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鋼琴師》觀后感12篇 鋼琴會觀后感,供大家賞析。
《鋼琴師》觀后感1
該電影命題時只選取了典型的命名法,即影片要素:地點在海上,人物為鋼琴師??梢愿惺艿綄?dǎo)演的拍攝初衷是一種啟發(fā)式精神輸入,從高潮、結(jié)尾亦可感知影片的拍攝更側(cè)重記述、講究一件事情,而非主張一種觀點。
由此,我們大可將影片的掌握度由所述之事開始。為了講好這件事,由角色、場景、情節(jié)、色調(diào)、音樂的空隙,擴張的表現(xiàn)手法層出不窮,單看鏡頭上,值得細談的好角度便有很多。
比如,1900嬰兒時期被老頭丹尼發(fā)現(xiàn)時所在的船艙餐廳,后面男二(友人)邁克斯亦穿越來找已準備迎接死亡的他,無論是那個找到他出生后他的老頭,還是去找死前的他的友人,都是一二載破片一樣甚至后來前來單挑的爵士創(chuàng)始人,也頗給我以如此疑惑:這世間有些人是生來只為了作為天才的記錄體而已的?有多少存在只是為了成為供火光一現(xiàn)的落地?zé)熁叶训?
其次,女主透過窗看到的模糊的男主,和當(dāng)年幼小男主透過窗看到的展廳有得一比,一墻之隔,真假不易。當(dāng)初,男主在船上(階梯之上)看到并結(jié)交了階梯下岸的邁克斯,后來,男主卻不能在階梯上接受去到岸中的自己,音樂的界限在哪里?甚至存在嗎?文學(xué)有政局阻撓,畫作或相片有保鮮期設(shè)限,它在共鳴中喚起欲望,它背后有一種在本片所有死去的人身上共有的東西:理想主義。
靈魂死寂的爵士樂創(chuàng)始人,為理想所殺,他并非敗于技藝,而是盡頭比天才短。
生命死寂的丹尼,以為他愛這孩子,這孩子愛他,死在他自己充滿父愛的世界里,對“TD”的妄想里。
1900,于光影對比、冷暖色調(diào)里,他始終更像一個音樂的初學(xué)者而非大成者,他太單純,一如給他的鏡頭基本都讓他待在某一純色里。他又不全是“音樂”的海綿,他對船的留戀出于凡性中的鄉(xiāng)情,顯然,他最后已無法再走更多追究,有人純粹只成了記錄他的器具,而天才終有不再的記錄更全更多整個藝術(shù)的容量,1900是有限的,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在理想主義的眼罩里自以為是靈魂的傾盡者,實際上只是藝術(shù)的工蟻、美學(xué)的針管、一切的餐盤?而我們拼盡全力留住的,尚有雜質(zhì)的音樂唱片。百年難見的天才犧牲凡人所鑄造,大生大死的藝術(shù)犧牲天才護養(yǎng)。觀眾無法成就作品,理想亦無法成就作品。
1900的自盡,我大抵會效仿,但并不出于明白他的理由,只是在歸去時猶如沒有理想過,將我的一切理想留在人間,還給藝術(shù),不必帶走一物,如來時兩袖空空。
《鋼琴師》觀后感2
《海上鋼琴師》很經(jīng)典的一出電影,是一定該看的,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堅持自己的人。哪怕生命就這樣消逝。只留下一點聲音的碎片,也許我們都一樣害怕腳踏實地的生活,害怕烏煙瘴氣的世界。
有些電影是你看過之后,心中涌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是你滿腦子的思緒卻不知從何整理,《海上鋼琴師》就是這樣一部讓我欲罷不能欲言又止的電影。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覺是孤獨,真孤獨??墒?900真的孤獨嗎?后來的很多時候,我都覺得他不孤獨,他有滿滿的用之不盡的音樂的靈感,有無數(shù)的才華和無數(shù)。
1900出生在船上,也從來沒有下過船,雖然它有無數(shù)個機會可以這樣做。直到最后這艘退役的老船即將用6噸半的炸藥被炸掉時,他也沒有選擇下船,雖然Max嘗試過勸說?!罢鞘小敲创?,一眼忘不了盡頭。無窮無盡,麻煩你告訴我,它的盡頭在哪里?走上舷梯一切都很好,我穿上你送我的大衣,信心百倍,看上去也一定很帥氣,對于下船毫無疑問,使我停下的,不是我所見,而是我所未見,你能體會嗎?那些我看不清的東西。在那延綿不斷的城市中,我能看見一切,可就是看不見盡頭,什么都有,就是沒有盡頭,盡頭正是我所未見。比如說這個鋼琴,琴鍵有開始,也有終結(jié)。傻瓜也知道只有88個鍵,它們是有限的,在這88個琴鍵上你可以彈奏出無窮無盡的音樂,我就喜歡這樣,我也只能這樣生存,但你們把我送上舷梯,把我推向一架有著無數(shù)個琴鍵的鋼琴,沒有盡頭??汕冁I是無窮的,我又該怎么演奏呢?我只能說我坐錯了的方,那是上帝才能演奏的鋼琴,老天?。∧阌袥]有看見那些街道,成千上萬的街道。怎樣才能從中選一個,選一個女人,選一棟房子。選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選一片屬于自己的風(fēng)景。選一種自己的活法。沉重的世界壓在你的肩頭,黑漆漆的看不到頭,要你離開這里,到那個陌生而有無窮的世界里。你難道就不感到害怕?我在船上出生,……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過大的船……我不能下船!”1900在弗尼吉亞號爆炸的前夕,拒絕了Max的勸說,說出了上面的話。我們從中也許能領(lǐng)會出他拒絕下船的原因。這不能簡單的用怯懦來定義。
不管怎么說,這是一部優(yōu)秀的影片,它不但講述了1900傳奇的一生,也穿插了許多出色的曲子,實在是我們不能錯過的一杯佳釀。
最后我只想說:每個人都要走一條自己堅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鋼琴師》觀后感3
觀看了海上鋼琴師,不得不說這是很好的一次體驗,記錄幾個我印象深刻的場景。
海上風(fēng)暴中的船隨波濤起伏,1900邀請MAX體驗他的“暈船藥”——鋼琴舞。1900坐在鋼琴前在起伏不定的風(fēng)浪作用下滑行于大廳中,他指尖傾瀉出的音符附和著船身晃動的節(jié)奏,就像在大廳的各個角落翩翩起舞,配樂與畫面激蕩昂揚,讓人如同身臨其境一般沉浸在風(fēng)暴舞曲中。
1900在頭等艙即興演奏時跟MAX講解了自己觀察到的每個人的特質(zhì),他此刻不停變換的樂曲風(fēng)格正是他觀察到的人們化為了音符,由他的指尖娓娓道來,音樂的記錄和敘事功能被他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
經(jīng)典場面——斗琴。三首曲子展現(xiàn)了1900在斗琴過程中心境的變化,最初的他認為這是同樣熱愛音樂的兩人相互切磋交流技藝的舞臺,所以他選擇了輕松快樂的《平安夜》。為對手高超的琴技折服,為表敬意用自己的方式再彈奏一遍對方的選曲。發(fā)現(xiàn)對手將音樂視為斗爭的工具并遭受對方的言語攻擊后,他選擇更高超的技術(shù)——單人四手聯(lián)彈。其實對待音樂的態(tài)度各人有各自的自由,純粹的熱愛當(dāng)然值得稱頌,功利卻也未必不好,但電影通過斗琴片段讓我感受到純粹熱愛的可貴,音樂成為與人交流的橋梁時,傳達的情感太細微豐富了。
1900在錄制CD時透過窗口看到了讓他一見鐘情的姑娘,然后,輕盈優(yōu)雅得像姑娘的氣質(zhì)一般的曲調(diào)就從他的鍵盤上流淌而出,訴說著他的傾慕和愛戀,他將唯一一張CD包成禮物打算送給心愛的女孩,那一眼的心動和隨后的忐忑,用音樂訴說心情的青澀舉動,夜里船艙中輕輕一吻,讓人看了既心酸又幸福。
1900與MAX在報廢的船艙中最后一次談心,我很難輕松地說出“我懂得”。MAX欣賞1900的才華,多次勸說他下船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將1900的作品一直留作紀念,為尋找他不遺余力,聽到解釋后尊重他的決定并認真告別,將他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他們也許追求的生活方式不同,對世界的看法不同,對生死的認知也不同,但是,在1900做出了不下船的決定后,MAX總是支持他、接受他、尊重他,這份懂得和支持太寶貴了。成全,即使困難也愿意成全,這就是朋友的意義。
《鋼琴師》觀后感4
印象最深刻的,是瓦列在雪中奔跑的那一段。漫天的白色,遠處有行人走過。他們不會明白這個倉惶的男人經(jīng)歷了什么。而他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邁出那一步。
靠在墻上的時候,驚魂未定的他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影片中對于人性的刻畫已經(jīng)被太多文字所贊美。那種客觀的視角,描述了整個時期的狀況??陀^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確的地步。
羅曼·波蘭斯基導(dǎo)演在這部片子里更多地使用著第三視角轉(zhuǎn)切第一視角,用主角的眼睛去看待戰(zhàn)爭的殘酷。在表現(xiàn)屠殺和局部戰(zhàn)爭時,絲毫沒有含蓄的成分,德軍連續(xù)近乎荒誕的屠殺的場景被直白地表現(xiàn)出來。在街頭無辜被殺害的流民,親手殺死自己嬰兒的母親,不明白要拿錢做什么卻執(zhí)著兜售牛奶糖的孩子,沒有人情的猶太警察,只因為問了一句話而被槍殺的婦女...這些都被審視的鏡頭表露出來,令人情緒沉重。
這是一首剖析人性的殘酷悲歌。
猶太酒吧里,肖邦的音樂和自私地驗證金幣的商人,瓦列在極端困頓狀況下依舊顫動的手指,在腦海里響起的旋律,在饑餓和恐懼中揉搓泥灰的雙手,鋼琴上端放的德國軍服,依舊憂傷、動情的旋律。這些都是細節(jié),而正是細節(jié)決定了影片的深刻。
而這部影片真正令我著迷的,則是它獨特的視角。
藝術(shù)不是奢侈品,它的根基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絕境中讓我們更堅韌.戰(zhàn)爭中幸存下來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遭遇不同。瓦列是一個鋼琴家,他有音樂傍身,比別人可能要堅強一點,柔韌一點,淡薄一點。他逃脫死亡的同時也在雕刻著死亡,帶給我們一種生的期望,給我們勇氣應(yīng)對我們自己所遇到的一些挫折。
記得上課時,老師向我們分析這首肖邦第一敘事曲。說它是肖邦為了祖國和戰(zhàn)爭而寫下的曲子。那時并不能夠理解這其中的含義,匆匆記下了曲式分析要點,還有那些美麗的和聲。好吧,該激情的地方,就激情。該柔情的地方,就柔情。當(dāng)時的想法就是這樣。然后到了上課時,老師很不滿意地告訴我們,你們的演奏沒有靈魂。你要去理解作曲家的感受。
此刻重新看了這部影片,似乎理解了老師想要表達的東西。
因為那個德國的軍官,居然讓瓦列演奏肖邦的曲子?;蛟S它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對戰(zhàn)爭的唾棄,然而美的事物終究是不分國界的。
而對于《鋼琴師》的總結(jié),大概只有這句話最為準確。
《鋼琴師》觀后感5
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我問了問饒老師值得一看的電影,饒老師沖口而出:“海上鋼琴師。”,到了暑假,電影單中又一次出現(xiàn)了這個名字。“這肯定是一部好電影?!庇谑?,我攜帶如此的心情,細細地品味了這部電影。
這是一部意大利電影,由朱塞佩·托納托雷執(zhí)導(dǎo),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里主演的劇情片。故事是以兩個人的對話形式展開的,以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視角的轉(zhuǎn)換,介紹了一位鋼琴天才1900的鋼琴故事。
幼時的1900,是在襁褓中讓人發(fā)現(xiàn)的,他的媽媽拋棄了他,因此他成了一名孤兒,生活在燒煤工人的船艙里,大伙都照顧他,疼愛他,教他說話,寫字。直到有一天,他的現(xiàn)任爸爸因救人而死,他便很地傷心。1900離開了爸爸媽媽,沒出生證明,悄悄地來到這世界,有得悄悄離去。正好比一個人去世了,你找不到任何他的有關(guān)信息,沒人相信他的存在,也沒一座是他的墓碑,但他確實來到過這個世界,真真實實地活過。
1900對不好的事情十分厭惡,但不會用嘴說,會用音樂去表達。1900與小號手聊天,當(dāng)他們看見小偷時,鋼琴的音樂也變得斷斷續(xù)續(xù),模仿著小偷的形態(tài);當(dāng)他們猜想老婦女是一個謀害親夫而得到萬貫家財?shù)娜藭r,鋼琴的音樂是一種怪怪的音響,充滿著陰險,他的音樂一直能生動的表現(xiàn)各式各樣人的心理特點。
有些人說1900非常幸福,他生活在他喜歡的音樂中,伴他左右的是對他沒半點私心的朋友們,不需要去擔(dān)憂紛繁與擁擾。但,只不過如此嗎?每次停船靠岸時他一個人向岸上遠處眺望的眼神分明有掩不住的落寞,還有他偷偷的撥通陌生人的電話時那緊張和期盼的語調(diào):“你好,或許你不認識我,但,大家能聊聊嗎?”特別是當(dāng)他聽那個飄過的流浪人告訴他一個人的經(jīng)歷,他愈發(fā)的想去體驗:站在岸上,聽海的聲音,到底是什么樣奇妙的感覺呢?
影片結(jié)局,1900在一艘馬上炸毀的船中被找到,但他仍不愿下船,現(xiàn)實日常,對于其他人的選取,大家會感到匪夷所思,就像這部影片一樣,可能大多數(shù)人也不解他的這種選取,但,無論是哪個,作出什么樣的選擇,無論在大家看來是多么的荒謬,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被人不解,這都是他的選擇。可能,到了天堂,他仍會彈鋼琴,就像原來在海上一樣。
《鋼琴師》觀后感6
今天重溫一下經(jīng)典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這已經(jīng)是我第三次看到這部電影的
海上鋼琴師”,以主人公為線索,描寫了一個一生都在海上度過,從沒踏入陸地的杰出鋼琴師。片中很令人嘆息的時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陸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片中,多少人慕名而來,甚至邀他制作唱片,讓他過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他始終堅持自己在船上這種簡單而又單純的生活。即使在最后生與死的選擇中,他也選擇了與船共生死。他,就這樣葬身于大海,一生都沒踏上陸地,不知這是否是他的遺憾,還是說這是他的追求。、而且他到底在執(zhí)著什么?到死都不愿意去感受一下那個他從未了解過的世界
當(dāng)看到他將要下船片段時!當(dāng)他站在云梯上思考,丟掉帽子又走回船上的那一刻無從下手,無從選擇,怎么辦?他扔下了帽子,給了城市一個背影,返回他的船再不后悔。這,便是他的選擇!他會在腦海想象美麗的景色,從未下船看上一眼,他選擇的是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他是一個活在內(nèi)心世界的人他不適合很復(fù)雜的人生城市充滿雜亂,是個喧鬧的世界,在那里,沒有恬靜的生活,沒有美妙的音樂創(chuàng)作靈感,只有船上才有清凈的音樂。這是他的世界。感受著他的世界,這是現(xiàn)實無法比擬的世界。完美的世界。
“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他,把音符留給了大海和天空?!?/p>
“他彈琴,不是為了追求彈琴技法的高超,更不是為了追求物質(zhì)上的滿足,而是為了表達他的內(nèi)心世界”
“毅然決然,再不后悔?!比松梢詺w結(jié)為一種簡單的選擇:不是忙著活,就是忙著死,何不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了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我們都要通過電影去反映自己的生活,電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個我們從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獨,他對愛情有著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懼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靈魂中的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就是船上孤獨的主人公
世界很大,但是屬于自己的很少。怎樣為自己在這樣大的世界里找到一片空間!很難!所以,當(dāng)你找到后,不要放棄,不要離開,留在這里吧,守住這只屬于自己的空間!
《鋼琴師》觀后感7
我覺得今天是幸福的一天,因為觀看了一部精彩的電影——〈海上鋼琴師〉。
在一艘來往于歐洲和美國之間的油輪上,誕生了一個鋼琴天才,他是一個棄嬰,被黑人鍋爐工收養(yǎng),取名“1900”。1900漸漸長大,一個深夜里他來到輪船的豪華大廳,坐在鋼琴前,手指神奇的在琴鍵上跳動,美妙的音樂流動出來,吸引了船上的人們。從此,1900成了海上鋼琴師。從此他每天在海上演奏,不斷的送走又迎來一批批的旅客,他就透過這些人看這個世界。多年過去,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故事,他心愛的姑娘的下船去了,他的朋友下船去了,這艘比他還年老的大船也即將報廢了,人們把成噸的炸藥運到船上,搬走了船上所有的東西,準備炸船??墒撬羧盏睦吓笥褏s斷定1900還在船上,他固執(zhí)地說服了所有人先不要炸船,在大船上苦苦尋找,終于在廢墟中發(fā)現(xiàn)了1900。但是他卻拒絕下船,最后在一聲巨響后告別了這個世界!
1900沒有戶口,一生漂泊于海上,又悄悄離開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和他同臺演奏多年的小號手朋友知道他的存在與消失??赐赀@個故事讓人覺得心酸和惋惜。雖然他悄悄的來又悄悄的走,人們無暇顧及他的存在,但是他的音樂、他的故事卻提醒人們這位偉大的鋼琴師曾經(jīng)那么真實地給人們帶來過歡樂。
他是那樣的善良而富有個性,他用琴聲表達著自己豐富的情感。人們是否會驚訝:這樣一位音樂天才為什么會選擇與一艘舊船一起被炸毀卻不和好朋友下船尋找新生活呢?
那時候我想:他從小生活在海上,適應(yīng)了船上的生活,陸地上的生活對于他來說是未知的,這就是導(dǎo)致他選擇生命終結(jié)的根本原因。就好象從小掉進狼群里的孩子喪失了人的本性一樣,也許與生俱來的東西并不能代替環(huán)境的影響,1900恐懼這未知的世界。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鯊魚的故事:有一群海上捕回來的鯊魚,兇猛異常。被關(guān)在海洋館等待馴化,訓(xùn)獸員把他放在玻璃罩著的大水池里,水池外面是另一個水池,里面有許許多多的魚。一開始,鯊魚拼命的撞擊玻璃,企圖游過去覓食,但是每次都是徒勞。日子久了,它慢慢放棄了這個愚蠢的念頭,開始等待訓(xùn)獸員的喂養(yǎng)。又過了很久,隔著兩個水池的玻璃板被抽掉了,兩個水池變成了一個,可是鯊魚卻從不肯游到那邊??梢?,多年的生活環(huán)境一旦改變,適應(yīng)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影片不僅構(gòu)思有其獨到之處,以感人至深的友情為主線,還貫穿著優(yōu)美的音樂。
《鋼琴師》觀后感8
兩天內(nèi)看了兩遍《海上鋼琴師》雖然是一部老片,但還是讓人推薦才知道。個人所言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看完后的感受沒有其他電影結(jié)束時的壓抑、難受或者開懷大笑,而是直擊靈魂,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所以今天想寫點東西。
看完以后看了評論有的人說很好有些人說很一般 我想這就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 而1900他是什么樣的人,他是被人丟棄在頭等艙的孤兒 被鍋爐工“媽媽”收養(yǎng) 一生中都生活在船上從未踏進大陸半步 有著天賦異稟的音樂細胞 卻因為從小的封閉環(huán)境讓他成為了一個不敢直面未知事物的人 哪怕他遇見了心愛的人他最終還是選擇了走回甲板。
最后1900說的話直戳淚點 眼淚跟著情不自禁 最后他告訴觀眾為什么走了一半他又回去了 他這樣說的 站在那里并不是我看見了什么 而是我什么也看不見 我看不見盡頭盡頭?拜托!拜托你給我看它的盡頭在哪?當(dāng)時,站在舷梯向外看還好。我那時穿著大衣,感覺也很棒,覺得自己前途無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沒問題!可是,阻止了我的腳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根本就沒有盡頭。我看不見的是這一切的盡頭,世界的盡頭………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chuàng)作的音樂。我永遠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反正沒人記得我存在過,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個知道我在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個,而且你最好習(xí)慣如此。原諒我,朋友,我不會下船的。原諒我當(dāng)時看到之處已經(jīng)哭的稀里嘩啦 你能說他是懦弱嗎 很明顯不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哪怕是他遇見了心愛的女人知道了她的地址 可他還是沒有下船的勇氣 他害怕看不見的盡頭 他害怕數(shù)不盡的街道 琴鍵是有限的 創(chuàng)作是無限的 在他的眼中要想讓他變成凡人 寧可拋棄他的生命 這也許就是我們凡人無法理解的幸福 只要踏上陸地他可以擁有普通人無法企及的一切可他不在乎名與利 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的世界神奇浪漫 他的世界自由安寧,這也許就夠了 我希望你會喜歡這部影片 我希望未來的某一天可以抱著心愛的人再去回味這部影片 希望她也能喜歡!
《鋼琴師》觀后感9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
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影片看罷,我不知是該悲嘆還是該敬服,那個鋼琴天才的傳奇一生。
一個棄兒于1900年在一艘輪船的頭等艙的鋼琴上被黑人礦工發(fā)現(xiàn)并從此收養(yǎng),他從小就表現(xiàn)出無與倫比的鋼琴天賦。成年之后,他的琴藝登峰造極,但盛名之下的1900厭倦塵世的繁雜紛憂,他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榮譽,畢生都未離開過那艘船,直至船被銷毀。在不為人知的角落,在凄美的音符環(huán)繞中,伴著一道火光與爆炸的聲浪,他平靜地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鋼琴與輪船,仿佛成了他的宿命。
在心靈的極度震撼中,1900這個人物引起了我的深思。
1900作為一個棄兒被黑人礦工收養(yǎng),他的存在幾乎無人知曉。不出意外的話,他長大后也會繼續(xù)成為一個礦工,然后卑微的死去。但音樂的天賦和對鋼琴的熱愛使他不愿意屈服于命運,即使外界一位鋼琴家向他發(fā)起挑戰(zhàn)甚至辱罵,他也不卑不亢,以自己的超強實力贏得了旁人的尊重,令那位鋼琴家自嘆弗如。他敢于追求內(nèi)心向往的執(zhí)著和勇氣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但真正令我感慨萬千的卻不止于此??v觀1900的一生,我們很容易看出,他是一個高潔脫俗的典型,但高處不勝寒,他只能孤芳自賞。這個形象可以看作是每個人心中對隱逸超然的向往,正是因為人很難脫離苦海紅塵,這個悲劇形象才會如此完美。若令陸地是現(xiàn)實,那艘船便是極度理想化的一片凈土,虛與實形成了鮮明對比。人間世,濁與清、美與陋,顛倒眾生,1900雖然看破卻無法被接納,他的悲劇是偶然,似乎也是必然。
在1900的背后,我看到了另一個相似的人——陶淵明。同樣是厭倦了塵世紛擾而憤然隱居,孤清于世,他同樣有滿腹的才華不得施展。還有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們都是人們心中難以超越的.典型。我在觀察世界本質(zhì)的同時也深深的體會到,“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我們?nèi)裟艹阶晕?,披荊斬棘,亦能在紅塵中做到“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其實人性就是如此簡單,我們要有平常心,世界就是自己心靈的映像。固然人生在世不稱意,為何不能放下執(zhí)念,大膽追求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呢?
合上雙眼,優(yōu)美的旋律似乎還縈繞在我耳邊。虛與實,這是我們終生都在探究的一個謎,美的不真實。
《鋼琴師》觀后感10
我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太容易受感動的人,因為能使我落淚的電影很少,但是有一部電影能夠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受到震撼,一次又一次的為之落淚。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海上鋼琴師》。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孤兒,他是一個被人遺棄在蒸氣船上,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燒爐工丹尼收養(yǎng),這位燒爐工用當(dāng)時的年份為孤兒起了名字,叫做1900。然而好人不得好報,燒爐工在一次意外中死亡,只有8歲大的1900又再度成為了孤兒。過人的天賦使他無師自通成了一名鋼琴大師,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對紅塵俗世深懷戒意,他從不敢離船上岸去,只因紐約無際的高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令他迷失自我。
縱使后來遇上了一位一見鐘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后,還是放棄了上岸尋找初戀情人的沖動。他永遠地留在船上了,就算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馬克斯警告他廢船將要被炸毀,他也不愿離開,于是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維吉尼亞號的1900殉船于海底。 1900,這個既沒有出生紀錄,也沒有身份證明的人,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就在人間蒸發(fā),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樣,渺無蹤影了。
影片使我感動的地方有很多,首先是燒爐工與1900的對話,
1900:“丹尼,什么是孤兒院呢?”
丹尼:“孤兒院就像一個大的監(jiān)獄,沒孩子的大人都會被關(guān)在里面?!?/p>
1900:“如果我不和你在一起你就會進孤兒院嗎?”
丹尼:“你說得對,乖,所以我要謝謝你?!?/p>
這段對話真的很溫暖,丹尼為了不讓1900有心理上的陰影于是編制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使1900認為自己很重要。丹尼真是一個好父親。
“我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個找不到盡頭的世界生活,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來,不是因為我所能見,而是我所不見……”。
這句話是1900說過的話,1900明白欲望永無止盡,如果走下了這艘船,他可以憑借精湛的琴藝獲得金錢,權(quán)利以及愛情,但是他會失去對于音樂的靈感以及真正的自我。所以他選擇與船共亡的重要原因。他是一位值得尊敬得藝術(shù)家,他有著真正藝術(shù)家所擁有的高貴的自尊。
這是我對于1900的理解,一個沒有根而終身漂流在海上的男人,獨特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使得他處在一個獨立的世界里。他與這個社會只有一段很短的距離——一塊甲板;他與這個社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一個世界! 他用音樂解讀一生,音樂是他對人生的感悟。
《鋼琴師》觀后感11
時隔20xx年,“弗吉尼亞號”重新響起航行的汽笛,“1900”再次手撫琴鍵開始了他的永恒表演。
4K修復(fù)版《海上鋼琴師》于11月15日登陸全國院線,這部公認的影史傳奇,在技術(shù)修復(fù)后重新煥發(fā)出了光彩。作為首席營銷平臺,淘票票也在今年連續(xù)推廣《綠皮書》、《波西米亞狂想曲》、《何以為家》、《徒手攀巖》等奧斯卡獲獎(提名)影片之后,再次將一部影史經(jīng)典推薦給中國觀眾,為電影市場提供了多樣化的優(yōu)質(zhì)外片內(nèi)容。
“謝謝你們,在20多年后賦予我的電影新的生命。非常感激!”作為一手締造《海上鋼琴師》的傳奇導(dǎo)演,朱塞佩·托納托雷此次特地為中國觀眾寫了一封親筆信并錄制問候視頻。他在視頻中表示,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海上鋼琴師》可以進入中國的電影院和中國觀眾見面,是給了電影第二次生命,他感到非常的幸福。
上映以來,《海上鋼琴師》展示出了其作為經(jīng)典的魅力。這部于1998年首映的影片,此次在登上淘票票平臺后開分即達到9。6分,收獲了超過45萬的想看人數(shù),目前累計票房近5000萬元。不少淘票票用戶留下評論道:“哭暈在了電影院,這輩子看過的最好的電影”、“這是我為數(shù)不多愿意‘N的n次方’次重溫的影片,難得有4K修復(fù)”。
在這個周末,除了去影院重溫《海上鋼琴師》帶來的感動,影迷們還可以借助淘票票“愛藝之城”平臺,去回顧更多的影史經(jīng)典影片。在《海上鋼琴師》重映之際,“愛藝之城”向影迷們推薦了20xx年20部高清修復(fù)片單,在優(yōu)酷平臺上提供了包括《人鬼情未了》、《聞香識女人》、《霸王別姬》等影史杰作,帶影迷走入“愛藝之城”,重拾經(jīng)典記憶。
今年8月,淘票票聯(lián)合全國藝術(shù)電影放映聯(lián)盟(簡稱“全國藝聯(lián)”)推出了“愛藝之城”,旨在為喜愛藝術(shù)電影的影迷打造一個獨特的線上社區(qū),為用戶提供電影資訊、社區(qū)交流,以及包括周邊產(chǎn)品、參與官方活動在內(nèi)的用戶權(quán)益?!皭鬯囍恰睂⒈P活存量全國藝聯(lián)用戶,并利用大數(shù)據(jù)精準觸達更大范圍目標(biāo)人群,推廣、普及藝術(shù)電影,打造全國最大的藝術(shù)電影社區(qū)。
《鋼琴師》觀后感12
初一的時候,我問了問饒老師值得一看的電影,饒老師脫口而出:“海上鋼琴師?!?,到了暑假,電影單中又一次出現(xiàn)了這個名字。“這一定是一部好電影。”于是,我?guī)е@樣的心情,細細地品味了這部電影。
這是一部意大利電影,由朱塞佩·托納托雷執(zhí)導(dǎo),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里主演的劇情片。故事是以兩個人的對話形式展開的,以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視角的轉(zhuǎn)換,介紹了一位鋼琴天才1900的鋼琴故事。
幼時的1900,是在襁褓中被人發(fā)現(xiàn)的,他的母親拋棄了他,因此他成了一名孤兒,生活在燒煤工人的船艙里,大家都照顧他,疼愛他,教他說話,寫字。直到有一天,他的現(xiàn)任父親因救人而死,他便非常地傷心。1900離開了父母,沒有出生證明,悄悄地來到這世界,有得悄悄離去。正好比一個人死了,你找不到任何他的相關(guān)信息,沒人相信他的存在,也沒有一座屬于他的墓碑,但他確實來到過這個世界,真真實實地活過。
1900對不好的事情十分厭惡,但不會用嘴說,會用音樂去表達。1900與小號手聊天,當(dāng)他們看見小偷時,鋼琴的音樂也變得斷斷續(xù)續(xù),模仿著小偷的形態(tài);當(dāng)他們猜想老婦女是一個謀害親夫而得到萬貫家財?shù)娜藭r,鋼琴的音樂是一種怪怪的音響,充滿著陰險,他的音樂總是能生動的表現(xiàn)各式各樣人的心理特征。
有的人說1900很幸福,他生活在他喜歡的音樂中,伴他左右的是對他沒有半點私心的朋友們,不用去擔(dān)心紛繁與擁擾。但是,只是這樣嗎?每次停船靠岸時他獨自向岸上遠處眺望的眼神分明有掩不住的落寞,還有他偷偷的撥通陌生人的電話時那緊張和期盼的語調(diào):“你好,也許你不認識我,但,我們能聊聊嗎?”尤其是當(dāng)他聽那個飄過的流浪人告訴他自己的經(jīng)歷,他愈發(fā)的想去體驗:站在岸上,聽海的聲音,到底是什么樣奇妙的感覺呢?
影片結(jié)局,1900在一艘即將炸毀的船中被找到,但他仍不愿下船,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于別人的選取,我們會感到匪夷所思,就像這部影片一樣,可能很多人也不解他的這種選取,但是,無論是誰,作出怎樣的選擇,無論在我們看來是多么的荒謬,多么的不明智,多么的讓人不解,這都是他的選擇。或許,到了天堂,他仍會彈鋼琴,就像原來在海上一樣。
《鋼琴師》觀后感12篇 鋼琴會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鋼琴師》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