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下面是會員“nuoxie”分享的清明節(jié)征文,供大家閱讀。
每年清明鄰近時,我心中總會涌起一絲淺淺的、無法言喻的哀傷,盡管并不強烈,卻一直難以釋懷,如影隨行。這幾天的天氣正好,不知清明那天會不會如以往般飄落細雨。好像正是因為這場細雨,清明才更顯得凄涼而清淡。
清明與這場細雨好像是相輔相成的,降水更加清明增添了幾分憂傷與思念。望著飄灑的雨絲,更讓人想起那份隱隱的惆悵與思念。
回憶起少年時,那時的清明與雨在我心中似乎是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細雨隨風(fēng)飄灑,一位騎馬趕路的清苦詩人,向一個站在道旁的小牧童傾身詢問,牧童一邊攥著皮鞭,一邊遙指著遠方的草房。草房空中,一面紅色的酒幡在細雨中若隱若現(xiàn)。這大概是遭受《清明》一詩的啟發(fā)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從我無憂的歲月里,這首詩留下的恰是如此悠閑的意境。
然而,少年無憂的歲月總是短暫的,如同童年放飛的一只風(fēng)箏,線斷了便從此找不回。慢慢地,清明在我心中增添了更加濃郁的憂傷,尤其在姥爺離開后,這種情感更是愈發(fā)強烈。姥爺在我心里是一位慈愛的長者,對我十分寵愛,也許是因為我一直很乖巧的緣故吧。外公去世后,每年清明以及他的祭日,我心中總是充滿憂傷。有人說,思念他人的情感會隨時間逐漸消散,但我想,或許對于至親之人的思念恰恰是相反的。即便時間再長,每次想到他們的微笑與響聲時,我們的心里總會泛起苦楚的感覺。不論是十年或者幾十年,這種情感從沒變?nèi)?,反倒愈發(fā)強烈。正是如此,清明節(jié)才成為傳承千年的日子,而清明時節(jié)的細雨也總是不斷紛紛而至,也許是對人們心中哀傷的一種共鳴。
也是清明了?!澳袃河袦I不輕彈”,我不能輕易落淚,只能寄托于清明的細雨,希望她如期而至,取代世人無法流下的眼淚。
清明節(jié)征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