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5篇 小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以供借鑒。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1
教學內容:
口算乘法、除法、筆算乘法、除法。(課本第112頁的第2、3、4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問題,并通過反思進行自己正。
2、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提高計算能力,達到計算熟練,實現(xiàn)本學期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宣布本節(jié)課復習內容。
二、基本練習
1、口算練習。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1)直接說出答案。 (回答語句要說完整)(2)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估算練習。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要求:(l)直接說出答案,學生回答語句要完整。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梢园?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時,不一定都把被除數(shù)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數(shù)。)
3、筆算練習。
22×14 11×25 45×34 86×13
91÷7 8÷6 609÷35 62÷4
要求:(l)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思考,計算。(2)匯報結果,說一說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結合題目,歸納出注意點:乘法計算中:(1)要注意進位問題;(2)要注意積的書寫位置。
除法計算中: (1)商的書寫位置;(2)除數(shù)與商的積的書寫位置(數(shù)位對齊);(3)被除中間有O的除法計算;(4)商的中間,末尾有的除法。
三、知識梳理
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說一說在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和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中,你都學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進行交流后、回答、教師板書:因數(shù)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筆算、筆算乘法、進位筆算、被除數(shù)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筆算除法、有余數(shù)的除法及驗算。
計算:856÷7 2309÷3 2832÷4
四、課堂活動
1、計算2346÷5并驗算
要求:先觀察題目,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獨立計算。匯報結果,并說一說除法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驗算中,要注意什么?
2、課本第112頁的第2、3、4題。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2
教學目標:
?、耪J知目標:
?、僮寣W生理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谀軕瞄L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颇芰δ繕?。
?、僭陂L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的歸納概括能力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谠谛〗M合作、師生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培養(yǎng)學生
的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
?、蹪B透“實驗——猜想——驗證——概括”的數(shù)學學習方法,為今后學習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芡ㄟ^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異同,滲透事物間相互聯(lián)系發(fā)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情感目標:
?、僮寣W生動手實驗操作、大膽猜想,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谠趯W習和活動中,明白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學習重點: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交流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面積計算公式。
學習難點: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課件。
學具:1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學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現(xiàn)在誰來介紹一下什么是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前面在練習中我們已經發(fā)現(xiàn)可以用數(shù)小正方形的方法來求面積。(電腦出示)如下圖:
讓學生說說每一個小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3、師:同學們,數(shù)小正方形的方法可以得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果要測量籃球場的面積、操場的面積、游泳池的面積…(出示圖片),也用數(shù)正方形的方法去求,那可太麻煩了,所以我們就要尋找一種更好的、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揭示課題。)
?。ㄔO計意圖:讓數(shù)學接近學生的生活。通過課件出示籃球場、操場、游泳池等圖片,在具體可感的的場景中引起學生新知的欲望,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小正方形的方法太麻煩,應該尋找一個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二、實踐探究,尋找方法。
?。ㄒ唬├眠w移,大膽猜想。
我們先來研究長方形的的面積計算方法。
1、復習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在研究長方形的面積之前,誰先來說說長方形的周長是如何計算的?
2、師:既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與它的長和寬都有關,現(xiàn)在請你猜一猜,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可能與什么有關?(根據(jù)學生回答,肯定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
?。ㄔO計意圖:學生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已有計算周長的方法,我就利用這個舊知,讓學生猜測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是不是跟它的長和寬有關呢?在遷移中導出新知。)
(二)分層實驗,發(fā)現(xiàn)計算方法。
1、初求面積,猜想方法。
師:既然長方形的面積和它的長和寬有關,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呢?現(xiàn)在請你先來試一試。在練習紙上,有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請你想辦法求出它的面積??梢宰约邯毩L試,也可以同桌討論進行。學生動手嘗試。
學生匯報自己的方法。
設想學生可能有的方法:(1)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擺,擺了15個,所以它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2)每行擺5個,可以擺3行,它的面積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3)用尺畫了15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4)因為它的長是5厘米、寬是3厘米,所以它的面積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
比較學生的方法,說說哪一種最簡便?(發(fā)現(xiàn)用乘法計算最簡便)
發(fā)現(xiàn)用乘法計算的第2種方法與第4種的聯(lián)系。觀察第2種方法與第4種方法,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
?。?lián)系:因為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厘米,所以可以每行擺5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寬是3厘米,所以可以擺3行。所以第2種方法其實與第4種方法是相類似的。就是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個數(shù)等于長、寬厘米數(shù)的積。)
師:經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發(fā)現(xiàn)用乘法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比較簡便?,F(xiàn)在請你們猜一猜,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呢?(學生猜測,出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
那我們的這個猜想到底對不對呢,(在上面的猜想上打個問號)下面我們繼續(xù)研究。
?。ㄔO計意圖:學生先初步求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的面積,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不僅跟它的長和寬有關,而且猜想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這個
猜想到底對不對呢,學生帶著想要去驗證這個計算方法的急迫心情開始下面的活動。)
2、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師:老師在每組桌上擺了一個信封,在每個信封里放了許多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請你自己動手來拼各種各樣的長方形。
?。?)在拼長方形之前,老師要提兩個要求:
①用到的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不限,想用幾塊就用幾塊。
?、谕篮献鳎粋€人拼,一個人記錄。也可以交換著拼和記錄。每拼出一個長方形,就請你在這張表格(實物投出表格)中記錄下你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然后再接著拼。
?、燮春靡院螅埬愫屯老嗷フf說你拼的這個長方形:長是多少?寬是多少?用了多少個面積是1平方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3、反饋交流。
?。?)(指名學生反饋)現(xiàn)在誰愿意來講一講你是怎么拼的?你拼的長方形長是多少?寬是多少?用了多少個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邊說師邊在電腦中輸入。)
(2)其他同學還有不同的拼法嗎?
4、四人小組討論。把你們的表格放在一起,相互觀察表格,你從大家的表格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你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了嗎?
5、:剛才我們通過大膽猜想,并通過自己的實驗進行了驗證,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種學習方法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希學習新本領時,經常想起這種方法。
?。ㄔO計意圖:小組合作,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且在合作中驗證了自己的猜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培養(yǎng)了合作的意識,增強了團隊的力量。)
6、尋找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學生猜想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電腦出示)一個長7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求出它的面積。
?。?)再把這個長方形漸變成長6分米、寬5分米的長方形、長5分米、寬5分米(邊長5分米的正方形)。讓學生自己計算面積。
?。?)得出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ㄔO計意圖:學生再次猜想,并利用遷移,找到了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7、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F(xiàn)在我們來比一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通過都是用乘法來進行計算的。不同的是長方形必須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正方形只要知道邊長就行了,其實正方形是長和寬相等的長方形。)
三、應用方法,鞏固深化。
1、先量一量,再計算它們的面積。
讓學生先估計它們的面積。
學生動手測量并計算。
反饋交流。
2、先估計書本封面和黑板的面積,再動手測量,計算它們的面積。
3、學校在開展綠化、美化校園活動中,在操場西邊修了一個邊長是5米的正方形花壇,請你幫忙算算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如果在花壇的四周圍一圈欄桿,請你幫忙算算欄桿有多長?
4、前兩天,老師就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我辦公桌上的一塊面積是24平方分米的臺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我想再配一塊大小相等的玻璃,請你們幫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第8頁。
教學目標:
1、了解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二、 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
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 指南針)
三、 學習新課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fā)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jù)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jù)指南針現(xiàn)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學樓,南面是花壇,東面是圖書館,西面是體育館)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
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練習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廈門的位置,說說廈門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廈門的什么方向?
接下來讓學生獨立填寫:
?。?) 廈門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撸撸撸撸叽笾略诒本┑奈髂戏较?,
(3)北京的東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課小結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1:交流預習2: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4
教學目標:
1.鞏固用一位數(shù)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計算能力,會用除法估算和
口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能根據(jù)倍的意義,解決有關倍數(shù)關系的實際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鞏固用一位數(shù)除的口算、估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合理地進行除法估算;正確解決有關倍數(shù)關系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前兩節(jié)課我們分別學習了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除法的口算和估算,這節(jié)課我們專門來進行有關練習,來進一步鞏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還要用口算或估算
的辦法解決實際問題,看誰最有收獲。
二、組織練習
1.專項練習
?。?)口算
第一組:
30÷3400÷29000÷3
60÷2800÷45000÷5
學生先口算,再從各列中任選一個算式說說口算方法。
第二組:
16÷2=30÷5=21÷7=
160÷2=300÷5=210÷7=
1600÷2=3000÷5=2100÷7=
第三組
6÷2=8÷4=9÷3=
72÷9=36÷6=32÷8=
先口算,再觀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說說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估算
第一組: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先獨立估算,有困難的可以找老師幫忙,或把難題直接寫到黑板上。集體交流,如果出現(xiàn)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第二組:用你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125÷2297÷4378÷5435÷7469÷8194÷6
學生練習后交流。
2.解決問題
?。?)教科書第17頁第4題。
學生讀題后問:本題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可以用哪種計算?(口算、估算)
指名板演,集體校對。
?。?)教科書第18頁第6題。
學生獨立填寫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結:有關倍數(shù)關系的問題中,求一倍數(shù)的要用除法去計算。
(3)第18頁第7題。
有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會計算56÷4和64÷4嗎?我們后面將學習他們。
(4)挑戰(zhàn)題:a第18頁第8題。
B找規(guī)律填數(shù)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三、課堂小結
今天你又有什么收獲?你現(xiàn)在是怎樣看待除法口算、除法估算的?
四、作業(yè)布置
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第9頁。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5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除整百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口算,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用一位數(shù)除的算理,正確進行口算
四、教學設計。
?。ㄒ唬胄抡n。
1、口答。
?。?)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課:
出示主題圖:
1、根據(jù)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3、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想口訣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0×3=60,60÷3=30。
?。?)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個問題輕松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這題如何考慮?
240÷3=。
4、小結: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ǘ┱n堂練習:做一做。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5篇 小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 精品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3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范文3篇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人教版上冊教案
★ 三年級上冊人教版數(shù)學教學計劃7篇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
★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篇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0篇(蘇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學總結5篇(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