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shù)》續(xù)寫 篇1
教學要求:
1、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寓意。
2、朗讀課文,練習復述寓言故事。
3、培養(yǎng)生字質(zhì)疑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重點: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寓意。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師:“濫竽充數(shù)”這四個字,“充數(shù)”是以前學過的,那么“濫”和“竽”我們該怎樣記呢?
?。ㄉ伎迹瑳]有舉手。)
師:我提示一下“濫”減去三點水,加上——
?。t筆描“氵”。)
生:“濫”減去三點水,加上草字頭,“藍”,藍天的“藍”。
生:“濫”減去三點水,加上竹字頭,“籃”,竹籃的“籃”。
師:嗯,真不錯,這三個字都是形聲字。誰能說說“竹籃”的“籃”為什么是竹字頭呢?
生:因為竹籃是用竹子做成的。
生:竹字頭表示和竹子有關的意思。
師:哦,是這么回事,既然這樣,那么“竽”為什么也是竹子頭呢?
?。ㄉ苫螅胝f竽可能是竹子做的,又不知竽是什么,不敢確認。)
師:我們來看課文中有一幅圖,認真看看有許多人在干什么?你就會明白為什么“竽”字也帶竹字頭。
生:圖上有許多人在吹竽。
生:竽就是一種用竹子做的樂器,所以帶竹字頭。
師:你們觀察得真細致,那么“濫”和“竽”這兩個字大家記住了嗎?
生:(齊聲)記住了!
師:好,接下來,我們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誰愿意讀?其他同學傾聽,想想: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第一、二自然段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ǔ樯x課文,同學傾聽,評價,正音。)
生: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時候。
生:一、二自然段中的主要人物是南郭先生、齊宣王。
師:戰(zhàn)國時候是什么時候呢?
生:就是古時候。
生:就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生:老師剛才說了,是兩千二百多年以前了。
師:哦,是的,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離現(xiàn)在有兩千二百多年了。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用筆作上小問號。
?。ㄉ匆竽x課文。)
生:“講排場”是什么意思?
師:什么叫“講排場”呢?我們在課文中找一找吧?有沒有哪個詞、句子解釋了“講排場”呢?畫上線,標出來。
生:“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這“三百人”就是“講排場”。
生:“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這“三百人一齊”就是“講排場”。
師:是嗎,“三百人一齊”就是“講排場”那“一齊”和“一起”有什么區(qū)別呢?好!大家一起站起來!是一起站起來!
(學生們明白了就站了起來,不明的看別人站起來,也就起來了,最后全班陸續(xù)站了起來。)
師:同學們做得真對,這就是一起站起來,下面,聽老師的口令,一齊站起來,一——二——三!
?。ㄉ腥淮笪颍?ldquo;唰”地站起來。)
師:好,坐下,那齊宣王“三百人一齊吹竽”,顯示齊宣王哪——多么
?。◣熥鰟幼鳌#?/p>
生:多么有面子?。?/p>
生:多么有錢啦!
生:多么了不起?。?/p>
師:其實,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也喜歡講排場,他們是怎么講排場呢?
生:今年過年的時候,我大表哥結(jié)婚,找了十輛轎車接新娘,十輛車排成一排,就像一條龍,不過,由于沒有許多客人,有的車沒坐滿,有的車空著,真是太講排場了。
生:我太婆去世了,舅爹爹請人幫忙請客吃飯,吃了三十多桌,客人吃了半下午,都沒吃完,這也講排場。
生:我姨媽的女兒,我表姐考了大學,送禮請客,下館子,吃了二十多桌,也是講排場。
師:講排場真不好,齊宣王只顧了自己面子,請三百人一齊吹竽,就要給三百人“很高的待遇”,供他們吃,供他們喝,還要給他們錢。更為可氣的是,南郭先生不會吹竽,也混在隊里充數(shù)。那他不會吹竽,又是怎么吹的呢?從課文中找一個成語回答。
生:裝腔作勢。
師:“裝腔作勢”是什么意思,能用課文中的話回答嗎?
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
師:怎樣做的呢?我們看看圖,看誰是南郭先生?
?。ㄉ磮D找南郭先生。)
師:你學南郭先生做這個動作,同學們看是不是在“裝腔作勢”。
?。ㄉ鰟幼鳎瑢W們哄笑。)
師:你“捂”得真像,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一個字跟這個“捂”意思一樣,動作也一樣,是什么?
生:“掩”!“掩耳盜鈴”的“掩”。
師:(做動作)對!“捂”和“掩”一樣,都是提手旁,那“裝、腔、腮、勢”這幾個字該怎么記呢?
生:“裝”是形聲字,上面是裝,下面是“衣”。
生:“勢”是“熱”字去掉四點底,下面加個“力”。
生:腔和“腮”都是月字旁。
師:“腔”和“腮”為什么都是月字旁呢?因為呀,月字旁的字,有一個部分是肉字旁變化而來的,“腔”,“口腔”,“腮”,“腮幫”有肉嗎?
?。◣熤缸约嚎谇唬救鶐?。)
生:(一齊)有!
師:還有什么地方有肉,跟月字旁有關?
?。◣熤缸约旱哪槨#?/p>
生:(一齊)臉。
(師跺腳。)
生:(一齊)腳。
?。◣熖龋檬种?。)
生:(一齊)腿。
?。◣熡质植嫜?,扭腰。)
生:(一齊)腰。
師:“裝腔作勢”就是裝出那種聲音,作出那種架勢。生活中,還有誰裝腔作勢地干什么?說一說,演一演。
生:早讀課上,小明正在玩,老師突然來了。小明慌忙拿起書裝腔作勢地讀。
?。ㄉ硌荩渌逍?。)
師:(笑,用手指著)書都拿倒了。
生:今天早上,我不想吃早飯,媽媽生氣,抄起棒槌裝腔作勢地要揍我。
(生表演,其他哄笑。)
師:(笑)自己兒子,哪里舍得真打呢。
師:南郭先生不會吹竽,沒有真正的本領,他混得了一時,還能混得了一世嗎?我們接著學習三、四段。老師抽一位同學讀,其他同學傾聽、思考:這兩段中多出了哪個主要人物?他和齊宣王有什么不同呢?
?。ㄉ首x,其他同學思考。)
生:多出了一個齊湣王。
生:齊湣王不喜歡聽大家一齊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個挨一個地吹給他聽。
師:“一個挨一個”就是“一個接著一個地”,那南郭先生怎么辦呢?他不是不會吹嗎,要是輪到他吹,那不露餡了。
生: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溜走了。
師:“溜”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課文中的詞語解釋。
生:“偷偷地走了”就是“溜”。
師:對!“偷偷地走”就是“溜”。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不過,一定要讀出感情!
(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學完了課文“濫竽充數(shù)”,誰能跟老師說說,“濫竽充數(shù)”是什么意思?它告訴我們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生: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三百人的吹竽隊里充數(shù)。
生:不會吹竽的混在行家里充數(shù),諷刺了那些沒有真本領的人。
生:沒有真本領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數(shù),告訴我們做人要有真才實學。
師:是啊,做人要有真才實學。那南郭先生沒有真才實學,他溜走以后會干些什么呢?讓我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大膽地想像,說一說。
生:南郭先生只好回老家種田去了。
生:南郭先生在城里買了一間店鋪,當了老板,做起了大買賣。
生:南郭先生求得名師,學習吹竽,三年后,又回來給齊湣王吹竽。
生:南郭先生聽說趙王也愛聽吹竽,而且要“三千人齊吹”,他跑到趙國又去騙趙王了。
師:同學們的想像真是太精彩了。課后,請大家把“濫竽充數(shù)”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們聽。該怎樣講呢?能不能先跟小組的同學講講,再跟老師講講?
課后反思
一、課的導入。
教師深入挖掘教材,靈活地運用教材。根據(jù)三年級學生接受能力和中年級文言文教學的要求,巧妙地設計了導入,將文言文恰當?shù)匕才旁趯胄抡n之中,初步地讓學生接觸文言文,感受這種與平時學習不同的文體,體會中國古代文言文的獨特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自尊心。這種安排恰到好處。多一分則長,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并不要求會讀,更不要求分析理解,三年級學生也還沒有分析、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少一分則短,教師和學生如果對教材中的文言文視而不見,很明顯,違反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四年級學文言文點到為止。
二、識字教學
四年級作為一個中年級,上承識字教學為主的低年級,下接以閱讀教學為主的高年級。識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既不可以作教學重點,又不能放手讓學生去自學。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識字的習慣,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為將來進入高年級自學生字打基礎。本課時,主要采用隨文分散識字的方法。識字方法多樣,比較識字,看圖理解識字,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字,運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識字,而且各種識字方法綜合交叉在一起,也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富于變化的識字教學蘊含在閱讀教學之中,使學生永葆積極的學習興趣。不僅如此,這節(jié)課的識字加強了本課生字之間的聯(lián)系,還加強了與上節(jié)課以及以往生字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化、整體化。呈現(xiàn)在學生腦海中的不是單個的生字,而是一張結(jié)構(gòu)嚴密的生字網(wǎng)。
三、閱讀教學。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文章內(nèi)容,有很強的針對性。如果讓學生就詞解詞,絕大部分學生還無法達到這樣的表達能力。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找解釋,這樣做,找起來簡單,學生很容易達成。本文重點詞語主要有三個:“講排場、裝腔作勢、溜”。教師讓學生先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然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如“講排場”;還讓學生說一說,演一演,如“裝腔作勢”。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情緒高漲,興趣更濃了。
四、總結(jié)延伸。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安排了兩項內(nèi)容:一是想像南郭先生溜走以后,他會干些什么?二是復述課文,將這個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先在班里交流。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和復述表達能力。想像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沒有想像就沒有創(chuàng)造,想像是創(chuàng)造的前提。而復述表達是當今社會人類生存的一個重要方面。人總是生活在某個集體之中 ,不可能遠離社會,獨自生存。要生存,就要學會和別人合作、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見解和主張。這兩項訓練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壓軸戲。
《濫竽充數(shù)》續(xù)寫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地理解《濫竽充數(shù)》這則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 2.學生懂得《濫竽充數(shù)》的寓意,使學生明白:沒有真才實學,靠假冒過日子是長不了的。3.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寓言故事,懂得道理,學會做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寓言二則》中的第二則寓言。 2、學生反饋 師:這個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寓言《濫竽充數(shù)》。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成語。(板書:濫竽充數(shù)) 3、師: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大家預習,不懂的字查字典,結(jié)合剛才我們讀的課文,說說你理解了這個成語中的哪幾個字?哪些字難理解? 二.圍繞問題,自學課文。(邊思邊讀,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1、師:接下來,就讓我們回到課本中,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思考老師所給出的三個問題. 南郭先生為什么能濫竽充數(shù)? 南郭先生是怎樣濫竽充數(shù)? 南郭先生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2、討論問題,理解課文。(在討論中逐步理解課文,體會南郭先生不會裝會的樣子,揭露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的丑惡嘴臉。 愛講排場有機可乘,濫竽充數(shù)裝腔作勢,不會裝會只好逃走無機可乘三、閱讀填表,理解寓意。 1、師:同學們都知道每一則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濫竽充數(shù)》這則寓言也不例外。今天,老師邀請在座的同學當一回研究員,自己來尋找寓言背后隱藏的深刻的道理。大家有沒有興趣? 師:看來,大家信心十足?。∵@一次的活動我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一張表格,大家要通過研究討論共同完成這張表。好,我們先來看看發(fā)下來的表格。
聽竽者 喜歡 南郭先生的做法 南郭先生的結(jié)果
師:我們在填表時,要多讀讀課文,多思考,綜合大家的意見,劃找出文中的有關句子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填入表中。下面就請同學們以四人為單位自學課文展開討論。 2、學生討論填表 3、學生反饋,教師適機指導朗讀?! ?、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讀完之后請你說說這則寓言給你的啟示。(讀課文,反饋) 師:我們還能從齊宣王身上得到什么啟示? 板書:真才實學嚴格把關 師:這就是同學們通過自己對這則寓言的學習所揭示出來的道理,這是所有研究員踏踏實實學習研究的成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讀課文?! ∷摹⒙?lián)系實際,深化寓意 師: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你不難發(fā)現(xiàn)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濫竽充數(shù)”之類的事情,也有象南郭先生一樣的人。你找到過嗎。——說說我們身邊的南郭先生 五、課后延伸。1、 師:這會我可為南郭先生擔心起來了,你想啊,他再也不能濫竽充數(shù)拉,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失業(yè)了,下崗了,下崗后南郭先生該干些什么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大家一起幫他出出主意吧。 題目:南郭先生下崗后 2、請將這則寓言復述給你的家人聽?! 〗毯蠓此迹?《濫竽充數(shù)》教學反思 《濫竽充數(shù)》是一個成語故事,寫的是戰(zhàn)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許多人在一起吹竽。南郭先生不會吹,也混在里面充數(shù)。后來齊緡王繼位,喜歡一個一個地吹竽給他聽,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逃走了。這個故事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數(shù),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數(shù)。 導入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回憶第一個成語《自相矛盾》進行交流,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時,我讓學生充分地、自由地閱讀課文,對自己沒有讀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再提出問題,共同歸納出為三點:1、南郭先生是怎樣在樂隊里混的?2、為什么能混過一次又一次而不被人發(fā)現(xiàn)呢?3、后來他為什么要偷偷地逃走呢? 然后就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根據(jù)學習要求,再讓學生充分、自由地閱讀課文,并在有收獲的基礎上到小組中進行交流,抓住由這三個問題引出的重點句子和詞語理解課文。在區(qū)別齊宣王和齊湣王喜歡聽吹竽的不同之處時,抓住這樣兩句話:“齊宣王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 齊湣王不要許多人一齊吹,而要一個一個地單獨吹。”在此基礎上理解 “每逢吹竽,他也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伍里充數(shù)。”為了讓學生深刻領悟到南郭先生那裝模作樣的丑態(tài),引導學生充分大膽地發(fā)揮自己的現(xiàn)象,把自己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南郭先生形象描述出來,然后讀出來,這樣將文本語言轉(zhuǎn)化為形象畫面,課堂效果非常不錯。最后,讓學生通讀全文,弄清“濫竽充數(shù)” 的意思,啟發(fā)他們練習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領悟故事的寓意。 整節(jié)課學生能夠大膽發(fā)揮想象,積極融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非常積極踴躍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學習積極性很高。但是在總結(jié)寓意的時候,學生的表達不夠準確、完整。
《濫竽充數(shù)》續(xù)寫 篇3
南郭先生翻過幾座山,越過幾條河,自己修了座草屋,住了起來。
他很傷心,如果自己不耍小聰明,也不會跑出來。他花錢買了一把竽和譜子,認真練習。早上起來,拿著竽和譜子在外面,一邊感受大自然,一邊吹,從此鳥獸們每天在這個時候聽著他吹,鳥獸和小花小草一起舞蹈。
一天,他來到一個小鎮(zhèn),一邊吹竽一邊走。人們聽了,如同聽到天籟之音,一個個跟隨著南郭先生。南郭先生回到自己的`國家,一路跋山涉水,人們看到這滑稽的隊伍,大笑不止。
國王聽了這事,讓人們抓了他,才知道,這正是當年的充數(shù)南郭??赡瞎赜谐芍竦卣f:“我可以為您演奏一曲,若是不好聽,可當眾宰殺我?!眹跬饬耍瞎淮?,讓所有人陶醉了,國王讓他做了私人樂師。
我們要向他學習,要知錯能改,一切都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chuàng)造,要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啦。
《濫竽充數(shù)》續(xù)寫 篇4
南郭先生覺得自己混不下去了,就趁天黑的時候逃到了另一個國家。
南郭先生想:“我得快點學會本領回楚國去?!庇谑撬胝乙粋€好一點的樂師拜為老師,他找啊找啊,一直都沒找到。幾天時間過去了,他身上的錢也已經(jīng)用完了。一天,他暈倒了,當他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一個農(nóng)民的家里,這個農(nóng)民的床邊還放著兩支竽。于是南郭先生就問:“請問您知道哪里有會吹竽的嗎?”在農(nóng)民的指引下南郭先生找到了一個會吹竽的樂師。
從此,無論刮風,還是下雨,南郭先生總是起早貪黑地練習吹竽,每次都非常認真,所以成績也是事半功倍。幾年過去了。他終于學會了吹竽的所有學問,技術遠遠高于師傅了。這一年,京城辦了一個吹竽比賽結(jié)果他拿娓娓動聽的樂聲打動了所有評委。
南郭先生又回到了楚國,回到了那個樂隊,并擔任了首度吹竽手。自那以后,南郭先生懂得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濫竽充數(shù)》續(xù)寫 篇5
南郭先生回到家以后,他的母親驚訝的問道:“咦,你不是去宮中給皇上吹竽了嗎?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
南郭先生垂頭喪氣地說:“哎,您可別提了。那齊宣王死了,他兒子繼承了王位,而齊湣王又喜歡聽獨奏。這不,一看混不下去了,我就趕忙逃出來了!”
南郭先生的母親聽了憤怒地對他說:“早叫你學一些本領,現(xiàn)在可好了一無事處,你滿意了吧?”
南郭先生聽了母親的一席話后,把臉埋的更低了。南郭先生的母親又嘆息道:“哎,現(xiàn)在已經(jīng)干什么都來不及了,只好聽天由命了。”
于此同時,在皇宮里齊湣王在悠閑地聽著獨奏。本來一共有300個吹竽人,可少了南郭先生就只剩下299人了。當齊湣王聽完第299個人獨奏后,他旁邊的侍衛(wèi)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人,并報告給了齊湣王,他異常憤怒,對侍衛(wèi)說:“傳令下去給我把那個人抓回來!”
從此以后,南郭先生整日提心吊膽,不得安寧的.過著日子!
故事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雖然故事結(jié)束了,可它給人們的提醒卻還在,那就是,做事不要抱有饒幸的心理,瞞得了解初一躲不過十五。做事只有認真,才能獲得成功。
《濫竽充數(shù)》續(xù)寫 篇6
南郭先生逃回家后想:我這樣是不是太無能了,我明明不會吹竽可是混在會吹竽的行家里裝模作樣,唉!
我真是后悔極了!
我一定要彌補這個過錯,改過自新。
第二天,南郭先生用很多齊宣王俸祿給他的錢去買了一片幽靜的森林,在那兒靜心地苦練吹竽。
后來,齊緡王想起了他父王說的南郭先生,他一直沒有看到南郭先生吹竽給他聽,覺得有些奇怪,便叫人們一起去找那個南郭先生。后來人們找到了一片南郭先生買下來的樹林。南郭先生看了那些人們馬上躲得遠遠得。所以就一直沒有找到他。
五年后,南郭先生經(jīng)過勤學苦練,終于學會了吹竽。后來南郭先生返回到齊緡王的宮殿里請罪:“齊緡王,請您原諒我吧!
我愿意一輩子都為您吹出美妙動聽的曲子?!?/p>
最后齊緡王原諒了南郭先生,他一直在宮殿里為齊緡王效勞。
《濫竽充數(shù)》續(xù)寫 篇7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抓住關鍵詞讀懂課文內(nèi)容。
2、找出寫人物言行的語句,概括人物的特點。
3、朗讀課文,想想寓意。
二、新課學習。
1、運用以上方法獨立閱讀《濫竽充數(shù)》。
(1)抓關鍵詞“充”,聯(lián)系課文,說一說“濫竽充數(shù)”是什么意思。
(2)找出描寫南郭先生行動的語句,讀一讀,再說說他是怎樣一個人。
(3)齊湣王繼位后,南郭先生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這說明了什么?
2、討論交流上述問題。
3、補寫課文。
《濫竽充數(shù)》這則寓言只有故事部分內(nèi)容,請你補上一段作者的話。
如:
(1)不會吹竽,卻混在吹竽隊伍里充數(shù),結(jié)果肯定是十分狼狽的。
(2)不會吹竽,卻混在吹竽隊伍里充數(shù),日子是長不了的。
(3)不會吹竽,卻混在吹竽隊伍里充數(shù),遲早是要露馬腳的。
4、體會寓意。
三、課外延伸,多角度看人物。
如果你是個善良、聰明的少年,請再回頭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他有可取的地方嗎?
2、組織交流。
去楚國的人:
A、勇于探索,不怕冒險。 B、大智若愚,大膽創(chuàng)新。
南郭先生:
A、信息靈通,隨機應變。B、知已知彼,勇于冒險。
3、引導修改原文。
四、作業(yè):復述兩則寓言。
《濫竽充數(shù)》續(xù)寫7篇相關文章:
★ 《窮人》續(xù)寫作文450字11篇 窮人續(xù)寫作文450字左右
★ 狐假虎威續(xù)寫小學作文7篇 狐假虎威續(xù)寫作文300字
★ 狼和小羊續(xù)寫作文7篇 續(xù)寫《狼和小羊》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