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高中生物教案范文3篇 高中教案模板生物,以供借鑒。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1、說明細胞的分化。
2、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
能力方面:進行有關干細胞研究進展與人類健康的資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
?、偶毎只母拍詈鸵饬x。
?、萍毎苄缘母拍?。解決方法:聯(lián)系初中學過的有關組織、器官、系統(tǒng)的知識;聯(lián)系不同組織中的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的特點。從個體發(fā)育過程中各種組織、器官、系統(tǒng)的建成讓學生理解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
2、教學難點:細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實例。
解決方法:從體細胞一般是受精卵通過有絲分裂繁殖而來的,已分化的細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體,攜帶具有本物種特征的DNA分子的角度,得出細胞全能性。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方法:講解法。五、教具準備:課件
六、學生活動
1、通過具體實例,啟發(fā)學生得到細胞全能性的概念。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細胞分化的相關知識點。
七、教學程序
[問題探討]1、為什么健康人的血細胞數(shù)量不會隨著血細胞的死亡而減少?2、骨髓與血細胞的形成有什么關系?
一、細胞分化及其意義
出示教材P117、118相關圖片講解。
1、細胞分化的概念:略。
2、引導學生探討以下問題:
?、偶毎只谏锝缙毡榇嬖诘膶嵗@?,在植物的胚根發(fā)育成根的過程中,分生區(qū)的細胞不斷分裂,形成的細胞近似正方體。隨著細胞的生長,變成伸長區(qū)的長方體細胞,后來分化成成熟區(qū)的輸導組織的導管細胞、根毛細胞、薄壁細胞等形態(tài)、結構、功能各異的細胞。又如動物的胚胎細胞形成多細胞生物體。干細胞再生出各種細胞等。⑵細胞分化的過程。在細胞外觀尚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之前,細胞分化的前途就由遺傳信息的執(zhí)行情況決定了。分化的細胞所呈現(xiàn)出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的變化,首先源于細胞內化學物質的變化,如結構蛋白和催化化學反應的酶,以后依次漸變,不能逆轉。因此,分化是一種持久的、
穩(wěn)定的漸變過程。⑶細胞分化的意義。一般多細胞生物體的發(fā)育起點是一個細胞(受精卵),細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許多相同的細胞,只有經(jīng)過細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體,并發(fā)育成成體,細胞分化是生物個體發(fā)育的基礎。
3、細胞分化的特點:持久性,不可逆轉。
4、細胞分化的時間:整個生命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5、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6、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嗎?
二、細胞的全能性
1、細胞的全能性概念教師出示教材P119胡蘿卜的組織培養(yǎng)的圖片,介紹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的實驗。由于體細胞一般是通過有絲分裂增殖而來的,一般已分化的細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體,攜帶有本物種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細胞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在合適的條件下,有些分化的細胞具有恢復分裂、重新分化發(fā)育成完整新個體的能力。細胞的全能性就是指已經(jīng)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全能性。(介紹植物細胞全能性的應用)高度分化的動物細胞,從整個細胞來說,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細胞核仍然保持著全能性。例如,將綿羊乳腺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細胞中,培育出克隆綿羊“多利”。
2、干細胞動物和人體內仍保留著少數(shù)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細胞,這些細胞叫做干細胞。例如,人的骨髓中有許多造血干細胞。干細胞有多種類型,可分為成體干細胞和胚胎干細胞。也可以分為這樣三種類型:能夠分化產(chǎn)生生命活動所需要的各種類型細胞的干細胞稱為全能干細胞,它本身可以形成一個生命;不能單獨發(fā)育成完整個體,但能分化為多種類型細胞的干細胞稱為多能干細胞;能分化產(chǎn)生與特定器官和特定生理功能相關的細胞稱為專能干細胞。
[資料搜集和分析]干細胞研究進展與人類健康,討論回答教材P120相關問題。
三、總結
細胞分化的概念,細胞分化的生物學意義和細胞的全能性等。
四、作業(yè)布置
P120練習
五、板書設計
第2節(jié)細胞的分化
一、細胞的分化及其意義
1、概念:
2、特點:持久的,不可逆轉的
3、時間:整個生命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4、意義:
5、實質:基因選擇性表達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2
知識精華
來 源 排 出 調 節(jié)
水的平衡和調節(jié)
飲水、食物物質、代謝 由腎、皮膚、大腸排出 神經(jīng)調節(jié)、激素調節(jié)
鈉鹽的平衡和調節(jié)
主要來自食鹽 主要經(jīng)腎、其次由汗液、糞便排出 醛固酮(鹽皮質激素)調節(jié)
鉀鹽的平衡和調節(jié)
食物 主要經(jīng)腎、其次未吸收的隨糞便排出 醛固酮調節(jié)
意義:水和鈉鹽在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穩(wěn)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由于人在高溫條件下工作,劇烈運動或某些疾?。▌×覈I吐、嚴重腹瀉)時,會丟失大部分的水和無機鹽,影響血壓、心率的穩(wěn)定。
鉀在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穩(wěn)定方面、心肌舒張、興奮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水在溶解代謝廢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關于水、鹽調節(jié)的幾個問題:
1)尿激素的釋放和分泌。
2)醛固酮的效應有三:促進鈉的重吸收、促進鉀的分泌排出、促進水的重吸收。
題例領悟
例1:某人患急性腸胃炎,嚴重腹瀉,并且出現(xiàn)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四肢發(fā)冷等癥;要緩解以上癥狀,應:
A、輸入生理鹽水。 B、口服生理鹽水。
C、口服鉀鹽水。 D、輸入醛固酮。
解析:題意中出現(xiàn)的癥狀是缺少水和鈉鹽,其次輸入比口服效果快。
固答案:A
例2:人體內K和鈉離子的排出特點相比,不同之處是:
A、多吃多排 B、少吃少排 C、不吃不排 D、不吃也排。
解析:鉀離子的排出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鈉離子的排出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答案:D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 人體內的水的主要來源及排出主要途徑是: ( )
A、 來自飲水,食物和由腎排出。
B、 來自飲水,食物和由皮膚排出。
C、 來自飲水,物質代謝和由肺排出。
D、 來自飲水,物質代謝和由大腸排出。
2、 離子態(tài)的無機鹽(如血液中的鉀、鈣離子)的生命作用不包括: ( )
A、 細胞結構物之一。
B、 維持細正常生理功能
C、 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
D、 調節(jié)細胞內的PH值。
3、 下列有關人體內水分調節(ji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 大量飲水,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渴覺中樞興奮,則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C、 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則尿量增加。
D、 細胞外液中滲透壓降低,則尿量減少。
4、 調節(jié)無機鹽平衡的重要激素是: ( )
A、抗利尿激素 B、醛固酮 C、腎上腺素 D、甲狀腺素。
5、 下列僅屬于水分排出的途徑的是: ( )
A、腎排出 B、大腸排出 C、皮膚排出 D、肺排出。
6、 不能對腎小管重吸收水分起促進作用的是: ( )
A、滲透壓升高。 B、抗利尿激素升高
C、 血漿滲透壓升高。 D、醛固酮升高。
二、簡答題:
7、 下圖為腎單位結構模式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1)當人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吃過咸的食物時,通過下丘腦神經(jīng)分泌細胞分泌的 促進( ) 和( ) 對的重吸收,減少尿的排出,使細胞外液滲透壓恢復正常。
2)當血鉀升高或降低時,可直接刺激 ,使 的分泌量增加,從而促進( ) 和( ) 對 的重吸收和對 的分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3)通過顯微鏡檢查發(fā)現(xiàn)構成腎小管的細胞線粒體較多,起生理意義是 。線粒體所需的能源物質和氧氣由( ) 提供,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由( )________ 帶 走。
自我評價答案
一、 選擇題:
1、A 2、A;3、C;4、B;5、D;6、A。
二、 簡答題
1、抗利尿激素 1 腎小管 2 集合管
2、腎上腺 醛固酮 1 腎小管 2 集合管 鈉 鉀
3、提供能量,有利于納的重吸收和鉀離子的分泌 3 腎小管毛細血管血液 3 腎小管毛細血管血液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3
一、 教學目標
1.描述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2.說明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3.嘗試建構人體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模型。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內環(huán)境的組成和理化性質。
?。?)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2.教學難點
(1)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
(2)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章引入讓學生閱讀章引言并體會內環(huán)境的重要性。
〔板書〕第1節(jié) 細胞生活的環(huán)境
〔節(jié)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并回答。
〔生答師提示〕1.圖1中是人體血液中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等;圖2中是單細胞動物草履蟲。
2.血細胞生活在血漿中。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環(huán)境中。兩者生活環(huán)境的相似之處是:都是液體環(huán)境;不同之處是:血細胞生活在體內的血漿中,并不直接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而草履蟲直接生活在外界環(huán)境中;與外界環(huán)境相比,血漿的理化性質更為穩(wěn)定,如溫度基本恒定等。
〔問題〕以“本節(jié)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
〔板書〕一、體細胞生在細胞外液
體液——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大量以水為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tǒng)稱為體液。
細胞內液
(存在于細胞內,約占2/3)
1.體液 血漿
細胞外液 組織液
(存在于細胞外,約占1/3) 淋巴等
〔思考與討論〕學生討論后回答,師提示。
1.細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細胞外的體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血細胞直接生活在血漿中,體內絕大多數(shù)細胞直接生活在組織液中,大量淋巴細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見,細胞外液是體內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
2.相同點:它們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huán)境,基本化學組成相同。
不同點:(1)在人體內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漿位于血管內,組織液分布于組織細胞之間,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細胞種類不同:存在于組織液中的是體內各組織細胞,存在于血漿中的是各種血細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細胞等;(3)所含的化學成分有差異,如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很少。
3.提示:當血漿流經(jīng)毛細血管時,水和一切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可以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shù)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以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的組織液還可以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經(jīng)淋巴循環(huán)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中。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1-2所示。由此可見,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板書〕2.
內環(huán)境——有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叫做內環(huán)境。
三、細胞外液的'成分
〔資料分析〕有學生分析并回答,老師提示。
1.提示:表中的化學物質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無機物包括水和無機鹽離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機物包括糖類(如葡萄糖)、蛋白質(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脂質(如各種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膽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還含有氣體分子(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調節(jié)生命活動的各種激素、其他有機物(如維生素)等。
3.Na+、Cl-含量較多。它們的作用主要是維持血漿滲透壓。
4.維持血漿的酸堿平衡。
5.提示:如血漿中的葡萄糖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糖類。食物中的淀粉經(jīng)消化系統(tǒng)消化后,分解為葡萄糖,經(jīng)小腸絨毛吸收后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饺砀魈帯_M入組織細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排入內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通過血液循環(huán)被運輸?shù)椒危ㄟ^呼吸系統(tǒng)排出體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腎臟通過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板書〕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度
〔旁欄思考題〕
提示:哺乳動物的生理鹽水是質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溶液,這樣的溶液所提供的滲透壓與血漿等細胞外液的滲透壓相同,所以是血漿的等滲溶液。如果輸液時使用的NaCl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低于或高于0.9%,則會造成組織細胞吸水或失水。
〔板書〕四、內環(huán)境是細胞與外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思考與討論〕學生討論后回答,師提示。
1.提示:Na+和Cl-等直接來自于食物,不需要經(jīng)過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物中的糖類和蛋白質。糖類和蛋白質是兩類大分子物質,必須經(jīng)過消化系統(tǒng)的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質在小腸內經(jīng)主動運輸進入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中,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運輸?shù)饺砀魈幍拿氀苤?,再通過物質交換過程進入組織液和淋巴。
2.提示:細胞代謝產(chǎn)生的CO2與H2O結合,在碳酸酐酶作用下,發(fā)生下列反應:
CO2+H2O H2CO3 H+ + HCO3-。
HCO3-通過與細胞外的陰離子交換到達細胞外液,即組織液、血漿或淋巴中。主要與呼吸系統(tǒng)有關。
3.提示:人體具有體溫調節(jié)機制以保持細胞外液溫度的恒定。詳細內容可參考教材第2章關于人體體溫調節(jié)的內容。參與體溫調節(jié)的器官和系統(tǒng)有皮膚、肝臟、骨骼肌、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
4.提示:體內細胞產(chǎn)生的代謝廢物主要通過皮膚分泌汗液,泌尿系統(tǒng)形成、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統(tǒng)的呼氣這三條途徑來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排泄途徑為主。例如,血漿中的尿素主要通過腎臟形成的尿液排出體外。血漿中的CO2通過肺動脈進入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由于血液中的CO2分壓大于肺泡中CO2的分壓,CO2就從血液中向肺泡擴散,再通過呼氣運動將其排出體外。
〔小結〕略。
〔作業(yè)〕課后習題一二題。
〔提示〕1.C。 2.B。 3.B。
4.毛細血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huán)境是血漿和組織液,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直接生活環(huán)境是淋巴和組織液。
拓展題
(1)肺泡壁、毛細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3)腎小管的重吸收。(4)皮膚。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3篇 高中教案模板生物相關文章:
★ 滬教版高中一年級語文必修三電子版教案設計3篇 高中語文教材滬教版
★ 呼吸系統(tǒng)生物教案2篇 生物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筆記
★ 高中生物教學工作總結模板5篇(高中生物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 生物技術實踐選修1高考教案3篇 高中生物選修生物技術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