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學生讀后心得3篇(學生讀后心得怎么寫),供大家品鑒。
學生讀后心得1
寶釵一向都是封建社會里的完美人物,她識大體又不似熙鳳般狠辣,有才氣又不及黛玉般清高,淡名利又不如迎春般木訥,清性情又不像妙玉般極端。寶釵,能夠用完美來形容。
黛玉的美是清,如芙蓉般脫俗,恍若仙子般傾城;熙鳳的美是傲,她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傲瞰人間,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湘云的美是憨,是芍藥花下的天真爛漫;而寶釵,則是那句“淡極始知花更艷”,她的美,是淡,是牡丹的傾國,默默獨居一隅,卻不知早已驚艷了滿堂搖曳的春風。
一向在想,寶釵在乎的到底是什么?妙齡少女,黛玉有她的風露清愁,熙鳳有她的機關(guān)聰明,而寶釵,似是無欲無求,真真“淡極”,卻顯得“更艷”。
寶釵是封建主義絕對的擁護者,她從來不喜像黛玉那樣的傷春悲秋,從林黛玉重起桃花社一章中賈寶玉就說過,寶釵并不喜作閨怨詩,也不許寶琴作,可見她對閨怨是排斥甚至是不屑的,她不會去望著“花謝花飛飛滿天”悲戚,更不會嘆“紅消香斷有誰憐”,她心里的女子,或者說就是她自我要做的就是“珍重芳姿晝掩門”。她和林黛玉一樣擁有傾世芳姿,卻不像林黛玉一樣想將來將何去何從,只想如何過好此刻,這是她“淡極”,更是她對封建制度的崇尚。
寶釵的“淡極”也與她的生平遭遇有關(guān),自小父親亡故,哥哥又愚笨無用,雖是女兒卻也要持家掌事,寶釵早早便接觸了人情世故,早早融入了這個封建的社會,她的性格也許是天生的,但我想更多的還是因為她要過得好而被修整過的。黛玉能明白現(xiàn)實的殘酷,而寶釵卻明白怎樣去應對殘酷的現(xiàn)實。不得不說,寶釵比黛玉要成熟得多,正因為此,她的“淡極”并非她無欲無求,是她已經(jīng)有了本事和氣度去看淡所有的人間冷暖,她不去憧憬浪漫,因為她已經(jīng)融入了現(xiàn)實,已經(jīng)能讓自我在現(xiàn)實里過得很好,甚至讓自我完美無暇,淡極更艷。
寶釵“淡極”,但并非“無情”,她遵循封建制度,適應著眼前的一切,也用自我的一片真心去待人。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睂氣O的“德”是讓人贊嘆的,可也是為她自我悲嘆的,寶釵一心想讓寶玉早日步入仕途,為他謀一光明前程而費盡口舌,不管她是否早就明白自我會成為榮國府的寶二奶奶,寶釵的一番心思也是完全建立于對寶玉的真情上的,因為她明白封建社會的定理,因為她遵循并信奉著封建社會的規(guī)則,她便把自我認為最好的道路告訴寶玉,于理,寶釵的一番苦心苦意著實令人贊嘆??墒怯谇?,這偏偏不是適合寶玉的路,寶釵有“停機德”,可寶玉卻沒有“懸梁悟”,寶釵的良苦用心也就適得其反,讓寶玉心生厭倦。寶釵是理性的,她明白這樣對寶玉有益無害,誰叫寶玉卻如此輕視功名還罵其“祿蠹”,寶釵之德,也只能付諸東流了。
而對于黛玉,寶釵一向都是友善的,盡管剛進府中黛玉曾多次明著嘲諷,她也沒有多說一句,在聽到黛玉用《牡丹亭》里的句子作酒令時,寶釵反而句句真誠地勸了一番,連向來對他人言語極其敏感的黛玉也心服口服,懂得了寶姐姐的一片真意。得知黛玉病了,她又專程遣人送燕窩來;之后搬出大觀園又獨獨寫了四賦贈與黛玉。對于同為才女佳人的黛玉,寶釵是惺惺相惜的,但她們不是知音,黛玉的叛逆和反抗與寶釵的遵從和信奉水火不容,她們無法成為同道中人,卻能做彼此憐惜的姐妹,是因為寶釵始終如一的友善和情誼。
正如湘云笑說的,縱是黛玉,也挑不出寶
...學生讀后心得2
這個周末我讀完了《三毛流浪記全集》,讀完后我覺得三毛很可憐,沒有父母的關(guān)心和愛護,是個流浪兒童,他看見小羊、小雞、小狗和小鳥都有它們的母親照顧,而自己卻孤苦伶仃,他的心里非常難受。三毛也想過美好的幸福生活,好不容易有一個老漁夫救了他,于是三毛和老漁夫相依為命,可是好景不長,三毛失去了比親人還親的老漁夫爺爺。
三毛滿心歡喜的來到上海,他想著到了上海馬上就有飯吃了,可是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樣,哪里有飯吃?三毛為了要飯吃,竟然把有錢人拴狗的繩子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讓有錢人給他一個包子吃。
三毛心底很善良,有一次他看見一個小男孩在河邊摘花,不幸掉入水中,三毛奮不顧身的跳入水中,把小男孩救了上來,小男孩的爸爸為了感激三毛,就把三毛收留下了,這時三毛又一次有了家的感覺,又有飯吃了,有床睡了,三毛每天送小男孩上學,幫阿姨干活,三毛還是一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小男孩的爸爸把兩個孩子都送到了學校上學,三毛的成績是名列前茅的,可是小男孩的家里著火了,小男孩的爸爸沒法收留三毛了,三毛又一次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浪兒了。
三毛從陽臺上看著對面的一個母親在唱著歌哄著自己親愛的孩子睡覺,他看的很傷心,哭著哭著不知不覺的就睡著了,在夢中,三毛夢見自己的媽媽張開雙臂,緊緊地抱住三毛,三毛撩起衣服讓媽媽看他的傷痕,兩人緊緊地抱在一起抱頭痛哭,突然三毛被疼醒了,睜眼一看原來是一場夢。
看到三毛兒童時期坎坷的經(jīng)歷,再看看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如此美好,每天有父母的疼愛,姥姥姥爺?shù)年P(guān)心,每天吃著香噴噴的飯菜,香甜可口的水果,營養(yǎng)豐富的牛奶和雞蛋,送我們上的學校,接受的教育,車接車送我們上學,不讓我們受到風吹雨打,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我要好好學習,不讓媽媽爸爸為我操心,要給弟弟做好榜樣。在學校時上課認真聽講,做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要尊敬老師、和同學團結(jié)友愛,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學生。
學生讀后心得3
坐在藤椅上,杯中的茉莉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馨香,輕輕地彌漫在身邊,手捧著那本淡綠色的《朝花夕拾》,品味著從字里行間散發(fā)出獨特的童真,隨著那一片片思念的云彩飛向那曾屬于我們久違的世界……
晨曦中的鮮花故然綻放著嬌嫩的花瓣,喚發(fā)著淡淡的清香,頂著殘陽采的花失去了晨曦中的嬌嫩與芳菲,卻平添了一種遲來的成熟、風韻。這是魯迅先生的童年,一個沾滿碎屑的青蔥時光。
魯迅先生是一個幸運兒,但同時也是不幸的兒,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園中無憂無慮的游玩,他可以靜靜地聽油蛉在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飄飄的冬天捉鳥……但同時他卻承擔著超越年齡的負擔,小小年紀的他就要學著放棄,抑制自己的欲望去背那些所謂的經(jīng)典《鑒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紀的他就要著失去雙親的痛苦,小小年紀的他就要學會著承擔一個家的重任……
或許,這就是那個沾滿碎屑的青蔥時光。在這個時光中魯迅學會了長大,學會了承擔,學會了思索,而我隨魯迅也懂得了成長……
有人說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于你有多美的文字,重要的是你是否可以引起讀者的思考與共鳴。而魯迅先生做到了,他用他平淡樸實的語言喚發(fā)了多少人的思考,喚起了多少人的回憶和曾經(jīng)擁有的幸福時光。
小時候我喜歡坐在藤椅上,依偎在外婆的懷里望著滿天的星星,在寧靜的月光下,數(shù)星星。在月色如水的夜晚,享受著那份濃濃的親情與溫馨。
如今的我,離開了過去,不再擁有過去那些時光了。這,或許是一種遺憾,但同時卻多了一份充實。現(xiàn)在的我擁有著許多許多的書。每天在書中遨游著,努力地學習,拼命的爭取明天?;蛟S這很累很累,但我卻在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天地成熟。這或許是在過去那些美景中領(lǐng)會不到的吧!
童年,在隨著你我的長大漸行漸遠,或許它會消失在人生的盡頭,但它卻留在了那一片片瑣碎的記憶,閃耀在星空中,雖然只是點點微光卻足以照亮你我前行的路……在如今的時代中,不如讀一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吧!
合上《朝花夕拾》,品嘗著那杯尚留余溫淡雅的茉莉,時光又將我?guī)Щ亓四悄且粋€輪回……
學生讀后心得3篇(學生讀后心得怎么寫)相關(guān)文章:
★ 談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心得體會2篇(關(guān)于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心得和看法)
★ 學生會生活部部長演講稿6篇 校學生會生活部部長競選演講稿
★ 學校學生會工作計劃范文3篇 關(guān)于學生會的工作計劃怎么寫
★ 母親節(jié)小學生感恩母親演講稿3篇 小學生感恩母親節(jié)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