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整理的二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7篇(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反思),歡迎參閱。
二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1
《最大的“書”》一課以人物的對話為主要敘述方式,涉及了自然科學的知識,講述了在地質勘探員的眼里,巖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那上面有雨點留下的腳印,有波浪奔騰的足跡,有豐富的礦藏,還有由樹葉、貝殼、小魚組成的圖畫……教學前,我認為學生對本文的內容可能興趣不大,沒想到,課堂上,我剛出示課題《最大的“書”》,同學們就產生了許許多多的問題。當讓大家說一說你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想到了什么時,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有的說:“我想知道最大的書是什么書。”有的說“書,為什么要加引號呢?”還有的說:“最大的書到底有多大?”有一個小朋友說:“我知道書加上引號是因為它跟我們平時看的書不同?!睂W生學會了提出自己的見解,還能幫助其他小朋友解答問題,我禁不住鼓起掌來。教師要讓學生學習的知識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答案,或者學生自己學會了學習的方法,那我們的教育才算成功。
在學習課文時,我說:“課文中最大的書是指什么?快讀文找一找?!焙⒆觽凂R上行動起來,很快,小手舉起來了,孩子在念書上的句子,“巖石就是書呀!你看這巖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那么書上的字是什么?”我說。孩子們馬上找到了書上的句子“你看,這是雨點留下的痕跡,叫雨痕。這是波浪的足跡,叫波痕。還有些透明閃光的,是礦物。它們都是字呀!”“那么書上的畫又是什么?”我說?!斑@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小魚呢!”孩子們說著,我引導他們讀著,交流著,孩子們明白了最大的書就是指巖石,書上的`字和畫都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接著,我請孩子們和同桌一起把課文再讀,這回讀,讓他們自己選擇人物,或者當川川,或者當叔叔,兩個人就這么對讀。孩子練習讀后,又請我們的男孩女孩分開讀。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也喚起了對大自然探究的興趣。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要診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教學中,盡管老師沒有過多的講解,但是,學生們對“巖石”這本最大的書已經有了相當?shù)牧私?,而且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欲望。
二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2
《畫家和牧童》是一篇人物情感豐富,形象生動,內含深刻哲理,貼近學生認知水平的文章。教師引導學生在讀(有感情的朗讀)中感悟語言、改(動手改畫)中感受語言、畫(動筆標畫詞句)中學習語言等方面,動了腦子,下了功夫,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課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師生在學習課文時,突出了以讀代講的學習方式,以師評、學生互評的評讀方式,鼓勵和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促使學生較好的體會到了大畫家戴嵩作畫的`認真態(tài)度和向小牧童求教的虛心精神、小牧童敢于提出反面意見的精神。在朗讀指導方面,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段把學生帶入到語言文字所表述的情境中,入情入境的文中人物的情感,進而創(chuàng)設了一種想讀、愛讀的讀書氛圍。
2、動手標畫,培養(yǎng)習慣:
教師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自己動筆標畫課文中的生字的生字所連成的詞語,然后同位合作互相學習、交流標畫的詞語。在學習第
?。?、4自然段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動筆標畫“夸贊、稱贊、贊揚”等近義詞,并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這三個詞語的意思。通過朗讀相關的語句來理解這些詞語。教師將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教學思想貫穿于本節(jié)課。既注意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又為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邊讀書邊標記的閱讀習慣打下基礎。
3、自覺參與,主動學習:
教師在引導學生看圖時,引導學生主動展開合理的想象,充分體驗畫中人物的內心活動。師生在交流“還有什么人在夸贊大畫家的畫?”時,讓學生領會到“紛紛夸贊”的意思。另外,教師又以讓學生對大畫家、小牧童說句話的交流形式,入情入境的體會他們的好品質。這樣既注意了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敢于表述自己真實感受的習慣,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二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3
1、 理解教材:
備課前教師要準確的理解教材,知道教學的重難點,知道每
段、每句、甚至每字的含義和意圖,了解訓練重點,這樣在上課時才能把握住學生的回答,給與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的能力得到訓練,收獲知識。我們所有老師一起鉆研教材,為了弄清楚每句話的意思,查資料,請教自然老師有關植物的知識,確保教給學生知識的正確性;為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意思,自己一遍一遍的練習朗讀,好給學生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為讓學生有感性認識,到處找葫蘆,制作教具。能想到的我們都認真去做。
2、確定好教學思路。
一開始我們考慮到學生以前都是按順序分析課文的,就想按照課文的順序進行教學,可是經過研究這篇課文更適合倒敘,孩子們應該也可以接受,只要精心設計問題進行引導即可。所以就決定還是用倒敘來講課文,隨即制定出介紹葫蘆導入——學習生字——分析課文(先說結果,再分析原因)的環(huán)節(jié)。課上完后,覺得這樣決定是非常正確的,教師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只要教師做出適當?shù)囊龑?,學生就能說出你想要的答案。
3、逐字逐句推敲。
框架是基礎,而往里添血和肉卻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要設計好每一句話,想象學生有可能怎樣回答,我要如何引導。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可是做起來卻難得很,為了縷順這些話,領導和我們語文組的老師挖空心思,一句一句的斟酌。反復修改,試講完再修改,如此反復,直到滿意為止。尤其是重點段落,為了讓學生弄清種葫蘆人只想要葫蘆,不想要葉子的心里,老師們一遍又一遍的設計問題,一遍又一遍的演示應怎樣讓孩子理解種葫蘆人想的、說的話的含義,以及怎樣讀出。針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讀法,進行研究,怎樣使他們讀正確。正因為這些都預想到了,上課時學生遇到問題,教師也就能臨危不亂,做出正確的引導了。所以說課上的精彩源于課下的.鉆研。
4、環(huán)節(jié)設計優(yōu)化
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更好的接受知識,我們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句話都是改了再改,變了再變的。就拿倒入介紹葫蘆這段來說吧,剛開始想畫簡筆畫,這樣既顯示教師的功底,又能引起學生注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可是畫簡筆畫,速度太慢,不能顯示出葫蘆長得很好很茂盛的樣子,也不能變黃,我們就決定去掉畫畫,這樣一上課又覺得不夠吸引人;于是改畫葫蘆為貼葫蘆,費心費力的還請別的老師幫忙,終于弄出了三幅長得茂盛又有顏色變化的葫蘆。大功告成心里格外高興,可一實踐卻弄了一個手忙腳亂,貼上去,換背面難度比較大,還浪費時間,我們猶豫再三,不得以只能忍痛割愛把這個環(huán)節(jié)去掉,改為出示圖片讓學生看。真是費了一番周折又回到了原點。浪費了很多精力,最終也沒用到,看似是無用功,可實際上卻是經驗的積累,相信以后再有類似的問題,我們會隨機應,及時做出正確的選擇的!
5、過渡語精心設計。
這課中的過渡語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非常自然,很好的起到了課文上下銜接的作用。我想這主要是因為大環(huán)節(jié)里的每個小環(huán)節(jié)都定好了的緣故,根據環(huán)節(jié)編出過渡語,讓每句過渡語中都存在下一步的任務,簡潔明了就非常自然了。
6、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
課上表揚能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表揚要針對學生的回答,根據教學選擇詞語。這些詞語教師也都是事先準備好的,準備好了,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有的表揚,這比單單一個你真棒要管用得多。家長看到自己孩子積極的回答問題,聽到老師用很有水平的話表揚自己的孩子,心里都很高興。
7、課上教師要真情流露
課上得好壞,還有關鍵的一點就是教師的感染。教師理解課文,愛學生,上課時就能把這些流露出來,自然就會變得語言親切,表情自然,制造出氣氛,使學生受到感染,自然被帶入其中,從而更好的理解了課文意思,讀出了非常有感情的課文。所以教師的表現(xiàn)能給學生很大的感染,教師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
二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4
在教學中,我把讀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本文雖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奮?;谶@點考慮,在教學中我既充分發(fā)揮范讀與指導讀的作用,又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在第二自然段教學中,根據句式特點,設計了引讀、接讀的朗讀方式?!暗巧絼t情滿于山,看海則意溢于海?!?在老師飽滿熱情的感召下,全班學生振臂高呼:“我們成功了!”“我們愛北京!”“祖國萬歲!” 此時此刻,他們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與其說他們在朗讀,不如說他們在用心感受。在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中,學生們對課文的感悟得到提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實現(xiàn)有機的整合。
這篇課文文字雖少,但所呈現(xiàn)出來的場面是恢宏的,氣勢是磅礴的。在學生從真正意義上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后,我適時向同學推薦適合描寫這個情境的成語:歡聲雷動欣喜若狂載歌載舞燈火輝煌。這種設計把課程標準中關于積累的目標落到了實處。
二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5
忠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精神道德嚴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對獨生子女這些“新新人類”來說,仍有現(xiàn)實借鑒的意義。所以我在教案設計時,緊緊結合課文內容打親情牌,巧妙滲透親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令人欣慰的是,通過反復的.朗讀體會和學習討論,喚起了學生的親情意識,許多學生通過日記和博客反思自己過去對雙親的言行,愧疚意識溢于言表,讓人倍感欣慰。這是教案體現(xiàn)出的人文性最為成功的一面。
不過,畢竟是古文,古文知識積累相當重要。在教案設計時,除了朗讀背誦突出外,對古文言知識的檢查落實稍感不足,這一點,在輔導課安排的測驗中已經表現(xiàn)了出來。另外,古文背誦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學生都有畏難情緒。我發(fā)現(xiàn)解決的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進,通過默寫檢查落實;二教師示范背誦能消除學生背誦的畏難情緒三獎勵背誦也富有成效。
二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6
本堂課的不足之處在于:
1、教師應變能力還不夠:要把握學生思維的流程動態(tài),在學生思維火花閃爍的時機及時點撥。比如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發(fā)言要及時評點而不能貽誤極好的探究時機,要及時調整教學的程序,決不能墨守自己原定的設計。課堂中有一個地方可以依據學生的感悟或疑問來引導、啟發(fā)學生,同時以幽默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卻沒有能夠充分利用;例;課堂質疑環(huán)節(jié),有一個學生提了一個問題:“空山什么意思”,另一個學生主動站起來回答說:“空山就是山是空的”。同學們嘰嘰喳喳的說:“錯了錯了,山不是空的,山里面有人,因為詩句寫到的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時候如果能夠乘此機會說“同學們講的很好,我們的陳小立同學為什么看不到浣女和漁舟呢?”這時因勢利導,以此幽默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并以此啟發(fā)學生,將同學們引導到“空山”是“靜”的`意思,同時又因為山上樹木茂密,雖已是深秋,仍然遮住了人們的活動,使人覺得山很安靜。因此,我深刻的感到備課過程中沒有充分的“備學生”,沒有預計到學生會有類似的疑問或可能出現(xiàn)的靈感的火花,而以自己原有的教學設定泯滅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貽誤良好的探究時機。
2、在創(chuàng)新部分,安排了學生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但時間不夠充足
3、詩畫音flash的播放沒有播放完,這很可惜,可以將它當做是啟發(fā)學生想象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檢驗自己想象的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將它當作是學生鑒賞完詩作后的一次升華或是課堂的xx,但可惜擔心時間不夠,沒有播放完。
4、部分教學設計或所提問題可以設計的更好,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痹谥v到這幾句描寫的角度時,學生談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一靜一動,這是可以讓學生找出這兩句中體現(xiàn)靜和動的字,學生便可找出是;照、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中體現(xiàn)動的詞:歸、下;這樣在后面創(chuàng)新部分《鳥鳴澗》讓學生找出以動襯靜的詞時就不會顯的突兀。
5、課堂朗讀還不夠,教師有時可以適時的范讀
二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7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字,會寫10個字,背誦課文。
2、認識“木”字旁,了解不同樹的特點。
3、了解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激發(fā)熱愛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15個字,會寫10個字,了解不同樹的特點。
教學難點:
了解不同樹的特點,熱愛并保護大自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樹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你認識身邊的哪些大樹呢?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認識一下這些樹朋友吧。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做到一準五不。
2、在讀課文,和同桌小伙伴比比誰讀得通順。
3、小聲讀課文,找到課文中出現(xiàn)的樹寶寶,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三、讀認生字
1、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2、去掉拼音檢查。
3、觀察梧、桐、楓、松、柏、樺、杉、桂
有什么相似點。
他們都是“木字旁”的字,都與樹木有關。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木”字旁的字?
4、書寫指導“楓”
指導順序:1、筆順。2、壓線。3、起筆。
5、交流識記其他生字
交流識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筆畫”、“形近字對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減筆畫”等識字方法的運用。
四、指導朗讀課文
1、看圖識樹朗讀。
?。?)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么樹?什么特點?
楊樹高,榕樹壯。結合圖片理解“高”和“壯”的特點。
?。?)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么樹?什么特點?
梧桐樹葉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樹葉的形狀??梢哉f一說,你還知道什么樹葉,用一個比喻句說說它的特點。
?。?)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么樹?什么特點?
楓樹秋天葉兒紅。明白楓葉在秋天經霜變紅的`特點,可以借助古詩“霜葉紅于二月花?!眮砝斫?。
?。?)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么樹?什么特點?
松柏四季披綠裝??梢砸龑W生贊美松柏耐寒的特點,理解其精神。
?。?)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么樹?什么特點?
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樹木的特點。
?。?)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么樹?什么特點?
樺樹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樹木的特點。
?。?)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么樹?什么特點?
銀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義。是指這種樹古老而又稀少。
?。?)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什么樹?什么特點?
金桂開花滿院香。理解桂子花開香飄十里的特點。
2、表演讀課文。
五、我是小詩人。
柳條彎彎____
桃樹花開____
銀杏葉兒____
六、拓展延伸:
請小詩人們課下收集更多樹寶寶的知識,寫一首小詩讀給爸爸媽媽聽吧!
二年級語文優(yōu)秀教學反思7篇(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 二年級語文《我是什么》教學反思12篇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么課后反思
★ 三年級語文工作總結10篇(三年級語文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 語文荷花教學反思10篇(部編版三下語文《荷花》教學反思)
★ 八年級《光世界巡行》教學反思3篇 3.1光世界巡行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