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最新上映電影《冰雪奇緣2》觀后感范文5篇 看電影冰雪奇緣2 觀后感日記,供大家賞析。
最新上映電影《冰雪奇緣2》觀后感范文1
不同于第一部里以白色為主色調的冬季環(huán)境,這次《冰雪奇緣2》展現的是色彩更為豐富的秋季環(huán)境——但此“秋季”又和我們熟悉的有所不同,少了些活力,多了些神秘,所以影片的主色調選用了與迷霧氣質更搭的橘色、橙紅色和紅紫色,而非更明亮的黃色。
影片的主舞臺放到了一座魔法森林中,落葉繽紛之間暗藏了許多未知的魔法力量——這個“冰雪版”的秋季十分獨特,與故事氛圍很搭,一看就能讓人信服。
作為影片中新出現的設定,風、火、水、土四大元素的設計也很有心,其靈體都很符合它們各自的特征。
風靈無形無狀、不可捉摸,要通過它帶起的楓葉才能看到其存在,來無影去無蹤的它喜歡惡作劇;
火靈躁動不安、動靜難定,看似野性難馴,動不動就要燒東西玩,但其實只要對待得當,它就是只可愛的小蜥蜴;
水靈已經提過,以水馬形態(tài)示人的它是兇猛的斗士,由于肩負守衛(wèi)秘密的使命,所以更多展現的是水危險的一面;
土靈厚重凝實、勢大力沉,以大地巨人形態(tài)出場的它們,看似笨拙蠻橫,卻又不可或缺。
艾莎以象征著“第五元素”的身份與它們接觸、周旋、互動,也算是設定上的相得益彰。
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jié)里”,《冰雪奇緣2》許多地方都能體現影片的“考慮周全”,尤其是與時俱進的著裝,不僅讓人物形象漂亮,更是由外及內地展示出了角色的成長和變化。
在第一部中,艾莎和安娜都還是剛要成年的少女,所以穿著以色彩艷麗的亮色系宮廷長裙為主。
到了第二部中,姐妹倆的著裝風格明顯都成熟了不少,便裝在輕便舒適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她們女王和公主的身份——艾莎身穿貼身的淡紫色連體長裙,尊貴典雅,安娜則穿著象牙色收腰長裙,外罩一件精短小外套,貴氣不失活潑。
更典型的是她們前往北方國魔法森林時的服裝。
姐妹倆的穿著大致相同,都是貼身內衣+連體一步裙+披風+皮靴:艾莎是“冰雪1”經典款的水藍配色,因為不怕冷,整體上都更輕薄些;安娜的深黃+黑+紫紅搭配更厚實穩(wěn)重些,脫去外套后也十分便于行動。
當然我說的也許有偏差,很希望能有服裝設計專業(yè)或熟悉西式女服的小伙伴來分析一番~
我這個外行人之所以非要提服裝,是因為艾莎最終那套衣服實在太!漂!亮!了!
劇照很難體現出來,電影里才能感受到……如果說上部電影艾莎那套水藍色紗裙是華麗貴氣、鐘靈毓秀,那么《冰雪奇緣2》里艾莎那套完全體的冰白色衣裙,則完美詮釋了何為“簡約的奢華”,簡直是仙氣十足!
連我這個鋼鐵直男都忍不住想懷少女心,做一把公主夢了……
最新上映電影《冰雪奇緣2》觀后感范文2
人生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比如突然其來的匆忙,說不定也預示著一場愉快的相遇。剛剛刷完正在上映的迪斯尼動畫《冰雪奇緣2》(《Frozen》),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是其中的樂趣和溫情卻要親身體驗過方能會心一笑。
在度娘上看到原著居然是安徒生的《SnowQueen》(白雪女王/冰雪皇后),真是讓我囧了一把,可以說那個故事和本作關系不大,因為《SnowQueen》這個故事我還滿喜歡的,但是比起原作白雪女王是惡BOSS的設定,這個故事卻更貼近人心。
在一個叫做阿倫戴爾的國家,有一對幸福的小姐妹,姐姐艾莎天生就會魔法,妹妹安娜則是一個活潑可愛的麻瓜,加冕為女王的當天,艾莎魔法的失控,使得整個國度變成了冰封的世界,她自己也躲進的山中的冰雪城堡之中,而妹妹安娜,則將國家托付給初次見面就一見鐘情的漢斯王子,和途中遇到的鄉(xiāng)村平民克里斯托弗一起踏上了尋姐之路……
我能說這個簡單的故事,我卻只猜中了開頭么,一開始的漢斯王子是多么的風度翩翩彬彬有禮啊,結果沒想到翻臉比翻書還快,居然是衣冠禽獸覬覦王國的BOSS,看來認為動畫電影向來都是大團圓結局兩姐妹一人一個帥哥抱回家然后幸福的生活下去,有這種想法的我還是太TM天真了,而且看完影評,終于發(fā)現不是我一個人沒下限了——最后男主克里斯托弗奔向安娜,而安娜卻轉身飛奔去拯救艾莎,我就猜到如果是在B站肯定有人會刷“這才是真愛啊”(== 經常刷B站果然不是個好習慣)。
咳咳,回歸正經,不得不提的是本作的亮點個人覺得還有兩處,一個是音樂,是的,動畫中有不少通過音樂表達情緒的場景,讓人感覺像在看音樂劇,無論是兩姐妹小時候的那曲《Do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還是和混蛋王子的那曲《Love Is An OpenDoor》,都非常棒。
當然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姐姐艾薩的那一曲《Let ItGo》,此處真是音樂絕了、特效絕了、配音絕了、情緒的表達更是絕了!!!!請允許我用四個感嘆號表達當時的震撼之情,簡直是放大招的節(jié)奏啊,旋律切合著人物的心緒,傷心、絕望、以及壓抑后的釋放,畫面從慢至快,從無序至有序,從掌心腳下的展開的碎片到宏偉壯觀的城堡,明明應該只是透過了我們的視覺和聽覺,但在那一刻,屏幕前的人一定是五感皆受觸動,仿佛能感覺到徹骨的寒風通過呼吸直抵心底,冰晶滑過面頰有刺痛的感覺,甚至錯覺似的有雪融化在皮膚上融成了水珠。據說,制作團隊為此還專門請研究雪花的物理學家現場制雪,并且繪制了約2,000多種不同形狀的雪花,而為了這個城堡的誕生,他們還前往魁北克,深入觀察光線碰到冰墻的折射,無怪乎當那一幕出現在觀眾眼前時,不得不讓人驚訝于那細致入微的構造。
而全劇中,我第二喜愛便是雪人雪寶的那首《InSummer》,試想,一個雪人,竟然旁若無人的暢想著各種身在艷陽高照的夏天的種.種活動,配著輕快的曲子和信馬由韁的畫面,觀眾在熒幕外笑倒,不得不感慨,能夠想象出這樣的場景,制作者們是何等的童心未泯。感謝迪斯尼,這個可愛的配角在最后也沒有融化掉,它終于能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夏天。
最新上映電影《冰雪奇緣2》觀后感范文3
作為全球影史票房最高動畫電影的續(xù)集,《冰雪奇緣2》自然會打“情懷牌”,問題只是到什么程度。
在我看來,影片在致敬第一部時還是相當克制的,頂多只占1/10到1/8的比例,而且主要是為了有效串聯起兩部電影的劇情。
比如開場,同樣是年幼的艾莎和安娜與父母同框,不同的是,這次父母親要講述一個關于過去和未來的故事……
影片的笑點相比前作有較大的提升,許多角色都貢獻出了符合自身人設的特色幽默。
最最搶眼的當然是雪寶(Olaf)了,它把自己的身體特點開發(fā)到了極致,配合上又萌又暖又好玩的孩童性格,為大家?guī)砹嗽S多笑聲。
我把情懷和笑點放到一起說,是因為這兩點在《冰雪奇緣2》中起到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還記得第一部里艾莎唱《Let It Go》吧?她搖曳身姿邊走邊唱的場景,可是“冰雪”的招牌畫面。
而《冰雪奇緣2》偏偏就拿艾莎這一經典POSE開涮,還是兩次:一次是在大家玩游戲時雪寶的COSPLAY,另一次是艾莎在秘境中看到過往時的不忍直視。
既是高姿態(tài)的致敬,又是低姿態(tài)的調侃,相信粉絲們看到這幾幕時絕對能會心一笑。
可以說,影片在處理情懷和笑點方面十分細致、用心,沒有刻意販賣或尬笑的味道,“娛樂性”完全可以保證。
“歌好不好聽”是評價冰雪電影的重要標準之一,許多觀眾最關心的就是這個。
《冰雪奇緣2》的音樂仍由原詞曲作者克里斯汀和羅伯特操刀,個人感覺,新一批原創(chuàng)歌曲的調調和上部差別略大,或許不如《Let It Go》和《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等曲子那么“上頭”,但其風格是一脈相承的,如果就敘事和抒情作用來說,有幾首歌甚至還更勝一籌。
比如阿杜娜皇后為女兒們唱的《All is Found》,用搖籃曲的旋律加上神秘傳說的內容,不僅表達出了皇后永恒不變的母愛,也為將來的冒險故事埋下了伏筆,再配合“木頭姐”意猶未盡的聲線,整首歌仿佛連接了時間和萬物。
影片主打曲《Into the Unknown》得到了“一歌三唱”的待遇:女聲清唱前奏,空靈而悠長,以召喚艾莎的“遠方聲音”出現;艾莎一人獨唱,歌聲抑揚頓挫,從抗拒到面對,表現了女王直視未知挑戰(zhàn)的勇氣;結局主題曲加入了更多搖滾元素,初聽沒啥感覺,多聽幾遍會越來越帶勁……
尤其是艾莎獨唱那段,充分展示了她復雜的心境變化——艾莎雖然經歷過一次冒險,可她心里并不想再來一次,所以剛聽到召喚時,她會畏懼、退縮,等明白必須直面自己的命運,艾莎才堅定信心踏出了義無反顧的一步。
略有遺憾的是,《Into the Unknown》出場稍早了些(全片第三首歌),觀眾情緒上的沉淀還不太夠,效果有些打折扣(同為主打曲,《Let It Go》是第五首出場)。
此外,《Some Things Never Change》、《Show Yourself》等其他曲子效果也很棒。
例如雪寶的獨曲《When I Am Older》,唱出了成長的疑問和對未來的憧憬,亦莊亦諧,克斯托夫的獨曲《Lost in the Woods》更是用老式卡拉OK的質感唱出了戀愛男人的煩惱,喜感十足。
相比之下,《冰雪奇緣2》在特效方面的進步就要明顯多了。
實際上,第一部的特效已經足以令人嘆為觀止了,特別是大地冰封和冰雪消融的動態(tài)場景,細節(jié)和流暢度都代表了當時3D動畫電影的最高水平,再過許多年看都不會顯得過時。
到了第二部,主創(chuàng)團隊硬是把視效又提升了一格“肉眼可見”的刻度。
艾莎決心響應召喚、近乎失控地釋放自身力量共鳴時,整個阿倫黛爾王國瞬間被帶有四大元素圖案的冰晶充斥——短短幾秒鐘里,無論從宏觀廣角鏡頭還是從微觀特寫鏡頭去看,畫面都稱得上錯落有致、精致細膩。
還有數場艾莎如真似幻的獨角戲,也漂亮到有些“炫技”的味道。
第一部使用較少的“星光噴墨”特效,到了《冰雪奇緣2》里不僅放開了用,還玩出了各種花樣,搭配不同色彩、形象和意境展示,那叫一個美輪美奐。
而最令我驚喜的,絕對是艾莎跨越暗海時馴服水馬(水靈)的一場戲!
動態(tài)水效果一直都特別考驗特效團隊的能力,影片通過海面、海浪、冰面、水下等多個視角證明了自己的卓越水平。
艾莎鬧海斗水馬的過程,充分考慮到了水“無色無形”的基本特點,以及人體和冰塊在水中的流動形態(tài),飄動的鬢毛、轉瞬即逝的冰晶、從深藍到淡青不停變幻的水馬色彩,層次感強、流暢度高,看上去分外震撼,特別是艾莎變出冰韁繩套馬跨騎的一幕,剛柔并濟、颯爽英姿,我?guī)缀蹩旖谐鰜砹?
毫不夸張地說,這段戲是我今年看過印象最深也是最優(yōu)秀的特效場面了,一定要吹爆!
最新上映電影《冰雪奇緣2》觀后感范文4
《冰雪奇緣2》在各方面都比第一部更加“成人化”,最明顯的一點便是故事不再那么簡單輕松,之前多少還有些“王子公主”的童話意味,現在已更接近于現實了。
影片最大的矛盾危機,意味著政治上“零和思維”的失敗。
阿倫黛爾與北方國之間原本和平共處,建交后只要維持原樣就能相安無事,但老國王魯納德抱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笑里藏刀給北方國挖了個坑:修建水壩,名義上是幫助北方國,其實是鎮(zhèn)住了對方的靈脈……隨著魯納德圖窮匕見,雙方兵戎相見,自然之靈震怒,封閉了北方國。
有意思的是,魯納德在對北方國使陰招的同時,也給自身留下了巨大隱患,水壩一旦損毀,大水必將淹沒阿倫黛爾王國。
可要解除魔法森林的“詛咒”,又必須摧毀大壩……所以我覺得最后讓大水沖毀阿倫黛爾城鎮(zhèn),讓幸存的國民們在高山重建家園效果會更好些,這樣更能凸顯“政治陰謀”的沉重代價——當然,讓艾莎撫平大水能讓結局更合家歡一些。
此外,“國王和皇后的秘密、“為什么艾莎天生有魔法”等問題也都有了答案。
艾格納是阿倫黛爾王子,阿杜娜是北方國古老貴族的一員,后者能在兩國開戰(zhàn)的情況下救下前者,并結為夫妻伺機解開魔法詛咒,本身便是重歸和平的象征。
而艾格納國王和阿杜娜皇后的孩子艾莎與安娜,便是他們?yōu)椤昂推健绷粝碌淖顚氋F的種子。
阿倫黛爾的女王和公主,北方國擁有魔法的貴族血脈,注定了她們能獲得森林中兩方勢力的認可與擁戴。
之后的劇情發(fā)展,我認為也是合情合理的——艾莎并不是最適合做阿倫黛爾女王的那個人。
雖然艾莎性情穩(wěn)重,但她從小就被與生俱來的魔法困擾,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長期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除了父母不與任何人交流。
經歷了《冰雪奇緣》的故事后,艾莎順利當了3年女王,可從影片開場來看,她一直都有些心不在焉……這也難怪,艾莎在人際交往和政務處理方面的經驗太少了,況且她真正的命運舞臺在北方。
不難想象,安娜在這三年里幫了多大的忙——相比起長年深居不出的姐姐,她才是接受正常王室教育長大的孩子。
安娜以前是有些天真,但在經過“渣男”漢斯騙局和三年歷練后,如今的她已經穩(wěn)重多了,在艾莎為魔法揪心的時候,她卻能在一邊好生慰問被困森林里三十多年的馬提斯上尉,和他聊聊遙遠的家鄉(xiāng)人、家鄉(xiāng)事,對一位忠誠護衛(wèi)阿倫黛爾而奉獻一生的軍人來說,這些話是最好的慰藉。
電影結局時,艾莎留在了北方國,安娜回到阿倫黛爾做了女王,除了“環(huán)境合適”外,這更是姐妹倆為了兩國長久和平的責任,做出的取舍和犧牲。
艾莎和安娜,都長大了。
最新上映電影《冰雪奇緣2》觀后感范文5
我個人對《冰雪奇緣》非常有感情,2014年初在國內上映時,即便已經晚了國外幾個月時間,我依然興致勃勃地三刷了,影片制作無可挑剔,艾莎和安娜之間那份純真而堅定的情誼更是給了我耳目一新的奇妙體驗。
6年過去了,原班人馬集體回歸,帶來了全新續(xù)作。我有幸提前在《冰雪奇緣2》首映禮上看到了這部片子。
老實說,在觀影之前我是有所擔心的,畢竟第一部的故事已經很完滿了,續(xù)集電影想要出彩壓力不小——幸好,這份擔憂是多余的,《冰雪奇緣2》并未在前作的“光環(huán)”中死磕,而是基于故事完整性,講出了新篇章。
如果說上部的主題是“長大”,那么這部的主題便是“成熟”。
最新上映電影《冰雪奇緣2》觀后感范文5篇 看電影冰雪奇緣2 觀后感日記相關文章:
★ 2022年學校黨員工作心得體會感悟_2022年黨員學習工作心得14篇(學生黨員培訓心得體會)
★ 2022年清明節(jié)踏青心得體會感悟15篇 清明節(jié)踏青的心得體會
★ 年《9.3勝利日大閱兵》心得體會感悟作文3篇(9.3勝利日大閱兵感言)
相關熱詞搜索:電影《冰雪奇緣2》觀后感 體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