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單位個人先進事跡材料3篇(單位個人先進事跡材料怎么寫),以供參考。
單位個人先進事跡材料1
在史家科學組有一位年齡最長、教齡最長、經驗最豐富的黨員教師,她的名字叫梁z。在學校里她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老師們的知心大姐姐;在生活中她是好媽媽、好妻子、好朋友;梁老師用她的愛心、熱情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無愧于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梁老師一直從事的是科學課教學,曾經榮獲東城區(qū)“東興杯”教學大賽一等獎的好成績。她作為科學組的組長,經常組織老師們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教研活動,開拓老師們的視野。她的課堂永遠是向大家敞開的,無論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還是沒有畢業(yè)的實習生,無論是青年
教師還是來校學習的老師,隨時隨刻可以進入她的課堂去聽課,就連美術學科的小老師都多次進入她的課堂,去真摯地向她學習那些寶貴的經驗。
在梁老師的精心教育下,她的學生在科學課上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每一個學生的眼睛都是目視前方,認真聽講的,這正應了梁老師經常說的那句話——傾聽是美德。在區(qū)抽測科學時,梁老師的班級成績總是全校最高分。
梁老師不光在科學課教學中是老師們學習的典范,在組織學生科技活動及科技比賽中更是一把好手。每次組織學生外出活動,梁老師都會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有明確的觀察目的、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紀律。尤其在創(chuàng)新大賽、金鵬大賽及實踐活動中,梁老師認真指導每一個學生參加比賽,每一次梁老師上交的作品數量都很多,可以看出她在向每一位學生播下創(chuàng)新的種子,讓
...單位個人先進事跡材料2
__,女,漢族,1982年7月出生,籍貫新疆,三級指揮長,現任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消防救援大隊副大隊長。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關鍵時刻,黨員領導干部就要沖鋒在疫情防控最前線。大年三十前一天,李家榮同志才調任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消防救援大隊,她就第一時間整理情緒投入到防疫戰(zhàn)役中。面對各地口罩等防疫物資斷貨脫銷,她不等不靠利用一切資源為大隊找齊防疫物資。大隊黨委班子成員第一時間決定,在疫情防控機動力量中組建黨員突擊隊1支,堅守崗位、科學研判、靠前指揮,充分發(fā)揮了“主心骨”、“定盤星”作用。
作為主管業(yè)務的大隊領導,她主動請纓關鍵時刻她頂上,自己跑遍了轄區(qū)內的每一個隔離防控點,做到臺帳在心里,工作在腳下,非常時期用非常辦法加強對重點單位的消防安全監(jiān)管和執(zhí)法服務,確保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組織強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她從保就一直備勤住在單位,剛剛回家就接到了返崗通知。她主動二十多天吃住在單位,每一張表格,每一次會議,每一天檢查,大到社會面火災防控工作,小到園區(qū)一輛車的消毒,一個碗筷的擺放,她都親力親為。實踐證明,越是重要關頭和緊急時刻,越能鍛煉一個黨員干部,考驗一個黨員干部,也越能識別一個黨員干部。
談到家庭她也心存內疚,愛人在南疆駐村,幾家老人都到了需要人在身邊照顧的年歲,她只能在電話里讓大家理解,讓大家明白情況越是危急,任務越是緊迫,越需要個人服從大局、聽從指揮,越需要領導干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敢打硬仗?!敖M織如有需要,我申請第一個上”、“請黨和人民放心,我的崗位我負責”“疫情防控,黨員先行。我是黨員,疫情不退我不退!”在嚴峻疫情考驗面前充分展示了新時期新疆消防“火焰藍”的巾幗時代風采。
單位個人先進事跡材料3
,男,1971年11月生,1988年10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現任*縣*鄉(xiāng)科協主任,參加工作以來,該同志勤奮學習,積極探索,開拓創(chuàng)新,樂于奉獻,圓滿地完成了本職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1996年被授予山東省新長征突擊手榮譽稱號,2019年—2019年被評為聊城市科普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被授予山東省優(yōu)秀科普員榮譽稱號,其推廣農業(yè)科技的事跡曾在省電臺、農村大眾報、聊城日報、縣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過多次。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雖然參加過中央農業(yè)廣播學校農學專業(yè)和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園藝專業(yè)的系統(tǒng)學習,但他不滿足已學知識,隨著科普服務實踐的深入,更加渴求農業(yè)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他自費訂閱《中國蔬菜》、《山東省科技報》、《科技致富導刊》、《北方蔬菜報》等十多種科技報刊;經常堅持購買新出版的農業(yè)科技書籍,每年不下千元;參加一些大型的科技博覽會、培訓會、現場交流會,以獲取新的信息;開通金田禾科技博客,利用網絡平臺,學習交流先進技術。
二、勇于開拓,積極投身科技服務工作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農民越來越渴求科技的服務,想農民所想,說農民話,農民就樂于接受,在*鄉(xiāng)農民遇到技術上的難題,首先想至的是找他們的*主任、*老師。
堅持不斷地下村、進棚、入地,指導于田間地頭棚內,他的電話成了菜農都知道的科技服務熱線。經常聘請專家,技術員講課,辦培訓班,開現場會,利用晚上用投影機對農民進行培訓。堅持不定期地編印《金田禾科技》小報,切合農時,指導性強,農民樂看。每到作物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編印發(fā)放技術明白紙,錄制科普講座,在鄉(xiāng)調頻廣播上連續(xù)播放。他常說,給農民搞好科技服務,避免出現失誤,讓農民種地掙錢,才是我們工作的宗旨。
三、刻苦鉆研,探索解決農民種地難題
如何讓農民種地更省事、更省勁、更掙錢,并不斷地探索鉆研一些新技術、新方法、新途徑。這是經常思考的問題。
在玉米栽培過程中,農民經常為玉米紅蜘蛛、穗期蚜蟲發(fā)愁,在高溫天氣下鉆進玉米田內噴藥,又熱又悶又劃臉,汗水流到臉上熱辣辣地疼。是不是能提前預防玉米穗期才發(fā)生的紅蜘蛛和蚜蟲呢?他就開始尋找有長效功能的藥劑,從2019年到2019年,連續(xù)三年的時間,試驗出一種高含量的阿維達螨靈成份的藥劑,只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噴一次,就能預防玉米紅蜘蛛,比日本的尼索朗還要好,現在農民已大量使用。從2019年開始,又經過三年的對比試驗,篩選出一種含阿維吡蟲啉成分的藥劑,并特意添加特效助劑,能在喇叭口期滴心就能預防玉米穗期蚜蟲。開始農民不相信,經過這幾年的推廣使用,大加贊賞并相互轉告,使用過的農民把這種藥當禮物送親戚使用。今年推廣預防玉米紅蜘蛛、玉米穗蚜、玉米螟、控旺四種農藥合在一塊使用,一次用藥,解決四大難題,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深受農民的好評。
四、無私奉獻,傾情農業(yè)科普服務工作
行政工作比較繁瑣,鄉(xiāng)鎮(zhèn)干部是萬金油,哪里有事哪里去。不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上,始終不忘科普服務工作。前幾年,鄉(xiāng)里安排他干計劃生育工作,別人都認為是個肥缺,但他卻主動地找領導再三要求退出來,干沒經費、沒收入、沒人問、沒人管的科協工作。他愿意跟農民打交道,樂意幫農民解決難題,自己所學知識得到了發(fā)揮,他感到高興。
他舍小家顧大家,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無怨無悔,從沒有耽誤過鄉(xiāng)里安排的任何工作。有一次,孩子發(fā)燒嘔吐,臉色蠟黃,送到醫(yī)院正要輸液時,鄉(xiāng)長通知他馬上下村幫助劃線定大棚方位,村干部群眾正在地里等著,他安排好妻子照顧孩子,就隨包村干部下村去了。
平平凡凡做事,平平凡凡做人,平凡的積累就是不平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二十年如一日,兢兢業(yè)業(yè)地干工作,精益求精地搞科普,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努力爭做職業(yè)道德標兵,譜寫了一曲不平凡的基層科普工作者之歌。
單位個人先進事跡材料3篇(單位個人先進事跡材料怎么寫)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