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蓮花》的讀書筆記書評3篇(蓮花的讀書筆記),供大家參閱。
《蓮花》的讀書筆記書評1
花了三個晚上睡前安靜的時光讀完《蓮花》,它或多或少勾起了我年少時孤獨而空洞的情緒,如果沒看過她之前的書,或者沒有進入社會這幾年世俗的經歷,我會覺得這本書足以感染并吞噬我,畢竟我們是都經歷過韓寒、安妮寶貝、郭敬明那個憂傷的文學時代,所以,理所當然比現(xiàn)在年輕一代的讀者對這類作品抱有更多的`理解和認同。
可是很遺憾,正因為15歲就開始看她的書,如今30歲再一次溫習,發(fā)現(xiàn)安妮寫的故事還是那些故事——《蓮花》里的蘇內河就是《告別薇安》里的安藍、暖暖、安……《蓮花》里的紀善生就是《告別薇安》里的城、林……
作為作家,尤其是知名作家,安妮寶貝的地位跟那些寫什么霸道總裁、校花校草灰姑娘的網文寫手是不同的。
所以,無論是模仿他人還是模仿自己的故事,都不是值得肯定的,無論你多喜歡自己的故事,改頭換面再賣一次,都離不開“炒冷飯”的嫌疑。試想余華再寫一本《活著》改名《茍活》、雨果再出一本《巴黎圣母院》改名《紐約圣母院》會是什么樣的效果?
總之,《蓮花》如果不是出于商業(yè)目的,那就是作者性格上過于“敝帚自珍”了。也許是因為歸于俗世,也許是到了瓶頸,安妮寶貝已經無法從有限的人生經歷里挖掘更新的素材了。這是很多作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并非貶低她的寫作水平和技巧。
但是有些作者,他會甘心于一生只成就一本書。
《蓮花》的讀書筆記書評2
點著臺燈看完了《蓮花》的最后幾頁。這一天我感覺分不清現(xiàn)實和自我了。也許墨脫真的是蓮的隱池,超凡脫俗,不容許有一絲塵土,連帶讀者的思緒也是那樣純凈,仿佛在天際一般。
我不明白也無法想象靈魂和肉體的不同步,也許我可以設想一下,這就如同你追尋的富裕物質生活和你的物質儲備不同步是一樣的。善生靈魂對某些東西的缺失和之后他對情感的麻木都源于他的童年。在別人眼里他是快樂的成功的,可他從未得到過內心的快樂,也許他的心靈已經沒有渴望了。內河,倒是一個執(zhí)著的女子,不想說是固執(zhí),因為執(zhí)著是褒義。
也許她是快樂的,也許她是在漂泊中尋找歸宿,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追尋什么,只是不斷的前行。我沒有她的勇氣和毅力,只不過我想也許每個人都一樣,誰也不確定自己最終的目的地是哪里,只是在不斷的行進過程中過著這一生。興許晚年回首,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我是這樣走完的。也許這人生再來一次,我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路線,可是生命是公平的,我們沒辦法按照自己的路線前進只能不斷前行,過程中想想前面的路,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最后我承認看完這本書后,我有點飄飄然,分不清自我了。
《蓮花》的讀書筆記書評3
在上個周末,我和我一個朋友聊天時,無意間說到了看書。我在平時生活中也不是不看書,但看的盡是一些盜墓或者懸疑小說。我朋友知道后強烈給我推薦了一本安妮寶貝寫的書《蓮花》她說對她的感觸非常大。于是我就借來看了。
書的大致內容是:中年男子善生在嘗遍爭名逐利,爾虞我詐的商場生活后,內心深處對于自由與信仰的渴望漸漸蘇醒,決定放下一切去與世隔絕的墨脫找尋自己的老友內河。在一所日漸破落的家庭式小旅館——日瑪旅館中遇到一位身患重病,來到高原等待死亡的年輕女作家。因著一些機緣,二人決定一同踏上找尋內河的路途。內河是被世界遺忘的女子,命運多難。一路上善生向慶昭講述自己和內河的往昔,雅魯藏布江江河谷的奇崛險阻,恰似敘述中依次展開的一代人苦痛而流離的蛻變過程……
墨脫深藏在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高山谷地之中,藏語的意思是花朵,在古時候被稱作“白瑪崗”,意思是隱秘的蓮花圣地。從拉薩抵達墨脫的過程,也是眾生追尋光明,清除塵垢,獲得新生的過程。因此蓮花不僅象征著眾生相,還象征著一種光明與新生。
看完這本書后,我感覺自己失去了什么東西卻有又感覺忽然得到了很多東西……
《蓮花》的讀書筆記書評3篇(蓮花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 《心田上的百合花》讀書筆記個人書評3篇(心田上的百合花開讀書筆記)
★ 《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優(yōu)秀書評3篇(綠山墻的安妮讀書筆記閱讀感想)
★ 《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讀書筆記個人收獲3篇(了不起的蓋茨比的讀書筆記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