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會員“l(fā)anbeigukan”收集的關(guān)于傳承的成語(共3篇),供大家品鑒。
關(guān)于三國故事的成語 篇1
三國時,司馬炎當上晉國的皇帝,史稱晉武帝。他吞并了蜀國后,又出兵滅吳,準備統(tǒng)一中國。司馬炎召集大臣們商量滅吳大計,許多人主張馬上滅吳,等積蓄了足夠的兵力再說。因此,司馬炎一直下不了決心。
這時,大將杜預寫了一道奏章給司馬炎,認為必須乘吳國衰弱的機會,一舉殲滅。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大臣張華征求意見。張華權(quán)司馬炎趁早伐吳。司馬炎便下了決心,封杜預為征南大將軍,南下滅吳。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diào)動20多萬兵馬,分成六路,討伐吳國。第二年,杜預攻占了江陵斬了吳將伍延。沅江、湘江以南的吳軍聞風喪膽,紛紛開城投降。
接著,司馬炎下詔,命杜預從水路向吳國國都建業(yè)進發(fā)。有人擔心吳國立國長久,一下子殲滅它不切實際,主張把戰(zhàn)役推遲到冬天。
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如今晉軍斗志昂揚,猶如利刀劈竹子,劈過幾節(jié)后,就迎刃破裂,滅吳不會再費大的氣力了!”在杜預的指揮下,晉軍一鼓作氣,攻占了吳國國都建業(yè),終于統(tǒng)一了全國。
關(guān)于“百”的成語 篇2
東漢末,襄陽大名士龐德公有個很有才學的侄兒,名叫龐統(tǒng)。那時候,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常去拜訪龐德公,和龐統(tǒng)也成了好朋友。龐德公非常贊賞他倆的才能,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tǒng)為鳳雛。在龐德公的眼中,他倆都是當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時,龐統(tǒng)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龐統(tǒng)送葬到吳郡。吳郡很多文人早就聽說龐統(tǒng)的名聲,所以等他將要西歸南郡去的時候,大家都去看望他。連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陸績、顧劭Ghdo)、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門聚會話別,談古論今,非常歡暢。談論間,眾名士請龐統(tǒng)評論一下在座人員。
龐統(tǒng)先評江東著名學者陸績,他說:“陸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動但腳力強勁的馬,有超逸的才能。”眾名士聽了,都說他評到了點上。
接著,龐統(tǒng)又評顧劭。他說:“顧先生好比是一頭跑得很慢的耐勞的牛,但能夠背負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有人請他評評自己,他頗為自負地說:“為帝王出謀劃策,治理天下,我還是可以勝任的。”
關(guān)于炎黃子孫的成語接龍 篇3
孫龐斗智 → 智小謀大 → 大快人心 → 心口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天壤之別 → 別有洞天 → 天翻地覆 → 覆地翻天→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 天壤之別 → 別有洞天 → 天翻地覆 → 覆亡無日 →日薄西山 → 山清水秀 → 秀水明山 → 山明水秀
關(guān)于傳承的成語相關(guān)文章:
★ 愛國四字成語
★ 難開頭的四字成語
★ 描寫兒童的成語
★ 宿的四字成語
★ 褒義詞的四字成語
★ 以花開頭的成語
★ 月開頭的成語接龍
★ 免的四字成語
★ 一年級親子閱讀成語故事心得3篇(親子閱讀成語故事家長感悟)
★ 靜開頭的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