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關于冬至時節(jié)的三侯介紹3篇 冬至三候介紹,供大家閱讀。
關于冬至時節(jié)的三侯介紹1
民間又以冬至日到來之先后,及當天天氣的好壞,推測往后的天氣。俗語說:“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這是依據(jù)冬至日到來的早晚,推測寒流到臺灣的早晚)。
俗語也說:“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冬至這天如果沒有太陽,那么過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過年就會出現(xiàn)雨雪天氣)。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后,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p>
另外,冬至開始“數(shù)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shù)九”的第一天。關于“數(shù)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 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p>
冬至時節(jié)的三侯介紹 南朝梁人崔靈恩撰寫的《三禮義宗》記載:(冬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惫湃苏J為冬至為“陰陽”相爭之日,是預測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時機,甚至可占卜來年的人間禍福。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陳志歲《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又謂,冬至,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預示否極泰來。 冬至,又名冬節(jié)、大冬、亞歲、小年、履長節(jié)。以冬至為界點,古代節(jié)氣開始新的輪回,《淮南子》記載:“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人們還會把冬至作為一個節(jié)日來過。北方地區(qū)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姜飯、冬至米團以及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qū)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在古代,民間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冬至節(jié)氣在一月中的位置,來預測往后的天氣?!岸梁?,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的意思則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是陰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話,過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陰天,甚至下雪 。 蚯蚓結 民間認為,蚯蚓是一種陰曲陽伸的動物,冬至節(jié)氣時,陰氣生長旺盛,土地里面的蚯蚓蜷縮著身體。 麋角解 人們認為麋的角向后生長,是屬性為陰的生物,冬至陽氣初生,麋感知到了陰氣的消退而解角。 水泉動 冬至節(jié)氣后,陽氣初生,森林里面的泉水開始流動,摸起來還很溫暖。 冬至三候時間段:冬至三候是這樣說的,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也就是說每隔5天是一候,冬至時間在陽歷每年12月21~23日,所以我們在這個時間基礎上加5天就可以推算出冬至三候中每一候的時間了。 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簡介:冬至節(jié)亦稱冬節(jié)、交冬。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十天陽歷年(元旦)。冬至被當作個較大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12月21日至12月23日交節(jié)。 關于冬至時節(jié)的三侯介紹3篇 冬至三候介紹相關文章:關于冬至時節(jié)的三侯介紹2
關于冬至時節(jié)的三侯介紹3
相關熱詞搜索:冬至介紹 冬至三侯 冬至三侯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