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嘉峪關景區(qū)導游詞3篇(甘肅省嘉峪關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以供借鑒。
嘉峪關景區(qū)導游詞1
嘉峪關文物景區(qū)本數(shù)據(jù)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shù)據(jù)為準。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市,是萬里長城最西邊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關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業(yè)城市,城區(qū)街道敞整潔,城區(qū)西北是著名的嘉峪關長城,西南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城外四周則是廣漠無邊的戈壁灘。嘉峪關風光壯美,從嘉峪關到酒泉,中間只有20多公里。
嘉峪關長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南為祁連山,雪峰綿亙千里;北為龍首山、馬鬃山,與祁連山對峙,雄居河西。
嘉峪關的神氣之處就在于一個“關”字。整個關城分為外城、甕城和內稱三層,結構巧妙,可以說固若金湯了。
關城外面還在繼續(xù)建造新的長城,這些人造景觀多了,讓后人也無從分辨誰真誰假,不知道是福是禍。而一旁的長城博物館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紹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關城保留得非常完好,關城建筑非常雄渾。
嘉峪關市區(qū)有兩條較繁華的美食街,一條是振興市場,一條是鏡鐵市場,各色面食居多。
嘉峪關旅游資源以嘉峪關關城、魏晉壁畫墓、萬里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長城博物館、黑山巖畫等最為著名。嘉峪關位于古絲綢之路的中段,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她南依祁連山,北望馬鬃山,長城連接兩山,使嘉峪關雄居東西咽喉要道,成為天下雄關。嘉峪關周圍古跡眾多,名勝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七一冰川、魏晉墓等馳名中外,加之當?shù)氐囊构獗?、大板瓜子、駝絨等土特工藝產品,使嘉峪關又成為重要的旅游勝地。
嘉峪關景區(qū)導游詞2
我們的車在筆直的公路上飛速的行駛著,南邊巍峨的祁連山脈連綿不斷,公路兩旁茫茫戈壁,一望無際。正當我無聊的時候,突然爸爸叫起來,“看!城墻,嘉峪關快到了?!边@下我精神了起來。
我們來到嘉峪關,高高的城墻,雄偉的塔樓,讓我不禁聯(lián)想到在城樓上舉弓搭箭的將士們在和入侵的匈奴作戰(zhàn)時的情形,嘉峪關由內城、甕城、羅城、城壕,長城峰臺等組成。我一口氣跑上城樓,看見內城四角有角樓,像碉堡的樣子,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墻建有敵樓,是放置兵器的地方。內城是關城的主體,都有甕城保護,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是明代長城,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建于明洪武5年,歷史悠久,我走進城關,抬頭望去,看見一只燕子飛進了一條墻縫里,我覺得好奇怪,難道燕子的窩筑在墻縫里嗎?就在這時,一塊石碑告訴我了答案,原來這還有一個傳說呢。那時,雌燕和雄燕一起出關覓食,雌燕早回窩,而雄燕回來的'時候,城門已關閉,,因為城墻太高了,飛不上來,便一頭撞死在城墻上,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fā)出“啾啾”燕鳴聲,一直到死。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zhàn)時,夫人就擊墻祈禱,后來將士出關前,全家一起到墻角擊墻祈禱,形成一種風俗。
走出嘉峪關,我驚嘆于古人的智慧,他們能在茫茫戈壁上建造起那么宏偉的城關,來阻擋匈奴的入侵,真是讓人不可思議,我會永遠記住它!
嘉峪關景區(qū)導游詞3
懸壁長城位于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為了加強嘉峪關的防御,肅州兵備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峽南側的山頭上開始,監(jiān)筑了一條長15公里的片石夾土墻。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關城防御更加嚴密,古稱“斷壁長城”。因城墻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從山上陡跌而下,封鎖了石關峽口,俗稱“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原墻現(xiàn)只余一截,底闊4米,上寬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層厚10-15厘米,土層厚10-12厘米。現(xiàn)存750米長城經(jīng)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墻懸掛于高150米,傾斜度為45’的山脊上,高達6米,片石、土層厚度如舊。在墻頭增筑垛墻和宇墻,首尾各添筑一墩臺,在首墩和山坡上筑臺階式饅道。游人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險峻處如攀絕壁。頗似北京八達嶺長城。有詩贊云:“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
嘉峪關景區(qū)導游詞3篇(甘肅省嘉峪關風景名勝區(qū)導游詞)相關文章:
★ 黃山風景區(qū)導游詞3篇 黃山風景區(qū)始信峰導游詞
★ 黃山風景區(qū)導游詞4篇 黃山風景區(qū)始信峰導游詞
★ 陜西香溪洞風景區(qū)導游詞3篇(香溪洞導游景點介紹)
★ 黃山風景區(qū)導游詞3篇 黃山風景區(qū)蓮花峰導游詞
★ 浙江杭州河坊街景區(qū)導游詞-浙江導游詞3篇 杭州河坊街導游詞
★ 泰山風景名勝風景區(qū)導游詞范文4篇 導游考試泰山景區(qū)概況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