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客至》教案(客至公開課教案)

時間:2022-03-05 09:41:00 教案

《客至》教案(客至公開課教案)該怎么寫呢?在寫的時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是范文網會員投稿的關于《客至》教案(客至公開課教案)的最新文章,供大家參考。

《客至》教案(客至公開課教案)

>《客至》教案1

  教學目標

  1.旅夜抒懷:通過課文題目鑒賞詩歌的內容與情感。

  2.客至:學會抓住關鍵詞進行比較閱讀。

  3詠懷古跡:感受詩歌的深沉感情,領會詩歌主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學習杜甫的兩首律詩,《旅夜抒懷》和《客至》。讀詩要從“頭”開始,說明詩的題目對理解詩歌很重要。今天,我們試著通過題目來鑒賞一首詩。

  二、文本研讀

  1.通過“旅”字看背景

  思考:題目中的第一個字是“旅”,你能從中讀出什么呢?

  明確:“旅”是旅居之意。杜甫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的春天攜家人自閬州折回成都,入嚴武幕。本來有這位好朋友的幫助,他滿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卻不料嚴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樂山)、戎州(宜賓)、渝州(重慶)、忠州(忠縣),于九月到達云安(四川云陽)?!堵靡箷鴳选肪褪窃谶@次旅行中寫的。

  小結:這一年,杜甫已滿53歲,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風痹,不時發(fā)作。再加上這回嚴武之死,他決心離開四川,轉作瀟湘之游,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時才是個盡頭。這首詩就集中的表現了他這種心情。

  2.通過“夜”字察實景

 ?、诺诙€關鍵詞是“夜”。給我們帶來什么信息?

  明確:夜,指作者寫作這首詩的時間是在夜晚。

 ?、圃娭心男┰娋浜汀耙埂笔窍鄬牡??

  明確: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⑶體味一下作者這二句詩里所描繪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明確:共有兩組:細草、微風、岸、危檣、舟,星、平野、月、江流。

 ?、冗@兩組意象分別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意境),具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第一組:孤弱的細草在無邊的風里飄搖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檣和孤獨的小舟對抗漫漫的長夜。(凄冷)

  第二組:星空低垂愈顯原野遼闊無邊,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洶涌澎湃奔流不息。(雄渾闊大)

  ⑸詩三、四句寫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稱道。請分析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了詩人的什么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確:此詩寫的是詩人暮年飄泊的凄苦景況的。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涼心情。這是采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3.通過“書懷”悟實情

 ?、拧皶鴳选?,亦即書寫情懷,抒發(fā)感情。把詩中“書懷”部分朗讀一遍。

  明確: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茖懥恕懊薄肮傩荨倍拢爬嗽娙撕蟀肷纳?,那么在詩中“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確:“名聲”不是因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為”老病”而休的。

 ?、窃娙嗣麧M天下,是因為什么?

  明確:韓愈寫詩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決非過譽之詞。

 ?、饶敲醋髡邽槭裁催€要說這樣呢?

  明確:這很明顯的是激憤之下的反話,既然“名聲”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為“老病”了。

  聯系杜甫一生的經歷可知: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擠。這里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⑸尾聯:詩人自況,以什么自況的呢?

  明確:以”飄飄”喻己則有一種自傷漂泊之感,后以廣闊的天地間的一只沙鷗作比。

  (6)除了比喻,尾聯還有什么手法?達到什么效果?

  明確: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獨的沙鷗作比,就更顯得孤獨和凄涼了。

  三、拓展延伸

  杜甫的這種自感身世孤苦漂零的沉郁之作你還能舉出其它的例子嗎?

  明確:在其后兩年,作者流寓夔州時所作的《登高》。

  在他去世前兩年所作《登岳陽樓》中也有這樣的詩句“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四、詩歌小結

  讀起這樣的詩歌,我們不免都要隨著抒情主人公一起哀嘆泣涕了。我們知道,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有一個著名的杜甫草堂,這是杜甫在親友的幫助下獲得的一個暫時安身的棲身之所。在這里,杜甫度過了一段恬靜而又安寧的生活。同時也創(chuàng)作了一些清新自然風格的詩歌?!犊椭痢肪褪瞧渲械囊皇住?/p>

  五、課堂拓展

  自學《客至》,結合詩歌的背景、自注、注釋,思考下面問題:

  ⑴這首詩歌的感情基調如何?

 ?、平Y合詩句說說這種感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情喿x《客至》、《賓至》,說說詩人為什么分別用“客”、“賓”為標題(提示:比較這兩首詩在情感和用語上的差異。)

  明確:⑴喜。

  ⑵首聯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吧崮仙岜苯源核?,把綠水繚繞、春意蕩漾的環(huán)境表現得十分秀麗可愛。這就是臨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鷗,在古人筆下常常作水邊隱士的伴侶,它們“日日”到來,點出環(huán)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暗姟?,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不是也過于單調么!作者就這樣寓情于景,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頷聯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后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

  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待客。作者舍棄了其他情節(jié),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氨P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頻頻勸飲的情景,聽到作者抱歉酒菜欠豐盛的話語:遠離街市買東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簡單,買不起高貴的酒,只好用家釀的陳酒,請隨便進用吧!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我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仄,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里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面描寫歡悅的場面,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jié)描寫,細膩逼真。可以想見,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尾兩句真可謂峰回路轉,別開境界。

  ⑶這兩首詩都是寫迎接和招待客人的,但由于對象與詩人的情感關系的不同,“賓是貴介之賓,客是相知之客”,這樣就造成了詩人表達的情感和用語上的差別?!犊椭痢芬辉娭械那楦酗@得真誠深厚、親切融洽、富有生活氣息;《賓至》中所表達的雖然也是詩人的真實情感,但由于對方是“貴介之賓”,所以也就顯得客套和拘謹,有應酬和敬而遠之的成分。在用語上,前者通俗明白,如話家常;后者莊重嚴肅中帶有調侃。正因為有以上的區(qū)別,所以用“客”“賓”分別為題。

  六、鑒賞《詠懷古跡(其三)》

  (一)導入

  昭君出塞而身死異國的悲劇是歷代文人常常詠嘆的題材。從西晉的石崇開始,到南北朝的鮑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寫過詠昭君的詩,其中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最為深刻感人,并被譽為“詠昭君詩之絕唱”。盡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沒有叱咤風云,沒有威風凜凜,然而詩歌那蒼涼悲壯的意境,仍能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歷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追溯歷史,走進杜甫的《詠懷古跡》,感受王昭君這一形象永恒的藝術魅力。

 ?。ǘ?初讀詩歌,整體感知(結合注釋、感知詩歌)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請在原文中找出點明主旨的詞語。

  明確:詩人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怨恨)

 ?。ㄈ?背景簡介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年),西入長安,羈留十年,才做了個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亂爆發(fā),前往靈武投奔唐肅宗,任右拾遺。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觸怒唐肅宗而受排擠遭貶,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己一片赤誠,盡忠進諫,皇帝卻不分忠佞,無辜貶斥自己,當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說。所以詩題叫《詠懷古跡》。

  明確: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

 ?。ㄋ模?賞析詩歌

  1.這首詩寫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開始就寫她的怨恨?(明顯不是)寫什么?(寫景)寫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明確:“群山萬壑赴荊門”,多么雄偉的圖景!山是群山起伏,連綿不絕;水是萬壑爭流,奔騰不息,直赴荊門山?!案啊北臼且粋€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迤邐不絕的千山萬壑陡然間寫活了,既有飛動之勢,又有變幻之姿。

  目的:是從側面烘托昭君的形象。這大概是因為詩人首先想到,一個青年女子遠離父母之邦,嫁到殊方異域,并在那里度過自己的一生,確實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毅力,而這雄偉的山川簡直就是她那堅強性格的象征

  2.明代評論家胡震亨認為,這么氣象雄偉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長英雄的地方才適當,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適合、不協(xié)調的。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明確:不同意。常言道:地靈人杰,正是因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鐘靈毓秀,才孕育出昭君這樣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吳瞻泰認為:詩人就是要借高大山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要把她寫得驚天動地。可見,作者在此是從詠江山之奇絕引出詠佳人之奇美。這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這么一個內涵厚重的句子做鋪墊,也說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長在這里的昭君決不只是一個明眸皓齒、秀發(fā)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堅強性格的奇?zhèn)ヅ?。所以,畫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陰柔的秀麗而是陽剛的偉岸,是較為和諧的。(大巧若拙)

  3.昭君的確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樣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讓她遠嫁匈奴?

  明確:頸聯上句“畫圖省識春風面”對此做了交待。這句詩用了一個典故。(因課文有注釋,可讓學生講,以訓練其表達能力。)

  4.昭君在漢宮尚未躋身宮妃之列,不過是后宮中一位待詔的宮女,而嫁到“朔漠”卻封為閼氏(相當于漢皇后),還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明確:不能用現代的眼光看歷史。囿于當時民族觀念的局限,當時人對周邊少數民族是恥于同類的,更何況遠嫁匈奴呢?據《后漢書》記載:昭君遠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鄉(xiāng),然而多次上書希望回故鄉(xiāng)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還要按照當地的習俗再嫁給匈奴王的兒子,直至最后身死異國。我們姑且不論這種回鄉(xiāng)無望的絕望對她的打擊有多大,就是那種與華夏倫理綱常相悖的習俗使其無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5.昭君的悲劇是由毛延壽造成的嗎?

  明確:不是。王安石曾為毛延壽鳴不平,寫過這樣兩句詩:“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金圣嘆也曾對此發(fā)表評價,大意是:毛延壽則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終身,難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嗎?搜羅那么多良家婦女充斥后宮專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連親自挑選之勞都不肯費,也未免太過分了??梢姡丫谋瘎∈怯稍鄣幕栌购吭斐傻?。

  6.既然昭君的悲劇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對元帝持何態(tài)度?

  明確:“怨恨”兩字點明全篇主旨。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來琵琶所演奏的總是從匈奴傳來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調,原來那正是昭君永遠在訴說著她不得生還故鄉(xiāng)的怨恨!讀到這里,我們的耳邊是否又會響起那深沉、幽怨的琵琶聲?

  小結:詩歌的主旨雖寫昭君的“怨恨”,但一開始并未直接寫,而是從詠江山之奇絕引出詠佳人之奇美,入題。接著寫昭君的悲劇及其根源,為點明“怨恨”做鋪墊,最后才明確點出昭君之“怨”,將感情推向高潮。

 ?。ㄎ澹㈣b賞語言

  1.“環(huán)珮空歸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從字面上看,作者認為,既然大錯已經鑄成,你的魂靈歸來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雖骨留青冢,但魂靈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養(yǎng)她的父母之邦,可見其懷念故國之心是多么強烈??!像這樣一個美女,竟然淪落到如此下場,怎不感動?怎不傷心?一個“空”字,將詩人的悲憤之情、傷悼之意傳達得淋漓盡致。

  2.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一去”對“獨留”,“一”與“獨”同義互文,將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寫得入骨三分。“紫臺”對“青?!?,一個富麗繁華,一個荒涼冷落,對比多么懸殊!“連”對“向”,“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朔漠”對“黃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黃昏”一般指時間,而在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間,即和無邊的大漠連在一起的,籠罩四野的黃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曠凄清!它是那樣的大,仿佛能夠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獨有一個墓草長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為什么?青冢有恨??!一年年、一天天,向人們展示著千古的悲哀!就這么兩句工整的對偶,內涵卻相當豐富:上句寫她生前的不幸與孤苦,下句寫她死后的孤寂與冷落,一句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

 ?。㈣b賞主旨

  《詠懷古跡(其三)》題為詠懷,可只寫了昭君的怨恨,并無作者個人情懷的抒發(fā),這是不是與標題“詠懷”二字不符?

  借事抒情——作者在詠嘆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深沉的怨恨。

  七、作業(yè)布置

 ?、疟呈臁堵靡故銘选?/p>

 ?、剖熳x其他三首詩歌

>《客至》教案2

  古人總結了“人生三大快事”:金榜題名時,同房花燭夜和他鄉(xiāng)遇故知。由此可見人們對友情的珍視。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寫友情的詩句:

  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p>

  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p>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p>

  下面,我們將學習的這一首古詩也是和友情有關的,那就是杜甫的《客至》。

  一、文化常識

  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寫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暫時定居下來。因為有友人的接濟,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較安定,充滿了生活樂趣?!昂糜曛獣r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保ā洞阂瓜灿辍罚袄掀蕻嫾垶槠寰?,稚子敲針作釣鉤?!保ā督濉罚┥显甏阂獍蝗坏囊惶欤讶舜蘅h令登門拜訪,詩人喜出望外,于是寫下這首歡快明麗的《客至》?!犊椭痢纷饔谏显辏?61)。因為友人的幫助,杜甫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營造了一所草堂,生活也較為安定,時常與田夫野老往來。一次,一位崔姓縣令來訪,杜甫十分高興,不拘禮數,殷勤待客,并寫下了這首詩。

  二、聽名家朗誦,初讀本詩

  三、文白對譯

  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譯文:

  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

  原文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譯文:

  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這柴門今天才為您打開。

  原文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譯文:

  離市太遠盤中沒好肴菜,家底太薄只有陳酒招待。

  原文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譯文:

  若肯邀請鄰翁一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余杯!鑒賞文本:

  通讀全詩,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本詩的感情基調?喜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描繪了怎樣一幅圖景?寫的是草堂外的景象: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鷗鳥飛來,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邊。這是地道的南國水鄉(xiāng)風光,秀麗可愛。如何理解“但見群鷗日日來”中的“但見”和“日日”?“日日”來的是群鷗,點明環(huán)境清幽僻靜。“但見”含弦外之音,說明作者生活的單調,無其他訪者。為什么詩人一開篇就寫景呢?詩人寓情于景,表現了他在閑適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為貫穿全詩的喜客之情做了鋪墊。首聯點明了時令、地點和環(huán)境,描繪了草堂景色的秀麗?!敖浴弊謱懗隽舜航畡轁q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春意盎然之感?!暗弊謱懗鲎髡咭蚺笥焉俣陡泄陋?,表達了作者閑適之后的寂寞孤單。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讲辉壙蛼?,蓬門今始為君開。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客至的意外驚喜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互文

  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頷聯寫花徑、蓬門兩種景物,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真實,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手法:細節(jié)描寫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描寫的是什么?詩人與客的關系如何?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為何有“邀鄰喝酒”這一細節(jié)描寫,暗示詩人此時心情如何?是想用這種民間常見的方式表示自己難得的興奮:我家來尊貴客人了,你也過來喝幾杯,好好地幫我陪陪客人,喝個痛快,玩?zhèn)€盡興!尾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效果?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細節(jié)描寫,從“盡余杯”一語可以看出,這時酒宴已到高潮,詩人欲呼鄰翁與客人對飲,可見二位酒興之濃,氣氛的歡快。這一細節(jié)別開生面,別有情趣,表現了詩人淳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尾聯句意蘊豐富,耐人咀嚼,其作用有:第一,突出了主要內容。盡賓主之歡,表現誠樸、率真的態(tài)度。第二,留有想象的余地。鄰翁來了沒有呢?鄰翁是誰呢?這些回味讓詩歌的意境更深了一層。第三,表明感情之深。如果僅是泛泛之交,或者友情不是特別深厚,誰還會邀鄰陪酒呢?第四,再次掀起高潮。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第五,構思奇特絕妙。前借白鷗引客,后讓鄰翁陪客,既見不凡之人,又見不俗之情。

  四、合作探究:

  五、課堂練習

  《客至》首聯描繪了怎樣的環(huán)境?賞析“皆”字首聯描繪了草堂環(huán)境的清幽,景色的秀麗,點明時令、地點和環(huán)境。皆字寫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頷聯描寫景物,在空間上有何變化?體味作者的情感。頷聯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

  作者待客選取了哪些細節(jié)?待客兩句傳達出了哪些信息?作者選取了最能顯示賓主情意的生活場景,著意描畫。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我們仿佛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里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

  六、拓展提高

  杜甫代表性詩歌:

  不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贈花卿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七、作業(yè)布置

  完成有一篇練筆小作文,文中著重運用細節(jié)描寫進行人物刻畫、敘事描寫。

  該詩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你能分享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與感悟嗎?

  客至

  杜甫

  首聯:盼客頷聯:客至頸聯:待客

  尾聯:邀鄰

>《客至》教案3

  教學目標

  理解杜甫此詩的風格了解詩人閑居生活的特點

  教學難點

  1.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

  2.體會詩人客至后的情感教學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詩人在詩中表現出來的閑居生活之美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關鍵詞分析法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詩,據黃鶴《黃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詩史補遺》講,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歲時,在成都草堂所作。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紀事詩,表現出詩人純樸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可見詩題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體情況不詳,杜甫母親姓崔,有人認為,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親戚?!懊鞲?,是唐人對縣令的尊稱。相“過”,即探望、相訪。

  二.評講詩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1.釋“群鷗”。鷗鳥性好猜疑,如人有機心,便不肯親近,在古人筆下常常是與世無爭、沒有心機的隱者的伴侶。因此“群鷗日日來”,不僅點出環(huán)境的清幽僻靜,也寫出詩人遠離世間的真率忘俗;同時也說明:親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見群鷗,不見其他來訪者,閑逸的生活不免有一絲單調、寂寞。

  2.此聯描繪了怎樣的環(huán)境?首聯描繪了草堂環(huán)境的清幽,景色的秀麗,點明時令、地點和環(huán)境。

  3.賞析“皆”字?!敖浴弊謱懗龃航畡轁q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讲辉壙蛼?,蓬門今始為君開。

  1.釋“緣”。因為。

  2.描寫景物,在空間上有何變化?頷聯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3.體味作者的情感。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1.作者待客選取了哪些細節(jié)?作者選取了最能顯示賓主情意的生活場景,著意描畫。

  2.待客兩句傳達出了哪些信息?

  A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

  B我們仿佛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里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吓c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1.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了詩人隱居生活怎樣的快樂?尾聯以邀鄰助興的精彩細節(jié),出人料想地筆意一轉。這令人想到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無須事先約請,隨意過從招飲,是在真率純樸的人際關系中所領略的絕棄虛偽矯飾的自然之樂。

  三、課堂小結

  1.篇首以“群鷗”引興,篇尾以“鄰翁”陪結。在結構上,作者兼顧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從空間上看,從外到內,由大到??;從時間上看,則寫了迎客、待客的全過程。銜接自然,渾然一體。但前兩句先寫日常生活的孤獨,從而與接待客人的歡樂情景形成對比。這兩句又有“興”的意味:用“春水”、“群鷗” 意象,渲染出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氛圍,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歡欣的心情。

  2.淺切平易的詩歌風格。綜觀全詩,語勢流暢,除“盤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語句都沒有太大的障礙,尤其是尾聯虛字(“肯與”)和俗語(“呼取”)的運用,質樸流暢,自然親切,與內容非常協(xié)調,形成一種歡快淡雅的情調,與杜甫其他律詩字斟句酌的風格確實不大一樣。

  四、作業(yè)布置

  1賞析“皆”字。

  “皆”字寫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待客兩句傳達出了哪些信息?

  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我們仿佛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里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

  五、板書設計

  客至

  首聯:草堂環(huán)境清幽,秀麗,點明時令、地點和環(huán)境

  頷聯:由外轉內,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頸聯:賓主情意的生活場景 著意描畫

  尾聯:以邀鄰助興的精彩細節(jié),出人料想地筆意一轉

>《客至》教案4

  一.抄寫《旅夜書懷》并翻譯

  翻譯:

  二.教材分析

  “旅夜書懷”顧名思義就是旅途中夜里寫下的抒發(fā)自己情感的詩。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攜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給嚴武做節(jié)度參謀,生活暫時安定下來。但不料第二年四月嚴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一帶飄泊,這首詩是杜甫乘舟行經渝洲、忠州時寫下的。當時的杜甫已53歲,且常年有病,國家時局不穩(wěn),自己生活沒有著落,又行無定蹤,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這首詩集中表現了他的這種心情。

  三.朗讀詩歌

  整體語調:緩慢、低沉的。

  四.賞析詩歌

  1.縱觀全詩,前四句寫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寫了怎樣的景?后四句抒發(fā)了怎樣的情?

  2.首聯描寫旅夜處境,營造了怎樣的氛圍和意境?

  3.賞析“垂”“涌”的表達作用。

  4.與詩人的情感關系是怎樣的?

  5.頸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立意至為含蓄,含蓄表現在哪里?

  6.尾聯運用什么手法來表現詩人孤寂而悲憤的心境?請做簡要分析。

  詠懷古跡之三

  一、基礎知識

  1.注音

  萬壑( ) 赴( )荊門 明妃( ) 朔( )漠 青冢( )

  2.解釋詞語

 ?、佟翱铡保?/p>

 ?、凇按猴L面”:

 ?、邸碍h(huán)珮”:

  3、翻譯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p>

  一去紫臺連朔漠,——

  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

 ?。▍s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p>

  4、整體感知

  結合注釋、感知詩歌。思考:請在原文中找出點明主旨的那個詞語,并說說這首詩寫的什么內容。

  明確:

  二、賞析詩歌

  1.“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詩的發(fā)端兩句,首先點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用“ ”

  字突出了三峽山勢的 。構想出群山萬壑隨著險急的江流,奔赴荊門山的 的圖景。

  2.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前兩句寫昭君村,這兩句才寫到昭君本人。詩人只

  用這樣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 “ ”與“ ”的色

  彩對照,“ ”與“ ”的意境渲染,營造出濃濃的 的氛圍,透出了強烈的悲劇色彩。

  3.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空歸月夜魂?!边@是緊接著前兩句,由 轉向了 ,揭示了昭君悲劇的根源。元帝從圖畫里略識昭君,實際上就是根本不識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劇?!?”一詞,突出昭君遺恨之深,并深寓詩人的同情。“ ”二字則傳神地渲染出魂歸時 的環(huán)境氣氛。

  4.“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點明了全詩寫昭君“ ”的主題。本句妙在本應是 ,卻依就順應全文,按照昭君的形象繪出一個藍本:千載以來,胡樂中訴說著她的怨恨。若作者介入描述,直抒議論,則昭君的愁怨之美就失去了 。

>《客至》教案5

  教學目標:

  1、初讀詞文,讀準詩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生詞的意思,畫準詩文的節(jié)奏。

  2、嘗試根據節(jié)奏進行朗讀,并能運用氣息,按情感表達的需要,輕重緩急地進行誦讀,在多樣化的誦讀中熟悉詩文,了解詩文,體會詩韻的美妙。

  3、結合譯文再讀詩文,理解詩文所表達畫面與意境。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詩人當時的心境。

  教學重難點:

  1、根據節(jié)奏進行朗讀,在多樣化的誦讀中熟悉詩文,了解詩文,體會詩韻的美妙。

  2、引導學生運用詩的表達句式與表達手法,根據格律,結合詩意填詩仿寫。 教學方法:范讀,誦讀,引導。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有人說:詩是一種最普遍的藝術,就如陽光一般灑落在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這個藝術的國度里,唐詩無疑是最耀眼的那一束,光輝千秋。有俏皮可愛的“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有清幽寂靜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送別情。今天,我們就一起再一次去領略唐詩的魅力,一起走進這一首情真意切的迎客詩《客至》。(解釋客至的意思)

  二、讀文入韻

  1、首先請同學們用自己最飽滿的聲音讀讀大詩人杜甫的《客至》,試著畫一畫朗讀的節(jié)奏。

  2、檢查學生朗讀的節(jié)奏劃分,讓學生試讀。

  3、想要把古詩讀的如清泉般靈動婉轉,那么就得講究抑揚頓挫和輕重緩急上的處理?,F在仔細聽老師范讀,聽聽老師是怎么處理的?

  4、學生交流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5、這就是讀詩時常用的平長仄短的讀法,平聲也就是第一、二聲讀得輕而緩,仄聲也就是第三、四聲讀得重而急,在停頓的地方要注意聲斷而氣不斷,現在請你們按照平長仄短的讀法再來試試。個別學生試讀個別句子,再全班試讀全詩。

  6、找出文中押韻的字,讀得重而略長,聽聽有什么效果?

  三、洞察詩情

  詩圣杜甫在歷盡顛沛流離,久經離亂之后,終于結束了長期漂泊無依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和自己的老妻稚子一起暫時定居下來了。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好友崔明府來家做客時寫下了這首詩。走近杜甫的草堂,看看周圍的環(huán)境如何呢?同學們,對照著譯解仔細品讀詩文,匯報情況。

  1、詩中描寫了草堂怎樣的環(huán)境?

  正值春暖花開時,草堂周圍春水漫漫,春意盎然,杜甫身處在這樣的青山綠水間,每日與山山水水,鷗鳥為伍,杜甫的心情如何?而“但”:只。你看杜甫整日地只對著這么一群沙鷗,群鷗固然可愛,卻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也無人陪他吃茶飲酒,談天說地,這樣的日子不是也過于孤獨寂寞了嗎?

  2、詩人心中倍感寂寥冷清,恰巧此時聽聞多年不見的好友要來做客,若是你們,能想象一下當時你們的第一反應或表情或動作或語言嗎?生自由回答。這些都不夠貼切,還是孔夫子的這句話來得好: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平日里的來訪者不多,“門前零落鞍馬稀”,于是花徑不掃,蓬門未開,一副蕭條景象,而如今稀客登門,詩人那顆孤獨的心注入了新的朝氣,于是乎全家總動員,打掃衛(wèi)生,翹首企盼。老妻稚子齊上陣,清掃庭院迎佳賓。

  他邊掃著開滿野花的小路邊樂滋滋地想著: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緣客開,今始為君開。

  3、中國是禮儀之邦啊,客人來了,肯定要好好招待了,何況還是感情深厚的朋友呢?那中國人講究請客吃飯。杜甫是怎么招待?。?“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我們仿佛看到詩人與好友舉杯共飲,交談甚歡的情景,也仿佛聽到詩人在抱歉酒菜不夠豐盛的話語!

  是呀,家里離集市太遠,無法買到美味佳肴,也買不起香甜美酒,可真是抱歉抱歉啊!朋友遠道而來,杜甫喜出望外得有點語無倫次了。如此的家常話語聽來卻十分親切誠懇,我們從中感受到了杜甫對友人的心意如何?

  4、二位好友久別重逢,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杜甫拿著酒杯踉蹌的走出草堂, 隔著籬笆呼喊著邀請隔壁的老翁一同陪酒,喝個盡興!

  四、明曉格律

  今天所學的《客至》,詩的格式是?數一數這首詩一共有幾句?每一句有幾個字?押韻在哪幾句的末尾?

  五、仿文寫詩

  1、對子碰碰碰

  2、循意成詩

  牧人驅趕著牛群返回,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歸來。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照映在臺階上的碧綠色小草呈現出自然的春色,樹上的黃鸝鳥隔著枝葉空對著鳴唱出好聽的音樂。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老師們一齊相聚在我們的學堂上,我們這些學生們特此鞠躬三下表示歡迎! 先生齊聚一學堂,弟子皆迎三鞠躬。

  小結: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唐詩的瑰麗無比,一起感受了七言律詩的韻律美,希望同學們能把詩運用到生活中,用詩去歌唱生活,去描繪生活的點點滴滴。

  板書設計: 客至

  盼———迎———勸———邀

  孤獨——欣喜——融洽——興奮(高潮)

>《客至》教案6

  主備人:孫莉 審核人:高二備課組

  使用時間____年___月____日 使用人________

  目標展示:

  1.《旅夜抒懷》通過課文題目鑒賞詩歌的內容與情感。

  2.《客至》學會抓住關鍵詞進行比較閱讀。

  學導結合:

  1.通過“旅”字 看背景

  題目中的第一個字是“旅”,你能從中讀出什么呢?

  “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的春天攜家人自閬州折回成都,入嚴武幕。本來有這位好朋友的幫助,他滿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卻不料嚴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樂山)、戎州(宜賓)、渝州(重慶)、忠州(忠縣),于九月到達云安(四川云陽)。《旅夜書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寫的。

  小結:這一年,杜甫已滿53歲,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風痹,不時發(fā)作。再加上這回嚴武之死,他決心離開四川,轉作瀟湘之游,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時才是個盡頭。這首詩就集中的表現了他這種心情。

  2.通過“夜”字 察實景

  ⑴第二個關鍵詞是“夜”。 給我們帶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圃娭心男┰娋浜汀耙埂笔窍鄬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w味一下作者這二句詩里所描繪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冗@兩組意象分別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意境),具有怎樣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稍娙?、四句寫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稱道。請分析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了詩人的什么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書懷” 悟實情

 ?、拧皶鴳选?,亦即書寫情懷,抒發(fā)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茖懥恕懊薄肮傩荨倍拢爬嗽娙撕蟀肷纳?,那么在詩中“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窃娙嗣麧M天下,是因為什么?

  明確: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⑷那么作者為什么還要說這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系杜甫一生的經歷可知: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擠。這里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晌猜摚涸娙俗詻r,以什么自況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了比喻,尾聯還有什么手法?達到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起這樣的詩歌,我們不免都要隨著抒情主人公一起哀嘆泣涕了。我們知道,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有一個著名的杜甫草堂,這是杜甫在親友的幫助下獲得的一個暫時安身的棲身之所。在這里,杜甫度過了一段恬靜而又安寧的生活。同時也創(chuàng)作了一些清新自然風格的詩歌?!犊椭痢肪褪瞧渲械囊皇住?/p>

  自讀《客至》,結合詩歌的背景、自注、注釋,思考下面問題:

 ?、胚@首詩歌的.感情基調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Y合詩句說說這種感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閱讀《客至》、《賓至》,說說詩人為什么分別用“客”、“賓”為標題(提示:比較這兩首詩在情感和用語上的差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化拓展

  杜甫的這種自感身世孤苦漂零的沉郁之作你還能舉出其它的例子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確:在其后兩年,作者流寓夔州時所作的《登高》。

  在他去世前兩年所作《登岳陽樓》中也有這樣的詩句“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梯度訓練

  閱讀《旅夜書懷》完成題目。

  1、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前四句寫景,描寫旅夜所見景物;后四句著重抒懷,寫出詩人觸景而生的感受與情懷。

  B.由于江水奔流行舟動蕩,遠看天空星星似要垂落,更顯得曠野的空寂,所以寫為“星垂平野闊?!?/p>

  C.“垂”“涌”兩字為煉字的典范,它恰切而生動地表現了平野的遼闊和水月交融的景象。

  D.“月涌大江流”一句,景中寓情。朗月照江,洪波翻涌,好像明月要被江水涌出。天高地闊,大江東去,詩人的憂憤如江水一樣奔流不止。

  2、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從近處寫起,點明泊船的時間與地點。一個獨字,成為貫串全詩的線索,而且突出了詩人的境況和心緒。

  B.頷聯寫詩人從不同視角往遠處看,所見到的景色,從中顯露出詩人的目光在注視更為廣闊的世界。

  C.頸聯是反語,充溢詩人的激憤。詩人有政治抱負,僅因詩文著名于世實非本愿。他的被貶、棄官、辭職,一生坎坷,都非由老病。

  D.尾聯采用自問自答方式,兼用象征手法,抒寫詩人孤獨漂泊的傷感,將他的人生境遇和況味化為生動飄逸的藝術形象,具有不盡之意。

  閱讀《客至》完成題目

  3、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皆春水”既點明了客人來訪的時間,又交代了當時杜甫草堂周圍綠水環(huán)繞、清幽淡雅的環(huán)境。

  B.頷聯中“不曾”與“今始”呼應,重在表現詩人獨居江村的孤獨、苦悶的心情。

  C.頸聯中“無兼味”“只舊醅”表明詩人因家貧地僻,只好用最簡單的菜肴和濁酒來招待客人。

  D.尾聯用探詢的語氣,言客人如果愿與鄰居老翁共飲的話,就隔著籬笆喚他過來一同飲上幾杯。

  4、對這首詩的賞析,分析不恰當的一項( )

  A.本詩從靜景寫起,渲染了一幅恬淡閑適的生活畫面,然后敘寫待客,以動景收筆,動靜交融,結構自然。

  B.本詩描寫了客人來訪的情景,表現了詩人與客人之間真摯的淳樸的友情。

  C.本詩表現了詩人在客人來訪時的喜悅心情,也抒發(fā)了對生活貧寒的感慨。

  D.本詩用語樸實,詞真情濃,雖沒寫一個“至”字,但客至時殷勤待客的歡快情景躍然紙上。

  跟進反思

  小結:

  《旅夜書懷》旅途之夜作者面對旅途之景,以沙鷗自況,抒寫了自己失去依托、漂泊無定的孤獨憤慨之情,作者寫小舟、寫沙鷗都是為了寫自己,小舟的命運正是詩人自己命運的寫照,漂泊無依的沙鷗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

>《客至》教案7

  【文本解讀】

  春水繞茅舍,但有群毆來,這是“無人至”的意境,但也可看作客人將至的鋪墊。不掃花徑,因為無人來訪;大開蓬門,則因今日有客。頷聯呼應首聯,仍然圍繞“客至”兩字展開。頸聯筆鋒一轉,寫客至之后的情形,描繪主人待客之簡、家境之貧,對賓主脫略形跡、興致盎然的場面則毫不著墨,純由尾聯換取臨翁對飲暗示出來。整首詩平白如話,看似信筆寫來,其實結構緊湊,章法謹嚴,“前半見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見貧家真率之趣”。誦讀這首詩,要仔細體味它是如何通過富于情趣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主人待客的興味與心境的。

  【素養(yǎng)目標】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風格,了解本詩的寫作背景。

  2.讀懂詩歌內容,理解詩歌情感。

  3.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

  4.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品味詩歌中的細節(jié)描寫和生活趣味。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

  1.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2.相關背景

  此詩是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杜甫五十歲時,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歷盡顛沛流離之后,終于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暫時定居下來了。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來訪時作了這首詩。

  3.解題

 ?、倏?,客人。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可見詩題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②至,到。自注中的“相過”,即探望、相訪。

  4.杜甫的文學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初讀感悟

 ?。ㄒ唬╊A習檢查

  1.明確字音。

  飧(sūn)醅(pēi)

  2.解釋下列詞語

 ?、俚姡褐灰?。

  ②花徑:長滿花草的小路。

 ?、叟铋T:用蓬草編成的門戶,以示房子的簡陋。

 ?、鼙P飧:盤中菜肴

  ⑤樽:酒器。

 ?、夼f醅:隔年的陳酒。

  ⑦肯:能否允許,這是向客人征詢。

 ?。ǘ┱b讀感悟

  1.按照所標出的節(jié)拍,誦讀該詩。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三、文本研究

  【思考1】鑒賞首聯

  1.賞析“皆”字。

  明確“皆”字寫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但見”有什么韻味?

  明確“但見”——只見,言下之意:只見群鷗天天來訪,難見親友到來,不免單調,詩人就這樣寓情于景,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情。這里既是樂景寫哀,又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3.分析“群鷗”這個意象。

  明確鷗鳥性好猜疑,如人有機心,便不肯親近,在古人筆下常常是與世無爭、沒有心機的隱者的伴侶。因此“群鷗日日來”,不僅點出環(huán)境的清幽僻靜,也寫出詩人遠離世間的真率忘俗,與世無爭;同時也說明:親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見群鷗,不見其他來訪者,閑逸的生活不免有一絲單調、寂寞。

  【思考2】鑒賞頷聯

  1.“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情味在哪里?

  明確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緣君掃;蓬門不曾為客開,令始為君開。這一聯,上下兩句互文見義,表現了詩人的期待。

  2.畫面在空間上有何變化?

  明確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3.體味詩人的情感。

  明確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突出詩人見到老友的激動喜悅的心情。

  【思考3】鑒賞頸聯

  1.這聯選取了哪部分的生活細節(jié)?

  明確待客酒菜

  2.待客兩句傳達出了哪些信息?

  明確①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撕?/p>

 ?、谖覀兎路鹇牭侥菍嵲诙钟H切的家常話,字里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檎?/p>

  由此看出作者興奮歡快,又兼有歉疚。

  【思考4】鑒賞尾聯

  1.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了詩人隱居生活怎樣的快樂?

  明確尾聯以邀鄰助興的精彩細節(jié),出人料想地筆意一轉。這令人想到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無須事先約請,隨意過從招飲,是在真率純樸的人際關系中所領略的絕棄虛偽矯飾的自然之樂。

  2.尾聯是個細節(jié)表現,這個細節(jié)有何作用?

  明確尾聯突然撇開客人不提,可仔細一想,卻依舊表現客到的高興心情,是想用這種民間常見的方式表示自己難得的興奮:我家來尊貴客人了,你也過來喝幾杯,好好地幫我陪陪客人,喝個痛快,玩?zhèn)€盡興!這種寫法既巧妙,又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這個細節(jié)的運用,讓人回味不盡,別有一番情趣,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

  【思考5】感受畫面美

  可入畫的景物(人)特征情感

  首聯春水、群鷗、我江波浩渺茫茫一片、成群結隊、形單影只(交游冷落)孤獨寂寥?閑逸忘俗?與世無爭

  頷聯花徑、蓬門、賓主簡陋、熱情激動喜悅

  頸聯盤飧、樽酒簡陋興奮、歉疚

  尾聯籬笆、老頭、我濃重的生活氣息

  【思考6】分析藝術特色

  明確①篇首以“群鷗”引興,篇尾以“鄰翁”陪結。在結構上,作者兼顧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從空間上看,從外到內,由大到?。粡臅r間上看,則寫了迎客、待客的全過程。銜接自然,渾然一體。但前兩句先寫日常生活的孤獨,從而與接待客人的歡樂情景形成對比。這兩句又有“興”的意味:用“春水”、“群鷗”意象,渲染出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氛圍,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歡欣的心情。

 ?、跍\切平易的詩歌風格。綜觀全詩,語勢流暢,除“盤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語句都沒有太大的障礙,尤其是尾聯虛字(“肯與”)和俗語(“呼取”)的運用,質樸流暢,自然親切,與內容非常協(xié)調,形成一種歡快淡雅的情調,與杜甫其他律詩字斟句酌的風格確實不大一樣。

  【思考7】對比與思考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賓至

  杜甫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問題:主人對“客”和“賓”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態(tài)度?試分別結合兩首詩的尾聯簡要分析。

  明確《客至》尾聯寫主客對飲興致漸濃,并招呼鄰翁助興,這一細節(jié)描寫細膩逼真,突出場景的歡快熱烈,表現了主人對客人的熱情;

  《賓至》尾聯寫希望貴賓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再來看花,既表達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辭客氣,流露出詩人的清高性格,表現了主人對貴賓的敬而遠之。

  四、明晰主旨

  此詩前兩句描寫居處的景色,清麗疏淡,與山水鷗鳥為伍,顯出與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寫有客來訪的欣喜以及誠懇待客,呼喚鄰翁對飲的場景。全詩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渾成,一線相接,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膩逼真,表現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五、拓展閱讀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稟有一種極為難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與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與理性兼長并美的詩人,他一方面具有極大極強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觸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華;另一方面又有著極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脫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與局限,做到博觀兼美而無所偏失。

  這種優(yōu)越的稟賦表現于他的詩中,第一點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就詩歌體式風格方面而言,古今長短各種詩歌他都能深入擷取盡得其長,而且不為一體所限,更能融會運用,開創(chuàng)變化,千匯萬狀而無所不工。我們看他《戲為六絕句》之論詩,以及與當時諸大詩人,如李白、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等,酬贈懷念的詩篇中論詩的話,都可看到杜甫采擇與欣賞的方面之廣;而自其《飲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則可見到他對各種詩體運用變化之神奇工妙;又如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別”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漢魏五言古詩變化而出的一種新面貌。就詩歌內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無論妍媸巨細,悲歡憂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態(tài),都能隨物賦形,淋漓盡致地收羅筆下而無所不包,如寫青蓮居士之“飄然思不群”,寫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寫丑拙則“袖露兩肘”,寫工麗則“燕子風斜”;寫玉華宮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響;寫洗兵馬之歡忭,寫出一片欣奮祝愿之情。其涵蘊之博與變化之多,都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證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則是杜甫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我以為每一位詩人對于其所面臨的悲哀與艱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應態(tài)度,如淵明之任化,太白之騰躍,摩詰之禪解,子厚之抑斂,東坡之曠觀,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氣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別之,不過為對悲苦之消融與逃避。其不然者,則如靈均之懷沙自沉,乃完全為悲苦所擊敗而毀命喪生,然而杜甫卻獨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為面對悲苦的正視與擔荷。所以天寶的亂離,在當時詩人中,唯杜甫反映者為獨多,這正因杜甫獨具一份擔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時代的血淚,都成為了他天才培育的澆灌,而使其有如此強大的擔荷之力量的,則端賴他所有的一份幽默與欣賞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極主觀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極客觀的從容的觀賞,如著名的《北征》詩,于飽寫沿途之人煙蕭瑟、所遇被傷、呻吟流血之余,卻忽然筆鋒一轉,竟而寫起青云之高興,幽事之可悅,山果之紅如丹砂,黑如點漆,而于歸家后,又復于饑寒凜冽之中,大寫其幼女曉妝一片嬌癡之態(tài)。此外,杜甫雖終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其詩體中卻往往有“戲為”“戲贈”“戲作”等字樣,凡此種種,都說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相反而相成的兩方面的表現。這種復雜的綜合,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又一證明。

 ?。ㄕ幾匀~嘉瑩《論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后之成就》)

  六、素材積累—杜甫名句

  1.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

  2.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4.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5.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6.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8.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

  9.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10.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11.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客至》教案8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杜甫此詩的風格

  2.了解詩人閑居生活的特點

  3.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

  過程與方法誦讀法、討論法、關鍵詞分析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詩人在詩中表現出來的閑居生活之美。

  難點

  1.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

  2.體會詩人客至后的情感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

  古代著名詩人都有自己的詩歌風格,比如李白的豪放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杜牧的含蓄綽約等,他們的絕大部分詩歌都表現出這種風格。那么,有沒有他們自己風格之外的作品?試舉例說明。

  示例:辛棄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詞人,但他也寫過婉約詞,比如他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杜甫的詩歌沉郁頓挫,那么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客至》是不是也是這種風格呢?

  【課堂知識點撥】

  一.題解

  《客至》是以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詩。詩題稱“客”而不稱“賓”,是有用意的。稱“賓”有“敬之之義”,而稱“客”有“親之之義”。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可見詩題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體情況不詳,杜甫母親姓崔,有人認為,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親戚。“明府”,是唐人對縣令的尊稱?!斑^”,即探望、相訪。相,偏指一方,“我”。

  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紀事詩,表現出詩人純樸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

  這是一首迎客詩。我國的送別詩俯拾皆是,迎客詩卻不多。全詩語淡情真,樸實感人。

  二.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

  三.時代背景

  此詩作于詩人入蜀之初。在杜甫歷盡顛沛流離之后,終于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暫時定居下來了。在友人的接濟與幫助下,一家人的生活過得還算平穩(wěn),從“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江村》)可以看出,有了生活的情趣。閑來也不時有客人相訪,杜甫曾為此先后寫下了《有客》《賓至》和《客至》等不少的閑適詩,而前兩首是在草堂剛落成不久,為一位偶爾過訪的舊相識和一位遠道專程來訪的客人分別寫下的。

  《客至》是上元二年(761)春天(定居草堂的第二年春天),杜甫五十歲時,在成都草堂所作。當時的杜甫草堂地處四川犀浦縣,這位縣令當為犀浦縣縣令。從詩中那些話的親切、隨意的程度來看,也確實非老朋友不能。而且可見,這位縣令與作者的關系非同一般。

  四.詩文賞析

  客至

  喜崔明府相過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注釋】

  崔明府:邵寶說:“公母崔氏,明府,其舅氏也?!泵鞲?,唐人對縣令的稱呼。相過,即探望、相訪。舍:指家。但見:只見。此句意為平時交游很少,只有鷗鳥不嫌棄能與之相親?;◤剑洪L滿花草的小路。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戶,以示房子的簡陋。盤飧sūn:盤盛食物的統(tǒng)稱。市遠:離市集遠。無兼味:謙言菜少。兼味,多種美味佳肴。樽zūn:酒器。舊醅(pēi):隔年的陳酒。古人好飲新酒,杜甫以家貧無新酒感到歉意??希耗芊裨试S。這是向客人征詢。呼?。航?,招呼。余杯:余下來的酒。

  【譯文】

  為崔明府的到訪而感到高興

  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

  不曾為客掃過花徑,今天才為您掃;柴門不曾為客開過,今天為您打開。

  離市太遠晚餐中沒有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陳酒招待。

  若肯與隔壁的老翁一同對飲,就隔著籬笆將他喚來!

  1.請賞析首聯中“皆”字的妙處。

  【答案】①“皆”為“全”“都”之意,引申為“處處”。②“皆”字寫出家居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暗示了環(huán)境的清幽宜人。

  2.“但見群鷗日日來”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①運用典故。語出《列子黃帝》:海上之有人好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游,鷗鳥之至者百數而不止。其父曰:“吾聞鷗鳥皆從汝游,汝取來,吾玩之?!泵魅罩I?,鷗鳥舞而不下也。鷗鳥性好猜疑,如人有機心,便不肯親近。在古人筆下常常是與世無爭、沒有心機的隱者的伴侶。②“群鷗日日來”,不僅點出環(huán)境的清幽僻靜,也寫出詩人遠離世間的真率忘俗;同時也說明:親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見群鷗,不見其他來訪者,閑逸的生活不免有一絲單調、寂寞。

  3.“但”字透露出作者怎樣的心境?

  【答案】①一個“但”字透露出幾乎與世隔絕的心頭難譴寂寞的心境。②這兩句為下文的客人來到做了鋪墊。孤寂之中,客人忽然來到,喜悅之情自不待言。

  4.詩歌首聯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①首聯描繪了環(huán)境清幽,景色秀麗的草堂景象。②綠水繚繞、春意蕩漾的環(huán)境表現得十分秀麗可愛。群鷗到來,點出環(huán)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③作者就這樣寓情于景,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5.頷聯描寫景物,在空間上有何變化?體味作者的情感。

  【答案】①頷聯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②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

  6.頷聯兩句,花徑“不掃“,蓬門“始為君開”說明什么?

  【答案】①花徑不掃,蓬門常閉,可以想見平日的疏懶以及門庭的冷落,來客的稀少。②今天也不因來客而掃,可見二人的親密,主人不拘禮數。平時閉門,今天為客而開,表明對客人的竭誠歡迎。這兩句寫出了客來到之喜。

  【解析】這兩句詩,作者把筆觸由戶外的春景移向庭院,說話的口氣也由對讀者交待轉換成了直對客人說話,增強了親切、自然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并沒有因為迎客而打掃;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后映襯,情韻深厚。另外,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臨,并能熱情款待,足見兩人交情之深厚。

  7.頷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①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②此聯應為“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緣客開,今始為君開?!鄙暇湔f,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③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

  8.頸聯中“盤饗”“樽酒”體現了怎樣的情意?

  【答案】①寫出了竭誠款待的情意和歉疚之心。②客至則須款待,但“盤饗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盤饗”“樽酒”——簡陋,加上“無兼味”,“市遠”“家貧”點出待客簡陋之因,細細體味,字里行間充滿了主客之間融洽的氣氛。

  9.作者待客選取了哪些細節(jié)?待客兩句傳達出了哪些信息?

  【答案】細節(jié):作者選取了最能顯示賓主情意的生活場景,著意描畫。信息:①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②我們仿佛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里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

  10.尾聯“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這一細節(jié)描寫表現了詩人隱居生活怎樣的快樂?

  【答案】尾聯以邀鄰助興的精彩細節(jié),出人料想地筆意一轉。這令人想到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無須事先約請,隨意過從招飲,是在真率純樸的人際關系中所領略的絕棄虛偽矯飾的自然之樂。

  11.請寫出詩人的心理變化過程,并結合詩句分析。

  【答案】①詩人的感情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孤獨(盼)——欣喜(迎)——融洽(勸)——興奮(邀)。②首聯先寫日常生活的孤獨,頷聯寫接待客人的歡樂情景,頸聯寫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意,體現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里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尾聯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

  【小結】

  杜甫《賓至》、《有客》、《過客相尋》等詩中,都寫到待客吃飯,但表情達意各不相同。在《賓至》中,作者對來客敬而遠之,寫到吃飯,只用“百年粗糲腐儒餐”一筆帶過;在《有客》和《過客相尋》中說,“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掛壁移筐果,呼兒問煮魚”,表現出待客親切、禮貌,但又不夠隆重、熱烈,都只用一兩句詩交代,而且沒有提到飲酒。反轉來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寫,卻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jié),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tài)傳神,表現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以它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顯出特點,吸引著后代的讀者。

  【藝術特色】

  1.篇首以“群鷗”引興,篇尾以“鄰翁”陪結。在結構上,作者兼顧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從空間上看,從外到內,由大到??;從時間上看,則寫了迎客、待客的全過程。銜接自然,渾然一體。但前兩句先寫日常生活的孤獨,從而與接待客人的歡樂情景形成對比。這兩句又有“興”的意味:用“春水”、“群鷗”意象,渲染出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氛圍,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歡欣的心情。

  2.淺切平易的詩歌風格。綜觀全詩,語勢流暢,除“盤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馀語句都沒有太大的障礙,尤其是尾聯虛字(“肯與”)和俗語(“呼取”)的運用,質樸流暢,自然親切,與內容非常協(xié)調,形成一種歡快淡雅的情調,與杜甫其他律詩字斟句酌的風格確實不大一樣。

  【理解性默寫】

  1.《客至》中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作者孤獨心境的句子是“,”。

  【答案】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2.《客至》中描寫春水和鷗群,點出環(huán)境清幽僻靜的句子是“,”。

  【答案】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3.《客至》中寫迎接客人到來的喜悅的句子是“,”。

  【答案】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4.《客至》寫招待寒酸簡單但卻滿蘊真情的句子是“,”。

  【答案】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5.《客至》中表現田園生活中淳樸的鄰里關系的句子是“,”。

  【答案】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余杯

  6.《客至》中與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答案】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余杯

  【課堂即學即練】

  1.對這首詩中語句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詩題稱“客”而不稱“賓”,是有用意的:稱“賓”有“敬之之義”,而稱“客”有“親之之義”。

  B.“但見”,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不也是過于單調么?

  C.“無兼味”“只舊醅”含有寒酸之意,作者感到羞愧不已,只好向客人道歉。

  D.“呼取”有“叫過來”之意。詩人與客人喝到酣暢時,忍不住隔籬呼叫鄰翁作陪。

  【答案】C【解析】沒有“寒酸之意”,更沒有“向客人道歉”之意。

  2.選出對這首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 )

  A.首聯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至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敖浴弊职凳境龃航畡轁q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暗姟?,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B.頷聯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

  C.頸聯由頷聯虛寫客至轉入實寫待客。詩中的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我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疚,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

  D.尾聯可以看出,此時酒宴已至高潮,詩人喝得酩酊大醉,隔籬呼鄰,醉態(tài)畢露,由此可見飲酒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尾聯真可謂峰回路轉,別開境界。

  【答案】D【解析】“喝得酩酊大醉……醉態(tài)畢露”評析不當。

  3.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A.首聯實寫詩人生活環(huán)境的平淡寂寞,與下聯客人到訪給詩人帶來的人間溫情互為反襯。

  B.頷聯互文見義,“花徑”只為君來才打掃,“蓬門”只為君來才打開。含蓄詼諧。

  C.頸聯寫詩人居住偏僻與家境的貧寒,這么寫是一種謙遜,但與此同時也帶著一種實在。

  D.全詩風格看似安閑恬靜,其實充滿悲意。詩人通過描寫客至,旨在突出內心的苦悶寂寞。

  【答案】D【解析】全詩風格安閑恬靜,這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記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課外拓展訓練】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賓至

  杜甫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競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首聯寫延客之狀,居幽而地僻,訪客稀少,且自己年邁多病,不勝應酬之苦。

  B.頷聯寫驚訝之情,此賓因杜甫文幸名聞海內前來拜訪,讓詩人受寵若驚。

  C.頸聯寫款待之事,上句易“賓”為“客”,既避免與詩題重復,也使得詩句平仄協(xié)調。

  D.尾聯寫送客之意,詩人真誠致歉,表達不舍之情,并邀請貴客重來。

  E.全詩寫“賓至”,在寫法上卻處處以賓主對舉,實際上突出的是詩人自己。

  【答案】BD

  【解析】題干是“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讀懂詩的內容和思想情感。B項,“受寵若驚”錯。D項,“詩人真誠致歉,表達不舍之情”錯。

  【點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容,每一個選項都是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錯誤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錯誤。

  2.題為《賓至》,可否改為《客至》?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案】①不能。②因為“賓至”顯得尊敬、客氣,而“客至”則顯得熱情、親切。首聯寫老弱病衰,恕難再拜;頷聯“豈有”“漫勞”兩句表面自謙,隱含自負;頸聯寫貴客屈尊逗留整日,待客卻餐食粗糲,暗含自傷之情;尾聯寫如果對方不嫌酒肴菲薄,還望乘興再來,語氣客套,暗含嘲諷之意。

  【解析】題干是“題為《賓至》,可否改為《客至》?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此題的考點是分析詩歌標題的作用。讀懂全詩,根據具體詩句分析。首先要明確表態(tài):不能。然后再答出理由。結合整首詩分析《賓至》作標題的作用。首聯的意思是說草堂初建,居幽而地僻,很少造訪之人,忽聞通報,有貴客來臨,只得循禮恭迎。其中“再”字,不但表明了對客人的尊重,也暗示了自己行動的艱難。從詩人的話語中,表現了詩人在繁瑣的禮節(jié)和年邁多病之中,對這類應酬感到很不高興。頷聯的意思是說,我哪有震驚海內的文章,竟然徒勞車馬枉駕暫駐江干。其中。詩人用“豈有”、“漫勞”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也就是說,在物質上自己是一無所有的,也知道客人是來求得文章,然后搞死“佳客”,你來也是徒勞的,表現了詩人不亢不卑的品格,以及對來“賓”不滿意與嘲諷。頸聯的意思是說,這位佳客入門就坐,淹留竟日,但我不能好飯好菜招待你,因為我是迂腐的書生,一生都是吃的粗米,而今你來,款待不周,只望包涵。從詩人的話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己一生貧窮的傷感,也表現了詩人面對來賓所表現出來的自謙與無奈,暗含自傷之情。尾聯寫希望貴賓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再來看花,既表達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辭客氣,流露出詩人的清高性格,表現了主人對貴賓的敬而遠之?!百e至”顯得尊敬、客氣,而“客至”則顯得熱情、親切。故詩題不能換。

  比較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賓至

  杜甫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客至》篇首以“群鷗”引興,篇尾以“鄰翁”陪結。在結構上,作者兼顧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從空間上看,從外到內;從時間上看,則寫了迎客、待客的全過程。

  B.《客至》頷聯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

  C.《賓至》“幽棲地僻經過少”一句寫自己住所偏僻,少人來訪,表達詩人受到冷落的孤獨與凄涼之感。

  D.《賓至》一寫客,一寫己,在表現客人身份尊貴的同時,也表現出詩人的清高。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然后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C項,“表達詩人受到冷落的孤獨與凄涼之感”錯誤。草堂初建,居幽而地辟,很少有造訪之人,此句暗含突然有貴客來訪,詩人沒有想到。故選C。

  4.主人對“客”和“賓”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態(tài)度?試分別結合兩首詩的尾聯簡要分析。

  【答案】①《客至》尾聯寫主客對飲興致漸濃,并招呼鄰翁助興,這一細節(jié)描寫細膩逼真,突出場景的歡快熱烈,表現了主人對客人的熱情;②《賓至》尾聯寫希望貴賓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再來看花,既表達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辭客氣,流露出詩人的清高性格,表現了主人對貴賓的敬而遠之。

  【解析】此題考核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重點考核詩歌的情感,分析詩歌的情感注意以詩歌的抒情方式、注釋、標題和詩中的表情達意的重點詞句作突破口,答題時先答出情感,然后結合詩歌的內容解說?!犊椭痢芬辉?,詩人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jié)描寫,細膩逼真。可以想見,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尾兩句真可謂峰回路轉,別開境界。這首詩歌中的待客描寫,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jié),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tài)傳神,表現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顯示出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顿e至》一詩,“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特致歉意,兼邀貴客重來。詩人說:如果不嫌“野外”“供給”菲薄,還望“乘興”再“來看”花。這是客套話,也有送客之意。嘲諷之意,隱約可見了。作者對來客敬而遠之,寫到吃飯,只用“百年粗糲腐儒餐”一筆帶過。

  【《客至》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簡要說明了題意。

  一、二兩句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吧崮仙岜苯源核?,把綠水繚繞、春意蕩漾的環(huán)境表現得十分秀麗可愛。這就是臨江近水的成都草堂?!敖浴弊职凳境龃航畡轁q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鷗,在古人筆下常常作水邊隱士的伴侶,它們“日日”到來,點出環(huán)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但見”,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不是也過于單調么!作者就這樣寓情于景,表現了他在閑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頷聯把筆觸轉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與客談話的口吻,增強了賓主接談的生活實感。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打開。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閑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這兩句,前后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后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

  以上虛寫客至,下面轉入實寫待客。作者舍棄了其他情節(jié),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氨P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頻頻勸飲的情景,聽到作者抱歉酒菜欠豐盛的話語:遠離街市買東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簡單,買不起高貴的酒,只好用家釀的陳酒,請隨便進用吧!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我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仄,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里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面描寫歡悅的場面,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jié)描寫,細膩逼真??梢韵胍?,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尾兩句真可謂峰回路轉,別開境界。

  杜甫《賓至》、《有客》、《過客相尋》等詩中,都寫到待客吃飯,但表情達意各不相同。在《賓至》中,作者對來客敬而遠之,寫到吃飯,只用“百年粗糲腐儒餐”一筆帶過;在《有客》和《過客相尋》中說,“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掛壁移筐果,呼兒問煮魚”,表現出待客親切、禮貌,但又不夠隆重、熱烈,都只用一兩句詩交代,而且沒有提到飲酒。反轉來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寫,卻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jié),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tài)傳神,表現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以它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顯出特點,吸引著后代的讀者。

《客至》教案(客至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杜甫+客至   《客至》ppt   迎客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