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我們仨讀書心得3篇(《我們仨》讀書心得),供大家閱讀。
我們仨讀書心得1
《我們仨》這本書,是作者楊絳女士對自己和她的先生錢鐘書(著名的大文豪)、她的女兒阿園,一家三口的回憶錄。這本書講了楊絳他們家?guī)资甑募彝ズ蜕罟适隆?/p>
全書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名為《我們倆老了》,只有兩頁,是記錄楊絳和錢鐘書先生晚年和老年生活的。
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寫的是夢境,朦朦朧朧的,我看不太懂,只是感覺很恍惚,很凄涼…我想,是楊絳先生跟著自己的感覺寫的吧。
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本書的重點部分,娓娓訴說的是一個年邁的老婦人,在孩子和老公相繼離世后,一個人孤獨孤苦,思念親人的悲傷感受。
在懷念往日的生活時,楊先生的`筆觸總是平緩、溫暖的,像冬日的陽光,平靜而柔和。即使在社會動蕩、不公平的歲月里,楊絳先生的筆下,也只是對生活變化的一種適應。
書中沒有悲痛欲絕的句子,沒有撕心裂肺的呼喊,只是處處流露著對丈夫、對女兒的思念,和悲傷。如今,“我們仨”只剩下楊絳女士形單影只,活在回憶里…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楊絳、錢鐘書先生在艱難困苦中,互相扶持。特別是他們的愛女阿圓因病去世后,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頓、悲傷了。
對于《我們仨》,有一點我感覺不太好,就是感覺楊絳女士總是和生活保持一點距離,沉溺在他們仨的世界中。好像除了他們仨以外,這個世界,再沒有能讓她牽掛和溫暖的人。讀后感.但是我感覺,社會其實一直給楊絳先生很高的評價和贊譽,肯定也有相應的關懷。楊絳先生應該從中感到溫暖,和生趣,而不應該長期只是從往事中尋找親情和慰藉。但,這也許就是知識分子所特有的矜持、拘謹,和狹隘吧,我尊重她。
書中最后說:“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是啊,歸途究竟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只是過客。
我們仨讀書心得2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F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huán)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里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云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后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為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銘心的思念嗎?
現代人都在追求轟轟烈烈,想要轟轟烈烈的事業(yè),轟轟烈烈的愛情,卻忽視了平淡中的美麗。我們以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滾滾紅塵中為了生計和所謂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幾個人真正仔細地思考過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們抱怨工作不夠順利,戀人不夠浪漫,家人不夠體貼,朋友不夠理解,我們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尋找樂趣、體會樂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這平淡中,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還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樂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復復中追問,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
很喜歡“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句話,但在現代這個講究個性張揚的時代,這句話早已被人們所遺忘。有自己的個性固然重要,但我還是把這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寧靜、溫和內斂的。我也很相信“厚積薄發(fā)”的道理。但在現在這個人心浮躁的時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幾人能夠靜心去積累知識、積累生活的點點滴滴?
以下幾條為對于我自己的提示:1、問問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實現它,但絕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腳踏實地。2、修身養(yǎng)性,在這個人心浮躁的社會中找一個寧靜的心靈空間,培養(yǎng)一個淡泊寧靜的心態(tài),溫和內斂的性格。3、廣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積薄發(fā)。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體會點點滴滴的樂趣。5、在現代的物質社會中尋找一些非物質的東西去溫暖自己的心靈,比如親情、友情、愛情,體會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學會感動,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動。7、學會去愛,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他們幸福與快樂,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們仨讀書心得3
這是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關于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這個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風,多么得清新亮麗,吹散走躁熱,帶來別致的溫暖,伴隨著我度過整整一個暑期。
這是關乎于親情、回憶、思念的敘事,有個再平凡不過的主題——我們仨。
然而,正是如此簡單的三個字,卻蘊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就是仨個,是緊緊連在一起的一個小團體,似乎他們所說的每句話語前都會加上“我們仨……”這像是他們彼此間的自豪。
直到有這么一個夢,在一個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陽已經落山,黃昏薄暮,楊絳竟走丟了,她著急地喊著錢鐘書的名字,聲音在空空的曠野中,蔓延開來,可卻沒有絲毫的回應,她慌了,從夢中驚醒,向先生錢鐘書細細描述,可他卻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讓楊絳不驚感嘆:他們老了。
歲月是無情的,割不開,斷不了。它是佳釀的最好催化劑。兩位攜手走來的老人,無論是一個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經了然于心。
在這么一個令人尊敬的學者之家里,女兒圓圓是異常活躍的,她是他們的女兒,可有時卻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齡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罷了??墒?,當他們各自開始工作,卻又是互不相擾,尊重著彼此。這樣一個家庭,是讓人羨慕的,它讓人溫暖、感動。
在三聯書店出版的《我們仨》上,無論是他們的照片、詩歌、信件,都是那么的真摯和感動,細細地翻過一頁頁,心中似乎已被填滿了。
楊絳說:“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奔胰艘央x去,親情,過往的點點滴滴卻是被真切地記錄下來,記錄在心中,記錄在《我們仨》。
我們仨讀書心得3篇(《我們仨》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 《唐詩三百首》讀書心得感觸與體會3篇 唐詩三百首的閱讀心得
★ 朝花夕拾讀書心得優(yōu)秀作文初二3篇 初二朝花夕拾閱讀心得
★ 幼兒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范文2篇(最新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簡短得結)
★ 名著傲慢與偏見讀書心得體會樣文合集3篇(傲慢與偏見的讀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