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橋教案3篇(《橋》教案),以供參閱。
橋教案1
一、教材簡說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象鼻橋。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
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jié)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勵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圖認識漢字,讀通課文,體驗學習拼音和漢字的樂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選學課文,重在通過朗讀訓練、游戲活動等促進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感悟。
二、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jié)互助。
3、能根據(jù)文字提示和創(chuàng)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jié)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感悟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五、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關鍵詞朗讀、感知)
1、借助拼音、插圖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理解象鼻橋名字的由來。
2、知道是兩只大象為大家架橋做好事,是動物們同心協(xié)力修建好新橋。
目標上限:能較熟練地拼讀,較通順地讀課文,較快地感知課文內(nèi)容。
目標下限:能在學習過程中復習鞏固已學的拼音、漢字,在教師的引導和小組長的幫助下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錄音帶,動物頭飾,幻燈片4張(1、橋的圖片;2、可以這樣學--目標提示;3、可以這樣匯報--匯報提示;4、中國大拇指圖片)
教學過程
主要流程學生活動教師活動備注說明
揭題激趣 各抒己見,踴躍發(fā)言
猜一猜象鼻橋是什么,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導入:小朋友,看看這些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東西造成的?有什么用?(注意及時糾正語病,提醒說準普通話)今天我們來了解象鼻橋的故事。 出示幻燈片1(橋)
出示課題
引起好奇心,激發(fā)想象力
初讀感知 1、聽配樂朗讀錄音,配上各種動作和豐富的表情
2、先看閱讀提示(了解象鼻橋是怎么來的;看看象鼻橋是怎么樣的;把故事通順地讀下來;到故事中交幾個漢字朋友)再選擇目標1-2個,自主學習(需要幫助時搖搖小手)
3、選擇合作伙伴,交流自學成果
4、選擇適當?shù)膮R報方法,進行準備 你打算故事中了解什么或?qū)W到什么
橋教案2
設計思路:
我以小白兔這一幽默感、善良、小朋友喜歡的動物形象為線索,采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明快的節(jié)奏,通過畫面從而展現(xiàn)出小白兔的心理活動。有趣的情節(jié)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弦,使幼兒興奮。小白兔不過橋的時候在想誰?魚兒和流水是怎樣夸獎小白兔的?小白兔最后能過橋嗎?這些問題都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學習下去。淺顯的詩歌構(gòu)思和富有情節(jié)形象的畫面,都非常適合幼兒的閱讀水平。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詩歌內(nèi)容,學習跟念
2.大膽地進行表演。
3.懂得尊老謙讓,幫助別人的好品質(zhì)。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它是誰?(小白兔)小白兔在來我們學校的路上遇到了一些事情,你們想不想知道小白兔遇到了什么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圖。
二、學習朗誦兒歌的內(nèi)容,進一步體驗兒歌的情感。
教師有表情的完整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一)、課件出示背景圖1
1、問:圖上有些什么呀?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小河)上面有什么?(小橋) (讓幼兒回答)
2、今天,老師根據(jù)這幅圖,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聽?
3、師說第一段兒歌:小白兔,過小橋,走到橋上瞧一瞧。
4、問:當小白兔走到橋上時,誰過來了。(師指導朗讀)
5、師過渡:那接下來小白兔是怎樣做的呢?我們看第二幅圖。
?。ǘ?、課件出示背景圖2
1、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的第二段。山羊公公過來了,搖搖擺擺走上橋。
問:山羊公公是怎么樣走上橋的呢?(學一學)
2、幼兒學習朗誦
3、教師:小白兔走過橋了嗎?
(三)、課件出示背景圖3
1、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的第三段。
問;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對山羊公公說些什么?
2、幼兒學習朗誦
(四)、課件出示背景圖4
1、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的第四段。
問:誰夸獎了小兔呢?
2、幼兒學習朗誦
三、講述詩歌第一遍,配上動作表演。
師:詩歌一遍講完了,請小朋友回答我的問題
1.小白兔過橋時,它遇到了誰?
2.山羊公公是怎么樣走上橋的呢?(學一學)
3.誰夸獎了小兔呢?
四、邊欣賞邊講述
師:1.如果山羊公公和小兔一起過橋,橋會怎么樣呢?
2.那么我們的小兔是怎么做的呢?
3.河水和小魚為什么要夸獎小兔呢?
五、幼兒跟念,再配上動作學一學
六、欣賞歌曲《小熊過橋》。
橋教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設計和建造橋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如造橋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數(shù)量、形狀和結(jié)構(gòu)等。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設計、制作、介紹交流的過程,體會設計的重要性。
2.應用形狀結(jié)構(gòu)的知識及經(jīng)驗設計和制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樂于動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難的品質(zhì)。
2.發(fā)展尊重他人、認真傾聽、敢于發(fā)表意見的品質(zhì)。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養(yǎng)成樂于動手,善于與人合作的品質(zhì)。懂得尊重他人。
【教學重點】
橋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
設計時要考慮材料的特性,數(shù)量,形狀和結(jié)構(gòu)。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舊報紙一張、膠帶、剪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設計制作:
1.自由組合小組(3-5人),小組先設計橋的圖,然后根據(jù)圖紙進行制作。
2.制作完成后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介紹。
二、評比:
1.各小組將制作好的橋放在講臺上。
2.各小組出一名同學作為評委。最終評出最佳作品獎、單項獎、省料獎、美觀獎、實用獎、參與獎等。
三、準備怎樣介紹自己的橋?下面的內(nèi)容可供參考:
1.設計的想法是怎樣形成的,出示設計圖或設計過程。
2.應用了哪些形狀結(jié)構(gòu)方面的知識。
3.我們的橋哪里受壓力,哪里受拉力……
4.制作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
5.哪些地方限于技術,做得不夠好。
6.哪些地方是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的。
7.預計能承多少重量。
四、教師小結(jié):
【板書設計】
8. 用紙造一座“橋”
材料的特性 形狀和結(jié)構(gòu)
承受力 抗彎曲能力
【教后反思】
這節(jié)課學生特別感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得輕松。通過學習,完成了兩個活動:一是用紙造橋要考慮哪些問題,二是介紹評價我們的橋。學生經(jīng)歷了設計、制作、介紹交流的過程。整堂課絕大部分學生樂于動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難,尊重他人,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各方面效果都很好。
橋教案3篇(《橋》教案)相關文章: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安全教案10篇(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課件)
★ 小學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7篇(小學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