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11篇 紅色文化教案五年級

時間:2024-01-29 11:07: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11篇 紅色文化教案五年級,以供借鑒。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11篇 紅色文化教案五年級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1

  教學難點:

  初步嘗試二聲部合唱,體驗聲音的和諧與統(tǒng)一。

  教具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播放春景圖片,感受明媚的春天。

  二、寓教于樂。

  在畫面中初步感知歌曲旋律,走進春天美麗的田野。

  再次感知歌曲,復習弱起小節(jié)。

  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哼唱歌曲,前半部分唱歌詞,后半部分旋律模仿春風的聲音“呼”來表現(xiàn)。

  跟琴學習歌曲后半部分旋律。

  完整演唱歌曲的一聲部旋律,處理歌曲重點。

  學習歌曲前半部分二聲部旋律,解決難點。

  再次完整聆聽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讓學生體驗二聲部旋律的特點,在春雨的情景中學習前半部分的二聲部旋律。

  學生嘗試用聲音感受春風春雨的二聲部合唱,初步感知合唱效果。

  進行歌曲前半部分的二聲部練習。

  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處理歌曲。前半部分用二聲部表現(xiàn),后半部分歌唱歌詞。

  四、完美結(jié)課。

  教學反思:田野在召喚》是一首二聲部合唱曲,歌曲節(jié)奏鮮明,旋律動聽,給人以春的遐想,教的.難度比較大,特別是低聲部的學習。在設計這一課時,我非常注重學生的傾聽,在導入新課時,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學生帶著問題完整的聆聽了四遍歌曲旋律,我想這是學生第一次直接唱高聲部就成功的關鍵所在,所以聽給學生學習歌曲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但在學習曲調(diào)的重點,還是放在學習低聲部中的節(jié)奏音準上。

  同學們平時演唱二聲部的歌曲比較少,通過這次練習,發(fā)現(xiàn)他們慢慢喜歡上了二聲部的演唱,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不過還是要多加強二聲部的訓練,培養(yǎng)他們聆聽其他聲部的能力。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2

  教學要求

  ⒈正確認讀本課十一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十一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灿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優(yōu)美語言

 ?、称纷x重點語句,談談自己的體會,感悟槐鄉(xiāng)孩子自立、自強的形象。

  ⒋結(jié)合課文語段,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體會畫面的美,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勞動的情感。

  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槐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及槐鄉(xiāng)孩子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

  2、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妙,品析語言的魅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布置預習:

  1熟讀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

  3、了解槐樹、槐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槐林飄香

  一湖月夜渚流光,萬樹瓊花浮暗香。心醉不知歸去路,欲把草畔做寢床。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槐鄉(xiāng),走進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二、初讀課文

  1、教師朗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2、當我們沉醉于這如詩如畫的槐鄉(xiāng)風情中,此刻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聽后的整體感受。

  3.槐鄉(xiāng)獨特的風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讀了課文你們一定會被槐鄉(xiāng)那獨特的風情所吸引。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詞語要想像當時的情景、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理解,如暮靄、草垛等。

  三.品讀欣賞

  1、按自然段指名朗讀,教師相機糾正讀音。

 ?。ㄈ纭搬劇弊xniàng,不要讀成liàng;“塑料”的“塑”讀sù,不要讀成suò。)

  2、你最喜歡槐鄉(xiāng)的那個季節(jié)?把你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并聯(lián)系課文說說理由。

  學生交流,教師適時評價。

 ?。?)請喜歡五月槐鄉(xiāng)的孩子談體會:

 ?。ɑ编l(xiāng)的五月令人興奮,讓人陶醉,處處浸潤著槐鄉(xiāng)特有的風情。)

  (2)喜歡八月槐鄉(xiāng)的同學談體會:

 ?。ɑ编l(xiāng)的八月,給孩子們帶來繁忙與收獲,浸透著孩子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3、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喜歡的段落。

  4、小結(jié):槐花飄香的五月,是孩子們滿意的季節(jié),他們幸??鞓?;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們勤勞善良、自立自強的品格。

  5、說說心里話:你想做槐鄉(xiāng)的孩子嗎?為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暢所欲言。

  四、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敝该痴b你喜歡的段落。

 ?、采瞎?jié)課,我們欣賞了槐鄉(xiāng)的美景,感受了槐鄉(xiāng)孩子的幸福快樂。

  這節(jié)課,我們一齊來體會作者優(yōu)美質(zhì)樸的語言

  二、品讀佳詞妙句,領悟作者用詞的準確。

  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多讀幾遍,想一想作者這樣寫得好處。以下是要求學生重點領悟的:

 ?、暖B詞的廣泛運用,使文章讀起來瑯瑯上口。如:槐豆豆、香噴噴、山山洼洼、搖搖晃晃、一縷縷炊煙、香香的花粉。找出文中的疊詞,讀一讀。

 ?、票扔?、擬人修辭方法的運用,使文章的描寫更生動形象?!坝械幕被ūг谝黄穑h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的掛滿枝頭,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鄙鷦有蜗蟮?寫出了槐花的潤澤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滿靈氣。那美麗的樣子,真使人見人愛。“老槐樹心疼的伸出手臂為他們遮住露水,并輕輕的哼著誰也聽不懂的歌?!被编l(xiāng)人培育了槐樹,槐樹庇護著槐鄉(xiāng)的兒女,如父母疼愛著自己的兒女。多么溫馨的畫面?。?/p>

  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擬人句,讀一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⑶側(cè)面烘托的描寫。如“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釀出了甜甜的蜜。噼噼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子挎走了白生生的槐米?!弊髡邚膫?cè)面寫出了槐花的香,這是槐花的馨香引來了蜜蜂,引來了孩子。“雞兒熱的耷拉著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兒熱的吐出舌頭,躲在樹蔭下直喘粗氣;蟬兒熱的不知如何是好,到處扯著嗓子亂叫?!边@幾句對動物的描寫,道盡了八月的炎熱,更襯托出槐鄉(xiāng)孩子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品格。

  三、學習生字。

  1、自讀生字,想一想,在字形方面,你要提醒大家什么?你有沒有最好的方法記住它?

  2、用生字組詞擴展對字義的理解。

  四、布置作業(yè):摘抄好詞佳句。

  板書:槐鄉(xiāng)的孩子

  五月滿意

  八月繁忙

  勤勞自立熱情好客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依馬呀吉松》體驗西藏民族風情。

  2、通過歌曲練習表現(xiàn)質(zhì)樸自然、高遠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發(fā)聲和吐字。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復習演唱前面學習過的歌曲。注意引導表達歌曲的情緒,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通過與以前學習過的歌曲情緒的聯(lián)系或?qū)Ρ纫氡菊n將要學習的歌曲。

  (3)聽歌曲范唱錄音(合唱)。在聆聽之前,提示學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緒。聽

  后引導學生簡單討論。

  2、學習新歌

  (1)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學生朗誦歌詞。教師糾正、解釋歌詞中的個別字詞。

  B、請學生談這首歌曲的時代背景和對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聽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師范唱,也可聽獨唱錄音)。

  D、調(diào)查了解學生對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舉手統(tǒng)計方法,也在可課前進行)。

 ?。?)隨琴視唱歌曲歌詞(為了體驗歌曲的情感,也為了實際檢驗一下學生對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導學生分析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

  B、學生讀節(jié)奏(可用“噠”或其他讀法)。提示讀節(jié)奏時要注意節(jié)奏的樂句。

  C、在教師彈奏歌曲曲調(diào)的“伴奏”下,再讀一遍節(jié)奏。

  (3)學習歌曲的曲調(diào)。

  A、學生隨著教師的琴聲試著視唱曲譜(只唱一遍,以便確定下面的練習方式)。

  B、請學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線”(可用手勢來表示,注意一個樂句用一個動作)。然后一邊作“用手勢表現(xiàn)旋律線”的動作,一邊進行視唱曲譜練習。

 ?。?)學習歌曲的歌詞。

  A、聯(lián)系前面分析過的歌詞和情緒唱歌詞。

  B、在練習中提示要注意運用氣息的控制唱好連音。

  (5)用樂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調(diào)或其中的幾個樂句。

  3、小結(jié)

 ?。?)再聽一遍歌曲錄音,請學生對比一下,自己的演唱還有哪些不足。

 ?。?)了解一下用樂器演奏這首歌曲的情況。

 ?。?)指出下一節(jié)課的任務或課下的`樂器練習任務。

  第二課時

  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

  1、隨琴視唱歌曲歌詞

  A、指導學生分析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

  B、學生讀節(jié)奏。提示讀節(jié)奏時要注意節(jié)奏的樂句。

  C、在教師彈奏歌曲曲調(diào)的“伴奏”下,再讀一遍節(jié)奏。

  2復習歌曲的曲調(diào)。

  A、學生隨著教師的琴聲試著視唱曲譜

  B、請學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線”進行視唱曲譜練習。

  3、復習歌曲的歌詞。

  A、聯(lián)系前面分析過的歌詞和情緒唱歌詞。

  B、在練習中提示要注意運用氣息的控制唱好連音。

  (5)用樂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調(diào)或其中的幾個樂句。

  4、小結(jié)

 ?。?)再聽一遍歌曲錄音,請學生對比一下,自己的演唱還有哪些不足。

 ?。?)指出下一節(jié)課的任務或課下的樂器練習任務。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4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的算理,學會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2、在探索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轉(zhuǎn)化的思想方法,發(fā)展初步的歸納、推理、概括能力,培養(yǎng)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就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三峽工程的宏偉,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補0繼續(xù)除的算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學習熱情。

  師:同學們,你知道世界上建筑規(guī)模最大、施工難度最大、年發(fā)電量最多、防洪效果最為顯著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嗎? 在學生充分回答的基礎上板書課題:三峽水利工程。(幻燈片展示三峽工程的宏偉場面)

  師:1994年12月14日,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到20xx年6月1日,三峽大壩正式蓄水。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

  師:這是三峽工程中五級船閘的平面圖。

  2、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師:請同學們獨立閱讀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比一比誰的收獲最多?(學生獨立獲取信息)

  師:通過閱讀你知道了什么?(學生交流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

  師: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價值的數(shù)學問題? 生可能會提出。

  ①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②游輪平均每時航行多少千米?

 ?、塾屋喭ㄟ^每級船閘的平均時間是多少小時?

 ?、苋龒{電廠平均每天發(fā)電多少億千瓦時?

  3、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ㄒ唬┧黄骄刻焐仙嗌倜祝?/p>

  師:我們首先來解決水位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誰會列算式?

  生:9.843=

  師:為什么用除法計算?(引導學生回顧除法的意義)

  師:用什么方法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呢?(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算法)

 ?、俟酪还溃核黄骄刻齑蠹s上升多少米? (學生可能會這樣估算:9.849,93=3)

  師:平均每天上升的水位比3米多還是比3米少呢?(引導學生明白因為9.84米比9米多,所以平均每天上升的水位一定比3米還多一些)

 ?、谥R遷移。

  師:用以前學過的整數(shù)除法能不能幫助我們算出最終的結(jié)果呢?(學生獨立思考) (學生可能會想到:9.84米=984厘米,9843=328(厘米),再把328厘米轉(zhuǎn)化為3.28米)

  ③列豎式算: 先學生獨立嘗試探索并思考。

 ?、琶看纬玫纳虒懺谑裁次簧希繛槭裁??

  ⑵每次除得的商與除數(shù)的積表示( )個( )。

 ?、呛驼麛?shù)除法有什么異同?

  再小組討論,最后集體交流算法,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過程,教師板書,并同時質(zhì)疑:9除以3商3,商寫在什么位上?33等于9,9表示幾個幾?商的小數(shù)點應該怎樣寫?8表示幾個幾,8除以3商2,商應該寫在什么位上?2乘3等于6表示幾個幾?當十分位上的余數(shù)2比除數(shù)小,不夠除該怎么辦?24表示幾個幾?24除以3商是8,8應該寫在什么位上?

 ?、苄〗Y(jié):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與整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基本相同,也是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商就寫在一位上。不同的是商的小數(shù)點一定要與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

 ?。ǘ┯屋喭ㄟ^每級船閘的平均時間是多少小時?

 ?、倮砬逅悸?,列出算式:2.55

 ?、趯W生嘗試獨立計算。

 ?、劢處熢O疑:通過試算,你發(fā)現(xiàn)2.55與9.843的計算過程有什么不同?學生匯報:計算2.5.5時,被除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小,商的個位就不夠商1,應該在商的個位寫0補位。

  ④用驗算的方法來驗證商的結(jié)果是否正確。

 ?。ㄈ┢骄刻彀l(fā)電多少億千瓦時?

 ?、倮砬逅悸?,列出算式:24.925

 ?、趯W生嘗試獨立計算。

  ③教師設疑:在計算過程中你又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學生匯報:24個十分之一用25除,不夠除,怎么辦?

 ?。ǜ鶕?jù)小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當24個十分之一用25除,時不夠商1個十分之一,把24個十分之一看成低一級單位的數(shù),再添0,是240個百分之一,再繼續(xù)除)

  ④鞏固練習:小電腦你會計算132嗎?

 ?。ㄋ模┛偨Y(jié)

  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計算法則

  師:通過解決三峽工程中的數(shù)學問題,誰能說一說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 (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按照整數(shù)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shù)點要和被除數(shù)的小數(shù)點對齊;如果除到被除數(shù)的末尾仍有余數(shù),就在余數(shù)后面添0再繼續(xù)除)

  三、自主練習,鞏固應用。

  1、第107頁第1題,應用小數(shù)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既鞏固計算方法又進一步理解了除法的意義。

  2、獨立計算第2題,教師巡視知道算法有困難的同學。集體訂正時,強調(diào)小數(shù)除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3、第5題:鞏固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中的計算難點。教師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在巡視時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討論,糾正。

  4、第9題:火眼金睛辨對錯。

  5、第3、6題,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并列式解答。

  四、課堂總結(jié)。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2、討論:計算小數(shù)除法時,商在什么情況下小于1?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5

  一、說教材

  《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41-42頁的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的基礎上,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后的教學內(nèi)容,《體積與容積》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

  二、說教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手、眼、腦、口并用,調(diào)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建立有關體積和容積的正確表象,從而切實掌握所學的知識,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作好鋪墊。

  三、說學法:

  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小組交流

  四、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喜愛數(shù)學的情感。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以及它們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難點:建立體積和容積的表象。

  突破方法:通過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使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變得直觀,容易理解。通過直觀的比較使學生理解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六、說教具

  兩個量杯、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狀不同的石塊、小正方體、水。有關課件、茶葉罐,可樂瓶等容器。

  七、說教學過程

  (一)質(zhì)疑導入

  出示課件烏鴉喝水動畫視頻。

  師:看完了動畫片,誰能說說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呢?水面為什么會上漲呢?是不是原來的水增加了?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概括出:小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間。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體所占空間有大小。

  師: 我們周圍所有的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只不過有的占的空間大,有的占的空間小。例如,課桌占的空間大,墨水瓶占得空間??;我占的空間大,粉筆頭占的空間小;教室占的空間大,黑板擦占的空間小。你能這樣的`對比著舉幾個例子說一說嗎?(同桌互說)

 ?。ㄔO計意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為下面的探索活動做好鋪墊。)

  2、提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法。

  出示兩塊形狀不同的石塊,(一塊扁狀,一塊球形的)誰占的空間大呢?,(1)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

 ?。?)指名說說看法。

  師:看來,只憑觀察我們無法判斷誰占的空間大,誰占的空間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辦法,看看究竟誰占的空間大呢?

 ?。ㄔO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不僅增強了學生探索的興趣,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能力。)

  3、觀察實驗,感知體積的意義。

  演示:將兩塊石頭放入兩個裝有同樣多水的杯子里。

  師: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口答后,師追問:

  師:水面為什么會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樣嗎?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引導生理解:兩塊石塊在量杯中都會占一定的空間。所占的空間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占空間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從而揭示課題: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作物體的體積。(同時出示課件)

  現(xiàn)在你能用“體積”這個詞來分別說說課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嗎?如:課桌墨水瓶比,課桌的體積大,墨水瓶的體積小。。。。。。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物體占有一定的空間,而且所占有空間的大小不同。學生經(jīng)歷了實驗、觀察、交流等探究過程,感知了體積的實際含義。)

  4、認識容積。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這么多的物品,都可以用來裝東西。如:可樂瓶,茶葉罐,水杯,膠水瓶,

  像量杯、紙箱、可樂瓶,茶葉罐這樣能裝其它東西的物體叫容器。你還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多,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少?(學生例舉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裝滿水的水杯,問:哪個水杯裝的水多?

  引導學生認識:兩個杯子所能容納物體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納物體的體積,叫作這個容器的容積。

  師:杯子里裝滿水,水的體積就是這個杯子的容積,茶葉罐裝滿茶葉,茶葉的體積就是這罐子的容積。

  5、區(qū)別體積和容積。

  出示:用來裝小正方體的塑料盒和正方體教具。

  師:誰能指出這兩個物體的體積和容積呢?

  交流中使學生明白:這兩物體體積相同,但正方體教具沒有容積。只有能夠裝東西的物體,才具有容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一般情況下,物體的容積比體積小。

  。

  出示課件:體積與容積的區(qū)別

 ?。ㄔO計意圖:通過比較讓學生感知“容積”和“體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理解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jié)構(gòu)。)

  (三)解決問題,鞏固應用

  1、試一試(P42)

  出示兩個相同小正方體讓學生比較大小,然后用4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擺出形狀不同的物體,讓學生判斷它們體積的大小。

  師:通過觀察,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得出結(jié)論:體積的大小與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無關。(同時出示課件)

  2、課件出示:(第42頁“練一練”的第4題)

  (1)搭出兩個物體,使它們的體積相同。

 ?。?)搭出兩個物體,使其中一個物體的體積是另一個的2倍。

  (學生先獨立按要求操作,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學生搭出的圖形可能會不一樣,這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體積相等,形狀可能不一樣,這樣可以為下一題的練習打下基礎。)

  3、說一說。(第42頁“練一練”的第1、2題)

 ?。ㄕn件出示插圖,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說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頁“練一練”的第3題)

 ?。ㄔO計意圖:練習的設計體現(xiàn)了層次性、科學性和趣味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是所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四)評價體驗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對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你還想知道什么?你對自己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滿意嗎?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6

  教學目標:

  1、掌握有人要求幫忙時詢問的方法(含安慰支持內(nèi)容)。

  2、注意說話分寸,運用安慰、支持相助的內(nèi)容說話。

  教學設計:

  一、導入:生活中有苦有樂、有喜、有悲,誰都免不了會碰到這個那個的事情,這時候,如果有人能夠幫個忙或及時地說一些寬慰話,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譬如:

  1、當你學習成績下降受到父母批評,你心里怎樣,這時你最喜歡得到什么?

  2、當你因某事受到遷連,心中感到委屈,你最希望什么?

  二、示例指導方法:

  1、示例:設置情景:一個小女孩迷路后在哭喊。

  問:小妹妹,你怎么啦?為什么哭呀?

  問:小妹妹,你的家大約在哪個方向?噢,在北面,不要緊的,你別哭了,我可以幫助你,我送你回家,(或者她不認識家可說:你不認識家?也沒關系,我們可以慢慢找,我一定把你送回家?。?/p>

  2、學法:當別人有了困難,有了委屈或來相求幫忙時,你準備怎樣做呢?

  1、要熱心,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不要拒絕。

  2、要把他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去做,不能馬虎了事。

  3、即使當時無法幫上這個忙,也要給予語言上的`安慰:

 ?、耪f話要得體,不要說使他人難過的話;⑵說話要看對象,注意分寸。

  例1:說法:這件事我可以幫助你,沒什么問題。

  例2:說法:別難過,事情總會辦好的,我可以幫助你,請放心好了。

  三、看圖同桌練說

  四、小組交流,共同評議。五、全班展示,鞏固學法。

  六、作業(yè):在實踐中學會關心別人,進行詢問幫助的訓練,并把它記下來。

  六、討論與演講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7

  一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折疊》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經(jīng)歷折疊與展開的過程,使學生體會立體圖形與平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通過以上的活動,使學生能利用一定的方法正確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通過以上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良好的學習規(guī)范;并通過制作立體圖形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三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會立體圖形與平面展開圖之間的關系。

  四教學難點。

  用一定的方法正確判斷平面展開圖所對應的簡單立體圖形。

  五教學準備。

  教師:主題圖、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投影儀、長正方體教具、提袋、紙盒。

  學生:附頁3中的圖、做好的立體圖形及其展開圖、練習題卷子、鉛筆。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本學期的學習重點之一,誰能說說它們各自有哪些特征?

 ?。ǘ﹫D體對應,培養(yǎng)空間觀念。

  已認識的圖形,不折疊,直接判斷。

  1出示展開圖1,這個平面展開圖折疊后是什么形狀的?你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

  你知道折疊后這六個面是怎樣對應的嗎?現(xiàn)在老師給這六個面編號,請你想一想,作出判斷。

  1→()2→() 3→()

  2出示展開圖2,這個又是什么形狀的?你怎么判斷的?

  引導學生看圖,指出:在判斷平面展開圖折疊后的形狀時,不僅可以根據(jù)面的特征,還可以參考邊之間的關系。

  今天這節(jié)課的主要活動就是折疊,通過折疊體會平面展開圖與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

  3[1]出示主題圖,將這個展開圖按虛線折疊成一個封閉的立體圖形,它的形狀像什么?如果不動手操作,這個問題應該怎樣考慮?

  [2]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指出這類似一個有坡狀屋頂?shù)姆孔印?/p>

  ①你知道折疊后哪些面是相對的嗎?

  帶領學生給展開圖的7個面逐一編號,學生判斷折疊后的對應關系,并指出每個面成為房子的哪一部分。

  例如:4號面成為前面,1號面是后面;2號和3號成為屋頂;6號和7號是左、右面。

 ?、谌绻_一扇天窗和一扇門,它們的位置可能在哪?在圖中標出。

  提問:你知道開在哪里的窗戶叫天窗嗎?

  [3]好了,剛才的活動完全基于同學們的想象和猜測,現(xiàn)在該驗證了,怎么做?

  把準備好的展開圖按虛線折疊成封閉的立體圖形,看看你畫的天窗和門得位置是否合適。

  [4]進一步拓展。

 ?、龠@個立體圖形底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8cm3cm)

 ?、诘珜嶋H上這個形狀的倉庫各邊的長度是圖中相應長度的100倍,這個倉庫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

  方法一 (8×100)×(3×100)=240000平方厘米=24平方米

  方法二 (8×3)×(100×100)=240000平方厘米=24平方米

  方法三8×3=34平方米

  以下2個小環(huán)節(jié)視時間而定是否進行。

 ?、勰阒肋@個倉庫實際上有多高嗎?(5米以上)

 ?、苋绻覀儼堰@個倉庫的屋頂部分平行于底面剖割下來,會得到什么形狀的立體圖形?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用準備好的教具引導學生觀察,初步認識三棱柱。

 ?。ㄈ┯螒蛴柧?,進一步培養(yǎng)空間觀念。

  1那么請你給對號入座,下面4幅圖,哪張是這個三棱柱的平面展開圖?

  獨立完成對號入座一。

  2完成對號入座二,書練一練2(1)。認識四棱錐及其生活中的近似實體埃及金字塔。

  3完成對號入座三,書練一練2(2),大部分同學可脫離折疊操作。

  4小結(jié)。

  剛才咱們進行的活動,是把平面展開圖與立體圖形相對應,回憶一下咱們經(jīng)過了哪些過程?

  觀察想象→猜測判斷→操作驗證。

  (四)制作立體圖形。

  1小組展示,先出示平面展開圖,讓同學猜測是什么形狀;再出示立體圖形,驗證猜測。

  2每組選一個做好的,全班展示。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繪制立體圖形的展開圖不僅要考慮面的.形狀、每個面邊的長度,還要預留出粘貼的部分。生活中的包裝盒、提袋等等的制作都要考慮到這一點。

  4吳老師也做了一個立體圖形,你猜猜是什么形狀的?

  在這個盒子里有智慧老人給你們出的題,分為三個進階,季軍題、亞軍題和冠軍題,你可以自由選擇,咱們下節(jié)課訂正。

  (五)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最喜歡哪個活動?你從中收獲了什么?

  課后反思。

  1積極情感關系的建立。本課屬于數(shù)學活動課,因此教學時在使學生充分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基礎上,通過課件中信息的傳遞在師生、生生中建立起積極的情感紐帶。使數(shù)學課堂成為師生間美好情感的傳遞紐帶,而這種美好的情感能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向心力,更積極地學習數(shù)學。

  2知識的拓展、視野的開闊。本課教學沒有停留在教材提供的素材之上,而是通過問題導入,滲透六年級比例尺的知識、三棱柱、四棱錐等課外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愿望。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8

  教材分析

  本課內(nèi)容是以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五年級上冊Recycle1第一課時,重點

  在于復習前三個單元所學語言知識,并要求能到實際的語言交際中去。

  學情分析

 ?。ㄎ覀冮_設英語課比較遲,所以,現(xiàn)在的六年級學生學的是五年級的課本,主要是為了明年升七年級考試。)六年級的學生較活躍,具備一定的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我在新單元的教授過程中可以利用前面所學的知識,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言交流的環(huán)境,鼓勵學生自然的交流。同時,由于個體的差異,學生的分化已經(jīng)形成并開始逐漸拉大,導致英語興趣濃的學生越學越有勁頭,而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學生越學越?jīng)]勁。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逐步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互助合作共同進步。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 復習1---3單元的語言和詞匯,要求學生做到能聽、會認,并在實際情景中準確表達。

  (2). 復習1---3單元Let’s learn 中的四會單詞和Read and write中的四會句子,要求學生能熟練地聽、說、讀、寫。

  (3).能聽懂Listen and circle的錄音,并回答問題,會唱Let’s chant的歌謠,能理解其含義。

  2.能力目標

  (1)能夠把前三個單元所學語言知識融會貫通,運用到實際的'語言交際中去。

  (2)能夠通過溫習舊知識開拓思維,自覺學習并運用融合和擴展后的新世界語言知識。

  3.情感目標

  隨著學生內(nèi)容的擴展,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和說話

  寫話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畏難情緒。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難點:復習1---3單元會話,并在情景中運用;能聽懂Listen and circle的錄音,并回答問題,會唱Let’s chant的歌謠,能理解其含義。

  (2)難點:在實際的情景熟練運用這些句子。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自讀課文,了解以米開朗琪羅為代表的雕塑風格和以羅丹為代表的現(xiàn)代雕塑風格。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讓學生猜圖中的雕塑屬于哪個時期的作品,引導學生了解以米開朗琪羅為代表的雕塑風格和以羅丹為代表的現(xiàn)代雕塑風格,理解羅丹的創(chuàng)造對藝術發(fā)展的貢獻。 通過解讀文中意蘊豐富的句子,讀中感悟,理解羅丹的創(chuàng)造在藝術上的突破。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羅丹的創(chuàng)造對藝術發(fā)展的貢獻。 體會羅丹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動力,具有永恒的價值。

  重點難點:

  1.感悟羅丹的創(chuàng)造對藝術發(fā)展的貢獻是本文的重點??梢酝ㄟ^讓學生“猜圖中的雕塑屬于哪個時期的作品”,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把作品與課文中對不同時期雕塑風格的描述聯(lián)系起來,進而了解以米開朗琪羅為代表的雕塑風格和以羅丹為代表的現(xiàn)代雕塑風格,理解羅丹的創(chuàng)造對藝術發(fā)展的貢獻。

  2.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羅丹這種勇于探索的精神的價值,可以抓住文中意蘊豐富的句子解讀,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如課文題目《走路的人》,課文結(jié)尾“他就如同他的杰作《走路的人》一樣,一直在走著,不停地走著?!?/p>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前搜集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作品圖片和以羅丹為代表的現(xiàn)代雕塑作品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看圖片,猜雕塑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期

  1.板書課題。

  2.出示課件看圖片,猜圖中雕塑屬于哪個時期的作品。

  二、欣賞作品,介紹兩個時期的代表人物

  1.介紹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米開朗琪羅。出示課件

  2.課件欣賞米開朗琪羅代表作品。

  3.介紹現(xiàn)代雕塑的代表人物——羅丹。出示課件

  4.出示課件欣賞羅丹的代表作品。

  三、初讀課文,了解不同時期的雕塑風格

  1.自由讀課文,比較兩個不同時期雕塑的不同風格。

  2.交流討論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出示課件

  3.通過兩種不同藝術風格的強烈對比,理解羅丹在藝術上的突破。

  4.聯(lián)系課文中對不同時期雕塑風格的描述,再來判斷自己猜的作品時期是否正確。

  四、細細品讀,欣賞羅丹作品的奇特

  1.出示相關課件1900年,第5屆世界博覽會在法國巴黎舉行。在這次世博會上,羅丹展出了150件作品。

  2.出示相關課件一尊奇特的雕塑作品。

  3.小女孩兒看到了一尊怎樣的雕塑作品?

  4.品讀句子,體會雕塑的奇特。

  5.抓住“看了很久”“惶惑不解”兩個詞,體會小女孩兒看到這尊雕塑后的反應。

  6.面對小女孩兒的詢問,羅丹是怎么說的?出示課件句子

  7.品讀句子,談體會。

  師: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忽略頭、手等次要部分,正是為了突出人物專心走路的姿態(tài)。)

  8.這座雕塑就是羅丹創(chuàng)作的《走路的.人》。出示課件

  五、讀中感悟,理解羅丹對藝術發(fā)展的貢獻

  1.這尊雕塑的出現(xiàn),說明了一種什么樣的藝術風格的誕生?

  由羅丹創(chuàng)造的、全新的藝術風格。

  2.由小女孩兒的反應,想象大眾對這種藝術風格的看法。

  3.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大眾對這種新的藝術風格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和接受?

  4.交流討論,教師相機指導。(受傳統(tǒng)的雕塑風格的影響)

  5.這種新的藝術風格的誕生的意義。

  教師相機指導。(是羅丹在藝術上的突破,是對大眾審美情趣的一種超越,正是藝術生命力之所在。影響到后來整個雕塑藝術的發(fā)展。)

  六、解讀重點語句 ,深入理解課文

  1.出示課件他就如同他的杰作《走路的人》一樣,一直在走著,不停地走著。

  2.說一下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句話有雙重意蘊,“一直在走著,不停地走著?!奔仁侵缸髌贰蹲呗返娜恕返乃囆g主題,又是指羅丹用畢生的精力去追求更新、更高的藝術境界,在藝術的道路上從來沒有停下過探索的腳步。

  3.出示課件假如在1900年第五屆巴黎世博會上,你是一名記者,請你來采訪一下羅丹先生。

  4.模擬采訪。同桌兩人情景對話。

  5.20xx年,第41屆世博會將首次在中國舉行。作為參觀者,你希望在世博會上看到什么樣的藝術作品或科技作品?出示課件

  七、理解文題,升華對主題的理解

  1.思考:課文為什么以 “走路的人”為題?課件出示

  2.歸納學生發(fā)言。

  “走”不僅是雕塑所表現(xiàn)的動作,也是羅丹要借雕塑來表達的一種觀念和主張。

  凡是立志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人,都可以叫“走路的人”。

  3.我們都是“走路的人”!課件

  4.談學習這篇文章后的收獲。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10

  教材簡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最后一課。課文向我們講述了非洲是一個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飽滿的熱情,描述了非洲的驕陽藍天、花草樹木、動物世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藝術風采,從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突出表現(xiàn)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這篇課文在篇章布局、語言表達上的特色十分鮮明。結(jié)構(gòu)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總結(jié)全文的方法。開頭“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和結(jié)尾“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應,呼應課題,又直接抒發(fā)了作者對非洲風情文化的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能夠快速瀏覽課文

  2.通過看彩色非洲教學視頻和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非洲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語言美,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作者對非洲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搜集與非洲相關的圖文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1、聊聊非洲。 (學生交流對非洲的了解。)

  2、在人們的印象里,非洲和貧窮、落后、災難、疾病往往聯(lián)系在一起。那是非洲政治、經(jīng)濟落后所導致。今天,老師卻要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非洲(師板書:彩色)讀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3.、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隨作者彭仁一起走進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異域文化。

  二、創(chuàng)設情境,整體感受非洲的風情文化。

  1.播放課件:非洲風光視頻

  2.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表達作者對非洲真切感受的兩個句子。課件出示這兩個句子。讀句子,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默讀課文,思考:“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詞句來具體描繪非洲的色彩斑斕??梢宰鲆幌抡洠x后同桌之間交流。引導學生體會出文章在結(jié)構(gòu)上采用了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三.合作品讀,充分感悟“非洲的色彩”

  1、 色彩斑斕的非洲給我們的視覺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分組學習,讀悟交流:非洲的哪一處地方最讓你心動,讀一讀,品一品。

  2、全班交流,匯報學習。

  彩色的`植物世界:

  1.你從哪里看出這片藍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呢?

  2.交流自己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好在何處,并感情朗讀。

  3.教師小結(jié):是的,作者抓住了非洲“許多樹也開花”這一特點,寫出了非洲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斕。

  彩色的動物世界:

  1.導語: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在非洲彩色的動物世界這一部分內(nèi)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為什么?

  4.資料交流:說說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動物世界。

  5.引語:人們曾說:非洲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伊甸園,這里是植物的樂園,也是動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就在非洲!

  6.課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動物。

  7.小結(jié):非洲的動物多種多樣,作者無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來寫,詳略得當,寫出了非洲動物世界的色彩斑斕。

  彩色的日常生活:

  1.導語:非洲的自然景觀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無一不是彩色的!

  2.學生交流讀書方法,如:(1)抓關鍵詞理解;(2)找出寫得最美的句子進行體會;(3)給自己提問題而后找答案等。

  3.相機引導:作者通過花花綠綠的衣服、五光十色的食物、綠樹紅花掩映的住房和五顏六色的賓館,來體現(xiàn)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

  引語:熾熱的赤道驕陽孕育了這一方皮膚油黑發(fā)亮的非洲人,他們以自己的熱情奔放營造了七彩的生活.

  6.課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普通三輪車夫艷麗的衣著及市場人群多、食物多樣化,突出其五彩繽紛)

  彩色的藝術:

  1.導語: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藝術。

  2.學生交流最令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并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從彩色的繪畫、彩色的工藝品、彩色的音樂、舞蹈,來體現(xiàn)非洲的藝術也是彩色的。

  3.資料交流: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非洲的工藝品嗎?能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非洲舞蹈嗎?

  4.引語:人們常說,非洲舞蹈是非洲藝術的靈魂,非洲的舞蹈質(zhì)樸、清純、火熱。請同學們朗讀這句話,一起來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5.學生朗讀:“如果你有幸參加他們的篝火晚會,那熊熊燃燒的火焰旁那穿著花衣裙歡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動的、五彩的旋律,你就會更深地領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動與無限的活力?!?/p>

  6.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課件展示非洲舞蹈的錄像片斷。

  7.這就是非洲舞蹈的魅力,它讓人激情洋溢,熱情似火。請同學們再讀這句話,共同傳遞這份豪爽,這份激情!

  四、總結(jié)全文:

  1.導語:這激情洋溢的舞蹈,來自舞者的心靈。它訴說著非洲的原始與神秘,訴說非洲的熱烈與奔放。難怪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2.學生朗讀這兩個感嘆句:“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薄鞍?,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p>

  3.教師點題:是??!說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斕,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讓我們再一次贊嘆這彩色的非洲吧!

  學生再次感情朗讀這兩個感嘆句。

  五、推薦閱讀:《非洲地理雜志》、《非洲之旅》等。

  教學反思:

  對于這樣一篇美文,要讓學生感受它寫作的技巧,體會非洲的色彩斑斕,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師的恰到好處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開課時的出人意料:在《夢想的力量》一文中,非洲給大家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再出示絢麗多彩的非洲圖片,讓大家感到驚訝、震憾。而在學文中,我 分三步走:初讀知大意,再讀抓重點,三讀談感受。我充分創(chuàng)設情景,播放非洲風光視頻,激起學生對非洲的神往,再引領學生將全文進行梳理,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本文的表達特色。而后和學生一起走非洲,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再“讀悟結(jié)合,感受非洲的自然景觀”,讓學生走進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和動物世界,從文字中細細品味,用作批注的方法,讓學生與文本進行親密接觸,感情朗讀加深體會,全體交流盡情暢談感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其余部分的內(nèi)容。課堂上,我注重精讀與略讀相融合,采用列提綱的方式來梳理本文的文脈,了解本文表達特色,給學生充分的言語實踐時間和空間,體現(xiàn)著略讀教學略教而不略學理念。再就是感悟與積累并重。采用作批注、激情朗讀等方式讓學生感悟非洲的色彩斑斕并內(nèi)化積累。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11

  教材分析

  《釀》這篇課文記敘了一位語文老師在上課時,由于誤讀“醞釀”的“釀”字所引發(fā)的故事,贊揚了一位小學生劉東東真誠地幫助老師糾正錯誤和語文老師知錯就改的坦誠品格。

  學情分析

  我是一位剛剛從校園里走出來的新老師,所以在教這一課的時候有著特殊的情感。我所教的這個班級里,大部分學生都很活躍,想象力豐富。但就是欠缺耐心和細心,做事很馬虎。所以在教學中,我的重點是放在學習人物品質(zhì)上,聯(lián)系實際生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書寫1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耷拉、朗誦、照例、橡皮筋、練習、煥發(fā)、醞釀、肅穆、氣氛、皺眉、搗亂、缺乏、沒精打采、平心靜氣、柔和悅耳、不可名狀”等詞語。

  2. 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 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通過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zhì)疑導入

  1.“釀”這個字該怎樣讀?

  2.你能用“釀”字組個詞嗎?

  3.看到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個結(jié)構(gòu)段。

  三、深入學習課文

  1.指名讀,東東心理變化的句子。

  2.東東的心理有什么變化?(惋惜—懊惱—擔心—緊張—高興)

  3.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4.為什么東東的心中流淌著暖流呢?(承認錯誤,受到表揚)

  5.聽了劉老師的話,你對她有什么新的認識?(知錯就改)

  四、總結(jié)全文,體會人物性格

  1.你最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

  2.你在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

  五、作業(yè)布置

  請你和家人說說學完這篇課文的感受。

五年級教學教案優(yōu)秀11篇 紅色文化教案五年級相關文章:

二年級教學教案12篇(小學二年級教案模板)

六年級教學隨筆12篇(小學六年級下冊教學隨筆)

《春曉》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5篇 一年級下冊音樂《春曉》教案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兩位數(shù)乘法教案3篇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教案

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數(shù)一數(shù)教學反思4篇(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一數(shù)教學反思)

有關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模板6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部編版免費下載

有關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工作計劃6篇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工作計劃人教版

有關八年級第一學期數(shù)學教學工作計劃3篇 -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數(shù)學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jié)21篇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工作總結(jié)

二年級語文園地一教案12篇 二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