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實用的高考作文6篇 高考作文寫作,供大家參考。
實用的高考作文1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則為文局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注意】①題目自擬,觀點自定。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寫作提示
中國傳統(tǒng)強調“顏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養(yǎng)性的手段;外國則認為寫作僅是一種技藝,與人品無關。如果從這方面切入,會寫出不一樣的文章。
除此,如果聯(lián)系現(xiàn)實,“顏文不一”的例子,時??梢姟P侣勆辖洺?吹健罢Z言腐敗”的例子,官員在位置上,對反腐敗等問題夸夸其談,然而實際上自己就是一個腐敗的人。
學生也可以聯(lián)系自己,平日里的命題作文,有多少是假話,空話,套話。這也都是語言的腐敗。當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亞,文章是這么的棒,人是這么的小氣;也可以想想創(chuàng)出瘦金體的宋徽宗趙佶。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例文展示
文顯其品動人心
一考生
喜歡一卷詩書在手,或品讀“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的慵懶與情思,一抹淺淡的遠山黛,畫出女子的婉麗;或感受太史公筆下暗潮涌動的政權爭奪,爾虞我詐,險象環(huán)生;或帶著一顆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體味異域風情。正如古人所言,“言為心聲,文如其人?!辈诲e的,在文章中確實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瀟灑坦蕩,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學界受人敬仰的,讀者都能找到與文章匹配的詞語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來這就是我們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他并不是僅從一篇文章中體現(xiàn),而是滲透在作家一生的寫作歷程中。初識袁中郎是在《滿井游記》: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瀟然山水的才子,想來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學家,他自言“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其實,這話不但說出了中郎的文學主張,也說出了他的人生態(tài)度。在那些贊美自然風光的游記中,每一篇都是他對這種生活本色的探尋,一種行胸臆的格調。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內心,我們能從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會讓我們的心產生一種共鳴。
文學貴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問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觀點:“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蔽覀兛傉J為的在人格與文章之間的等號卻在這里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文章會成為人心的面具,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也許我們需要用一雙聰慧的眼,一顆睿智的心去感知。
文章是抒發(fā)人性的途徑,而有時這條道路會被外界因素阻隔,讓我們看不真實,文章本身也淪為了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為中國現(xiàn)代詩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詩人,當革命的烈火蔓延整個中國大地時,他的詩便成為了配合革命形勢的產物,毫無立場的歌頌與批判,是成為“御用文人”的悲哀。也許在郭老的骨子里是崇尚自由的浪漫主義,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鎖時,所有藝術的美感就消失殆盡了。曾經歌頌出《女神》這樣唯美詩篇的人,湮沒在革命的浪潮中,我們只能扼腕嘆息了。
但不管有什么不同的觀點,有一樣是不能否認的:文顯其品動人心。因為他們能將自己的真當作湯底,用生活的閱歷作為菜料,以真情實感為輔料,烹飪出一鍋令人回味的佳肴。
閱卷老師點評
作者有自己明確的觀點,以“文顯其品動人心”為題,鮮明地表達了文品應該與人品相一致,這樣文章才能感動人心。文章以袁中郎和郭沫若為例,分析、思考和探究“作品格調趣味與人品”的彼此關系,從正反兩方面來論證文如其人的重要性,作者具有相當?shù)奈幕e累和足夠的閱讀積累。文章首尾語言生動形象,比喻運用恰當。作者具有較為扎實的語言功底,具有辯證性、周密性、靈活性和深刻性的思維品質,在思維品質上勝人一籌。
實用的高考作文2
考場作文有其自身的游戲規(guī)則。它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意在考查學生寫作的技術而非藝術。例如,的好壞,并不取決于字數(shù)的多少。但為什么要規(guī)定800字的字數(shù)要求呢?那是為了考查考生是否具有順暢、完整、符合邏輯地展開的能力。
考場作文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審題立意、篇章結構,到造句組段,甚至卷面書寫,都需要認真對待。本文顯然無法逐一談論,只能擇取最要緊的兩個方面,簡要談談。
作文審題問答
一、 何謂話題核心?
任何作文題,無論是命題作文(標題作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漫畫作文,均有一個話題核心存在。
話題的核心,就是作文的內容范圍。它不等于作文的具體內容或者主題,但作文的主題(中心論點或中心思想)的確定,必須依據在話題核心限定的范圍之內。
二、 話題具有傾向性嗎?
是的。
比如,如果“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是命題作文,它是一個判斷句,實際上是一個論點而不是一個論題。不管是記敘還是議論,你都應該強調答案的多樣性而不是相反。如果你說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就像我們做單項選擇題那么唯一,那么,你實際上就是在否定命題。
又比如,如果以“誠信”為話題作文,就是要求你圍繞“誠信”來談;至于你是贊同誠信還是反對誠信,話題似乎沒有限制。但是,毫無疑問,你只能肯定誠信。因為貶低或否定誠信,違反起碼的道德價值準則。即使你采用“罵題”的方式,也不過是針對世人缺乏誠信的憤世嫉俗,或針對有些蠢人誤以“誠信”為呆笨,你的觀點其實還是主張誠信的,并不是真的要否定“誠信”的價值。
三、 有了話題,為什么還要提供一個材料?
經常地,高考話題作文的“話題”前,一般還有一段引出這個話題的“材料”。這種命題形式非常多見。如20xx年全國高考作文試題,話題是“心靈的選擇”,前面有一個在生死關頭是救人還是不救、最終還是救了別人的故事(材料)。
為什么話題之外還要提供一個材料?這個材料是有重要作用的。理解題意,是立意符合要求的前提。而理解題意,必須首先準確分析材料。一般說來,話題比較空泛,只有認真分析材料,才能把握住話題的傾向性。如20xx年的話題作文“心靈的選擇”,分析提供的材料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只有重大關頭的、心靈面臨激烈斗爭的選擇,才可以寫。像公共汽車上是否讓座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以及究竟選擇哪一所學校就讀,就不符合題目和材料的指向。
材料作文的審題,常常會犯錯誤。必須指出:唯一正確的做法,是整體把握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意涵,絕不能拉住一個次要環(huán)節(jié)做。
四、 為何有了話題還要自擬題目?
話題不等于標題。高考作文明確要求“自擬標題”,也就是說,直接撿話題為標題,是不妥當?shù)摹?/p>
話題只不過提供了一個討論范圍,它并不決定你的觀點。而標題的擬定,是依據你自己的作文需要。
擬定標題,必須切題。字面上可以出現(xiàn)話題的字眼,也可以不出現(xiàn)。
五、 為什么必須周詳?shù)貙彶樵掝}的精確含義?
話題涉及到作文的核心概念。作文方向要正確,就必須對話題的含義仔細審查。如“敬畏”這個話題,單獨說“敬”,單獨說“畏”,都是不妥帖的。敬畏是尊敬并且畏懼,是因“敬”而生“畏”。不止是尊敬,也不止是畏懼,當然,更不是喜歡,不是仰慕。
然后你得想一想:為什么要“敬畏”?沒有“敬畏”行不行?人之所以需要敬畏,就是因為人類容易陷入自我膨脹狂妄自大,從而導致為所欲為,最終反噬人類自己。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使人類狂悖地以為可以征服一切,導致對自身生存環(huán)境的嚴重破壞。當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人類更是驕縱無比,欲望泛濫,自以為可以替代上帝的角色。失去對頭頂?shù)男强蘸托闹械牡赖侣闪畹木次分?,人類的環(huán)境和人類的心靈實際上已經墮入一種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想到這里,就基本上完成對話題的精確審查了。
這是動筆前最關鍵的一步。這一步做對了,基礎等級得分就有了一個基本保證;這一步做得不對,發(fā)生方向錯誤,寫得再多也等于零。
考場作文如何生色
披閱每一份考場作文的時間是極其有限的。因此,如何展現(xiàn)出你的的長處,讓閱卷者一眼就看出來,這是一個重要的應試技術。
作文的閃光點,就是能夠給閱讀者以積極刺激的地方。每篇優(yōu)秀的考場作文,都有閃光點,即所謂亮點:要么構思新穎,要么思想深刻,要么文采出眾。最好的作文,以上三條都具備。構思新巧,可遇不可求;所以這里主要說一說思想深刻、文采出眾的問題。
一、要有思想的閃光點
A 獨到的見解
思想閃光點,首先表現(xiàn)為深刻獨到的見解,表現(xiàn)在精警透辟的語言。
1.要養(yǎng)成一定程度的求異思維習慣,在不違背基本政治原則和倫理價值的前提下,要敢于思考,言人所未言。一個錢幣有正反兩面,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理。求異追求的是與眾不同。
東施效顰可笑嗎?不,她對美的追求精神是可敬的。鐵杵磨成針,這不太浪費了嗎?也許找一根鐵絲來磨更好。旁觀者清嗎?不,見人落水不救而旁觀的人,見人吵鬧而做看客的人,其實是糊涂而可惡的。
但是,求異思維需要與辯證思維結合,否則容易走火入魔。你不能因為贊成東施追求美,就認為可以胡亂“效顰”。你也不能因為反對磨鐵杵,就連同反對鐵杵磨成針的執(zhí)著精神。這就是說,必須注意分寸。如果各位思維有老羅這么通達自在,毫無滯礙,那就隨便怎么說都可以。為什么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因為我早就看透了所謂辯證思維。各位讀了老羅的《高中寫作新教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xx),就能領悟到,老羅如此厲害,已不止一兩天了。
2.要獨具慧眼,善于選擇新的切入點,在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獨辟蹊徑,表現(xiàn)出的新穎性和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要善于選擇自己想說的、有話可說的、容易找到相應材料的、有一定拓展空間的角度去寫,因為這樣的角度比較容易完成你的,也比較容易深入下去。
比如,以“自強”為話題作文,如果你將就“自強”為標題,籠統(tǒng)談自強的道理,這就是不懂得選擇角度的表現(xiàn)。這種作文,勢必談得比較浮淺空泛。
【注意】話題不等于角度。一個話題可以有許多談論的角度。話題作文選取什么角度,經常取決于寫作者的思維深度。
3.要選擇新穎的、獨特的材料體現(xiàn)主題。要選擇好的、與文體相適應的形式表現(xiàn)的內容。
已經發(fā)生過的事情,都是“舊的”,因此任何材料都不“新穎”。所謂“新穎的材料”,指的是別人用得不多的材料。
不要一說起刻苦研究,就只知道陳景潤;不要一說起追求科學,就只知道居里夫人;不要一說起努力成功,就只曉得比爾蓋茨。這種老掉牙的例子,不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列舉一般的生活瑣事和你個人的某段經歷作為例證,這未嘗不可,但這樣做可能很難讓你的生色。舉生活經歷,容易流于煩瑣和俗套。
平時做現(xiàn)代文閱讀題的時候多留意一下,就能積累到一些新穎和實用的作文材料。高中課文中也有不少材料可用,大家也不能忽視。
此外,大家需要留意近期下發(fā)的作文資料。里面有一些新穎而深刻的材料。這些資料是我親自編寫的,不用怎么對得起我老羅呢。
B 警辟的語句
思想最終在中表現(xiàn)為語言。所以,思想的閃光點,實際表現(xiàn)為文中警辟的語句。
寫作文不是編格言選。一篇作文不可能句句都是精彩的警句格言。但是,一篇作文,無論如何需要有一兩句警辟的話。這一兩句話,在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記敘文中是畫龍點睛;在議論文中則可以振起全篇。
根據這個作用,我們可以得出如下方法:
1.如果你寫的是議論文,要盡可能用最警辟的語句,表達的中心論點。
2.如果是記敘文,結尾處的語句一定要精彩,留有余味。當然,你也可以考慮在標題下寫一兩句富有哲理的、能統(tǒng)攝全篇主旨的題記。近年考場作文“題記”泛濫成災,如果駕馭語言的水平不足,那么你寫的題記很可能成為一個幫倒忙的笑話。
3.標題是的旗幟。標題的語言形式應該別致精警,能夠激發(fā)閱讀興趣。
C 聯(lián)系人生哲理框架
對人類來說,世界上沒有哪一種東西比思想具有更大的力量。作文的論述要有力量,就必須注入思想。
《史記》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杰作,其最本質的部分,就在于它對人生和社會深刻的洞察,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作為第一位目標,使《史記》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人生哲學。在這個意義上說,司馬遷不僅僅是一位歷史學家,他更是一位哲人。能記述事件的歷史學家很多,能把歷史記述提升為人生哲學的人很少。文學藝術在展現(xiàn)哲理、表達情感方面,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我們沒有理由不在此方面有所開拓。
至少,一個最低的限度,就是:即使你無法深刻,也必須遮掩淺薄。聯(lián)系人生哲理關鍵詞,將使你達到這個目的。
幾乎所有的考場作文,都能運用人生哲理關鍵詞來深化論述,從而達到“深刻”的要求。關于這一點,我已經反復強調過,沒必要在這里喋喋不休。我的《高中作文要義》中所列的相關論述,考前還可認真參詳。
鑒于同學們作文中多次出現(xiàn)中心論點不明確、不鮮明的問題,這里順便還要強調一個意思:任何,只能有一個中心論點(就像人只有一個腦袋一樣);所有內容,都是圍繞這個中心論點的,絕不能搖擺,絕不能偏移,絕不能散亂。要自始至終緊緊抱住作文題目的中心詞不放,就像危急時刻緊緊抱緊佛爺爺?shù)拇笸?。注意啊,注意啊,千萬注意??!——這個問題是如此嚴重,以至于我老羅不得不在此使用反復的修辭手段了!
二、要有修辭特色
優(yōu)秀的作文必定注重修辭。你的語言水平,一開頭就要盡量體現(xiàn)出來。
在考場作文中,一般的說,使用如下修辭手段是十分有效的:
1.排比和對偶
排比和對偶的重要性在于,在評卷者看來,它體現(xiàn)了考生組織語言的意識。
排比句很有排場。這不是開玩笑。一排起來,那可是很有陣仗的。中國是一個很講究排場的國家,懂得這一點才能真正懂得排比句的意義。
2.反問和感嘆
其作用在于可以增加語調的起伏。它們往往給人有氣勢的感覺。也許你只是虛張聲勢,但即使如此,在評卷者看來,也比無聲無勢強。這里需要指出,感嘆不是我們常說的修辭手法。
3.引用詩文名句
詩文名句的引用,給人的感覺是你的文學或文化積淀深厚(盡管這在多數(shù)情況下其實是一個錯覺)。由于你的引用,評卷人甚至可能忽略掉真正屬于你的那部分語言的拙劣。
4.精心選用修飾語
修飾得當,用詞考究,這是高手如我老羅才能夠做得恰如其分的。但我們需要有這個意識。
5.比喻
比喻可以增加語言的形象感。比喻考驗創(chuàng)造力,一般人是很難寫好比喻的。不過在考場上,哪怕寫兩個很陳腐的比喻句,也比沒有強得多。
世界上多數(shù)人都是庸人,所以,平庸的比喻,也能引發(fā)共鳴。
以上僅僅是一般的技巧,主要針對的考場作文。嚴格的說,這幾種方法并不是創(chuàng)造性的修辭。但是,考場作文并非文學創(chuàng)作,而且這幾種方法,大家都能夠非常熟練地運用。
實用的高考作文3
五歲前,我是一個嬌氣的小姑娘,動不動就哭,以此要挾這個世界給我想要的一切。我知道,每當此時,總會有人伸手給我一個擁抱,過完五歲生日,母親說讓我到南方讀書。那會兒我還不懂夢想是什么,但從母親那濕潤而堅定的眼眸,我似乎又讀懂了。一瞬間,那些所有任性的過往都從記憶里被抽離。迎著一場季風,離開那些懷抱,一個人去迎接一場無遮擋的風雪。
一個人,獨行于天地間。偶爾陽光柔軟的觸角撫摸我的臉頰,有時被烏云淋濕的雙眼迷茫而找不到方向。
一天一夜的車程,窗邊的景色從戈壁灘到丘陵最后終于到了平原。到達岳陽火車站正是凌晨,天空還未見泛白,只能靠站臺清冷又微弱的燈光打量前來接我們的姨父和姨媽。媽媽要我好好聽他們的話,我呆呆的點了點頭。
第二天,母親走了。我站在車站,揮了揮手,安安靜靜的,看著那個熟悉的背影一瞬間被人群掩蓋,我又好想追上去,但依舊沒有動,仿佛就那么一瞬間,我接受了所有現(xiàn)實:從此我將登上一個人的舞臺。
一個人的舞臺上,一個人在教室吃飯,冷了自己加衣服,感冒了自己買藥,難過了說給自己聽。好像獨行于宇宙一角的孤星,沒有光環(huán),沒有衛(wèi)星,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前方的軌跡通往哪去。我繞著世界轉,繞著自己轉。
坐錯車迷了路,不知道繞了多少巷子才終于到家;回西北過年,飛機晚點只好在候機室住一晚。其實我很怕一個人面對這些事,但再怕也只能自己面對,不是嗎?
然后漸漸習慣。
一個人的舞臺上,比很多同齡人缺一段母愛,缺一個在我青春無知的歲月指著我的鼻子罵的人,那一段空白很不是滋味,也讓我嘗到了些許人情冷暖。
一個人的舞臺上,一個人寂靜,一個人感傷,一個人快樂,走走停停,一路風霜或陽光,沒有誰能為我分擔,都必須自己承受。
也許這是痛的領悟。
一個人的舞臺上,無助的時候也曾頹廢過,疼痛的時候也曾逞強過,回頭的時候也曾無奈過。可能那些該放棄的都忘記了。
也許這是幸運的價值。
一個人的舞臺上,終于還是沒有因為什么而墮落,沒有因為傷痕而就此停下腳步,沒有因為難過就不再微笑??赡艽煺墼撟屛覒c幸,如果驕傲沒被現(xiàn)實冷冷拍下,又怎會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遠方。
若不是每顆星甘受孤獨的黑暗,也不會有絢爛的夜;若不是每粒種子忍耐苦悶的成長,也不會發(fā)現(xiàn)抬頭就可以看見天空,還有無數(shù)和自己一樣的孤獨者跟自己一樣剛剛抬起頭。
一個人的舞臺上,掉眼淚時用笑掩過,把眼淚裝在心上,會開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憊的時光,閉上眼睛聞到一種芬芳。該相信可以伸手就能抓住陽光,握住夢想,繼續(xù)遠航。
一縷陽光從太陽到達地球需要8分鐘,也就是說,黎明的第一縷陽光在我們看到的8分鐘前就已誕生,夜晚最后一絲金線早在8分鐘前就接近衰竭。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千鈞一發(fā),又怎會曉得執(zhí)著的人有隱形翅牓。
那么,別放棄好嗎?那縷溫暖應該已經在途中等待涂抹第一筆紅霞。別回頭好嗎?既然這冗長的8分鐘還足以照亮世界,這場黃昏落幕以前,我會找到新的起點。
以后的一個人,會擁有陽光。
一個人的舞臺上,孤獨的舞臺,精彩地唱一出獨角戲。
實用的高考作文4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杭州圖書館允許拾荒者、無業(yè)游民入館,讓他們在設有空調的書館內免費閱讀、看影視、上網、聽音樂。圖書館對他們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凈再閱讀。這個做法已經堅持了十余年。因此,杭州圖書館被稱贊為史上最溫暖的圖書館。曾有讀者對身邊的流浪讀者散發(fā)異味而感到不滿,無法接受,說允許他們進圖書館是對其他人的不尊重。對此,館長回答,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您如覺不便可更換座位,或者選擇離開。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請將你的看法寫一篇評論。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體現(xiàn)你的思考。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第一次分解:多角度立意分解。①知識面前人人平等;②弱勢群體的權利也需要尊重;③社會呼喚人文關懷;④公共服務應惠及全民;⑤溫暖的寬容。第二次分解:分論點分解。以《溫暖的寬容》為題,考生可以圍繞這個立意,在說理層次上采用分論點并列式寫法,從而將道理分析得既有層次又很透辟!
【例文展示】溫暖的寬容
杭州圖書館允許拾荒者、無業(yè)游民入館享受相關服務,因此被譽為史上最溫暖圖書館,盡管有人對這種做法頗有微詞,但并不妨礙對此的贊美。這種溫暖,來源于寬容。溫暖的寬容,本質上是一種平等的尊重。人人生來平等,理應享受同等的權利,然而現(xiàn)實中,這些拾荒者、無業(yè)者構成的弱勢群體卻受到旁人無情冷漠的歧視。杭州圖書館將最起碼的尊重給予了這些在生活中飽受苦難的人,讓他們在生活的艱辛與風霜之余,還能坐擁一小片書香,安寧的陶冶身心、享受生命的美好,著實令人欣慰。當今冰冷世界中,還有著這樣一個世外桃源,對一切在生活重壓下掙扎的人來說,實在是一種來之不易的幸福。溫暖的寬容,是促進社會和諧的催化劑。每一個社會都在角落處蜷縮著一群人,他們渴望被社會接納卻又被嘲諷、蔑視所傷害。如此的寬容,無疑可以融化他們心中久久凍結的艱冰,他們融入社會,不再被排斥于人心的高墻之外,亦不會再排斥給予他溫暖的世界。社會因此而能更加融洽。有讀者稱這種行為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誠然,圖書館是需要干凈、整潔的場所,但何必將話說死?些許的忍讓無傷大雅,連這些一絲的溫情都要奪去,莫非真要成為利益至上的世界?那還真是可悲。溫暖的寬容,需要人們放下心中的成見,攜手創(chuàng)造。
人們到底厭惡他們的什么?身上散發(fā)的異味?卑微的姿態(tài)?抑或是心底自發(fā)涌起的惡心?所有的一切,都是能夠被包容和忍讓的。弱勢群體并非無用之人,也在為我們、為社會默默奉獻微薄之力拾荒者清理垃圾、大多數(shù)無業(yè)者也曾經是埋首工作的一員對于他們,我們何苦固執(zhí)地抱著嫌惡的態(tài)度?摘下有色眼鏡,獻出一點寬容之心。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弱勢群體獲得了溫暖,而我們也會從中收獲快樂,何樂而不為?《大道之行也》中描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圖景,毋庸置疑的是,杭州圖書館的這種溫暖的寬容,為寒冷的社會注入了鮮活的生命。這是一根道標,引領著我們散發(fā)良知的光和熱,照亮我們和他們之間的鴻溝。在未來,這幅圖景定不遙遠。
【點評】本文針對杭州圖書館允許拾荒者、無業(yè)游民入館享受相關服務,因此被譽為史上最溫暖圖書館這件事,將立意定為溫暖的寬容并以此為標題,深得要領。結構上采用分論點并列架構,使得文章骨架硬朗,說理層清晰,重點突出。
實用的高考作文5
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面對語文考試的半壁河山――作文,我們如何挽半壁河山于既倒呢?
一、審話題,挖內涵,高考作文應對八對策 要寫出深度。
高考作文形式越來越開放了,給予考生的創(chuàng)作空間也越來越大了。但是無論話題怎樣變化,命題者對于考生的隱性要求并沒有出現(xiàn)根本的變化,即要求考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生、關注自我和他人、關注集體、關注歷史、關注未來等等。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考試作文都可以體現(xiàn)出一個共同點來,即:要求考生體現(xiàn)出“自我”與“他人”的“以人為本”的關照意識。也就是自我與他人、自我與集體、自我與歷史、自我與將來等等。因此,考生一定要弄清話題的內涵和外延。如:“山給人以沉穩(wěn),水給人以靈動”、“忘記與銘記”、“說安”、“跑的體驗”等話題的審查。可以這樣來概括,對于話題作文的思考,總是可以上升到這樣的一個層面。只要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會有一定深度。
二、選取自己最擅長的形式來寫作。
高考優(yōu)秀作文,大多有比較特殊的形式。根據經驗,容易得到閱卷老師親睞的常用形式有:引用式(在文章開頭寫一段引語作為題記,然后才是正文,而引語往往起到一種或深化題旨,或畫龍點睛的左右,甚至可以為自己的寫作初步確定一個思路和方向)、散化式(文章開頭可以用一段引語,正文部分再以小標題的形式來寫作。這樣的寫作空間比較大,對于不擅長組織材料的學生而言不失為一中最佳寫作方式)、故事新編(將傳統(tǒng)的故事按照現(xiàn)代的方式來重新解讀,或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或另辟蹊徑,一構思內容見勝)等。常用文體有散文(尤其是余秋雨式的文化散文)、議論文(但不能是干癟的議論,多是那種夾敘夾議的)、小說(比如故事新編、微型小說等)、記敘文(寫出真情,能夠喚取普遍共鳴的感情類文章)等。而在缺乏寫作功底的情況下,為了追求創(chuàng)新,一味的追求形式,將文章寫成說明書、實驗報告等,將文章弄得四不象,讓人一看就不能產生好感,更不用說得高分了。
三、精選題材,確定范圍,突破窠臼,力求創(chuàng)新。
每個考生,寒窗苦讀十多載,多少總會有一些自己的積淀,都會有一些自己最熟悉最擅長的東西。我們通過多年的語文學習,都應該有對自己有著較深影響的文學性的東西存在。但是,面對作文,有一些人束手無措,無從下手。除了確實儲備有限以外,很大的一個原因還是對知識不能調動,不能將儲備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臨近高考,對已有的儲備進行一番梳理,是必須的。反思一下自己對某一類的題材掌握得怎樣了,比如家國方面、歷史方面、人生理想方面、道德情操方面、社會問題方面等等。做好了這樣的準備,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余。對于材料,我們一定要出奇制勝,即使是已經比陳舊的素材,我們也要從不同的角度的寫出新意,老師筆記《高考作文應對八對策 要寫出深度》。創(chuàng)新,在材料的運用上是一種很好的體現(xiàn),因為它可以充分的體出一個考生的敏銳性和深刻性,萬不可小視啊。
四、巧命題。題目要詩化,哲理化。
“文章的標題就是文章的眼睛”。怎樣使自己的眼睛讓別人即使匆匆的一瞥也會留下難忘的印象呢?這顯然有一種命題的藝術。觀察高考優(yōu)秀作文,多是有一個精彩的題目。好的題目多具有共同點,即:或直露得讓人觸目驚心;或含蓄得讓人回味無窮;或充滿哲理,使人再三品味;或充滿詩意,讓人如含英咀華。如:《留些誠信給自己取暖》(20xx)、《泥水里的笑容》(20xx)、《路是月的痕》(20xx)、《蘇軾的赤壁》(20xx)、《永遠的蘇武》(20xx)、《千年一嘆》(20xx)等,不難發(fā)現(xiàn),好的標題,要么來源于詩句的化用,要么來源于名人的言論,要么是就是精心的構思。如果直接將話題作為文章的題目,就如同一雙毫無特點的眼睛,怎么能給人留下好而深刻的印象呢?
五、深構思,一定要寫出作文的深度。
深刻的作文,是受到大家親睞的。它直接體現(xiàn)了考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意料與情理的較量》一文。上文已經在審話題部分談到,要弄清話題的內涵和外延,實際上就是要求做到作文的深刻。
六、講文采,要有亮點。
一篇文章如果通篇都是云山霧水的表達,或重復羅嗦的語句,或平淡不驚的內容,或按部就班的材料。怎能得到別人的喜歡?高考閱卷老師該看到了多少大同小異的作文?。【烷喚硇睦矶?,如果在過程中能夠給老師一種眼睛突然為之一亮的感覺,那這樣的作文想不引起老師的'重視和注意都難?。?/p>
講究文采,大體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來進行。(一)多引用或化用經典的詩詞名句。如寫家國題材的,我們就可以聯(lián)想到有關屈原、諸葛亮、杜甫、陸游、辛棄疾、蘇軾、岳飛、林則徐等古人的千古名句。在平時積累整理的基礎上,在考場上我們可以隨手拈來,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來;(二)用警句的形式精練的概括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跡。如20xx年四川一考生作文《永遠的譚嗣同》??忌欢ㄒ阉悸否Y騁到廣闊的時空,穿越古今中外,盡力搜尋自己大腦中儲備的材料,去粗取精,將之納入自己的作文中來;(三)無論是記敘、抒情還是議論,行文中應該考慮到句式的整齊和靈活。如多用排比句、修辭句等組成的整句形式,間或以靈活的散句,讓文章給人一種氣勢貫通而不拘變化的感覺。如:《意料與情理的較量》一文“弒義帝以驅范增,信劉邦而中反間,失范增又失諸將,擁萬軍卻無良將,氣焰高而不虛心納下,生活奢侈而不知節(jié)制”,讀來頓覺氣勢酣暢,盡一唱三嘆之妙。
七、辟蹊徑,穩(wěn)中求勝。
近年來的高考都在講究創(chuàng)新,所謂“創(chuàng)新”即是考生在立意、形式、材料運用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高考是一場選拔性的考試,要求充分的體現(xiàn)出考生的個性認識特點。你認為容易作文,別人未必不如此認為,如果都這樣,個性特征怎能得以體現(xiàn)?那樣的作文多半是千篇一律的為文,要想在那樣的作文中選出一篇頗具特色的文章來,那不是比登天還難嗎?一篇《赤兔之死》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正面例子。
求創(chuàng)新的同時,我們又不能輕易的去冒險。如果貿然的去為了追求一味的“新”,而又不能確實體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特色,那樣的作文恐怕會是更加的失敗的。這樣的例子我們幾乎每年在高考中都會發(fā)現(xiàn)。所以我們還是提倡穩(wěn)中求勝,穩(wěn)中求新,切不可把一次重要的高考輕率的當作作文寫作的嘗試。
八、美化卷面,工整書寫。
可以說,無論什么時候,卷面的美觀,工整的書寫都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特別是在高考作文中這一要求尤其顯得更加的突出。試想,在有限的時間里面,閱卷老師要“完成”那樣多的任務,其“認真”的程度可想而知。不知道多少作文是在閱卷老師的大筆一揮之下,要么成了煌煌大作,要么就被打入十八層地獄。而考場中的又多是一些“中庸”的作文,老師多給一個四平八穩(wěn)的分數(shù)。我們靠什么來取得閱卷老師的厚愛,除了卷面和書寫外實無他途。要求每個人要把字寫得干凈、清楚。書寫及卷面好了,考生得上幾分的人情分是沒有問題的。
寫作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平時“厚積”,才能在考場中“薄發(fā)”。但是,在高考前夕,針對高考要求,了解高考作文特點,做好充分的準備,對于廣大的考生而言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愿大家在今年的高考競技場上都能旗開得勝,蟾宮折桂!
實用的高考作文6
實用的高考作文6篇 高考作文寫作相關文章:
★ 2023高考作文押題范文:心存敬畏,行有所止5篇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