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儒林外史讀后感格式范文高中3篇(《儒林外史》讀后感高中),供大家賞析。
儒林外史讀后感格式范文高中1
《儒林外史》中,刻畫了200多個人物,無論是貪贓枉法的官員、迂腐的秀才、不知廉恥的社會蛀蟲、行為特異的民間人士,還是平明市井的百姓,都刻畫得充滿個性色彩,并不"刻板化",而是有著十足的個性刻畫,顯得栩栩如生。無論是因為一朝中舉而發(fā)瘋發(fā)狂的可笑的范進,還是從一個樸實青年變?yōu)橐鹿谇莴F的匡超人,還是讓女兒殉節(jié)又失聲哭泣的窮秀才王玉輝,還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官員,在吳敬梓的筆下,都栩栩如生,記錄了當時世間的種種令人震驚的丑惡和腐敗,也預示著清政府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衰敗和罪惡。
中國的科舉制度,自隋朝開始,一時確實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漫長的封建歷史中,尤其是明代以后,逐漸以八股文等束縛人的思想,科舉成為了統(tǒng)治者禁錮愚化人民的重要手段。在封建社會中,文人拋棄了儒家"修身治國"的高遠理想,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在科舉考試中求得一席官位,升官發(fā)財。人的思想漸漸地被異化。從先秦以來,學術界和有志分子就積極探索人生宇宙真諦、在魏晉時代,嵇康等人"越名教而任自然",也追尋世間的公理,唐時代為國建功立業(yè)的高歌激昂,這些,無不閃爍著積極的為國為民和探求真理的思想。而到了明清時代,中國閉關鎖國,在西方走向資本主義時代的時候,中國的封建統(tǒng)治反而進一步加強。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八股制的科舉制度成為了束縛文化人思維的最好武器。在這種毫無生氣毫無意義的知識的熏陶下,一批批的愚儒如范進的人產(chǎn)生了。哪怕在康乾"盛世",社會上這樣的丑惡姿態(tài)仍然比比皆是,《儒林外史》以一個清醒的眼光為我們記錄和揭露了著一切。
中國開始落后于西方,始于明清。之所以落后這么多,之所以在清末被西方所宰割,一個千年大國,曾是世界文明中心的大國,幾乎滅國,直至今日仍在各方面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跟明清幾代的黑暗歷史是分不開的。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人們都是在做一些毫無益處的爾虞我詐、道德淪喪,真理盡失,不求上進,這樣的社會是不會前進,只會倒退的。《儒林外史》像是一部錄像帶,為我們記錄下了當時的一切,揭示了中國落后衰敗的答案,其資料和批判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在晚清這樣的封建社會里,人心不古,社會丑惡敗陋。但是也有少數(shù)的有些許清醒意識的人存在。比如書中的"四大奇人",他們還保留著些許道德。但是他們的力量在封建統(tǒng)治前又是多么的薄弱。這些"奇人"有著正直的意識,卻又是現(xiàn)實中最為落魄的人。而那些升官發(fā)財錦衣玉食的人,卻恰恰是最缺德的人。而這一片顛倒荒唐的丑惡社會中,也有一些點滴的良知,這些良知在現(xiàn)在看來是多么的珍貴讓人唏噓啊。
在那個年代,吳敬梓也曾尋找過解決的出路,他曾經(jīng)寄希望于一些士大夫,但是希望最終破滅了。究竟什么才能救中國,這個問題留給了近代的中國人,為了國家的存亡,文化的興衰、民族的血脈,一代代先烈拋頭顱撒熱血,終于共產(chǎn)黨以社會主義的方式迎來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初步繁榮。
離吳敬梓那個年代已經(jīng)很遠,生活在這個時代是我們的幸福。但是強國興民的任務還任重道遠。無論是追求真理的學術界還是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的人們,都不要忘記保留一份愛國的熱誠,一份對于社會的責任感?!度辶滞馐贰返淖髡邊蔷磋骶褪潜в羞@樣一份對于國家社會的責任感,才寫了這部經(jīng)典的書。社會時代的進步,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更要記住這一點,為國做貢獻不是一句空話。
儒林外史讀后感格式范文高中2
初識《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劇《范進中舉》之后??赐曛蟛挥X驚異于作者的獨具匠心,卻沒有領略導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開《儒林外史》瀏覽了整個故事之后。
《范進中舉》講的是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終于考上舉人,歡喜至瘋,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縱觀全文事實上卻并不是那么簡單。
中舉從范進身上來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終于出頭,從他發(fā)瘋來看足以看出那時的讀書人對功名癡情一片。但他們的癡情并不是為了道德理論上的治國之經(jīng),而是純粹的個人升官發(fā)財。范進是千萬得中讀書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們的榮華為不得中的讀書人做榜樣,加深科舉對他們的毒害。
中舉對胡屠戶來說,也是意義非凡。對范進中舉前要打要罵由著性子來,一旦中舉后,因范進發(fā)瘋讓他打范進一巴掌,他卻說:“(范進)雖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比绱吮惆岩粋€勢利小人的嘴臉清晰的勾畫了出來,胡屠戶就是那些滿腦子也是功名,中了科舉余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還有那些鄉(xiāng)紳,都在第一時間忙不迭的為范進送金送銀,正是他們?yōu)檎畟鞑タ婆e毒推波助瀾。
作書中充斥著諷刺味,辛辣尖刻,這與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聯(lián)系。者吳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敗家子。他后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幾次三番找他參加科舉,他都不應。他的書桌下有八股細繩,每根下都有一個臭蟲,一個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因為貧困無法取暖,他常邀請朋友繞成行走還“歌吟嘯呼,相與應與”,并稱其為“暖足”。這樣的背景下,無怪乎書中描寫如此地耐人尋味了。
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生活的時代很少有人提及科舉這類的話,也沒有了書中迂腐的現(xiàn)象。但是,我們常??匆娂抑欣先藶榱俗屜孪麓恼J凌晨排隊報課外班,諸多考生因為中考高考日以繼夜讀書,有些考上的扔書慶賀,有些考不上的跳樓自殺。很多人拿著文憑大吃大喝。不知以后是否還會有一本“儒林次史”來諷刺這個時代的制度。
儒林外史讀后感格式范文高中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儒林外史》,這是一個諷刺古代封建制度的小說,塑造了很多形象的故事和人物。作者吳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極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讀書人靈魂的玷污、人格的墮落。在這部蔑視一意功名富貴的讀書人的著作中,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情節(jié),但科舉制度的腐敗這一中心思想?yún)s將各個人物與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來,構成了一幅有內在關聯(lián)的民間士林百態(tài)圖。
《儒林外史》的藝術成就主要在于:第一,突破傳統(tǒng)說書體小說的敘事模式,進入文人書面化創(chuàng)作;第二,通過獨特、鮮明的諷刺藝術成就反諷藝術的巔峰之作;第三,創(chuàng)造了新的小說結構形式——以思想貫穿的連環(huán)短篇結構。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諷刺藝術達到最高峰的一部巨著,也是一面封建社會的照妖鏡。它通過對封建文人、官僚豪紳、市井無賴等各類人物的真實生動的描寫,并涉及當時的政治制度、倫理道德、社會風氣等,讓人深刻地認識當時的封建社會。
說到讀史,有必要說說讀史的境界,在此借用佛教中的三種境界:“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讀史的境界或許會因人而異,但大概不會偏離這三層意思:第一層境界是只看到歷史的'表象,“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層境界是能透過歷史表象看到當時社會的本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層境界是通過對歷史的了解從而提煉出能為當今社會所用的意識并運用于當今社會,“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閑齋老人說《儒林外史》“讀之者無論是何人品,無不可取以自鏡”,此僅為讀《儒林外史》的第一層境界;透過《儒林外史》深刻認識當時的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大興文字獄,設博學宏詞科以作誘餌,考八股、開科舉以牢籠士人,以理學統(tǒng)治思想等方法來對付知識分子,其中,尤以科舉制為害最深,影響最廣,使許多知識分子墮入追求利祿的圈套,成為統(tǒng)治者的玩偶、學而無用的市儈,此為讀《儒林外史》的第二層境界;《儒林外史》中反映的是當時封建社會的客觀現(xiàn)實,但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看不清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則純屬當時人們的主觀意識問題,吳敬梓是“世人皆醉我獨醒”,他深切期盼能喚醒世人,或者說得更偉大些,他想醫(yī)治社會、拯救世人。
如果這當真是吳敬梓寫作《儒林外史》的目的的話,則他的思想意識很值得當今社會有責任心的人所借用,此當為讀《儒林外史》的第三層境界的首要內容。當今社會有責任心的人應當如吳敬梓那般,用明晰的眼光和準確的判斷力,認識社會、認識事物,準確表現(xiàn)和揭露社會,了解社會和事物的本質,掌握社會和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分清是非,引人愛俗、樂俗,或者因為憂世傷俗,奮而醫(yī)世救俗,從而促進社會進步和發(fā)展,切不可以一己私利的眼光看待社會、看待事物,憤世嫉俗,蠱惑他人棄俗、反俗,讓人誤入歧途,更不可以擾亂社會謀取個人私利為目的做出反人民、危害人民,反社會、危害社會的事情。
儒林外史讀后感格式范文高中3篇(《儒林外史》讀后感高中)相關文章:
★ 儒林外史的的經(jīng)典讀后感3篇 《儒林外史》的讀后感
★ 麥田里的守望者高中讀后感作文3篇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
★ 高中《女生賈梅》讀后感作文16篇 《女生賈梅》的讀后感400
★ 魯濱遜漂流記高中學生讀后感3篇(《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