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推薦朋友圈的勵志文章3篇(適合勵志的朋友圈),供大家參考。
推薦朋友圈的勵志文章1
1.
有次收作業(yè),打開QQ對話框,發(fā)現(xiàn)一個同班同學剛更新了簽名:“努力是最不值得炫耀的東西。”
我盯著這句話看了好久,覺得眼前的這十二個字真是打了朋友圈里好些個熟人的臉。
這姑娘在我隔壁宿舍,正準備考研,平時交流不算多,也就是去她們宿舍玩的時候才聊上兩句,倒是常常在圖書館碰面。她性格直爽,愛說話,但印象中總是坐在那里獨自看書或者寫作業(yè)的樣子。她的努力很沉默,沒有絲毫炫耀的意味,平時也不算太活躍,但每當想起她來,總是滿懷著肯定。
你的朋友圈里一定也有那樣一些人,滿屏正能量,一張自拍配一句自我勉勵的話,笑得十分的美。
并不是對于他人的自我勉勵進行苛責,而是時常見到許多人背書打卡之后,忽然就消失了蹤影,或是曬了三天圖書館的座位和考級卷子之后,忽然又回到了原狀。
努力本來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是年輕人應該有的狀態(tài)。無奈漸漸有了表演的成分,意味就單薄了起來。
這幾年的摸爬滾打讓我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少說多做。給自己一個完整的交代,給別人一個驚艷的結果,成就感遠大于無數(shù)次長篇贅述后的自我感動。
2.
評價他人之前,我先自我檢討。我自己以前也沒好到哪里去,總是在一件事情還沒做好之前就急著把一些小挫折和小情緒和盤托出,仿佛遭受了天大的為難,結尾還給自己一個升華總結:“沒關系的,我是努力的,努力的人最幸運!”
現(xiàn)在想想,那個小姑娘真是太沉不住氣了呀。
昨天參加學校的創(chuàng)業(yè)比賽,見到很多充滿想法的同學,所涉及的創(chuàng)業(yè)范圍也讓人大開眼界,有寵物信息應用類的、數(shù)據(jù)處理類的,還有拍攝VR作品的。在感嘆完我們同學都這么有才之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評委的點評。一個同學在臺上大談團隊如何努力經(jīng)營、未來的前景多么好、這個計劃將會涉及千萬規(guī)模的融資,臺下評委毫不客氣地發(fā)問:“那你告訴我,你們現(xiàn)在的效益怎么樣?有沒有一些成功的合作案例?”
其實,同學正處于起步階段,在老師直白的問題面前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我旁邊的一個女孩子撇撇嘴:“這個評委老師提問好直接啊,都不給別人面子?!?/p>
另外一個學長忽然補上一刀:“這很正常啊,因為是創(chuàng)業(yè)比賽啊?!睂W長說,雖然這樣的問題顯得很功利,很不留情面,但是作為一個商人來說,他最關心的不是你多努力地去展示你的產(chǎn)品,而是最終的效益。你說那么多宏大的東西,都不如直接給出一個實在的數(shù)據(jù)來得動人而有說服力。
這個世界講究效率和結果,有時候會顯得有些冷酷無情??赡芤患虑榈慕Y果足夠驚艷,別人才有興趣去追究過程的細枝末節(jié)。一開始就鼓吹得天花亂墜,很難保證結果的驚艷程度配得上過程的張揚。
努力這個概念太虛了、太抽象了,描摹不出一個具體的方法論。但是一味地炫耀和放大,卻與實際付出不相匹配,就會顯得廉價起來。
3.
想起有個學妹曾告訴我說,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過了那種泡圖書館一定要發(fā)條朋友圈紀念一下的講究“儀式感”的年紀了。
她說,“來圖書館看書的前兩天,覺得特別有成就感,就情不自禁地想‘炫耀’一下。但是,當來圖書館成了習慣,根本就不好意思發(fā)朋友圈了?!?/p>
我笑,這就像每天去食堂吃早餐的同學并不覺得有什么特別的,但是基本不吃早餐的同學偶爾去了一次食堂,才會發(fā)個朋友圈說“我今天竟然去食堂吃早餐了耶”。
過程通常是沉悶、平凡的,日復一日,可能毫不起眼。偶爾自我鼓勵鼓勵就好,沒必要當作天大的事情自我感動。有時候,被我們過度提及的“努力”二字,往往門檻很低,并不是我有你沒有的奢侈品。其實,努力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只要有了渴望和意愿,你也可以做到很努力。
今天看見朋友發(fā)朋友圈說,自己正在一個爬坡期。我很喜歡這樣的比喻,帶著一些阻力前進的時刻,恰好是最讓人勞累又清醒的。大家都有各自的選擇,在自己認定的那條路上匍匐向前,就是令人欣慰的。
索性就帶著自己的小目標,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吧。和自己比,一點一點地向前進,慢慢地雕刻自己。畢竟,比昨天的自己變得更好,是一件多么讓人上癮的事情啊!
那些未曾到來的、正在日益清晰的、從心底升騰起來的渴望,以及那種始終雄心勃勃的進取狀態(tài),才是一個人不加炫耀卻能格外耀眼的光環(huán)。
共勉。
推薦朋友圈的勵志文章2
1.
你有沒有過失戀的經(jīng)歷?那時的你有沒有覺得自己一輩子也不會再愛了,也再不會被人愛了?你以為一輩子也走不出失戀的陰影,可如今的你,再提起那個曾經(jīng)愛過的人,是否也從歇斯底里變得云淡風輕了?
昨天,我在朋友圈看見阿敏曬了一張跟新男友的合影。照片里的她神采奕奕,笑靨如花。我看著照片,不由得想起兩年前那個宣稱再也不戀愛的姑娘。
阿敏跟前男友熬過了畢業(yè)分手季,走過了事業(yè)艱難期,挺過了父母的最后一關,本來好事將近,可男友的前任突然回心轉意,于是男友狠心地跟她分了手。
那時的阿敏白天看似與常人無異,勉強撐起一顆受傷的心,跟同事依舊有說有笑、逗趣打鬧,但到了晚上,一個人在房間痛哭,傷心欲絕。那時的她感覺自己似乎到了人生的絕境,想著最愛的人居然不再愛自己,一顆心就空落落的,不知該如何安置才好。
可看著阿敏如今的狀態(tài),我終于知道,原來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沒人愛,而是失去了愛的能力。不管你曾經(jīng)被傷害得有多深,你總要相信,生命里會有一個人的出現(xiàn),讓你原諒生活之前對你所有的刁難。
2.
前天跟莎莎路過一個樓盤,莎莎指著靠公路的一處房子,驕傲地對我說:“你看那棟樓的12層,以后就是我家了?!?/p>
我驚訝地看著她,然后不由得從心底佩服起這個姑娘來。
還記得幾年前,莎莎是那個隨時拉著行李箱、每隔三個月就要搬一次家的人。那時,莎莎剛到成都,沒有立足之地,工作也剛起步,正過著緊衣縮食的生活,她租的房子基本都是最便宜的——當然,住在這樣的房子里,問題肯定很多。一個70平的房子居然被隔出了十幾個房間,夜里其他室友打牌喝酒、聊天追劇,聲音大得讓人無法入睡。有時遇到不愛衛(wèi)生的室友,門前的垃圾放了四五天也不扔,炎炎夏日,房間里臭味熏天,別提多難受。
有一次,房東在她剛搬進來不到半月就攆她走。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夜晚,她一個人收拾東西,打包走人,然后找了一家通宵營業(yè)的快餐店,要了一杯咖啡,就這么撐了一夜。
莎莎說,那是她人生中最絕望的時刻。她當時在想,自己是否一輩子都會過著這種漂泊無依的生活,是否真的再也沒辦法在這里繼續(xù)追夢。想到傷心處,她哭了起來,甚至還心生退意,想著要不回老家算了??勺詈螅а罁芜^來了,用踏實的努力和頑強的意志扭轉了自己的人生。
3.
誰都會有艱難的時刻,當你感覺全世界都要塌了卻沒人能幫到你時,你可能沒有意識到,真正能幫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有時候你發(fā)現(xiàn),一咬牙一跺腳又是一天,然后所有困難都變成了過眼云煙。那些走過的路、吃過的苦,終究會成就更好的你。
記得我曾經(jīng)最絕望的時刻,就是奶奶去世。當時,我認為世上再也不會有人愛我了,我就像路邊的小草隨風飄搖,沒了依靠。在奶奶出殯那天,我放聲大哭,人生第一次感覺天旋地轉,差點暈倒在地。
那段時間,本就瘦弱的我一個月又瘦了8斤。飯吃不下,覺睡不好,整個人都如失去了主心骨。
后來,我?guī)е鴤匆徊揭徊酵α诉^來,每年清明再想起逝去的奶奶,心會痛,淚會流。但傷心過后,我卻知道了安慰自己,一切要向前看。畢竟我自己真正過得好,才是對親人最大的安慰。
《了凡四訓》里曾寫: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今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無論你面對怎樣的困境,即便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依舊要堅信還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4.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在你最失意的時刻,甚至會覺得身邊的一切都在跟你作對。
作家李愛玲曾說,流過的淚,要成為一條渡你的河;受過的苦,要照亮你前行的路。
別和往事過不去,因為它已經(jīng)過去;別和現(xiàn)實過不去,因為你還要過下去。別跟別人、也別跟自己較勁兒,有陰影的地方,就會有陽光。
做想做的事,愛最愛的人,無論你曾遇到過什么、現(xiàn)在正經(jīng)歷什么,一定要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只有不肯變好的心。所有艱難的時刻,終將過去。
推薦朋友圈的勵志文章3
1.
前兩天,去醫(yī)院探望剛做完手術的老同事陳姐。
陳姐今年35歲,是一家文化公司的CEO,人很漂亮且特別有才。所有知道她生病的朋友,無不驚嘆惋惜。
但陳姐的積勞成疾,在老友們看來似乎又并不奇怪。
陳姐是朋友圈中出了名的“工作狂”,典型的“對自己夠狠”和“對工作夠拼”。幾年前,我跟她共事于同一家報社,主編大人要求七天完成的一個選題,其他同事在第三天還忙著搜集資料和聯(lián)系采訪對象,陳姐居然已經(jīng)高質量地交稿了。
后來和她熟悉了,我們問她何必非要苦熬自己?七天循序漸進地完成,不也挺好嗎?
陳姐說,我也不想這么急啊,可總控制不住自己的節(jié)奏。心里揣著事,吃不好、睡不香,還不如熬個夜都做完,心里痛快些。
因為陳姐的“夠拼”和“夠狠”,她這一路成長也的確比誰都快。她很快就被一家文化公司高薪聘去擔任市場總監(jiān),兩年不到,又因業(yè)務出色被升為職業(yè)經(jīng)理人,全權負責公司的運營、管理、外聯(lián)和戰(zhàn)略發(fā)展等。
可是,更大的榮耀和職位背后,也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責任,陳姐變得更沒有時間休息。她顧不上自己的生活,沒時間鍛煉,三餐以盒飯為主,不斷壓縮在家的時間,甚至顧不上在適當?shù)哪挲g要個孩子。
按她自己的話說,當機會就在眼前、貴人就在身邊、項目再溝通一輪就有可能拿下……不去拼一把、試一次、搏一回,簡直天理難容、寢食難安啊。
可是,每站上一個更高的位置,就好像在白紙上畫了一個更大的圈,能接觸到的機會和可能越是無限。陳姐想往上走,這并沒有錯。然而,生命只有一次,有些損傷卻是不可逆的。
好的生活不是拼命透支、曇花一現(xiàn),而是朝著內心的方向款款而行。
2.
從陳姐的病房出來,同去探望的另一位女友青青說,她其實特別理解陳姐那種“根本停不下來的”感受。
六年前,女友青青辭去工作,開了一家臨街的小鋪,專賣自己喜歡的衣服。帶著一顆文藝心的青青,當時心里想著,先拼個兩年、奮斗兩年,等店子的運營走上正軌了,就請個人幫忙看店,自己安心備孕生子。
最初創(chuàng)業(yè)的兩年,青青的確夠拼。她早出晚歸,白天站店、晚上上貨;偶爾有空翻翻時尚雜志,都是當成專業(yè)書籍去認真研讀的。在青青的努力下,店子也很爭氣,第二年開始轉虧為盈,第三年小有起色、盈利不錯。
可是,當她也如原來計劃的那般,請了個姑娘幫忙照顧店里,自己開始調整備孕時,才發(fā)現(xiàn)“根本停不下來”。
這兩年,QQ、微博、微信等一應社交媒體高度發(fā)達,讓圈子里同行的動態(tài)變得空前透明:當你周末準備和先生出去踏青,發(fā)現(xiàn)同行小周正飛去韓國上貨;當你準備晚上看場電影,發(fā)現(xiàn)同行小朱正在朋友圈里瘋狂刷屏特賣;當你想要安心敷個面膜,發(fā)現(xiàn)同行小劉以很有優(yōu)勢的價格談下了一個大牌供應商……當整個行業(yè)都在高度自律和拼命地追趕,你怎么好意思在家里曬著太陽、端著咖啡?這種感覺簡直像犯罪。
可是,越忙碌、越緊張,青青的心里越覺得不對。難道當初開個小店的目的不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過更自由的生活?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所以,青青決定,不管別人怎么樣,調整好自己的步調,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最重要。
如今的青青,孩子三歲,狀態(tài)超贊。她會在夜深人靜時,苦讀營銷書、和供應商剽悍地殺價、收聽最前沿的服裝微課,也會在陽光燦爛的假期,帶上老公孩子直飛海島,學開飛機、玩浮潛、大曬沙灘浴……
走出自己的步調,才有可能內心從容,真正享受生活的多元與美好。
3.
人生越往上走,到達一定的階段,你越會發(fā)現(xiàn):保持自己的步調、款款而行,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
因為每取得一定的成績、站在一個更高的梯隊,就好像被帶進了一個更壯闊的天地,得以觸摸更恢宏的世界。繼而,欲望也被放大,自我正被吞噬……
就像幾年前,患上乳腺癌的女博士于娟臨終前所說的那樣:“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云……”
步子邁得太快、被欲望追著趕著、被生活牽著鼻子走,會讓你喪失自我,也失去對生活的主動權和掌控力。
生活的本質是有意識地活著,而生活的智慧則在于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好的生活是懂得給欲望做減法,好的生活是回歸你所愛的方式,好的生活是學會與內心平和相處,好的生活是堅守一份清醒與自持……唯此,才有可能不疾不徐、守得初心,款款走下去。
愿你四季就是前路,生活即是江湖;愿你付出甘之如飴,所得歸于歡喜。
推薦朋友圈的勵志文章3篇(適合勵志的朋友圈)相關文章: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