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旅游景點的導游詞3篇(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供大家品鑒。
旅游景點的導游詞1
大家好,歡迎來到風景如畫的漯河,我是將陪伴大家度過今天的旅程的導游陳裕,請大家多多關照,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漯河,管轄兩縣三區(qū),分別是:舞陽縣、臨穎縣、郾城區(qū)、源匯區(qū)、召陵區(qū)。共有245萬人口,面積1617平方千米,是一座既年輕又古老的城市。
漯河位于河南省中部,沙河與澧河在此地交匯,四季分明,風景如畫。
漯河的春天草翠花開,小草露出了小腦袋,花朵綻開了笑臉,柳樹阿姨也對著你呵呵笑,大家還可以晚上吃完飯去沙澧公園散步,騎車,打球。
夏天烈日炎炎,西瓜熟了,草莓也熟了,大家可以到天翼公司摘草莓,也可以在家開著空調吹吹涼風。
秋天,蘋果、梨、香蕉、橘子都成熟了,這時,菊花也開了,大家可以去森林公園賞菊,有“玉蟹冰盤”,“金線垂珠”......美麗極了。
冬天,漯河白雪一片,大家可以打雪仗,堆雪人。
大家知道趙州橋吧,漯河有一座比趙州橋早二十多年的小商橋,小商橋位于臨穎縣黃帝廟的小商河上,建于隋朝,是一座敞肩單孔石孔橋,橋上雕刻有天馬、獅子、蓮花,橋墩下,雕刻有金剛力士的像,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動,風格古樸,橋長21.3米,寬6.67米,橋的主體結構屬于北宋建筑的風格,因抗金英雄岳飛的部下楊再興在此犧牲而聞名,并因郾城大捷而聞名垂史冊。
漯河在人民的努力下,成為了一座食品名城,有許多食品工廠都在這里,例如:亞洲最大的肉類公司——雙匯公司,中國最大的方便面公司——南街村集團,還有一年一度的食品博覽會,每次都會吸引許多的中外游客。
聽完了我的介紹,大家可以去自由活動,14時30分在這里集合,拜拜!
旅游景點的導游詞2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榆林鎮(zhèn)北臺。
我們面前的這座高大挺拔、雄偉壯觀的建筑物就是鎮(zhèn)北臺,它和山海關、嘉峪關并稱為長城三大奇觀。當年修建鎮(zhèn)北臺,目的就為鎮(zhèn)守邊關,鞏固明王朝的統(tǒng)治。在明代中葉,榆林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邊塞衛(wèi)城,叫做榆林衛(wèi),明王朝的軍事治所延綏鎮(zhèn)設在20多里外的綏德州。由于蒙古族不斷侵犯邊關,榆林和綏德相距遙遠,等警報傳到綏德,增援部隊日夜兼程趕到榆林后,善于騎射、行動迅捷的蒙古兵早已逃得無影無蹤了。明成化年間,四川青神縣人余子俊出任延綏巡撫,他看出了這個軍事布防上的弊端,便上書朝廷,把延綏鎮(zhèn)治所于1473年遷到了榆林衛(wèi),同時擴建城池,增兵設防。為了滿足人民生活需求,在延綏鎮(zhèn)以北的紅山設立市場與蒙人貿易。但是自從貿易往來后,蒙古人更加是伺機南下?lián)寠Z財物,擄掠牲畜人口??紤]到邊城的安全,1474年,余巡撫在秦長城、隋長城的基礎上歷時4個月修筑起延綏鎮(zhèn)長城。后來,為配合紅山市的貿易,又修筑了蒙漢互市場所易馬城與蒙漢官員進行洽談、舉行納貢儀式的場所——款貢城。1477年4月至次年7月,當時的延綏巡撫涂宗又在長城南北顯要處紅山之上、款貢城西南角修筑起鎮(zhèn)北臺,居高臨下,觀察敵情和互市情況。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萬里長城舉世矚目,人們說,它像一條巨龍橫臥在中華大地上,東有龍頭山海關,西有龍尾嘉峪關。那么鎮(zhèn)北臺地處中央,連接東西,它就是巨龍的心臟了。鎮(zhèn)北臺是明長城線上現(xiàn)存最大的烽火臺,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臺”,并被載入《中國名勝詞典》。2001年,國務院將其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就請各位隨我首先走進款貢城。我們眼前這座廢棄的城池,就是當年贊易往來時蒙漢官員接待洽談、敬獻貢物,贈送禮品的地方——款貢城??钬暢潜晨块L城,環(huán)抱紅山,地勢險要。平面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占地約2萬平方米。城墻經黃土夯打,高大堅固。經歷了600年的風吹雨淋后,保留下來的殘垣斷壁依然清晰可見。在北墻設有一城門,遺址尚存,它是當地少數民族穿越長城迸大漢族統(tǒng)治區(qū)域的唯一通道。
在這里還有一個傳說故事。據說,明清時,皇宮中有一位醫(yī)術高明的朱姓御醫(yī),因為遭受同僚嫉妒陷害,被革職貶至榆林。此人非常注重地方醫(yī)學研究,對款貢城生長的冬花更是潛心研究。款貢城的冬花個頭大,花色鮮艷,藥效極高,是中醫(yī)中的名貴品種。后來,皇太后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久治不俞遍請全國上下的名醫(yī)均束手無策。有人提議請朱御醫(yī)診治。這個建議被采納后,朱御醫(yī)就被詔請回宮,并且很快治好了皇太后的病。傳說朱御醫(yī)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給皇太后服用了帶去中的冬花。這種冬花從此名揚天下,因產地在款貢城,故被為“款冬花”。
款貢城處在鎮(zhèn)北臺的腳下,現(xiàn)在我們向上走,進人前面城門,就登上鎮(zhèn)北臺了。鎮(zhèn)北臺平面呈正方形,共分4層,每層都筑有女墻、垛口、望孔、射口,形如寶塔,通高30余米。內部用黃土逐層夯成,外部以條石作基礎,用長40厘米,寬20厘米,厚8厘米的大磚砌筑而成,磚縫則用白灰加明礬糯米汁黏合,上下渾然一體。臺底部大,頂部小,逐層收進,占地5000多平方米。
這里就是鎮(zhèn)北臺的第一層,即基座,周長320米。四周圍以墻垣,內墻高3.66米,外墻高10米,墻頂部寬1.7~11.2米不等。東墻南側的城門是登臨鎮(zhèn)北臺的唯一出人口。東南內側設有磚鋪馬道,騎著馬可任意上下巡視檢查。在東北邊曾建荷戍邊駐軍營房,現(xiàn)在遺址仍然清晰可見。北墻與款貢城西墻體相連又與明長城相接,構成了長城與款貢城和鎮(zhèn)北臺相連接的立體軍事防御體系。
第二層周長130米,高11米。二層臺南墻開設券洞,轉白到達3層,券洞橫額石刻“向明”二字,與此相對應的北面石刻“鎮(zhèn)北臺”三字 (己毀),均為建臺時延綏巡撫涂宗浚所書。現(xiàn)“鎮(zhèn)北臺”三字為當代書法家魏傳統(tǒng)所題。由“向明”到“鎮(zhèn)北臺”,不難看出涂宗浚本人和他統(tǒng)率的將士對明王朝的赤膽忠心和戍邊報國的決心。
第三層周長88米,高4.3米。臺南外砌磚石踏步達4層。
第四層周長35.5米,高4.4米。正中原建磚木結構方形撩望哨棚一間,豎有旗桿,清末坍塌。我們可以想見當年鎮(zhèn)北臺威嚴高聳、士卒肅立、腔旗招展的肅穆場面。民國初年建成硬山頂磚木結構房屋,解放初塌毀,現(xiàn)在可看到痕跡。
站在鎮(zhèn)北臺這座古代軍事要塞之頂,視野非常開闊,近可俯瞰款貢城、易馬城,遠則浩浩大漠盡收眼底,讓人充分感受到鎮(zhèn)北臺居高臨下、可攻可守的優(yōu)勢。明代詩人唐龍在《秋日出塞》中寫道:“鼓角山原振,旌旗日月明。屯兵紅石峽,斬將到神京”說明這里是著名的古戰(zhàn)場,在這里我們仿佛領略到了當年烽火報警、戰(zhàn)馬嘶鳴、刀劍相拼的歷史畫面。
我手指的那里就是易馬城遺址,俗稱買賣城。據史書記載,它是在明嘉靖初年韃靼首領與明朝議和后開放的11個貿易市場之一——紅山市,1564年改稱易馬城。原為小磚城,現(xiàn)僅存土墻,平面呈四邊形,南面有石砌的城門,占地約6.5萬平方米。易馬城每年正月十五以后,擇日開市,一次為10日。蒙古牧民趕著牛、羊、駱駝、馬和各色皮毛到易馬城,與長城以南的漢族商人攜帶的各種布匹、綢緞、鹽茶、煙酒交換自己所需的商品,當時這里牛羊成群、駝叫馬鳴、人聲鼎沸,一派繁榮景象。款貢城是蒙漢官員交往的場所,易馬城是蒙漢民間自由貿易的市場,它們都是蒙漢團結友好歷史的見證。
我們從這兒眺望東西,可清楚地看到逶迤在沙漠中的明域城。剛才已經說過,榆林境內的明長城是在秦長城、隋長城的基礎上,由當時的延綏巡撫余子俊調用官兵4萬余人,依山形,隨地勢,歷時4個月修筑而成的。東起府谷縣的清水營,西至寧夏鹽池縣的花馬池,全長1770里,沿途烽火墩臺林立,36座營堡遙遙相望。傳遞軍情報警,白天以狼煙和旗幟為標志,晚上以火和燈籠為號,形成了一條氣勢磅磅礴的軍事防御體系。
從這兒向南眺望,便是古城榆林。榆林自古以來就為邊防塞,明代為九邊重鎮(zhèn)?!澳纤迸_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榆林城南有高聳人云的凌霄塔,城北有氣勢宏偉的鎮(zhèn)北臺,在二者之間古城大街上還有6座風格各異、獨具匠心的騎街樓。讓人難以想像的是,從南至北20余里,建筑物竟然處在一條中軸線上。榆林素有“小北京”之美稱,因其悠久的史和獨特的文化,1986年被列為歷史文化名城。
鎮(zhèn)北臺為榆林的制高點,站在這里,環(huán)顧四周,我們可以盡情地領略塞上風情。這里處在毛烏素沙漠南緣,可大家注意到了嗎?昔日茫茫沙海,今大已成萬頃綠洲了!勤勞的榆林民創(chuàng)造了人類治沙史上的奇跡。當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又反來造福于人類,鎮(zhèn)北臺也因此減少了風沙的侵害,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護。
旅游景點的導游詞3
各位旅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光臨我的家鄉(xiāng)——漯河,我是XX旅行社的導游,我姓李,以后大家叫我小李就行了。非常高興能有機會陪各位欣賞漯河的美景,共度這段美好的時光。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漯河吧!漯河位于河南省中部,總面積2617平方公里,總人口2569萬人,是個風景優(yōu)美,歷史悠久的城市。好了,長話短說,讓我們快點去欣賞漯河的美景吧!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沙澧兩岸,請游客們下車,在沙河和澧河的兩岸散散步,欣賞一下這美麗的風景。沙、澧河是淮河流域的兩條支流i、,河水從西向東流,在城市中心交匯,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沙澧河就見證了這句話,漯河的小伙長得帥氣,小姑娘長得水靈。沙澧河水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漯河人。河上有許多座橋,最美的一座就是“彩虹橋”,每當夜晚來臨,橋上的彩燈開啟,整座橋就像從天上搬下來一樣讓人感覺步入了仙境。
接下來,我們來到第二站——許慎墓。我先來說說許慎吧!他是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和文字學家,他編寫了中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許慎墓高5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讓我們走上前去,為這位文宗字祖默哀吧。第三站——森里公園……
游客們,時間過得真快,一天的漯河之旅馬上就要結束了,相信漯河一定給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歡迎再來漯河。記住,我是李導游,下次來一定要找我哦!
旅游景點的導游詞3篇(著名旅游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