恐怖”作斗爭,而我生活在這么一個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中,更應該好好的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努力學習、奮發(fā)向上。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使人暫時忘記憂愁,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拉進了我和作者的距離。希望以后我再與荷塘相見時,已能真正讀懂作者不寧靜的內(nèi)心了。
《荷塘月色》讀后感2
朱自清——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從初一開始就學到了他的文章,一開始為他的人品經(jīng)歷而折服,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后,卻實實在在的從內(nèi)心深處敬佩了起來。
文章一開頭就點出全文的“文眼”:“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彼虢栌魏商僚沤饪鄲?,于是作者從一開始就以獨處的心境創(chuàng)造出孤寂的氛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幾句平實的話語,巧妙地引人了主題。
隨后作者在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后,描寫了一個寧靜的與現(xiàn)實不同的環(huán)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tǒng)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潔的明月的描繪,象征性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為排遣心中的郁悶,夜深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可一切都只是“覺得”。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以不理,但也只有“現(xiàn)在”。時間與感官的沖突,矛盾卻又合理,看似喜實則悲,讓人不禁從內(nèi)心感到一種寂靜的荒涼。淡淡的哀愁與淡淡的喜悅相互交織,讓讀者不經(jīng)意的將自己融入了那月色下的荷塘。
走著走著,我看見了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睅拙錅\淺淡淡的疊詞,卻把景色深深地映進了人的心里。夾著薄云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與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看著看著,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著蓊蓊郁郁的樹,樹間透著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可是作者卻什么也沒有?!恫缮徺x》、《西洲曲》兩篇文章節(jié)選使我的心也隨著作者涼了下來,雖然我很難體會作者當時的無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隨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我“看著”作者走進了屋子,文章也到此戛然而止,但我卻久久未曾合上手中的書本,這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nèi)心似乎被激起了一絲波瀾,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自然是無比美麗的,字字句句之間無不流露著作者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但是閱覽全篇之后,再細細回味,似乎又不止這么簡單,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悲傷,有時越純潔美麗的景色,反而越能襯出人心里的痛苦?;蛟S作者,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荷塘月色》,不知作者賞的是荷塘中的月色,還是月色中的荷塘,抑或是人心中深處那難言難寐卻又難以釋懷的苦衷。
《荷塘月色》讀后感3
第一次接觸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我的高中時代。
記得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津津有味地領誦著散文中的句子,同學們嘴里卻沒有味道、機械式地跟讀著,而我的思緒早已飛到九霄云外,一會兒顧盼著操場上舞動的人影、一會兒似乎嗅到了學校外面巷子里的美食,真是哪里熱鬧想往哪里竄,那是一個多么美好的年紀啊!
許多年后,再次拜讀先生的這篇美妙散文,又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荷塘月色》開頭這一句話瞬間拉緊了我和文章之間的距離,因為我的內(nèi)心也是很久都沒有尋到一片應有的寧靜。在這個高速發(fā)展的年代,大多數(shù)人應該和我一樣感同身受吧!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跟隨先生的腳步尋找這一片寧靜,盼望著走進這夜下的荷塘月色。
“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jīng)聽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先生專門避開吵鬧的人群、趁著妻兒漸入夢鄉(xiāng),“悄悄地”去邂逅美妙的月色。對比自己對的生活感受,“悄悄地”一詞略顯無奈與珍惜——悄悄地避開熙熙攘攘的世俗、悄悄地走進真實的自己。
從出門到荷塘的路上,先生一個人邊走邊想,漸漸地忘卻了白天的煩心事,和美妙的月色融為一體,于是感慨道“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得是個自由人。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是啊,一個人、一條曲折的幽僻的小煤屑路、一輪淡淡的蒼茫的月、一路上蓊蓊郁郁的不知道名字的樹,怎能不讓人忘卻社會的紛擾、工作的壓力、妻兒的呢喃、內(nèi)心的掙扎?
接下來,我全身心地沉迷到先生筆下的荷塘月景:荷葉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葉子中間的白花,像裊娜起舞的少女;未開的花骨朵兒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多么美妙的荷花,多么美妙的月色!
不僅如此,先生緊接著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勾勒出一幅有樹、有山、有月、有荷塘、有蟬聲與蛙叫的美妙畫面。
先生不愧為貫通古今的文豪,從眼前的美景穿越時空,仿佛看到了古代采蓮的少年女子們蕩著小船、唱著艷歌、相互嘻嘻的光景。同時也想起了《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古代的兩幅畫面,一動一靜,形成鮮明的對比,我想先生會更喜歡后者——把采蓮的小船劃進高密的蓮葉叢中,形成自己的一片天地;更甚者,酌一壺清酒,追尋古人的放浪不羈、豪情壯志。
不知不覺之中,先生已經(jīng)回到自己門前,又回到了現(xiàn)實世界。夜游結束!我也走出了先生筆下的荷塘月色,內(nèi)心尋得了一片寧靜:往事不堪回首,昔情莫再流連;生活本不易,且行且珍惜!
《荷塘月色》讀后感4
小學的時候,我就讀過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的《背影》、《匆匆》、《春》等作品都是我喜歡的。尤其是《荷塘月色》一文更令我愛不釋手,我?guī)缀醣诚铝宋恼碌拿總€段落。暑假,當我走進清華大學,再次捧讀先生的這篇抒情散文時,竟感到自己離朱自清老先生那么近,心里也頗不平靜。
那天,我依舊和媽媽來到清華園,坐在池塘邊我拿出朱自清的散文集,輕聲地為媽媽朗讀了《荷塘月色》?!斑@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讀著讀著,我似乎覺得陰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月光下顯得不再令人害怕,作者一邊獨處,一邊欣賞美麗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一陣微風吹過,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開的荷花,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嫵媚動人。我仿佛又聽到了作者的聲音“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在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著薄云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用光與荷花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栩栩如生,淋漓盡致。我不僅僅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而且還置身其中,我陶醉了……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著蓊蓊郁郁的.樹,樹間透著光,但是光卻是如此的無精打采,這時的主角幾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但是作者卻什么也沒有。雖然我很無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隨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寧靜……
朱自清在先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后,描述了一個寧靜的與現(xiàn)實不同的環(huán)境――荷塘月色,透過對傳統(tǒng)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潔的明月的描繪,象征性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向往完美新生活的情緒。他為排遣心中的郁悶,夜深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能夠想,什么都能夠不想。他覺得自己是個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必須要做的事,必須要說的話,此刻都能夠不理。并深情地發(fā)出了內(nèi)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意猶未盡,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朱自清先生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從這篇文章中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對追求完美生活的渴望,對黑暗現(xiàn)實生活的厭惡和憎恨。他在那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與“白色恐怖”作斗爭,而我生活在這么一個完美的生活環(huán)境中,更就應好好的珍惜此刻的生活,努力學習、奮發(fā)向上。荷塘月色的美麗能夠使人暫時忘記憂愁,對完美生活的憧憬拉進了我和作者的距離。期望以后我再與荷塘相見時,已能真正讀懂作者不寧靜的內(nèi)心了。
《荷塘月色》讀后感5
第一箭射在大門上,大門立即被射開?又是吹氣球,又是塞雞蛋,又是制作降落傘,同學們忙得不亦樂乎。只聽一陣歌傳來:花孔雀,好傲慢,好自不量力,致志說到到,還想不樹砍.....她氣極了,大聲喊到:煩...人......。你想認識她嗎;"小浩一聽,馬上用憤怒的眼神看著我,我不去理會他,老師在黑板上寫了許多題,小浩一道也沒有寫,還在那里看小人書,老師偶然扭回頭看見他在看書,因為他是領導的兒子,老師沒有沒收他的書,小浩越來越膽大了,還敢踩小紅的桌子。
看了這本《荷塘月色》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篇和書名一樣的散文也叫《荷塘月色》,寫的是朱自清先生夜晚出來散步,走到了荷塘邊,欣賞荷花、葉子和月色。之后,又想到了寫荷詩?!斑@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讀著讀著我也似乎也走進了這清華大學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賞這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從中我感悟到了作者內(nèi)心的彷徨與迷惘,而我的心情也隨著波動起來。朱自清先訴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描寫了一個寧靜,與現(xiàn)實不同的環(huán)境——荷塘月色,通過對傳統(tǒng)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清冷的明月的描繪,象征性地抒發(fā)了自己的潔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為排遣心中的郁悶,夜深人靜時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他覺得自己是個完全自由的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要做的事,現(xiàn)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發(fā)出了內(nèi)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弊咧咧?,我仿佛看見了荷塘,“那田田的葉子,白里透紅的荷花上閃著亮光,零星地點綴些白花......”風中的花香,肯定令人心曠神怡,夾著薄云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之上,簡直就是月光與荷花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描寫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而我便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深深陶醉......這篇文章寫得很美,尤其是對荷花、葉子以及月色的描寫,以人心曠神怡,久久不能忘掉。每次,我讀完以后,覺得好像學到了什么人也不知道的知識。每讀一遍,都是那么愛不釋手,仿佛手里捧著金子似的。文章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這篇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月色的美麗可以令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我生活在這么一個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中,更應該要去努力學習、好好的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
讀完了著本書,讓我想起了《西洲曲》里寫到: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如清水。這首散文好像把我們帶到了那里和作者一起欣賞那美麗的景象。
《荷塘月色》讀后感6
路上只我一個人,背著手踱著。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xiàn)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ē)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豐姿,便在煙霧里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忽然想起采蓮的事情來了。采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為盛;從詩歌里可以約略知道。采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著小船,唱著艷歌去的。采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采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jié)。梁元帝《采蓮賦》里說得好:
于是妖童媛,蕩舟心許;鷁首徐回,兼?zhèn)饔鸨?;欋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jū)。
可見當時嬉游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于是又記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荷塘月色》讀后感6篇(荷塘月色讀后感300字)相關文章:
★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讀后感9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讀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