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上學期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推薦]3篇(三年級第二學期音樂教學計劃),歡迎參閱。
上學期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推薦]1
三年級上學期音樂教學計劃
目標、任務: —、發(fā)聲訓練部分:
培養(yǎng)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發(fā)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按教師的爭勢,整齊地歌唱;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韻母。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長短:知道音有強弱。
2、視唱部分: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
3、練耳部分:聽辯音的高低(比較不問樂器、入聲及同一樂器的不同音區(qū)音的高低;比較同一音組內構成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旋律音程的兩個音的高低。聽辯音的長短,比較各種時值音的長短。聽辯并說明音的強弱差別。
三、欣賞部分:
培養(yǎng)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yōu)美、悅耳,產生愉快的感覺。逐步體會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音區(qū)、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yōu)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征。教學分析:
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學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觸音樂的學習。所以,在本學期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的實施:
愉悅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chuàng)造音樂的活動中去。藝術性: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藝術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jié)奏甚至歌詞,發(fā)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編能力。為今后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愿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yǎng)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yǎng),重點發(fā)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fā)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jié)奏感。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5、積極和其它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教學進度:
1-2周:第一單元 老師您好 3-4周:第二單元 到郊外去 5-6周:第三單元 豐收的喜悅 7-8周:第四單元 大海的歌 9-10周:第五單元 小機靈的歌 11-12周:第六單元 我駕飛船上藍天 13-14周:第七單元 多彩的民間音樂 15-16周:第八單元 你我手拉手 17-18周:期終總復習
上學期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推薦]2
一、情況分析:
1、教材情況分析
本冊教材有8個單元,每一單元由四個集成塊組成,即演唱、演奏、欣賞、活動。其中,“活動”設置了“歌表演”、“律動”、“音樂游戲”、“集體舞”、“小小作曲家”、“露一手”、“小小音樂劇”等欄目。
2、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360多名學生,6個班,通過一、二年級初步接觸樂理知識,已有一定的音樂常規(guī)習慣,但一定的知識和演唱技巧還未掌握,本學期主要對其節(jié)奏、演唱技巧、識譜、欣賞等方面進一步訓練。
二、教學要求:
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對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掌握簡單的音樂技巧。
三、教學措施
1、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2、認真?zhèn)湔n上課,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多種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
上學期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推薦]3
三年級音樂上學期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音樂水平更是因為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條件的不同而形成了巨大的差異。如:歌唱的方法、歌曲的表演、欣賞樂曲、打擊樂器的運用上,缺少方法技巧、獨特的編創(chuàng)能力和獨立的聯想能力等。因此,本著“完善學生個性”這一教育目標,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二、教學目標:
總目標: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fā)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具體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加音樂活動。
2、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鑒賞能力。
3、培養(yǎng)提高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
4、通過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5、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態(tài)度和友愛精神。
二、教材分析:(知識點的梳理)
1、教學內容:(共有九個單元)
第一單元 童年——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 第二單元 草原——感受地區(qū)的民族風格 第三單元 友誼——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第四單元 放牧——激發(fā)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第五單元 媽媽的歌——反映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少兒,對媽媽深切的愛。第六單元 四季的歌——兒童在四季的同去生活。第七單元 鐘聲——激發(fā)對音樂的興趣。第八單元 愛鳥——增強環(huán)保意識、提高審美情趣、發(fā)展聯想、想象。第九單元 豐收歌舞——贊美人們勞動豐收的喜悅之情。
在這九個單元中,其中唱歌表演18首,聆聽欣賞19首。編創(chuàng)與活動9個。
2、知識技能方面:
(一)感受與鑒賞方面:
(1)通過聆聽初步感受速度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2)能聽音樂編舞蹈、講故事,發(fā)揮想象力。(3)能聽辨和聲部分的二聲部音調。
(二)表現方面:
(1)在演唱方面要求:在正確呼吸的基礎上,練習均勻的呼吸,掌握正確的吐字、咬字,正確的表現歌曲情緒,在齊唱的基礎上唱好合唱。(2)在器樂方面:能用豎笛流暢的演奏幾首簡單的歌曲。
(三)創(chuàng)造性能力培養(yǎng)方面: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能主動的自主學習,在課堂中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在小組中積極的參與音樂的探索和表演。
(2)能為一段旋律編配節(jié)奏伴奏,能自己編創(chuàng)簡單的旋律,有獨到的見解等。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方面:
(1)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2)在教學方法上,繼續(xù)倡導開放的、自主的、探究式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法。教學中鼓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更廣泛的了解音樂,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開拓音樂的領域,積累豐富的音樂作品。
(3)在欣賞教學中,隨著學生年齡和知識的增長,逐步由體態(tài)律動的方法轉為加強對音樂要素感知的欣賞方法。特別是對中國的民族音樂。由于中華民族音樂深刻的文化內涵,應提倡詩、畫、樂三位一體的欣賞方法,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四、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提高音樂文化素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難點: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發(fā)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五、教具、學具準備: 本冊教材主要用到錄音機、電子琴、教學磁帶、豎笛、打擊樂器、民族樂器、有的課要用到課件或光碟。其中音樂課件必須自己制作。
六、教學主攻方向及采取的措施:
小學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他有別于專業(yè)音樂教育。因此,音樂課應該使每一個學生能從中受益,都能得到發(fā)揮潛能的機會,也都能從中得到生活的樂趣和美的享受。所以,本學期群我要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主體,以參與藝術實踐和探索研究為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新型教學模式。(1)以新課程理念為先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形成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共同感受、共同創(chuàng)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
(2)在教學活動中及時總結、認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觀念與教育教學行為得到不斷的修生,形成學習—實踐—反思良性循環(huán)的路子。
(3)加強教學研究,特別是適合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構建以及教法與學法的研究。
(4)加強自身的基本功訓練,根據本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以靈活運用。
上學期三年級音樂教學計劃[推薦]3篇(三年級第二學期音樂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 四年級第二學期音樂教學計劃[范文大全]3篇 小學四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 [回聲教學反思] 回聲音樂教學反思3篇 四年級音樂回聲教學反思
★ 三年級上健康教學計劃3篇(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教學工作計劃)
★ 2022-2023學年三年級教學計劃范文3篇 三年級學生年計劃
★ -2022學年三年級教學計劃范文2篇 小學數學三年級教學計劃范文
★ 三年級英語第一學期教學計劃3篇 小學三年級英語第二學期教學計劃
★ 精品六年級音樂教學計劃[合集]3篇 六年級第一學期音樂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