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7篇 我的育人故事總結

時間:2023-03-12 11:23:00 工作總結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我的育人故事”征文7篇 我的育人故事總結,以供參考。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7篇 我的育人故事總結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1

“走路上學?”初聽此名,也奇怪了很久。一件極其普通的事,有什么可塑之材?看完才知道,故事主要講云南怒江兩岸的孩子們,溜索上學的故事,說白了,走路上學只是他們的一個奢望。在此片中,有兩個很值得人注意的角色,第一個是城里來的醫(yī)生,第二個則是聶老師。一個敷衍,一個認真。我也從聶老師身上看到了,老師們的共有的一個人性光輝——師德!

  影片一開始,那個下鄉(xiāng)醫(yī)生不由讓人大跌眼鏡。擺著一副城里人的大架子,一個男子漢,居然像一個老鼠怕貓一樣怕溜索!而我們對比起,后面那個女老師,卻發(fā)現(xiàn)對溜索沒有一絲的畏懼!更可惡的是,他沒有作為一個醫(yī)生該有的道德!在醫(yī)道上,時間就是生命是一個無可厚非的觀念,可他卻應為自己的生命而選擇多走兩小時,是的,這兩小時對你而言是可能只是微不足道,可是對于一個重病在身的患者,卻是救命的兩小時。再還有那最后一句:“不會再見羅!”更體現(xiàn)出當今社會的缺陷:到底有多少下鄉(xiāng)知識分子不是一時激動?派下的精英,又有多少回正確、真實、誠懇的面對問題?這些問題還要探討。好了,反面例子說夠了,來看看正面的。

  聶老師第一次出現(xiàn)就給我感覺到更像一位無微不至的母親,注意到每一個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孩子大冷天只穿拖鞋,就立馬幫孩子們良好尺寸,讓遠在深圳的朋友買好一雙雙鞋,那是一雙雙充滿愛的鞋。她放下屬于城市人的傲氣,散發(fā)著沁入人心靈的溫暖。

  師德,使她作為一個老師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往返怒江兩岸,來到瓦娃家中。為了他的事,甚至周末都到他家為他補課。她的行為,最終感動了瓦娃的母親,也撼動了她的心靈。這也詮釋了:師德,可以撼動任何人的心靈!!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2

  教師的事業(yè),是愛的事業(yè),是奉獻的事業(yè),是有關良心的事業(yè)。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而教育的全部真諦就是對學生的愛。愛心與責任心,就是師德的陽光。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光芒,需要我們教師去點亮。在課堂上,面對睡覺的學生,面對低頭族,面對玩手機的學生,這些學生更需要我們的關愛,我們要從現(xiàn)象看到本質,去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我不喜歡采取嚴厲的批評,我更喜歡采取春風化雨的方式,和學生促膝談心,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斗志,使他們迷途知返,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作為學生的心靈導師,親眼看到學生的成長和成才,我也會感到欣慰。麻醉專業(yè)的刁鳳利在我上課的時候經(jīng)常睡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和他約了一個時間,聊了他睡覺的原因,聊了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聊了聊做爸媽的不容易……。只要我有時間,我們就經(jīng)常聊聊學習和生活,在大三的時候,他順利考入了濰坊醫(yī)學院,也許他就是傳說中的黑馬,而做為黑馬的老師,我也為他感到自豪和驕傲!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教書,我們不僅要教專業(yè)知識,更要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良好的職業(yè)道德。而良好職業(yè)道德的養(yǎng)成,并不是簡單的說教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師的示范和引領。所以我時時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和品德,給學生起一個榜樣作用,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雖然我已經(jīng)從教快二十年了,對教材已經(jīng)滾瓜爛熟,但是每次上課之前,我還會有些小緊張,我還要重新備課,所以只要有課,我都會提前一個小時到學校,進行上課前的準備。在上課中,我有時給學生講往屆學生的勵志故事,講名醫(yī)大家的操守與奉獻,講我的優(yōu)秀的大學校友的奮斗史,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從這些正能量的事例中汲取到營養(yǎng)。

“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目送著一屆又一屆的畢業(yè)生離去,我竟有些不舍,每到一個地方,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學生。心靈手巧的任洪杰在萊州市人民醫(yī)院成為了醫(yī)學骨干,鄒城的牛永慧已經(jīng)是小有名氣的麻醉師,德州的王菲考上了福建醫(yī)科大,聊城的譚永昶正在上海交大攻讀博士后,蒙陰的刁鳳利已經(jīng)通過了縣醫(yī)院的筆試,還有更多的學生在基層默默奉獻……,看到學生們?nèi)〉玫尿溔说某煽?,逢年過節(jié)收到他們的祝福,總是令我感動!多少年過去了,那份師生情,依然那么濃!

  也許教育理念在轉變,教育方法要與時俱進,但是有些東西經(jīng)得起時空的考驗,那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愛與責任。

  北師大林崇德教授曾經(jīng)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我深愛著我的學生,學生就像我的兄弟姐妹,我們會敞開心扉,無話不談,通過交談,我可以了解學生的心路歷程,給他們以啟發(fā)和鼓勵,給他們以正能量。曾記得有個叫王澤森的學生,在我上課的時候,他在專心的玩手機,我從座位表上查到了他的名字,讓他回答問題,他回答不上來。然后,我經(jīng)常的提問他,到后來,他回答不上來問題,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要“洗心革面,脫胎換骨”。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我感覺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學生。學生陳金龍深受鼻竇炎的困擾,經(jīng)常性的頭疼,我便給他聯(lián)系了耳鼻喉的陶春蕾老師,祛除了他多年的痛苦;學生唐文興得了腰椎間盤突出,我詳細給他提了好多康復建議……。

  也許我不能光芒萬丈,但是我可以溫暖有光,但愿我的光能夠照亮學生的前程;也許我并不優(yōu)秀,但是我會為學生全心付出,“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也許我永遠不會富有,但是我的學生遍布全國各地,我感覺我便擁有了整個世界。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3

  不知哪位學者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職業(yè)是太陽底下最優(yōu)越、最光榮的"帶著對這一理念的憧憬,我踏進了幼兒園

  可是,當我第一天走進教室,真正面對著一群燦爛的"小太陽"時,我的心里直犯嘀咕做一個孩子王,和孩子交流,這就是我終身與之奮斗的事業(yè)嗎?他們那么稚嫩,他們?nèi)槌粑锤?,他們呀呀學語,他們好動愛鬧,他們喜怒無常,但他們是祖國的希望

  面對現(xiàn)實,我該做些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工作以來,我不只一次問過自己曾經(jīng),我一味地追求怎樣培養(yǎng)孩子,怎樣掌握高科技知識技能,而有關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些基本的常識我卻忽略了自從聽了這樣一個故事,我的教學觀念轉變了故事發(fā)生在1987年1月,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上,有人問一位金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出人意料,這位白發(fā)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呢?"學者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做錯了事情要敢于承認并表示歉意;午飯休息時不能吵鬧;和小朋友在一起要團結、互助……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這些"真的很感謝這位學者,他給了我教學教程中一個深刻的教誨,我在強調(diào)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競爭性時,并不能忽略培養(yǎng)幼兒從小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人格要素忍耐、寬容、團結

  說實在的,其實,我也只不過才21歲,還在做著學生時代沒有做完的夢,還需要父母的呵護!可是,現(xiàn)實告訴我,我已選擇了幼教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職業(yè),我已步入了這個神圣的殿堂,我已承擔起這沒有理由推卸的責任,我必須義無反顧地去做好那位學者給我的教誨

  雖然,在大人眼里我還只是個孩子,但我要有父母的責任感;雖然我還只是個學生,但我要有老師的激情我要在人生的沙漠里播種綠洲;在生命的童山上播種花草;在社會的沃土中播種希望

  我知道前進的道路一定不會平坦,但我會沿著那陡峭的山路勇敢的攀登,在今后的旅途中刻苦學習、虛心請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對朋友的無私幫助、對幼兒的關懷愛護、對事業(yè)的不斷追求,揮灑地淋漓盡致。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4

(一)多表揚 賞識學生

  賞識教育就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xiàn)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正強化”教育,用欣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使學生每天都在進步和成長。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希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當我們希望學生具有哪些品質,我們不妨就告訴他:你已經(jīng)具有了這些品質,只是需要再持之以恒。相信經(jīng)過我們的不斷賞識和肯定,我們的學生將會越來越優(yōu)秀。例如:我當班主任的第四個年頭,新學期已過半。像往常一樣,我一走進辦公室就一頭扎進作業(yè)堆里。突然,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拿起來一聽,原來是鄭澤然家長的來電。她用一種很激動的話語告訴我,昨天她女兒樂開了花。原本內(nèi)向的她又是唱又是跳。一詢問,才知道她得到了我的表揚,被評為我們班的“進步之星”。昨晚還高興得睡不著,半夜兩點還笑醒了!太激動了!看著孩子一臉的幸福,媽媽自然是欣喜不已!所以打電話來感謝我。一次小小的表揚竟然使她這么興奮,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心里暗暗竊喜。第二天,我把她找來,并且談起昨天的事。只見她笑了笑,靦腆地說:“老師,我一直是個內(nèi)向的孩子,而且又是轉來的,所以一直不自信。這是第一次在新班表揚我?!?鄭澤然同學是上學期校轉來我們班借讀的,性格內(nèi)向,上課從不舉手發(fā)言,給她機會也只是沉沉默不語,相對來說成績較弱。但是我深知,象這樣的孩子,如果老師越急,越嫌她慢,那她就真的自暴自棄,跟不上了。自從我表揚她一次后,我發(fā)現(xiàn)她真的無論課上課下都更積極了。所以從那天起,只要有一點進步,例如:早來干值日,幫我收發(fā)東西,我都添油加醋的表揚一番。班上的同學也很默契,送上真誠誠熱烈的掌聲。就這樣,孩子進步得很快,整天也洋溢著笑容,心里甜滋滋的。

(二)欲揚先抑 塑造學生

  2008級有一位學生,在我剛教他的時候,作業(yè)幾乎沒有完成過一次,上課經(jīng)常做小動作,那時有了近十年教學經(jīng)驗的我,也產(chǎn)生了許多自負的思想,對這樣的學生是深惡痛絕,因此經(jīng)常批評他,盡管發(fā)了脾氣,費了時間,但是批評幾乎沒有成效,沒有多大作用,而且年輕氣盛的我怎么看他怎么不順眼,又不能打、又不能罵。一直為這個學生煩惱。結果又有一次沒有完成作業(yè),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狠狠的批評了他??赡芩X得傷了他的自尊,暗地里和我較上了勁,問他話他總是不回答,讓他坐下他卻站著不動,擺出了一幅我就是不理你看你能把我怎么樣的架勢,當時的場面使我很尷尬不知怎么辦好。

  此事過后我對自己的方法進行了反思,并認真分析了這位同學的特點。這位同學雖然不寫作業(yè)、上課做小動作,但成績卻也不是特別差;聰明、伶俐,就是性格有點倔、愛面子。根據(jù)這些特點,我想不妨多鼓勵他,也許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做了一些準備工作之后我把他找來談話。開始他還是不理我,我說我的,他低著頭,好像跟沒聽見似的。在我肯定了他的一些優(yōu)點后他的態(tài)度開始轉變了——終于能回答我的問話了。見有了機會我想趁機打開了他的心。我問他:“為什么不寫作業(yè)”,他說:“不愿寫”。我又問:“這樣能把所學的知識掌握好、能取的好成績嗎?”此時聽到我的發(fā)問他又沉默了。我又問:“難道你不想取的好成績,做個好學生嗎?”他說:“誰不想啊!”見此我想他也想學好只是有點懶,只要能學好我何不“放縱”他一次呢?于是我對他講:“只要你能保證每次考試都在70分以上我可以允許你不寫作業(yè),要是考不了我要狠狠的批評你,到時候你可不要有怨言?!睕]想到他卻一口答應了,而且可以看出他很高興且很自信。我心想正好這一章學完了準備測試,等成績出來再找他,就此我們的“協(xié)議”生效了。

  很快成績出來了,74分。我把他叫到了辦公室,我表揚了他。但告訴他:你不做作業(yè)都能考到這個成績,如果你認真做作業(yè),就可以達到班里前幾名,這樣你就可以升入一個更加理想的大學,讓自己起飛的平臺更高些,讓自己以后飛的更遠、更高。自此他的學習態(tài)度慢慢發(fā)生轉變,上課聽講認真了、作業(yè)也能及時完成了,課堂上非常的活躍,我也經(jīng)常的提問他、表揚他,成績穩(wěn)步的提升。我們也成了朋友。

(三)獲得表揚 互相賞識

  人都喜歡和喜歡自己的人交往,在我的教育經(jīng)歷中,也有無數(shù)次被學生表揚的經(jīng)歷,至今第一次被學生表揚的經(jīng)歷讓我記憶尤甚。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我要找我班的班長有個事情布置。隨便在辦公室走廊 “抓”了個男生跑腿去找他,并順口對這個高個子男生說了一句:某某某,謝謝你。沒想到這個男生臉一紅,很高興地說:“老師,你記得我的名字,您的記憶力真好,謝謝您?!睂W生當面夸獎我,讓我也樂滋滋的。學生走后,我一直沉浸在被學生表揚的喜悅和幸福之中,以至幾天都念念不忘,一有空就回味,百回味而不厭。這種來自學生的表揚所產(chǎn)生的喜悅和幸福,不同于同事、領導的表揚,它完全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難以自抑的,并且是持久的,是一種巨大的激動和幸福。特別是我只是做了一個老師該做的事情,而學生是那么滿足。 想想看,自己都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并且教學已多年了,卻因為學生的一句夸獎而激動不已。由此我想到,作為未成年人的學生呢?他們不是更期盼更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嗎?他們受到老師表揚時的欣喜之情該有多么強烈啊! 捫心自問,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曾有多少該表揚學生的時候卻大意了,吝嗇了,不舍得了,以至白白錯過了多少寶貴的教育契機。很多時候,也許就因為老師的一句表揚,甚至是不經(jīng)意的夸獎,就會在一個學生的心里產(chǎn)生巨大的力量,讓一個學生發(fā)生意想不到的轉變。這樣的例子還少嗎?相反,一句諷刺挖苦則可能挫傷一個孩子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可能扼殺一個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可能毀掉一個孩子的一生,甚至于葬送一個孩子的生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我認為在教學中賞識激勵學生是一種重要的手段。表揚創(chuàng)造奇跡。成就學生,讓我們從學會表揚做起。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的地方,每個學生,包括最后一名。恰當?shù)谋頁P、贊許可以強化學生自信、自愛、自尊的信念,從而成為一股強大的學習動力。成就的也許不僅僅是學生,還有我們教師自己。讓我們互相賞識,一起提高,一起成長!一起為締造教育的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5

  三尺講臺,粉墨耕耘;春蠶燭光,潤物無聲。在“教育崛起,教師為基”的今天,一位位平凡而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風雨中守護,在信念中堅守,用自己的愛心演繹了一曲曲動人的奉獻之歌。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一位老師——陳會芬老師,她用自己崇高的師德和對教育執(zhí)著的愛為教育事業(yè)奉獻了自己無悔的青春。

  一、愛是理解

  愛是教育的源泉,因為有了愛這個支點,教育就不僅僅是一種手段、一項工作、一件事情,而是一種力量、一種智慧、一份快樂、一份幸福?!皭邸币岳斫?,尊重,信任為基礎。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會使我們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更好的幫助他們進步。而陳老師就因為有了這份愛,有了這份理解,奏出了美的樂章。

  我不會忘記那是2003年時在她所教的班里有一名叫__的學生,他父母離異后,跟父親一同生活。因為缺少雙親的關愛,__行為離群,經(jīng)常遲到、曠課,常因一點小事就向同學大打出手??吹竭@一切,陳老師并沒有因他違犯紀律而訓斥、挖苦他,而是像母親一樣地關心他、愛護他。在一個秋風蕭瑟的早晨,陳老師在教室里見到__,卻見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襯衣,小臉凍得煞白,不停地哆嗦,急忙脫下自己的絨衣給__穿上。這個倔強的孩子輕輕說了聲:“我不冷?!绷私獾揭驗榘职肿蛲頉]回家,他沒能進去家門,在鄰居家借宿一夜時,陳老師又領他去吃飯。父母的漠視、老師的關愛,使得這個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淚水奪眶而出。

  面對這個可憐的孩子,陳老師感覺到僅僅給他洗衣、買飯、談心、補課還是不夠的,最關鍵的是要讓他有一個溫暖的家。陳老師把__領回自己家,同時想方設法聯(lián)系他的爸爸、媽媽,要求他們關心這個孩子,給孩子應有的愛。在陳老師的勸說下,__住進了疼愛他的姨媽家。得到了溫暖的__從此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性格開朗活潑起來,能嚴格要求自己了,學習也努力了??吹絖_的進步和快樂,陳老師的臉上終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就是這樣用真誠去感化學生,用情感去開導,用信心來支撐,用恒心來堅持,把更多的愛心傾注在這些學生的身上;她就是這樣理解學生的內(nèi)心,以教師一顆平等的心喚起一顆冷漠的心,以一個師長和朋友友善的心走入另一顆孤寂的心。

  二、愛是責任

  有人說,人的內(nèi)心有兩根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而教師的責任就是撥動學生心中那根天使的琴弦,而只有天使般的愛心才能撥動學生心中那根天使的弦。陳老師認為,挽救一個問題學生比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秀學生對社會的影響更大。2002年在陳老師帶的五(3)班有一個淘氣的聞名全校的學生,打架、曠課、遲到、撒謊、鬧堂、頂撞老師,壞學生能做的他都做了,真想像不出一個瘦小的男孩竟有如此的能量。陳老師感到非常棘手,決定從了解學生的過去開始。她花了一周時間,走訪了大量有關他的低年級同學、老師、街坊鄰居,終于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原來,__一二年級時一直聰明好學,但四年級時,家庭發(fā)生變故,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一下成了無人管的“孤兒”,成績一落千丈。針對這種情況陳老師對__更加關注了,通過班會,生日贈言,讓__體會到了班集體的溫暖;與優(yōu)秀學生的交往讓他感受到同學們的真誠;不聲張地為他辦理減免學費讓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保護……每次發(fā)生沖突,總是耐心傾聽他的申訴,每一次申訴之后,總是耐心的幫他分析對與錯。逐漸的,打架鬧事少了,鬧堂的現(xiàn)象不見了,慢慢的__將陳老師視作最親的人,有什么想法都找老師談心。升入中學后第一年的教師節(jié),__居然買了一張賀卡送給陳老師,并在上面寫著:“感謝您三年的辛苦照顧,我會永遠記著您!”

  陳老師深深懂得,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和榮譽感,即使后進生也不例外,要用耐心和信心給孩子一份期待,一份寬容,因為自尊、榮譽往往是孩子向上進取的力量。她常說:“我們當教師的既要有一張嚴父的嘴,又要有一顆慈母般的心,只有這樣才能盡到做一個教師的責任?!比欢褪撬@樣默默的付出撥動了無數(shù)根天使般的琴弦,因為在她的眼里再小的花也能開得很美。

  三、愛是尊重

  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學生也不例外,我們只有尊重學生,才能獲得學生對我們的尊重、理解和關愛,在教學過程中,陳老師就是本著這條宗旨,去對待每一個學生,找他們談心,鼓勵他們敢于講真話,傾聽他們的想法和心聲來彌補教學方法上的不足。她的班里曾有一個學生因腳部受傷不能到校上課,她便和數(shù)學老師一起到家中探望,還堅持兩個周放學后到他家里給他補課。有的學生因家庭的變故,學習受到了影響,她便和家長促膝談心,共同制訂對策,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過一階段,針對班級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班會教育活動;她還給學生買鉛筆、橡皮、作業(yè)本……

  四、愛是付出

  多少次,陳老師在面對個人利益與學生的利益的時候,總是毫不猶豫地把利益的天平傾斜給了學生。

  那是20__年7月30日下午,陳老師的丈夫突然去世,這個消息就如同一個睛天霹靂,打在陳老師的頭上,這突如其來的噩耗使正在外出培訓學習的陳老師深受打擊??捎钟姓l能想到陳老師在處理完丈夫的后事后,自己孤身一人又將兩個孩子送入大學的大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我們實驗小學的三尺講臺上又看到了陳老師那熟悉的身影,同事們都勸她在家多休息一段時間,可她微笑著說:“我離不開孩子,如果我走了,就看不到他們小學畢業(yè)了,我要親自把這批孩子送進中學的大門……”一句句樸實的話語,讓我們無不為之感動和敬佩。

  類似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去年暑假,剛開學一個星期陳老師忽然得了腰椎間盤突出,到鄭州檢查醫(yī)生讓住院做牽引治療,然而陳老師怕耽誤孩子們上課一周后就匆匆趕回來堅持到學校上課,盡管還沒有完全恢復,陳老師還是笑容可掬的面對這一群群可愛的孩子們。陳老師就是這樣把愛和責任心都付出在了這平凡的教育事業(yè)中,在她的眼中這樣的投入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甚至是一種美麗人生,她用愛播灑著理想和希望,收獲著情感和微笑。

  近四十年的教育生涯,陳老師與孩子們一起經(jīng)歷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她雖然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但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與超凡的工作業(yè)績證實了一個中年教師的人生價值。在這一個個平凡的故事中陳老師澆灌的是心血,綻放的是鮮花,開啟的是希望,留下的是鮮花。在這平凡的教育事業(yè)中演繹著她的美麗人生!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6

  長期以來,在許多人的頭腦中,“師道尊嚴”的觀念根深蒂固。在國人“打是親、罵是愛”的詮釋下,更強調(diào)的是教師的權威支配地位。然而社會在發(fā)展,學生在變化,面對越來越具有“自我意識”的學生,一味“坐而論道”已經(jīng)不能說服他們,自然“師道”沒有“尊嚴”可言

  老子曰:“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币馑际琴F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教師應順應時代發(fā)展,以下為基,鑄就師德。

  一、靜下心來,提高素質

  俗語說“打鐵先要自身硬”,“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

  1、堅持學習。

  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隨著深化改革的發(fā)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作為政治老師不能滿足于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fā)展的需要。老師也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育調(diào)動學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對知識爆炸時代,老師所掌握的知識往往難以跟上形勢的發(fā)展。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合上時代的節(jié)拍。不斷進行教育反思,記取和總結自己的教育經(jīng)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

  2、勇于反思。

  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于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每上一節(jié)課后,都對自己本節(jié)課寫上那么一兩句,反思本節(jié)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反思本節(jié)課的設計;反思本節(jié)課的過程;反思本節(jié)課的得與失。

  二、降下身份,平等交流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滿足人的愛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會感到自己有價值,有用處,有能力,從而煥發(fā)自尊、自強、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也易于迸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為此,調(diào)整觀念、“降下身份”,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真正達到平等互助,學生才會感到身心輕松愉悅,他們的思維才會始終保持著活躍良好的狀態(tài),當他們遇到疑難問題時,才會毫無顧慮地自由發(fā)問,互相研討,從而形成平等的合作與交流。

  1、善于傾聽,適時引導

“降下身份”,不單是指在形體上蹲下身子,而是指教師要在思想上、認識上放下“架子”,不以權威者、領導者自居,不搞“一言堂”,要給予學生辯解申訴的機會和權利,以與學生平等的大哥哥、大姐姐甚至大朋友的身份與他們交流,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心理安全的氛圍。這樣,學生才能接受教師本人,并愿意與其溝通,

  特級班主任于永正有一句話:“我最喜歡發(fā)言錯了的學生?!彼J為,錯誤才難引出正確,“失敗是成功之母”?!敖迪律矸荨焙蛯W生人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用教師的尊重換回學生的自信,用教師的尊重換回學生的尊重,才是為人師者最應該牢記的。

  2.賞識教育,激發(fā)鼓勵

“降下身份”平等交流,主要表現(xiàn)之一就是在課堂上與學生溝通時要注意語言上的尊重。教師不能因為自己是教師,就認為學生對自己應該言聽計從,俯首貼耳。教師也不是全能全才,在學生有強于自己的地方時,要勇于“俯首稱臣”,不能把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或過激言行看做對自己的不敬。

  尊重學生是對學生的價值和潛能的一種積極肯定,有利于學生排除緊張、懼怕、擔憂的心理,消除其自我防衛(wèi)的抵御心理,從而能暢所欲言,積極面對自己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途徑。

  三、走下講臺,貼近心靈

  講臺,是教室的重要陳設。在實施新課程的背景下,它卻愈來愈成為不少人的“炮轟”對象。有人認為,講臺是教師“權威”的象征,是師生地位不平等的象征,是阻隔師生認識和情感交往的鴻溝;有人認為,教師站在講臺上,給人一種威嚴、高高在上的感覺,使學生對教師敬而遠之,不利于師生互動,等等??傊v臺不應該是教師的舞臺,教師要走下講臺。走下講臺干什么?

  1、拉近距離,關注每一位學生

  課堂上每天都上演這樣的場景:老師在講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可有的學生在爬著睡覺,有的學生在課桌下擺弄一些小玩具或書筆之類,有的學生在看課外書,有的學生在說悄悄話,也有的學生在走神發(fā)呆??捎械慕處熖幚矸绞絽s是略吵兩聲或全然不顧。我想這樣處理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講課時注意力全集中在了教材上,學生成了老師視野中的盲角;二是老師看見了怕因為處理問題完不成教學任務,懶得去生他們的氣,懶得去關注他們。試想:這樣處理,課堂教學的效果怎樣?如果老師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老師適時點撥為輔,及時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及時提醒,教學效果又會怎樣?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教師不應該站在學生面前上課,而應站在學生后面?!边@句話也許聽起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仔細一想頗有道理,現(xiàn)在我們的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如果你站在講臺上,以一對眾,與學生相隔,又怎能親近學生,與學生溝通呢?因而教師應走下講臺,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消除視野中的盲角。

  2、讓“心”下臺,回應心靈的呼喚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不僅應該走下講臺走近學生,而且更應該敞開心扉與學生傾心交流,聆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及時回應孩子‘心靈的呼喚’?!?/p>

  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將“心”從講臺上放下來,從學生角度去審視知識的生成過程,思考所采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要從“心理的高臺”上走下來,心里裝有學生,用心與學生交流,組織、引導和指導學生的學,而不是在形式上盲目跟風;要注意思考和審視自己走下講臺的教學行為,做了什么,又是怎樣做的,真地把“心”帶下來了嗎?

  教學的過程不是簡單是傳授與接收的過程,而是心與心的交流、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因而教師要走下講臺、走進學生,及時回應學生心靈的呼喚。

  國家發(fā)展教育為基,教育發(fā)展教師為基。教師身在育人一線,任重道遠,更要注意以“下”為基,靜下心來,提高個人素質;降下身份,和學生平等交流;走下講臺,貼近學生的心靈。終能鑄就人仰師德,育出國家棟梁,為教育發(fā)展國家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7

  28日下午,有幸參加在魯中柯橋校區(qū)舉行的“優(yōu)秀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并認真聽取了勞建洪等四名優(yōu)秀教師的事跡報告,受益良多,收獲頗豐。他們的事跡看似平凡,實為不易,思忖良久,胸中之臆猶如層層細浪,涌向心靈的彼端……

——序言

  教育須有敬畏之心

  有言曰:“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比巳隧氂幸活w敬畏之心。而所謂敬畏,無外乎恭敬、虔誠。身為教師,我們肩負著孩子心靈的塑造工作,看似微弱,卻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穩(wěn)定與繁榮,甚至關系到整個人類文明的延續(xù)與進步。我們又怎能不心懷敬畏?勞建洪等四位老師不約而同地向我們傳達——教育不僅是一份職業(yè),更是一份事業(yè),甚至是一份偉業(yè)。敬畏,與其說是態(tài)度,不如將之定位為責任。

  責任之一:敬畏學生?!耙惠呑幼鼋處煟惠呑訉W做教師。”于漪老師的這句名言,常在我的耳邊響起。我們時常告誡我們的孩子要懷揣一顆感恩之心,殊不知,身為人師的我們同樣需要感恩。感恩父母,是他們教會我們怎樣為人子女;感恩老師,是他們教會我們怎樣尊師重教;感恩學生,是他們教會我們怎樣為人師表。

  一個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是家庭和社會幸福的源泉;每一個個體連結在一起,就是民族和國家的未來。他們的成長道路需要教師的關愛。有人說,世界上最危險的職業(yè)是醫(yī)生和教師,前者呵護生命,后者呵護心靈。醫(yī)生的失誤可能耽誤一個人的生命,教師的失誤或將摧毀一群人的心靈。所以,時刻心懷敬畏,肯定學生的價值,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樹苗;承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的給予每個孩子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尊重;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引導每個孩子創(chuàng)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白云。

  責任之二:敬畏課堂。《禮記》有言:“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闭n堂是每個孩子成長的舞臺,也是每個教師成長的舞臺。舞臺上每一曲優(yōu)美靈動的華爾茲,都是需教師用生命譜寫。

  對課堂的敬畏要求我們每一堂課都謹慎地備課,仔細地上課,耐心地講授,細心地引導,合理地評價。不論“臺前”“幕后”,都應如朝圣者那般懷著一顆虔誠之心。教師應當時刻反思和剖析自我: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內(nèi)容是否科學,教學方法是否恰當,教學效果是否顯著……

  有些人,花一輩子的時間去備好一堂課,不也正踐行了“為學以敬,治學以畏”這八個大字嗎?傅丹丹老師從稚嫩到成熟的蛻變告訴我們敬畏應從課堂開始,這是一種態(tài)度。她對課堂屢戰(zhàn)屢敗又屢敗屢戰(zhàn)的執(zhí)著感染著在座的每一個人。她執(zhí)著追求更高層次的教學境界,從培訓到自學,從未停息。因為她沒有忘記自己身上所肩負的光榮使命,這就是一種責任。

  教育當以慈悲為懷

  詩意語文創(chuàng)始人,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提出“教育當以慈悲為懷”?!按缺毕捣鸺矣谜Z,在佛教中意指一種大智慧、大境界。教育所講究的慈悲,實為“愛”的智慧與境界。要愛教育、愛學生、愛自己。

  愛是堅持。成功的花兒在它完美綻放之前,永遠浸透著它奮斗的淚泉,灑滿了它犧牲的血雨。《堅持,讓美麗綻放》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愛。堅持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堅持每天微笑著面對每一個孩子。因為這個世界上鮮有真正的“差生”,雖然我并不是十分同意“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但不可否認大部分學生還是可以“修正”的。這個轉變的前提是老師的堅持、信任,永遠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給那些孩子一點時間,一些機會,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你會看到一枚成熟的果實悄然落在你的手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不也正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耐心等待,等待花開時節(jié),去迎接豐收的喜悅,相信上天永遠會眷顧勇于堅持的人。

  愛是堅忍?!叭说娜康淖饑谰驮谟谒枷?。”帕斯卡爾曾這樣說。對啊,教師在課堂中會面對各種各樣的難題,學生的挑釁,作業(yè)的拖拉,紀律的渙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和忍耐,克制自己的情緒,以一顆包容之心去尊重學生,這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情感、一種歷練。

  因為堅忍,我們可以換來學生的心悅誠服。這恐怕就是孔夫子所說的:“仰之彌高,鉆之彌堅?!弊寣W生永遠在覺得自己快達到老師境地的時候猛然發(fā)現(xiàn),自己還差得很遠很遠,這是一種微妙的關系,這種關系要求教師需要擁有良好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

  愛是堅實。路在腳下,每個教師的成長足跡或許是千姿百態(tài),氣象萬千。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勇于付出。作為教師,我們永遠不要小瞧學生的能力,也永遠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相信學生能成功的前提是相信自己能成功,在職業(yè)生涯中一定要樹立理想,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扛著理想的大旗方可享受乘風破浪的欣喜。“柯橋實驗”、“齊賢奇跡”、“安昌精神”的譜寫不正是勞校長靠著尊重、信任和理想一步一步走到現(xiàn)在的嗎?

  王崧舟老師說,人可以不信宗教,但人必須有一種宗教的情懷。所謂慈悲,就是要求老師相信每個個體都是有力量的,每個人都是可以發(fā)光的。無論是一線教師還是居于管理層的領導,都必須有那么一雙慧眼,看到學生、老師的優(yōu)點和缺點,助其成長,從而獲得成長的喜悅。帶著慈悲之心,堅實地走過每一段人生之路,你便會發(fā)現(xiàn),世界猶如天堂,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佛”。

  教育應以德服人

  師者,德之表也。如果說,將愛比作燈芯,那么師德就是燈罩,愛之火焰必須透過燈罩的散射。因此,師德的作用,就是將教師之愛在實際行動中普照大地。

  那么到底什么是師德?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這恐怕是大多數(shù)人給他的定義。但是,教師作為一顆天上的啟明星,是引導學生走向光明的引路人。很顯然,社會對教師賦予了更大的道德期望,師德好像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東西,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從四位老師的身上我突然發(fā)現(xiàn),師德就在我們身邊,師德在具體教學活動當中不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嗎?何為人格魅力?我想,臺上的幾位老師用他們自身的成長經(jīng)歷,無不散發(fā)著他們所特有的人格魅力的芳香。

  茅雅麗老師真誠的付出換來了學生的信任;傅丹丹老師止于至善的課堂追求換來了學生向學向上的動力;茅娟美老師大氣無私的人格境界喚醒了學生追求真善美的能量;勞建洪校長踏實進取的教育情懷換取了學生砥礪奮進的勇氣和信心。這樣的人格魅力、榜樣示范,難道不正是學生從教師身上汲取正能量的重要來源嗎?親其師而信其道,那么,為了對孩子們的未來負責,作為師者,我們當謹言慎行,讓個人的人品臻于至善,努力做個以德服人的智者。

  美在延續(xù),心在震顫,師德學習之源泉仍在滌蕩我的心胸……我想,人生路上當自省,教學路上當反思。我尚年輕,當擔起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使命和責任,我將用堅強、堅持、堅忍、堅實來武裝自己,我將用真誠、真心和真情守望在這片純凈的土壤之上,高揚理想的風帆,摒棄現(xiàn)實的浮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不斷去追尋教育的幸福和幸福的教育!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7篇 我的育人故事總結相關文章:

我的育人故事征文大全8篇 我的育人故事三

紅色經(jīng)典小故事精選簡短5篇(紅色經(jīng)典小故事精選簡短作文)

講故事比賽主持稿10篇(講故事比賽主持稿范文)

小王子故事讀后感3篇 《小王子讀后感》

廉潔故事征文3篇 廉潔故事作文

有關于人生勵志的故事 激勵人心的故事大全3篇 關于人生勵志的名人故事

《故事》觀后感推薦6篇(故事的觀后感)

讀故事寫讀后感作文初中優(yōu)秀作文3篇(故事的讀后感作文)

有哲理的故事及啟示3篇 富含哲理的故事以及其哲理

兒童睡前故事鳥鴉找窩 鳥窩 兒童畫3篇 少兒繪本鳥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