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讀書筆記賞析 篇1
我們對“中庸”這個詞的誤解很深。在我看來,“中庸”絕不是“犬儒”(現(xiàn)代對“犬儒”的理解已與古希臘原意大相徑庭)式的“明哲保身”(這個在原典中滿溢褒美之情的詞也演變出了點諷刺的意味),也不僅僅是老夫子們津津樂道的對至誠君子完美人格的形容;“中庸”可能更多的是對如何成為合格統(tǒng)治者的指導(dǎo)性定義,畢竟在那個周王室和周禮一同式微的年代,一些人很渴望這樣的傳統(tǒng)復(fù)歸。
相傳《中庸》的作者是孔伋,孔伋是孔子的嫡孫,如果作者為真,那么《中庸》的寫作必然受到孔子思想的影響,而且事實也是文中多次提及孔子的言論作為作者觀點的論證??鬃邮且粋€有著熾熱的濟世情懷以及積極入世的戀政情結(jié)和政治抱負的人,雖然他一生在政治上的努力以失敗告終,但他的弟子們紛紛學(xué)習(xí)并貫徹著他所有或者某一方面的做人準(zhǔn)則,他本人也開創(chuàng)了以“君臣父子”人倫思想為邏輯起點的儒家行政倫理思想的先河。這些在《中庸》這部書中都有所體現(xiàn)。
《中庸》出自《禮記》,核心當(dāng)然是周禮,而造成現(xiàn)代人誤讀的原因也依然是對周朝這個大環(huán)境的忽視。“中庸”二字不該如現(xiàn)在一樣都讀陰平,應(yīng)該皆讀去聲。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是“喜怒哀樂之未發(fā)”,是一種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即使是“發(fā)”了也要“中節(jié)”,要正中節(jié)度;而“庸”即是“用”,是一種“不易”、不變的恒常狀態(tài)。《中庸》里提到孔子說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這種“執(zhí)其兩端”而“用其中”的方式,就是一種“中庸”,這種“中庸”是以舜的能力為基礎(chǔ)的,或者說,“中庸”本身就是這種能力。舜是一個“大孝大德”之人,這是他生來的品格,正是他這樣的品格使他受命于天,使其尊賢子民,以中庸之道來對待百姓,而他的智慧也在這過程中不斷增進。正如“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圣賢君子以其天性里的真誠去明白中庸的道理,再以中庸去強化自己的能力,做到至誠,這便是“中庸”作為一種人格品質(zhì)的發(fā)展的體現(xiàn)。并且,在孔子的心目中,文武周公是同堯舜一樣的圣王先賢,孔子選擇“從周”,也希望當(dāng)時上到周天子下到卿士的統(tǒng)治者都可以向著成為堯舜的目標(biāo)而努力,那么對統(tǒng)治者宣傳“中庸”的思想就是必須的,這也是孔子極力想要復(fù)興周禮的原因。
除了呼吁統(tǒng)治者,孔子更多的貢獻在于對弟子們的政治教育??鬃拥恼紊目芍^失敗,但他的濟世熱情沒有熄滅,在春秋末那個動亂的時代,他仍然希望能夠有人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在孔子濟世精神的教導(dǎo)下,孔門弟子中不少人在從政這條路上有過成績。《中庸》提到子路問強,孔子從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角度回答,但背后的意思還是如何從政,如何用自身的剛強在政治的大環(huán)境下遵中庸之道而行;而“遁世不見知而不悔”,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安慰,畢竟“唯圣者能之”,否則孔子也不必不贊同長沮和桀溺的做法了。然而,在孔子極力提倡的等級制度的框架內(nèi),能夠承擔(dān)起“圣人”這個名號和相應(yīng)責(zé)任的,也就只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而非出身卑微的庶民,因此即使是面對更廣泛的受眾去教授如何遵循“中庸之道”,也是為統(tǒng)治者儲備“治天下國家”的輔助性人才。
總之,“中庸”的內(nèi)容其實是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統(tǒng)治者,如何匡世濟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這樣的“中庸”也是要有“致廣大”、“盡精微”、“極高明”的誠心和能力作為前提條件的。而到了至誠至圣的境界,返歸真誠的天性,也就如“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了。
高中生讀書筆記賞析 篇2
我讀過一篇課文,叫《去年的樹》。課文的內(nèi)容是:一只鳥兒和一棵樹是好朋友,秋天來了,鳥兒飛到南方去了。春天它又飛回來時,發(fā)現(xiàn)樹不見了。它一直尋找著樹,但當(dāng)鳥兒找到它的時候,它已經(jīng)變成了煤油燈里的.燈火。
讀完了這篇文章之后,我深受感觸。最讓我感動的是,這只鳥兒和這棵大結(jié)的深情厚誼。鳥兒它跋山涉水,不遠萬里去找它的好朋友大樹,不只因為它們之間的友誼,鳥兒也是要遵守曾經(jīng)對大樹的承諾,因為它說過來年還要為大樹唱歌的,
雖然它看到的是燈火,但它知道,它已經(jīng)看到它的朋友了。我能理解它此時此刻的心情,它悲痛、傷心欲絕,眼淚都快流干了。但它不會久遠保持這種生活,我也知道。我也要和鳥兒在一起!
高中生讀書筆記賞析 篇3
弗蘭西斯·培根作為英國杰出的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想改變社會現(xiàn)狀。青年時代的他,就開始用寫作拯救人類的思想,一生從未放棄?!杜喔S筆》融入了他一生經(jīng)驗的五十八篇文章,播撒向國家,走進了世界。
《培根隨筆》在政治、人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辯證的討論,面對身邊的社會問題,他尖銳直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他對高尚品格的追求和急于改變黑暗的夢想。一個愛國、平等、正義、熱愛生活的形象在我們眼前逐漸高大著,我們的內(nèi)心也強大起來。
其中有幾篇文章對我有較大感觸。在《論帝王》中,面對這個崇高而不可觸犯的人,他并沒有畏懼,也沒有花言巧語。他用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談?wù)摿说弁醯脑瓌t與做法。他主張約束君王權(quán)力,限制帝王欲望,同時對帝王的下屬進行了分析闡述。他的侃侃而談無時不讓人為他的智慧所屈服。
在《論美》中,培根的看法更是獨特。不管是當(dāng)時還是現(xiàn)代,人們對美的追求從未消退,不少人對外貌不滿,甚至為此失去信心,但培根說:“天生容貌勝過粉黛胭脂,而優(yōu)雅之舉又勝過天生容貌。”培根喜歡一切自然的事物,認(rèn)為做善事使人更美。這對處在青春期的.我們有很大啟發(fā)。
厄運是人類最恐懼最厭惡的東西,但培根在《談厄運》中卻提到厄運的好處?!岸蜻\中也不乏種種慰藉和希望”,經(jīng)歷了一生大起大落的培根,被挫折磨練得更加成熟勇敢,厄運會給一個人帶來好的一面,與厄運斗爭過的人,善的德行更顯著,被打磨后的人生才會露出生命最璀璨的光芒。
培根在洶涌的時代潮流中顯得渺小,然而他的思想成為永不褪色的章節(jié),他睿智的大腦和慈悲的心時刻激勵著我們,鼓舞著世界人民去進行正義斗爭。培根對善的詮釋感化了億萬人民心中的良知。這就是他語言的力量。
高中生讀書筆記賞析 篇4
讀了簡愛這本每個女孩子都必看的書之后,我為書中女主角簡愛的獨立能力和頑強的毅力而感到驚嘆,簡愛從小就居住在她的舅媽里德太太的蓋茲海德府,簡愛在幾年之內(nèi)一直都受這約翰。里德的欺負,蓋茲海德府里只有白茜對她好,過了一段時間,府里來了一位布洛克爾赫斯特先生,簡愛去了勞渥德,她在勞渥德八年,已經(jīng)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姑娘,她又和愛德華菲爾費克斯德羅切斯特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故事,最終,簡愛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女士,并繼承了他叔叔的五千英鎊,還成為了一個幸福有錢的女人。
簡愛教會了我如何學(xué)會自立,作為一個女孩,不能永遠去依賴其他人,必須要學(xué)會自強自立,只有做到了這幾點,才能真正的完全的成為一個自立的女孩,你們懂了嗎?
高中生讀書筆記賞析 篇5
暑假里,我讀了《百萬英鎊》,它是由美國著名作家、幽默大師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寫的。文中,作者用巧妙的手法揭示并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丑惡面容和黑暗的統(tǒng)治。
故事的主人公亨利·亞當(dāng)是個一個貧窮而誠實的人,他偶然收到一對兄弟的信,信里面借給了他一百萬英鎊。原來這對兄弟打了一個賭,賭如果一個貧窮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萬英鎊,他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哥哥認(rèn)為他會餓死,因為他不能把錢拿到銀行或者任何地方去使用,如若使用,他就會被當(dāng)場逮捕。弟弟則認(rèn)為他會過得很好,于是他們兄弟倆將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借給了亨利,并出國呆了三十天。沒想到,在這段時間內(nèi),人們對這位暴發(fā)戶,竟拼命地拉攏他,從免費吃飯,買衣服,到免費住宿,一個個像乞丐一樣討好他,并不斷提高他的社會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還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萬英鎊的銀行利息。就這樣,他不但美好的度過了三十天,還打賭成功,開始了快樂的生活。
有這么一個小片段,亨利拿到了一百萬英鎊的鈔票,去服裝店買衣服。當(dāng)剛來到這個服裝店的時候,服裝店員見他衣衫襤褸便對他置之不理,帶他到被顧客拒絕了的衣服里,給他找來了一套最別扭的。但他拿出了一百萬鈔票時,店員態(tài)度簡直是360度大轉(zhuǎn)變,笑容布滿了整張臉。接著開始阿諛奉承。這足以表示金錢在一些勢力小人面前是有魔力的。
但是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不是什么都能換來的?;羯戇^一片童話,叫《點金術(shù)》,故事中,國王非??粗亟疱X,他學(xué)會了點金術(shù),直到他把女兒變成了金塑像,他才明白親情與友情才是最重要的,最后他終于洗凈了點金術(shù)。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讓我們向蓮花一樣,做個清廉的人。要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
高中生讀書筆記賞析 篇6
紳士的力量始于人格和心靈。他的心充實而富有。他先是修身養(yǎng)性,然后表現(xiàn)出一副鎮(zhèn)定自若的樣子。
司馬牛曾經(jīng)問孔子,什么樣的才能可以稱為君子?
孔子說:“君子不怕。”
司馬牛又問:“你不擔(dān)心,不害怕,能叫一個君子嗎?”
他可能覺得標(biāo)準(zhǔn)太低了。
孔子說:“回頭看,不要內(nèi)疚。當(dāng)然,沒有什么好擔(dān)心的?!?/p>
我們把孔子的意思翻譯成老百姓的`話,就是:“不做錯事,半夜不報警敲門”。
一個人可以無怨無悔地反省自己的行為。這個標(biāo)準(zhǔn)越來越低,每個人都能做到。高談闊論是最高的標(biāo)準(zhǔn)。我們很難使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經(jīng)得起推敲??鬃影阉鳛榫拥娜烁駱?biāo)準(zhǔn)。
孔子曾在課堂上與學(xué)生認(rèn)真探討君子問題。他說:“君子道三,我無事可做: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法問題)
孔子非常謙虛地說,他做不到“不著急”、“不糊涂”、“不害怕”三件事。
什么是“仁者不憂”?
也就是說,一個人有一顆善良而正直的心,他的內(nèi)心是極其仁厚、寬宏大量的,所以我們可以忽略很多細節(jié),不能被糾纏在小小的得失之中。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真正實現(xiàn)內(nèi)心的平靜和平靜。
什么是“博學(xué)(聰明)的人不糊涂”?
高中生讀書筆記賞析 篇7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由英國著名物理學(xué)家史蒂芬霍金撰寫的《時間簡史》。合上書,我還徜徉在宇宙的三維空間中。
我是一個瘋狂的天文迷,所以我一翻開這一本著作,就像餓狼遇見了鮮活的野鹿,能夠飽食一餐。這一本書,講述了在這部書中,霍金描述了外層空間奇異領(lǐng)域,對遙遠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質(zhì)、時間箭頭等進行了介紹,并對宇宙是什么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進行了闡述,使我初步了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xué)的奧妙。
全書中最吸引我的便是關(guān)于黑洞的觀點。書上說,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存在于宇宙,那宇宙又在那里?科學(xué)家認(rèn)為宇宙開始于大爆炸,并由于爆炸的沖擊力,宇宙正在膨脹,宇宙光線紅移可以證明。之后就有三種情況出現(xiàn):一種是星球的引力拉回宇宙,一直拉回到宇宙爆炸之前的狀態(tài)。一種是星球的引力無法拉回宇宙,所以宇宙一直膨脹,最后消失。最后是宇宙大爆炸的力剛好避過被拉回,但宇宙膨脹的力被無限減弱。而黑洞則是因恒星耗盡能量而坍縮,最后縮到其引力足以影響光、空間和時間,光是最快的,超光速是不允許的。再加上時間都被影響,可見黑洞的力量有多大。又因為空間也被影響,所以黑洞看起來像一個洞,但是不一定是黑的,黑洞有可能發(fā)光或發(fā)出其它射線,這點可由星系中心是明亮的來證明,因為黑洞的引力,周圍的星都被聚集在一起,就形成星系,所以星系中心一般是黑洞。
這一本書雖然很薄,但我去整整讀了半個月才基本啃下,但還是有一些深奧的部分似懂非懂,就比如說關(guān)于時間和空間的章節(jié),三維空間的理解我總是沒有辦法深入分析,因為我每每靜坐沉思,越是深入思考,卻覺得越有問題,破開一個阻礙,卻出現(xiàn)了更多的阻礙,越往深處走,阻礙越多。我突然明白一些研究時間空間的科學(xué)家為什么到后來都瘋了,原因是他們研究地越多,悖論也越多,苦思冥想多年,被各方面壓力逼瘋了。《時間簡史》這一本書,僅僅憑著半個月的研究,是絕對不可能全部明白的。
一遍翻完《時間簡史》,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宇宙,空間,時間等等似乎都展現(xiàn)在了我的面前。這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有新的見解和體會。
高中生讀書筆記賞析【最新7篇】相關(guān)文章:
★ 優(yōu)秀解憂雜貨店讀書筆記8篇(解憂雜貨店的讀書筆記)
★ 青銅葵花優(yōu)秀讀書筆記_青銅葵花讀書筆記(優(yōu)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