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學做小主人》教案6篇 學做小主人教學反思,供大家賞析。
《學做小主人》教案1
活動目標:
1.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jié)。
2.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
3.樂于爭當小主人。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排練好情景表演“我做小主人”。
2.事先與大班教師商量好,到時邀請部分大班幼兒參加活動。
3.幼兒用書《學做小主人》。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組織幼兒觀看情境表演。
教師:明明家來了客人。我們看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教師:小客人到了明明家,明明是怎樣招待客人的'?說了哪些話?
二、引導幼兒討論招待客人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做客,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
2.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自由討論。
教師:有客人到你家里來時,主人要講禮貌,主動向客人問好,能熱情地招待請客人吃糖果、喝水、玩玩具等,客人走時主動和客人再見。
三、實踐活動。
1.欣賞故事小猴請客。
2.情境:小猴請客。
教師:現在我們請**當小猴,他是今天的小主人,我們一起去他家做客吧。
3.引導幼兒用禮貌用語向客人問好:你們好!歡迎到我家來做客!
4.引導幼兒給客人搬椅子,請客人坐下:請坐!
5.引導幼兒與客人交往:請喝水!
6.引導幼兒與客人告別:再見!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與家長聯系,鼓勵幼兒在家里來客人時,能做個有禮貌的小主人。有條件的話,可組織幼兒到附近的小朋友家做客,鞏固禮貌用語。
小百科:主人是接待賓客的人。與“客人”相對。
《學做小主人》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事例,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2.通過尋找小崗位的工作,使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價值和責任。
教學過程:
一、導入,啟發(fā)談話。放一段錄象,仔細看看錄象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二.學習討論
1.首先組織學生討論:在學校里,哪些做法才是小主人的行為?
2.說說對小主人的理解。
3.班級里可以設置哪些小崗位?你適合在哪個崗位上工作?準備怎么做?
4.在小崗位上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怎么辦?
5.在小崗位上做久了,感到煩惱了怎么辦?想轉換崗位應該怎么做?
6.讓學生感到當小主人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7.學生討論:在小崗位上,別人提意見怎么辦?
8.小結:做小主人時,不僅要學會評價別人,也要學會準確評價自己。
三.總結:
通過尋找小崗位的工作,我們小朋友意識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自己整理書包;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用好的東西放回原處并整理好;揀起草坪中的垃圾,主動愛護校園環(huán)境。
《學做小主人》教案3
執(zhí)教形式:分組
執(zhí)教者:彭瑛
活動目標:
1、學習待客禮節(jié),會使用禮貌用語。培養(yǎng)小主人的意識。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到小朋友家做客的經驗。
2、與小龍魚幼兒園陳蕓老師相互熟悉、交流,看客人朋友的照片,激發(fā)幼兒邀請小龍魚幼兒園小一班小朋友來做客的愿望。
活動一:電話邀請。
1、設疑:
如何邀請?說些什么?客人朋友什么時候來?怎么來?怎樣打電話?
2、幼兒電話邀請。教師提供小龍魚幼兒園的電話號碼。
幼兒通電話。通話過程中引導幼兒大膽交流,鼓勵幼兒和小龍魚幼兒園小朋友討論“怎樣才能很快的找到我們的幼兒園?”
活動二:設計路標圖。
1、路標圖上畫些什么?讓客人朋友很快地找到我們的幼兒園、我們的教室?(園標、箭頭、小朋友在走路等)
2、引導幼兒找我們幼兒園的標記。
3、教師指導幼兒畫園標、路標圖。
4、路標圖貼在什么地方讓客人朋友看得見?幼兒貼路標圖。
活動三:逛超市。
1、激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
客人來,我們怎么招待客人?我們用什么來招待客人?
2、逛超市。
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超市里有什么?物品放在哪里?怎么放的'?這樣放能給客人帶來什么方便?引導幼兒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東西選好后做什么?收銀員阿姨是怎么做的?
活動四:招待客人(師生共同布置教室)
1、招待客人時說些什么?怎么招待客人?
除了給客人喝水,吃好吃的東西,還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讓客人高興?
2、你的客人朋友叫什么名字?長的什么樣?(幼兒看客人朋友的照片)
你想了解客人朋友哪些有趣的事情?
3、找朋友。并相互交流。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熱情招待客人朋友的情感,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表現。
《學做小主人》教案4
活動目標:
1.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jié)。
2.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
3.樂于做小主人。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排練好情境表演“我做小主人”。
2.事先與大班老師商量好,到時邀請部分大班幼兒前來做客。
3.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及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jié)。
活動難點: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樂于做小主人。
審美元素:
現在的幼兒大多都是家中的'寵兒,以自我為中心。每當家中來客人時,不會招待客人。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學會正確招待客人,知道有禮貌、熱情接待客人也是一種行為美。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情景表演“我做小主人”
師:明明家來了客人,我們看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幼兒觀看情境表演。
師:小客人到了明明家,明明是怎樣招待客人的?說了哪些話?(引導幼兒說出明明有禮貌的話,并學習禮貌用語。)
二、引導幼兒討論招待客人的方法
師: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做客,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請教師當客人,幼兒當主人,練習用禮貌用語招待客人。)
引導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自由討論。
師小結:有客人到你家來時,主人要講禮貌,主動向客人問好,能熱情地請客人吃糖果、喝水、玩玩具等,客人走時主動和客人說再見。
三、實踐活動“我做小主人”
師: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來做客啦!我們應該怎么說呢?
引導幼兒用禮貌用語向客人問好:大班的哥哥姐姐,你們好!歡迎到我們班來做客!
引導幼兒給客人搬椅子,請客人坐下,說:哥哥姐姐,請坐!
引導幼兒與客人交往:哥哥姐姐,請喝水!哥哥姐姐,請玩玩具!
引導幼兒與客人告別:哥哥姐姐,再見!(如果幼兒在某一環(huán)節(jié)說得不夠好,可以反復練習)
四、活動總結與評價
《學做小主人》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jié)。
2.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
3.樂于做小主人。
活動準備:
1.排練好情境表演“我做小主人”。
2.事先與大班老師商量好,到時邀請部分大班幼兒前來做客。
3.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
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jié)。
活動難點:
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樂于做小主人。
審美元素:
現在的幼兒大多都是家中的寵兒,以自我為中心。每當家中來客人時,不會招待客人。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學會正確招待客人,知道有禮貌、熱情接待客人也是一種行為美。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觀看情景表演“我做小主人”。
師:明明家來了客人,我們看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幼兒觀看情境表演。
師:小客人到了明明家,明明是怎樣招待客人的?說了哪些話?(引導幼兒說出明明有禮貌的話,并學習禮貌用語。)
2.引導幼兒討論招待客人的方法。
師: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做客,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請教師當客人,幼兒當主人,練習用禮貌用語招待客人。)
引導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自由討論。
師小結:有客人到你家來時,主人要講禮貌,主動向客人問好,能熱情地請客人吃糖果、喝水、玩玩具等,客人走時主動和客人說再見。
3.實踐活動“我做小主人”。
師: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來做客啦!我們應該怎么說呢?
引導幼兒用禮貌用語向客人問好:大班的哥哥姐姐,你們好!歡迎到我們班來做客!
引導幼兒給客人搬椅子,請客人坐下,說:哥哥姐姐,請坐!
引導幼兒與客人交往:哥哥姐姐,請喝水!哥哥姐姐,請玩玩具!
引導幼兒與客人告別:哥哥姐姐,再見!(如果幼兒在某一環(huán)節(jié)說得不夠好,可以反復練習)
4、活動總結與評價。
《學做小主人》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事例,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2.通過尋找小崗位的工作,使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價值和責任。
教學過程:
一、導入,啟發(fā)談話。放一段錄象,仔細看看錄象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二.學習討論
1.首先組織學生討論:在學校里,哪些做法才是小主人的行為?
2.說說對小主人的理解。
3.班級里可以設置哪些小崗位?你適合在哪個崗位上工作?準備怎么做?
4.在小崗位上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怎么辦?
5.在小崗位上做久了,感到煩惱了怎么辦?想轉換崗位應該怎么做?
6.讓學生感到當小主人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7.學生討論:在小崗位上,別人提意見怎么辦?
8.:做小主人時,不僅要學會別人,也要學會準確自己。
三.:
通過尋找小崗位的.工作,我們小朋友意識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自己書包;積極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用好的東西放回原處并好;揀起草坪中的垃圾,主動愛護校園環(huán)境。
《學做小主人》教案6篇 學做小主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12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幼兒園)
★ 小班社會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篇(小班社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課后反思)
★ 小學生中秋節(jié)活動教案模板3篇(小學生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