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6篇 四年級普羅米修斯課文教案,供大家參閱。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班學生共52人,其中27名男生,25名女生。學生經過三學年半的語文學習,已經積累了一些語文學習的方法,養(yǎng)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就整體來看,學生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基本堅持了閱讀與積累,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養(yǎng)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積累數(shù)量和質量與積極性之間仍一定的問題和學生間的差距。在學習習慣方面,本學期將繼續(xù)進行培養(yǎng)鞏固。
二、教學目的及要求
中年級是小學語文學習由第一學段向第三學段過渡階段。在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發(fā)展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階段目標要求學生:(1)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能規(guī)范、端正、整潔地書寫正楷字。(2)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體會課文中關鍵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積累課文 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語段,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3)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4)在交談中認真傾聽,能把握主要內容,并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5)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結合語文學習,觀察自然和社會,運用書面和口頭結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在趣味語文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要求:1、學生對作品的感受漸接近作品本身傳達的思想感情,漸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通過討論,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大體共識,漸達到基本到位的水平。
2、經過前三年多的積累,學生應當能夠“悟“出一些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本學年可以適時學習一些必需的語文基本知識。
3、經過前三年多的語文學習實踐,學生應該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四年級時學習自主性應該更強,不斷激活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遷移運用。
4、要組織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設計主體多元、方式多樣的評價方式,利用定時定比和不定時定比的評價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5、要整合課程目標,整合教學內容,整合課程資源,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6、要整體把握全冊和單元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策略,通盤考慮,通融安排,特別提倡單元備課。
為教材七至十冊都致力于整合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教材的分析、整合及知識點的梳理
本冊教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每個單元包括二至三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本冊共12個主題單元,以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為核心,采用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主題或情境,從學生的自主學習出發(fā);這些單元與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結合,圍繞這些主題或情境,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生字新詞和句子的學習。
1、學寫“摘錄筆記”從上期的激發(fā)興趣,養(yǎng)成習慣,教給方法這三方向本期的隨時寫、經常寫的習慣培養(yǎng)落實。
在每單元的語文天地中都有摘錄訓練的內容,這是本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著手點。前三次重點在于語言材料。后面的內容旨在培養(yǎng)學生寫摘錄筆記的習慣,必須寫,經常寫,養(yǎng)成習慣。在過程中,注意通過交流給予必要指導。
2、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要落實。
本期的識字量與認字量較以前都有減少。面對正確使用漢字的問題的出現(xiàn)。過去單純依靠加大量的練習是不行了。在教學中要結合閱讀,習作的實踐解決錯別字的問題。結合語文實踐測試詞語和句子的學習水平。對名言警句、佳作的積累更應積極引導與訓練。
(二)閱讀
本冊教材共有28篇主體課文,篇幅不長,但自讀課文的篇目較多,閱讀量較大。在本期的教學中,努力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抓好閱讀的主陣地。在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中,總的原則是“有用、精要、好懂。
閱讀評價的重點在積累、情感體驗、獨立閱讀能力、閱讀習慣等方面。情感體驗的評價應與朗讀,課堂交流,習作的評價結合起來。獨立閱讀能力的形成是漸進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無論思考討論什么問題,都要立足于自讀,自己產生問題,引起思考。1、會自己提出問題,提出比較有質量的問題。2、會處理所提出的問題,不受枝節(jié)的問題的羈絆。3、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問題。4、通過討論,糾正或完善自己的認識。5、能對照譯文讀懂古文。6、學會寫摘錄筆記和批注筆記。7、基本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評價的重點就大積累,情感體驗,獨立閱讀的能力,閱讀的習慣等方面,情感體驗的評價應與朗讀,課堂交流,習作的評價結合起來,獨立閱讀能力的評價不要企圖一步到位,要按照教材的要求一步步放開,閱讀習慣的評價應放在平時進行。
(三)習作
教材重視在圍繞課文和單元主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強調習作與閱讀結合,與活動結合,與日記結合,引導學生在表達實踐中學會表達。在閱讀教學和課后思考題中安排續(xù)寫、仿寫、補寫等小練筆,引導學生積累、領悟、及時揣摩寫法外,還在“語文天地”中設有專門的習作練習題,使聽說讀寫各方面的實踐能夠與單元文化主題整合起來,使習作成為每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機部分。話題作文大致分為:寫真實和寫想象兩類題目。
1、寫日記,使習作與生活緊密結合。2、寫作和閱讀結合,續(xù)寫,仿寫,補寫,還包括寫發(fā)言提綱。
2、寫作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相結合。全學期不少于六次。
從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角度看,寫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綜合性勞動,不能簡化為“制模——鑄造”這樣的過程,學生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多次反復,才能學會把話說通,既而把話說好。從學生的學習心理看,習作教學應當從學生已知的經驗,情感世界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意愿和能力,相機誘導,循循善誘。
習作修改:
要特別重視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實踐活動,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重視修改,養(yǎng)成修改習作的習慣。
(1)教給學生三種修改的方法:自己讀,請人提意見和冷處理。
(2)提出好的作文的標準。有根要據(jù),有情有意,有血有肉,有聲有色,有條有理,
(四)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
1、做做重點發(fā)言人。
2、做討論的主持人。
3、分辨討論中的不同意見,與不同的意見交流,正確對待反對意見。目的是讓學生樹立對方意識,提高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
四、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學習,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積累詞和句,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習慣。
教學難點:四年級是中段向高段過渡的重要時期,如何實現(xiàn)從識字教學為重點向高段閱讀教學跨進,其中包括閱讀方法的指導,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都關系著學生語言學習的質量。在課堂教學中,將以學生以上的問題作為難點,在教學中努力探索實踐。
五、教改的主攻方向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建構靈活高效的課堂結構作為本期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主要從有效備課,高效課堂教學,有目的和針對性的課后反思著手,常實踐,多思考,爭取有所獲。
六、教研課的安排
本期的教研課初步安排在第5周星期四,初定為《誰說沒有規(guī)則》。
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措施和教學進度安排
進入四年級,學生的課后作業(yè)量相較與以前有所增加,如何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高效的作業(yè)練習,對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作業(yè)質量至關重要。措施1、課前備課時精心研究教材,設計作業(yè)針對學生疑難處,課堂作業(yè)少而精。2、課后加強鞏固練習,課外作業(yè)形式多樣,讀、寫、看、聽、思相結合。3、加強作業(yè)評價與監(jiān)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進度安排:本期大計共有18周教學時間。新課時間預計為18周。初定教學進度如下:
第一學月:1單元——4單元
第二學月:5單元——8單元
第三學月:9單元——12單元
第四學月:歸納整理,復習鞏固,考評檢測。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2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2人。基本上的學生有良好的語文課堂習慣,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按時完成作業(yè),喜愛閱讀等習慣,學習目的性明確。20%左右的學生特別喜愛閱讀,書寫端正漂亮,興趣愛好廣泛;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存在得過且過,屢屢作業(yè)拖拉的現(xiàn)象。因此,本學期的重點任務在于全面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語文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xù)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fā)現(xiàn)、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并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后課文連接起來,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后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了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wǎng)”“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帶網(wǎng)”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搜集、了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臺”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臺。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后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后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白x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三、教材的主要特點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并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f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xù)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
根據(jù)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后有聯(lián)系,有照應,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于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于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xiàn)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后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fā)現(xiàn)”“展示臺”“寬帶網(wǎng)”等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我的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于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fā)現(xiàn),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象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拔业陌l(fā)現(xiàn)”欄目的呈現(xiàn)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伙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fā)現(xiàn)留有較大的余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局限于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主要表現(xiàn):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xiàn)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lián)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四、教學措施及建議
上述四個方面的特點,是教材各個部分的共同特點。由于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不同,在編排上還有些不同的特點。
(一)識字、寫字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識字都是隨課文安排。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都安排了要求認識的字。學生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而且課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認字的任務主要靠學生自學自查,教師可在學生自學自查的基礎上作適當檢查,并對少數(shù)不容易讀準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所附選讀課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為的是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獨立識字能力,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解決。
要求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進行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把寫字的任務妥善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內學生要有比較從容的寫字時間,不要把寫字的作業(yè)都留到課外。教師要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于精讀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由已經會寫的字構成的新詞,也可讓學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斷豐富詞語的積累,還可采用聽寫詞語等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
四年級上冊,仍然單獨編寫鋼筆字和毛筆字教材,要憑借這些教材,加強對學生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指導。
(二)閱讀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閱讀教材,除安排識字和寫字任務外,還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
1.練習朗讀和默讀。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并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默讀的練習也是四年級上冊閱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并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后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huán)節(jié)流于形式。
2.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四年級上冊教材,根據(jù)課文的不同特點,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邊讀邊展開想象,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理清文章的條理,再用自己的話敘述課文的內容等。引導體會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地讀書,然后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
無論是理解內容,還是體會感情,都應注意學生的自主閱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得到一個現(xiàn)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都能通過獨立閱讀,把課文讀懂,并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fā)、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不能用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去限制學生。事實上,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會有所不同的。學生從文章中獲得的獨特體驗,只要言之有據(jù),言之成理,都應加以肯定。當然,如果學生的討論交流偏離了對課文的理解,糾纏于無關緊要的枝節(jié)問題,或者學生的感受明顯與課文的思想內容不符,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這是學生能夠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也是最能體現(xiàn)教師引導的地方。
3.領悟表達的方法。
通過閱讀,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四年級上冊教材的編寫體現(xiàn)了這樣的思想。教材中對領悟表達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一是領悟遣詞造句的準確;二是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四是體會選材的別具一格。教材中還特別安排了側重學習表達的“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組,讀了《白鵝》和《白公鵝》,我們會覺得兩位作家筆下的白鵝,特點是那樣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達方法和語言風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貓》和《母雞》,都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但寫法完全不一樣,通過對比閱讀,學生會受到很多啟發(fā)。
對于表達方法的領悟,教材中都采用了啟發(fā)式,有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比較發(fā)現(xiàn),有的是先舉一兩個例子,再讓學生找出類似的例子來讀讀,體會體會。教師教學時要注意這個特點,一定要讓每個學生經歷這樣的領悟過程。
4.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于筆下。
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誦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寫的要求,一般是讓學生找出寫得好的語句,多讀讀,體會體會,再抄下來。
對于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采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yǎng)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
5.向課外擴展延伸。
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也為了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與收獲,教材在擴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適當引導。從具體課文的實際出發(fā),有的引導課外閱讀、搜集資料,有的引向課外進行觀察,有的安排了讀寫結合的小練筆,還有的引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進行思考。
以上五個方面,體現(xiàn)了精讀課文的教學重點。這是從整冊教材來講的,具體到某一篇課文,要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有所側重。教師可參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異,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精讀課文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每課的特色。
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讀后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導略讀課文的學習,可以先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自己認真讀課文,然后適當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對內容的大致理解和讀后的感受,有興趣的地方還可以再讀讀,特別感興趣的也可以背背。在詞句的學習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語交際教材與教學
口語交際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要在聽與說的雙向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四年級上冊教材注意突出口語交際的這個特點,而且安排了多種形式的雙向互動,有的以交流為主,如,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自己喜歡的動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討論為主,如,討論如何保護文物;有的要模擬生活情境練習交際,如,感謝和安慰;有的帶有比賽游戲性質,如,看圖比眼力;還有的是講故事,演短劇,如,第三組的講童話,演童話,第七組的講成長的故事,演成長的故事。
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聽和說的雙向互動這一特點,還要根據(jù)每次口語交際的實際采用不同的互動方式,上出特色。如,進行以交流為主的口語交際,首先要激發(fā)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欲望;然后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講的內容講清楚;還要設法在雙向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感謝和安慰,這次口語交際,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或引導學生回憶,再現(xiàn)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學?;虬嗌习l(fā)生的具體的相關實例引入教學,面對面地感謝、安慰,或模擬情境表示感謝、進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幾種選擇,除了講成長故事,演成長故事外,還有交流讀了《烏塔》以后想到了什么和討論王虹來信中提出的問題。對此,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師生共同商量,選定一個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一種是自由組合,分別對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討論,然后再全班匯報、評議。
(四)習作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三年級一樣,對習作作了兩條線的安排。一是在每組的“語文園地”中安排一次習作,全冊安排八次。這八次習作,有四次與口語交際合并安排。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四次小練筆。
“語文園地”中安排的習作,有以下四個特點。
1.在習作的類型上,兼顧了寫實和寫想象。
教材中安排的寫一處自然景觀、寫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寫導游詞、寫成長故事,都是練習寫實;寫童話、看圖作文、寫奇思妙想,都是練習寫想象。
對于寫實的習作,要強調如實表達,就是要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反映真實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編。這樣,既能切實提高學生把握事物特點的能力和記實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誠實的品質和良好的文風。
對于寫想象的習作,則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四年級的孩子受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所以在這方面的要求不能過高。學生只要敢于想象,并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寫下來就行。
2.注意激發(fā)興趣,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
教材中的習作都不搞命題作文,每次習作都只是提出一個范圍,而且所提的范圍很寬泛,在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給學生比較大的自由。特別是安排綜合性學習的兩組,提供了多種選擇,而且有的可以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有的則可以先寫再說。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都能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能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寫,為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創(chuàng)造條件。
3.重視習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課程標準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里專門提了這樣一條:“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四年級上冊教材,采用多種形式引導習作后的交流和展示。例如,“語文園地七”的展示臺中:“這是我給王虹寫的回信,我給大家讀一讀?!薄罢Z文園地二”的習作提示,讓寫同一種動物的同學在一起交流。再如,“語文園地五”練習寫導游詞,“寫好以后,可以根據(jù)所寫的導游詞,模擬導游進行講解?!毕Mㄟ^這樣的實踐,使學生從交流和展示中獲得習作的快樂,逐步提高習作的能力。
4.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修改的能力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認真修改也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對自己的習作負責任的態(tài)度。所以,我們編寫的中年級習作教材,體現(xiàn)了這樣一個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同時起步,修改的習慣在習作開始之日起就加以培養(yǎng)。在四年級上冊教材中,對修改自己的習作繼續(xù)作了引導。
(五)綜合性學習教材與教學
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學生的主體性。教材注意體現(xiàn)這個特點,同時考慮到孩子還小,獨立活動的能力有個培養(yǎng)鍛煉的過程,教材的編寫體現(xiàn)了既放手,又適當輔導的思想。教材中對綜合性學習引導的具體步驟是:先在該組的導語中點出,再在第一篇課文的后面作具體的布置,最后在語文園地中進行交流展示。與三年級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綜合性學習提示”這一步。這體現(xiàn)了逐步放手的思想。
根據(jù)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著重抓好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通過布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么,該怎么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采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
習作、展示臺,都是展示交流的形式。展示臺中提到的只是舉出幾個例子,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創(chuàng)造,例如,“成長的故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學生可能還會有采訪的錄音,拍的照片等。教師要提供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示。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憂、哀”等6個生字。會寫“賽、疼”等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賽跑、假若”等19個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積累關于珍惜時間的格言。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搜集、積累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體會時間的意義,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教具準備:收集關于珍惜時間的格言。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你們收集了有關珍惜時間的格言,誰來說一說。
今天我們要學一篇關于時間的課文《和時間賽跑》,齊讀課題,讀了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3.同桌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指名讀。
5.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6.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7.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理解不懂的詞語。
(1)提出不懂的詞。
(2)指名理解不懂的詞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師歸納方法:①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②查詞典。③問父母。④上網(wǎng)。
2.了解各段主要內容。
(1)讓學生自由的讀課文。
3.說說你知道哪段主要寫的什么。(學生想說哪段就說哪邊讀邊想,簡要回答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了解本文主要內容。
四、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3個字,并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3.寫字練習。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搜集關于珍惜時間的警句。
教學后記:在學習生字中,學生易把“贏”與“羸”寫錯。本節(jié)課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不夠清晰。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請讀課題。
二、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同學們,請回憶一下,讀小學的時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愛我。我對外祖母又怎樣呢?(很好)請同學們自讀第一自然段,你從哪些詞語或句子體會到了什么?
(二)學習二──四自然段。
1.老師引讀課文二──四自然段。
2.說說你知道了些什么,從哪里知道的?
3.你還有什么疑問?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學習五、六自然段。
1.齊讀課文五、六自然段。
2.你想到了些什么?
3.齊讀課文。
(四)學習第七自然段。
1.自讀課文。
2.“我”為什么“著急”“悲傷”,又為什么“高興”“快樂”呢?
3.齊讀課文。
(五)學習第八、九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說一說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齊讀課文。
三、明白道理
1.學習了這一課,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四、交流體會,談感受
1.齊讀格言。
2.同桌互相交流看后的心得體會。
五、作業(yè):抄寫珍惜時間的警句。
板書設計:
13.和時間賽跑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4
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我?guī)У陌嗉壢〉昧肆己玫某煽?,同學們都愉快的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寒假,在春節(jié)期間肯定玩的很愉快。不過新的學期開始了,該收起心好好學習了。
嚴寒冬日已經過去,轉眼已是春風滿面的季節(jié)。本期我接受了學校交給的繁重工作——四年級的語文和四年級的班主任工作。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學校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新面貌。
這樣的環(huán)境和現(xiàn)實怎么不令我感到開心,我想新的學期只要我更加努力的工作,把教師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做好,那么我就會迎來學生們精神,學習和健康的成長。為了搞好本期工作,茲制定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將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使自己真正成為時代前進的促進派。認真學習《教師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及《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使自己對各項法律法規(guī)有更高的認識,做到以法執(zhí)教。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立足教壇,無私奉獻,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學工作,做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進行認真細致的學習,吃透精神實質,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思想覺悟得到更大的提高,做到從言語到行動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發(fā)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新學期里,本人將積極接受學校分配給自己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以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投入工作。遵紀守法,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工作任勞任怨,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保持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工作目標:
通過本期教學,使學生形成一定的語文素質,能自覺運用語文知識解決生活中的語文問題,形成扎實的語文基本功,為今后繼續(xù)學習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一批語文尖子,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及格人數(shù)較少。形成良好學風。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全面發(fā)展。
三、素質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質教育,堅決把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在行動上。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fā)展。教案是老師講課的依據(jù),教案中不僅寫明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也寫清能力訓練的內容、要求、目的及教學措施等,不僅體現(xiàn)教學大綱的要求,也保證將大綱要求落實到實處。這樣做就能使素質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避免了盲目性,隨意性,增強了計劃性。在編寫教案時注意選擇教育的方法和時機,達到既給學生傳授知識,又開發(fā)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所學內容,使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也吸取其它方面的“營養(yǎng)”,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yǎng)實事求是和刻苦學習的科學態(tài)度。
四、教學常規(guī):
我將積極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各個側面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我將積極學習,翻閱有關資料,對教育理論、目標教學、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進行再認識,提高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的能力。積極實行目標教學,根據(jù)教材和學情確定每節(jié)課的重難點。平時備好課,上好課,向40分鐘要質量。堅持周前備課,努力做到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具,備教法學法。從知識能力兩方面精心設計教案,并積極地使用各種電教器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堅決杜絕課堂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課堂教學方面我力爭課堂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抓關鍵,突重點,排疑點,講求教法,滲透學法,既教書更育人,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課堂上語言準確簡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聽、寫、讀等綜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五、出勤: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遲到、不早退,聽從領導分配,不挑肥揀瘦講價錢,平時團結同志,尊老愛幼,做到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作為一名教師,我一定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以教師八條師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茍,決不應付了事,得過且過,以工作事業(yè)為重,把個人私心雜念置之度外,按時完成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
六、教研工作:
我將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工作,不斷對教法進行探索和研究。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chuàng)文明校風。對于素質教育的理論,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努力幫助后進生,采取各種措施使他們得到進步。
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計劃都都已經制定好了,就等著新學期的到來,等待我的學生歸來,我就開始逐步實施我的計劃,我相信我是能夠將他們帶好的。
現(xiàn)在國家經濟在不斷的發(fā)展中,需要大量的人才來幫助國家建設,所以我們教師的擔子就更重了,我們要把我們的學生從小就培養(yǎng)成一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學生,讓他們長大后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名為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蓄、迫”等14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感受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
4.想想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并試著分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出來。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正確理解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概括文章大意。
教學難點
1.梳理文章結構,認識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
2.想想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并試著分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出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梳理文章結構,認識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
2.想想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并試著分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出來。
教具準備
1.查閱有關梅蘭芳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導入( )分鐘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戲曲,(出示音頻)大家先來聽一聽,然后來談一下。告訴老師,你想說什么?噢,對了,這是京劇,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全世界人們都非常喜歡。
師: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欣賞作品,輕松導入本課,讓開課不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p>
二、初讀全文,讀通讀順。
1.同學們先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千萬別忘了自己的好習慣,利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標出自然段,畫出自己認為難懂的生字詞,有一句話叫“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定要做好批注。
2.同學們的習慣很好,批注得很詳細。同桌之間交流生字,對于生僻的字詞兩人結合查字典解決;實在有困難的字詞可請教老師。同學們交流得很熱烈,可見你們的自主能力很強。剛才我在下面有同學把自己的疑問留給了我,這樣,先看一下老師給大家?guī)淼纳?、詞語,看有沒有大家想知道的。
3.老師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把學生容易讀錯的字詞用幻燈片展示出,和學生進一步學習。在交流過程中可以把同學們的疑問強調一下,并提醒該學生注意。然后通過讀一讀、記一記、抄一抄的方式對生字詞進行鞏固。
4.再讀全文,要求學生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也可同桌對讀,相互檢查,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交流自學字詞的情況。
教師用生字卡片檢查“蓄、迫、糾、纏、邀、擾、拒、簽、訂、寧、要、妄”的讀音,并組詞語。
字音難點:“寧”在本課讀(nìnɡ),避免讀成
(nínɡ),“要”在本課讀(yāo),“迫”讀(pò)避免讀成(pè),注意讀準確。
新課教學( )分鐘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
(2)聯(lián)系課文內容,體會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和思想感情。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學生的預習提出了要求,明確了接下來的目標?!?/p>
2.梅蘭芳明白日本人一次又一次“邀請”他登臺的目的,更明白地拒絕日本人,在當時來說就等于放棄自己摯愛的京劇藝術?!懊CG嗍?hellip;…”著名畫家豐子愷對梅蘭芳的這個評價是恰如其分的,接下來的幾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證明。(板書:避港拒演 蓄須明志 自傷身體)
3.自學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后三件事,畫出能表現(xiàn)梅蘭芳愛國情懷的語句或令你感受最深的語句,做出批注。
4.學生交流。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一邊默讀,一邊思考:(1)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
老師提示: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注意每件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梅蘭芳的表現(xiàn),用筆畫起來;然后展示,最好用課文中的詞語總結,也可提示讓學生根據(jù)梅蘭芳先生輾轉的地點來分析總結。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同學們的思路一定要清晰,一定要把握住梅蘭芳先生為了躲避日本人的騷擾,輾轉的幾個地點來說,這樣不容易亂。哪位同學先來總結一下?
生舉手。
師:你很勇敢!盡量用課文中的詞語。
生總結。
你總結得很全面,誰能概括一下,就是語言再簡介一些。
師小結: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不久,上海淪陷,日本人想利用梅蘭芳先生的影響來美化侵略者的丑惡行徑,就“邀請”梅蘭芳先生為他們演出,但都被梅蘭芳先生想盡一切辦法拒絕了。
課文一共敘述了五件事,它們分別是:
拒絕登臺;香港拒演;賣房度日;蓄須明志;自傷身體。
(2)這五件事敘述得有詳有略,你們認為其中哪件事寫得特別詳細?具體地描述了哪些內容?誰來和大家交流一下?
設置問題:
這件事情的敘述用了多少個自然段?
你認為這件事作者在敘述時抓住了梅蘭芳哪些描寫?
語言、行為、心理,能試著讀讀嗎?
你感覺梅蘭芳為什么要蓄須?
蓄須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不蓄不行嗎?
此時梅蘭芳的心情怎么樣?
在文中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師小結:梅蘭芳用蓄須來對付日本人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梅蘭芳內心是苦悶的,蓄須后內心又是極為痛苦的,我們來讀第3自然段,感受一下梅蘭芳當時的精神世界。
(3)你認為梅蘭芳所有的表現(xiàn)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從文中能找到這樣的句子來評價一下他嗎?學生交流討論。
“大家敬佩他的高超演技,更敬佩他的民族氣節(jié)?!?/p>
讓學生評價梅蘭芳先生的做法,體現(xiàn)了他強烈的愛國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他熱愛藝術,更熱愛中華民族。他是民族存亡、國家利益高于一切。老師指導學生再讀第六自然段。
出示句子:
(1)梅蘭芳斬釘截鐵地說:“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參加,這樣的慶祝會當然更不能去了?!钡?,不去演出要想個辦法對付啊。
(2)梅蘭芳找到了一位當醫(yī)生的好朋友,說明了自己的危險處境,請朋友設法讓他生一場“大病”,以擺脫日本人。日本軍醫(yī)闖進梅蘭芳的家,看見他蓋著棉被躺在床上,床邊桌子上放著很多藥。軍醫(yī)用手摸了摸梅蘭芳的額頭,滾燙滾燙的,看不出破綻,只好認定梅蘭芳得了重病,不能登臺演出了。
討論總結梅蘭芳先生高度的精神境界和為國家做出的巨大犧牲。
讓學生自由的談談想對梅蘭芳說些什么?
從而使學生內心升騰起對梅蘭芳的敬佩。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書面文字的形式深刻地體會梅蘭芳的高貴品質和民族氣節(jié)?!?/p>
五、積累拓展
1.師小結:面對這樣一個偉大的藝術家,請把你心中的歌,化作筆下的情,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梅蘭芳先生的畫像旁邊。
古往今來,像梅蘭芳這樣的愛國志士還有很多。你能說說一些愛國詩句嗎?
2.回憶課文具體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每件事概括出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概括和總結?!?/p>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
六、總結全課
同學們,如果說梅蘭芳風靡海外,受到全世界人地愛戴是緣于他優(yōu)美的嗓音,精湛的技藝,那么他堅定不移的民族氣節(jié)使他在人們的心目中地位越來越高尚,稱為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永遠的偶像。
七、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課下查閱、搜集有關愛國志士的資料,辦一份手抄報。
板書內容:略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6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課文。
2、學會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想象人們得到火種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字寫下來。
4、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羅米修斯不畏、為民造福的斗爭精神。
二、教學重點:
第二、三自然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質疑:讀了課文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嗎?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基礎性診斷與矯治:
1、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2、診斷與矯治。
(1) 認讀詞語,矯正字音:
驅趕 邁進 折磨 烈焰 不遠萬里 懸崖絕壁
觸犯 懲罰 盜取 壯舉 小心翼翼 大發(fā)雷霆
(2)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師生共同矯正讀錯的地方。
(3) 再次默讀全文,想一想課文除了寫普羅米修斯盜火外,還寫了什么?
(三) 優(yōu)化新授,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1、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無火(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讀后討論:沒有火人們怎樣生活,引導體會“沒有……只好”中包含的無可奈何。
(2)理解省略號的用法,用“沒有……只好”繼續(xù)練說省略掉的內容。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學課文每2部分—盜火(第2-4自然段)
(1) 學生自由讀第2-4自然段,思考:普羅米修斯是怎樣盜火的?
(2) 討論,回答,教師板書:躲、悄悄、偷取、小心翼翼,理解“小心翼翼”,為什么要“小心翼翼”?
(3) 你從普羅米修斯盜火中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神?
(4) 教師引讀第4自然段,讀完學生想象練說:有了火,人們可以干這么多事,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那么當人們得到火種后,他們該是多么欣喜若狂呀!想象一下,人們會是怎樣的表情,又是怎樣說,怎樣做呢?
學生想象練說。
(5)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一邊讀一邊想象,把盜火的危險,得火的欣喜讀出來。
3、學習課文第3部分—受罰(第5、6自然段)。
(1) 教師引讀第5自然段,理解“大發(fā)雷霆”,想想還有哪些詞看出宙斯大發(fā)雷霆了?
(2) 學生自由讀第6自然段,思考:宙斯是怎樣懲罰普羅米修斯的?從哪些詞句寫出普羅米修斯遭受了殘酷的?
(3) 讀完交流討論,說說你覺得宙斯又是一個怎樣的神。
(4) 教師小結,引導學生把宙斯的形象與普羅米修斯的形象作比較。
(5) 指導感情朗讀。
4、學習課文第4部分—獲救(第7、8自然段)。
(1) 自由讀第7、8自然段,思考:赫刺克勒斯為什么要救普羅米修斯?他是怎樣救的?
(2) 讀后討論:
1)出示:普羅米修斯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甘愿為人類而受苦。感情朗讀,感悟普羅米修斯的英雄壯舉,感受其不畏、堅強不屈的精神。
2)板書“不遠萬里”,理解詞義,體悟赫刺克勒斯受感動之深,救人決心之大。
3)齊讀第8自然段,讀出喜悅之情。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練習復述,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激發(fā)復述興趣。
師:如果有人問你,火從哪兒來,你會怎樣告訴他呢?
2、教給復述方法:一邊看板書,一邊腦中想象,一邊復述。
3、學生同桌互相復述,互相評價矯治。
4、指名復述,師生評價矯治。
五、共同小結。
學習生字。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故事。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幸福甘愿受罰的高貴品質,能聯(lián)系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
教學及訓練重點:
了解普羅米修斯的英雄壯舉,體會他的高貴品質。
教學準備:投影,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普羅米修斯盜火”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揭題:(投影出示“?題”)火是從哪里來的?
討論后齊讀課題。
二、精讀課文。
?、逼樟_米修斯為什么要盜火?讀第一段。
?、僬f一說人們沒有火種的困苦生活。
?、谌祟悰]有火種的困苦生活僅僅是這兩方面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想象一下,人們的困苦生活還有哪些方面呢?先想一想,然后說話練習。
?、鄢鍪荆簺]有火______________,只好_________________。
?、苤笇Ю首x:在沒有火的情況下生活,人們的心情怎樣?(板書:無火)把這種心情讀出來。自由練習,指名讀,齊讀。
?、惨龑дf話,學習第二節(jié)。
?、偃藗兩钍沁@樣的困苦,所以普羅米修斯決心為人們盜取天火。
讀一讀第二節(jié),說說:還因為什么,所以普羅米修斯決心為人類盜取天火?
?、诔鍪荆篲_______________,所以普羅米修斯決心為人類盜取天火。
討論后板書:極富同情心
?、塾懻摚簭摹皼Q心”一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普羅米修斯決心這樣做,說明他已經作好了什么準備?
?、场?題”:普羅米修斯是怎樣盜火的?學習第3、4節(jié)。
?、僮杂勺x三、四兩節(jié),練說:普羅米修斯是這樣盜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谥该f,出示第3小節(jié)和第4小節(jié)的第一句話內容:你從普羅米修斯盜火中看出他是個怎樣的神?
板書:勇敢機智
你是從哪些詞中具體體會到的?
?、燮樟_米修斯為什么要“小心翼翼”地把火種帶到人間?
?、苷f話:終于有火了,人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時,人們的心情怎樣?指導朗讀:(高興地)
(引讀)從此,人們用火……
過渡: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天火,使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步。所以我們感感謝這種勇敢機智,極富同情心的神,但我們千萬不能玩火。因為我們玩火引起火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災難,那怎么對得起普羅米修斯因為盜取天火而受的懲罰和折磨呢?
?、础?題”:普羅米修斯受到了哪些折磨?讀5、6節(jié)。
①討論上題。
?、谶@里可以看出主神宙斯是一位怎樣的神?
說話:宙斯真是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颠^渡:面對這樣的宙斯,面對這樣的折磨,普羅米修斯表現(xiàn)利怎樣?
?、僦该懻?,出示:普羅米修斯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甘愿為人類而受苦。
②朗讀這句話:這句話中我們體會到普羅米修斯有什么品質?討論后板書:堅強不屈
?、垡x:我們每個人都會為普羅米修斯的英雄壯舉所感動,也感動了……(希臘大英雄赫剌克勒斯),他……(不遠萬里來到了加索山的懸崖下,張弓搭箭,射死了兇殘的鷲鷹,把普羅米修斯救了下來。
你覺得赫剌克勒斯是一位怎樣的神?
?、芾首x最后一句話:你想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犊偨Y:(看板書)普羅米修斯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
?、贰?題”:他為什么要盜火?怎么不向宙斯要火呢?
?、钢笇褪觯骸 、佟?題”:火是從哪里來的?
②這個故事是真的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傳說)
三、作業(yè):復述課文。
附板書設計:
無火極富同情心
普羅米修斯盜火勇敢機智
受罰堅強不屈
獲救獲得自由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8
教學目標
1.會認“憧、憬、歇”等4個生字,會寫“箏、拔、蝴”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知道課文圍繞“風箏”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具體的。能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把一件事寫具體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中感悟“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明白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具體的。嘗試把一件事情寫清楚。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一、談話激趣,導入學習
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板書:風箏)
【設計意圖:用問句來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p>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先讀得正確、流利,再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圍繞著風箏給我們介紹了哪些事情?聰明的小朋友讀書的時候會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根據(jù)學生的自由述說,相機反饋,并總結概括出下列內容:
(1)童年時候放風箏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2)課文分寫了幾個小伙伴在一起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事情。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憧、憬、歇、埂”
“憧、憬、歇、埂”是左右結構的字;“憧”和“撞”是形近字。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箏、拔、蝴、蝶、福、托、梢、歇、蹤、喪、圈、坊”
指導書寫:“拔、蝴、蝶、福、托、梢、歇、蹤、坊”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拔”不要寫成“撥”;“箏”是上下結構的字,中間的一橫要長一些;“喪”最后一筆捺要舒展。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四、朗讀課文,體會心情
自由讀課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
【設計意圖:朗讀課文,總結概括,對課文內容有初步了解?!?/p>
【設計意圖: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識字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識字,重視對學生自主識字的引導和交流,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p>
五、課堂練習,抄寫句子 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畫√。
蝴蝶(dié diě) 蹤影(zhōnɡ zōnɡ) 憧憬(chōnɡ zhōnɡ)
翩翩(piān biān) 磨坊(fɑnɡ fǎnɡ)喪氣(sànɡ shànɡ)
二、組詞。
1.多音字組詞。
磨 mó( ) 坊fánɡ( )
mò( ) fānɡ( )
2.比一比,組詞語。
圈( ) 拔( ) 箏( ) 歇( )
園( ) 撥( ) 爭( ) 喝( )
三、補全下列成語。
( )( )飛起越( )越( ) ( )( )起舞
大( )( )色千( )萬( ) ( )頭( )氣
四、仿寫句子。
1.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
2. 風箏越飛越高,似乎飛到了云彩上。
。
【答案】
一、dié zōnɡ chōnɡ piān fɑnɡ sànɡ
二、1.磨砂磨盤油坊教坊 2.圓圈花園拔刀撥動風箏爭取歇一歇喝水
三、凌空飛高翩翩 驚失 辛苦 垂喪
四、1.春天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
2.夏天的傍晚,小青蛙們在池塘邊歌唱,它們越唱越高興,似乎把天唱塌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2.知道課文圍繞“風箏”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具體的。能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把一件事寫具體完整;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一、復習詞語,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風箏蝴蝶拔幾根幸福托著垂頭喪氣半圈
樹梢歇一歇千呼萬喚蹤影磨坊
教師集體訂正。
2.回憶作者放風箏時的情景,簡略說一說過程。這節(jié)課讓我們細細體會其中的快樂。(板書:風箏)
【設計意圖:由回憶放風箏的情景,引入課題,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學生在面對新知時,能主動尋找其現(xiàn)實背景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誦讀回味,表現(xiàn)情感
1.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板書:做風箏放風箏)
2.學習第2自然段。
(1)自讀本段,邊讀邊把自己讀懂的和不懂的圈出來、寫下來。(估計學情:學生能讀懂做風箏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們做完風箏后的心情。對于“憧憬”“依然”二詞,學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學生匯報。
學生在說用什么做風箏時,教師可讓孩子結合自身經歷及收集的資料談談看法?!般裤健币辉~可根據(jù)“泡泡”的提示引導學生查字典,或在具體的語境中解決?!耙廊弧币辉~可用近義詞“仍然”,通過換詞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3)當學生在談到書中孩子的心情時,引導他們讀兩個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板書:幸福鳥)
指導朗讀:多種形式讀,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風箏,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讓學生入情入境)
(5)多種方式讀全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2)創(chuàng)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或者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場面的文章,讓學生入情入境。
(3)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板書:興奮、激動、自豪)
(5)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需要精讀的句子:
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據(jù)課堂情況,分析寫法,如第一句中動詞“托”“牽”的用法。
(6)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4.學習第4自然段
(1)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2)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fā)現(xiàn)。
(3)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xiàn)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方式:讀、體會、“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可表演。(板書:找風箏大驚失色千呼萬喚)
(4)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5.學習5、6、7、8自然段
(1)師: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2)師: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請讀讀5、6、7、8自然段。(板書:垂頭喪氣)
重點讀好: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xù)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板書:繼續(xù))
(4)想象寫話
ɑ找到了嗎?作者沒有給我們答案,請你展開想象說一說。
b全班交流
c學生寫,教師巡視指導。請同學們把你剛剛說的內容寫在紙上。(提醒寫字姿勢)
d全班交流。
三、回顧課文,暢談感受
1.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么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一個提問下,幫助學生再次疏導出全文線索,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并再次朗讀幾個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設計意圖:“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語的意思?!边@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滲透理解詞語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這些方法,指導今后的學習。落實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p>
【設計意圖:在總結學習方法的基礎上,找出重點詞句,再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小伙伴們的心情變化。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在讀中有所得。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p>
四、課堂練習,小組交流
1.把自己玩耍、活動時候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
2.寫幾個描寫心情的詞語,并在小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在這里讓學生以小練筆的形式讓學生續(xù)寫文章,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p>
板書
內容 16 風箏
做風箏放風箏幸福鳥興奮、激動、自豪
繼續(xù)
找風箏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一、填上恰當?shù)脑~語。
( )地跑起來 ( )的快樂
( )地喊叫著( )的木輪
( )地飛走了 ( )地奔跑
二、按要求寫一寫。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精心—— 希望—— 依然—— 倏地——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垂頭喪氣—— 繼續(xù)——
三、讀一讀,填一填。
1.“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蔽覐奈揖湓捴辛私獾叫∽髡叩男那槭?,我還能在課文中找出其它描寫心情的句子。
2.“我們依然快活……”這句話中“依然”可以換成哪一個詞語?試著用“依然”寫一句話。
【答案】
一、飛快最大快活巨大極快拼命
二、1.細心期望依舊突然
2.興高采烈停止
三、1.高興、幸福;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2.即使下著大雨,我們依然來學校上課。
教學反思
1.在理解“憧憬”一詞時,采用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也注重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通過讀,表現(xiàn)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斷變化:“想一想孩子們做風箏時會是怎樣的心情?”“激動的、高興的、興奮的”“那就請你讀出小伙伴做風箏時的激動?!?/p>
2.不足之處是千呼萬喚:千和萬是虛數(shù),不是真正了呼喊了一千遍和一萬遍,這一點應該滲透給學生。
【教材分析】
《風箏》這篇精讀課文是賈平凹的作品,寫了“我”童年時候和伙伴們做風箏、放風箏的情景。文章語言樸實,多于白描而極少雕飾,筆調親切、溫馨、自然。文章既寫了“我們”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也寫了放風箏時的傷心;同時還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終,充滿了童真童趣,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如可觸摸。
本文敘述層次清晰,依照做風箏、放風箏和找風箏的次序把事件的過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細致的心理描寫是這篇課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們心情的變化是隨著事件的發(fā)展而自然變化的。另外,文章的結尾是開放型的,意味深長,給人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作者介紹】
賈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zhèn),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文系,當代作家。 20__年3月22日,澳門大學向賈平凹頒授了榮譽博士學位。 197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75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文系,先后擔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文學院院長。主要作品:《鬼城》《二月杏》《廢都》《滿月兒》《秦腔》《古爐》。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風箏,又名“木鳶”“紙鳶”“風鳶”。中國是風箏的故鄉(xiāng),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就發(fā)明了風箏。
史書記載,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的能工巧匠魯國人公輸班,因看到鷂鷹盤旋于藍天而受到啟迪,傳說曾“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看拼音,寫詞語。
hú dié zōnɡ yǐnɡ shù shāo chuí tóu sànɡ qì
fēnɡ zhenɡ xìnɡ fú bàn quān qiān hū wàn huàn
二、你能寫出生字的不同讀音并組詞嗎?
奔 磨 坊( )
三、模仿秀。
1.風箏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
漸漸:
2.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垂頭喪氣:
3.我們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憧憬:
閱讀能力大提升
四、課文整體梳理。
課文主要講了第1自然段講;第2自然段講;后面的幾個自然段講。歸納一下:課文講的是。
五、重點段落品析。
童年的時候,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在蘆塘里拔幾根細葦,再找來幾張紙,我們便做起風箏來。做一個蝴蝶樣的吧。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么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作“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我們去放風箏。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牽線人飛快地跑起來。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見了,說:“放得這么高!”
1.在字的正確讀音下畫“____”。
憧(cōnɡ chōnɡ)憬 依(yī yǐ)然
凌(línɡ lìnɡ)空 奔(bèn bēn)跑
2. 把下面的句子改為“被”字句。
我們把風箏叫作“幸福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寫_______________,第3自然段是寫_______________。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六、試著做一個風箏,再把制作的過程寫下來。
參考答案:
一、蝴蝶蹤影樹梢垂頭喪氣風箏幸福半圈千呼萬喚
二、奔(bēn)(奔跑)磨(mó)(磨成)坊(fánɡ)(磨坊)
(bèn)(投奔)(mò)(磨盤)(fānɡ)(牌坊)
三、1. 一輪紅日漸漸地墜落下來,風也漸漸變得微弱。
2. 考試成績出來了,小名垂頭喪氣地走回家。
3. 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和我憧憬的未來都歸功于我的天使般的母親。
四、孩子們興致勃勃的做風箏;孩子們開開心心放風箏;孩子失去風箏、尋找風箏的憂傷。童年時候,風箏給孩子們帶來快樂和幸福。
五、1.chōnɡ yī línɡ bēn
2.風箏被我們叫作“幸福鳥”。
3.我們做風箏;我們放風箏。
六、例文:
他先幫我們做好了骨架,因為我們要做的是硬翅風箏,所以就拼了一個十字形的骨架。骨架已經拼好了,接下來就是上色了!經過我們的討論后,決定畫一只米老鼠。何俊成先把米老鼠的造型描繪了出來,然后按原卡通形象的米老鼠涂色。我們分工涂色,我畫手部腳部,何俊成畫米老鼠的身體。在畫的時候呀,紙還會起些毛毛,原來這是海棉紙呀。
在畫畫的時候,我們都很用心的去畫,把風箏裝扮得漂漂亮亮的。哦,對了,為了把風箏裝扮得更漂亮,我們還畫了背景圖:藍天和草地。我來畫藍天,何俊成來畫草地,那胡運澤呢就幫我們修補一些我們弄得不太好的地方,做得很好看。
最后只要把線裝上去就可以了。當然,胡運澤早就準備好了,他拿出一個小把手,上面還繞了許多白色的線。我把線綁在風箏的骨架上,綁得非常牢固。最后再把尾巴貼上去,一個風箏就完成嘍。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9
教材分析:
《梅蘭芳蓄須》 是一篇介紹人物事跡的記敘文, 主要講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為拒絕日本人的邀請而蓄須,充分顯示了他強烈的愛國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學情分析:
現(xiàn)在的學生對梅蘭芳先生比較陌生,所以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故事、音樂等,讓梅蘭芳這個人物形象走入學生心中,進而引導學生理解文意,知道文中講梅蘭芳在蓄須的時候都經歷了哪些危險和困難,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思想。從人物的行為語言中體會人物的高尚的民族氣節(jié)和強烈的愛國情懷,并通過有感情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思想。
教學建議:
可以用蓄須這件事為線索展開教學,或問題引導,或摳詞摳句,或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同時,教師根據(jù)學生各自的認識、體會、表達,適時地進行點撥、補充,進行語言能力訓練和感情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愛國情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個生字,掌握本課多音字。
2.默寫課文,說說梅蘭芳是在什么情況下蓄須的,它經歷哪些危險和困難。
3.感受梅蘭芳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激發(fā)對梅蘭芳尊敬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對梅蘭芳的尊敬以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梅蘭芳其人以及他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jié)。
難點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容,體會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和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梅蘭芳資料,梅蘭芳戲曲片段。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梅蘭芳蓄須。
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嗎?
2.過渡: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印證了什么是愛國。
3.教師簡介梅蘭芳。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
(1)畫出生詞,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2)要求學生掌握新詞。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點撥。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個結構段。
(2)討論分段。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余同學認真聽讀。
2.想想課文寫了梅蘭芳哪幾件事,并試著分別用課文中的詞語概括出來。
3.反饋學習情況。
4.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自主學習第1自然段。
2.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第1自然段中哪幾個詞語是對梅蘭芳的評價?
五、學習第2~7自然段
1.自讀自悟,理解內容。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勾畫圈點、批注,加深自己的感悟。
2.匯報交流。『』
(1)學生研讀之后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匯報。學生在匯報梅蘭芳是在什么情況下蓄須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說出他蓄須之后的做法,讓學生體會一個視藝術為生命的人蓄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2)句式練習,加深理解。
梅蘭芳在蓄須的時候都經歷了會遇到哪些危險和困難?隨著問題的提出,教師出示句式練習:他寧愿____________,寧愿____________,也不愿失去作為一個正直中國人應具備的民族氣節(jié)。
(3)學生匯報自己朗讀的感受,學生將自己的感受朗讀出來。
六、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師激情導語:是啊,憑著滿腔的愛國情懷,憑著高尚的民族大義,梅蘭芳承受著無盡的痛苦終于擊碎了侵略者的癡心夢想,使國人不能不為之慨嘆!
1.學生齊讀課文,談自己的理解。
2.教師講解,學生體會。
七、通讀全文,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文。學生匯報出全文的主要內容,及所表達的情感。
八、情感升華,激情總結
茫茫青史寫春秋,為了民族大義,為了中華的尊嚴,一代大師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著萬代千秋。老師即興做了一首小詩,就讓我們以這首小詩來結束全課。(齊讀:一代大師梅蘭芳,蓄須明志表衷腸。拒演舉債八年整,梅蘭芬芳四海揚。)
九、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課后結合學習鏈接和資料辦一份以梅蘭芳為主題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梅蘭芳蓄須
拒演----愛國抗日
蓄須----拒絕登臺為藝術獻身
藝術---民族氣節(jié)為國家拒藝
自殘---用心良苦
教學反思:
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努力實現(xiàn)以讀為本的理念,教學效果較好。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同時我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展開精讀學習。先讓學生自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進行批注,寫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透過重點的句子、詞語反復體會,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再隨機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在教學中,我啟發(f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出自己的體會,對學生的表述情況進行恰當?shù)狞c評、歸納和提升。學生通過讀書感受到了梅蘭芳大師高尚的人格和愛國情懷。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0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題畫詩,是詩人王冕為自己所畫的墨梅圖而題寫的。全詩表達了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貞純潔的品格。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2、了解詩歌的大意,領悟本課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3、能聯(lián)系詩人的生平,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身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首詩,領悟本課托物言志的表達方法,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身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詩:
同學們,從很小的時候起,我們就誦讀過許多古詩,大家可以隨意的吟出一兩句嗎?
生吟誦古詩。
在剛才同學們吟誦的古詩中,詩人或是借物抒懷,或是托物言志,表達了詩人豐富的感情、遠大的志向、高尚的節(jié)操。古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詩言志,歌詠懷”。在古詩中就有不少以詩言志的名篇佳句,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墨梅》正是詠梅、贊梅的上乘之作。
板書:墨 梅 元 王冕
(課件出示20 《古詩兩首━━墨梅》)
同學們,對詩人王冕你了解哪些?生交流匯報,師補充。 (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二、讀詩:
1、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指名讀,齊讀。(課件出示《墨梅》) 2、《墨梅》是一首標準的七言絕句。七言絕句的節(jié)奏一般是××/××/×××/(課件出示《墨梅》范讀錄音)
請同學們試著有節(jié)奏地來讀這首詩,讀出詩的韻味。自由練習。 分組讀,齊讀。 三、解詩:
下面,老師給同學們一段時間,結合書上注釋,自學這首詩??醋陨砟茏x懂多少,把讀懂的內容用鉛筆寫在書上,把自身讀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學。
2、小組內交流,并討論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課件出示《墨梅》重點詞) (1)本課需理解的重點詞有:
洗硯池、淡墨、清氣、乾坤 (課件出示詞語注釋) (2)交流每句詩的意思。
(3)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4)帶著對這首詩的理解自由讀讀這首詩。
4、小結:這是一首題畫詩,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畫的一株盛開的梅花。 同學們,想一想下面三個問題: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品格? (2)為什么說“不要人夸好顏色”?
(3)這是一幅畫,詩中為什么說是“只留清氣滿乾坤”? 生匯報交流,師總結。(課件出示代表詩人品格的相關詞句) 四、品詩: 1、同學們,誰見過盛開的梅花?老師收集了幾幅梅花的圖片,想不想欣賞?(課件出示幾幅盛開的梅花圖片)
2、王冕筆下的梅花從外表上看給了你什么樣的印象?默讀前兩句詩,思考一下。
(淡墨;痕跡一般、淺;顏色不夠驕人) 3、師課件出示《墨梅圖》。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圖》,仔細觀察一下,這淡淡的墨梅又給了你怎樣的感覺?
(素潔、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氣)
4、指導朗讀:你們說的老師深有同感。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指點:“淡墨痕”淡雅的,要讀得輕一點。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墨”與“清氣”,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板書:墨梅、清氣
6、同學們,王冕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示梅花的淡雅高潔的品性嗎?不是的,他更是為了通過這首詩來表述自身的胸懷,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潔、流露了自身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賞的性格。
小結:王冕曾說: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作者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課件出示王冕的話: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生齊讀。
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傾注筆端,揮毫潑墨,暈染出一幅幅驚世之作。 王冕借梅自喻,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課件出示)
板書: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同學們,此刻的你想對詩人王冕說些什么?集體背誦《墨梅》! 五、賞詩
同學們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王冕的《墨梅》,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描寫梅花的詩有很多,我們再來欣賞幾首:
1、課件出示王安石的《梅花》,生齊讀。 2、課件出示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教師誦讀。 3、課件出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男女生對讀。 六 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托物言志的古詩《墨梅》,同學們還知道這樣的古詩嗎? 1、品讀其他的詠物詩。
2、拓展訓練:交流搜集的有關梅花的詩文和繪畫作品。 七、板書設計:
墨梅
元 王冕
墨梅——借物喻人——不與世俗 清氣——托物言志——同流合污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1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通過六學期的語文學習活動,同學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語文學習方法,大部分同學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閱讀:大部分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但能讀出自己的理解的同學不多,因此,加強朗讀訓練仍然是語文課堂的重點。另外,閱讀理解能力,許多同學有待加強。
識字:本冊教材識字量很大,同學們經過大量的識字,已經掌握了許多識字方法,獨立識字能力強,詞匯豐富,但傅浩康、傅俊杰等人識字困難大。
寫字:學生的書寫習慣好,書寫大方、工整、清楚。但有少數(shù)幾個人的作業(yè)不認真。
寫作:寫日記每周寫一篇,但有個性的日記少,一些比較好的都是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完成的,缺乏童區(qū)趣。主要是不會運用標點符號,有些句子不夠通順。
口語交際:平時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難上,其末通過測試,發(fā)現(xiàn)同學間的水平差異大,自信心強,語言面貌好,但交際的儀態(tài)有待加強。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xù)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fā)現(xiàn)、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并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后課文連接起來,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后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了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wǎng)”“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帶網(wǎng)”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搜集、了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臺”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臺。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后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后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2、教材的主要編寫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并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f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jù)。
(2)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本冊
教材繼續(xù)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根據(jù)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后有聯(lián)系,有照應,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于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于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xiàn)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后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fā)現(xiàn)”“展示臺”“寬帶網(wǎng)”等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4)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局限于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主要表現(xiàn):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xiàn)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lián)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三、教學目標
(1)在識字、寫字方面,新增認識200字,會寫200字,累計會認2400字,會寫1800字。
(2)在閱讀方面,繼續(xù)重視朗讀訓練,大部分課文都要求朗讀,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同時,加強了默讀的訓練。課程標準在低年段就提出“學習默讀”,中年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
(3)關于閱讀理解與積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到中年段,則要培養(yǎng)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
(4)課程標準對中年段的閱讀還提出了一項新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為此,這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略讀課文。三上和三下每冊各有8篇,四年級上冊略讀課文增至14篇,就是為了加強略讀能力的訓練。
(5)再從習作來看,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三年級的習作,重在激發(fā)興趣,使學生樂于書面表達,主要是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四年級上冊教材仍然注重培養(yǎng)習作的興趣,繼續(xù)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寫清楚。教材中還安排了學習寫簡短的書信,這也是中年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的。
四、整冊教材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隨著學生識字、寫字量的增加,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點。
2、加強詞、句訓練。
3、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4、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lián)系。
5、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增加到課外閱讀量。
教學難點:
1、生字的認識與書寫。
2、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3、綜合性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4、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掌握習作的基本要領,初步掌握使用好詞好句。
五、教學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凈化自己的心靈,實現(xiàn)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伙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學習伙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fā)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伙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tài)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階段性特征,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guī)律,應該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六、具體教學內容與教學措施
(一)識字、寫字教學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它是閱讀習作的基礎。由于中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識字方式上可以做進一步的調整。
對于認識的字,由于精讀和略讀課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學生認字并不困難,可以讓學生自學完成。老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可以對多音字、難讀準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多種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選讀課文中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為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識字,自查字典讀準確,培養(yǎng)獨立識字能力。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課外閱讀,通過各種渠道主動識字,擴大識字量并養(yǎng)成獨立識字的習慣。
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引導學生用識字規(guī)律認記生字。課內要留有一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寫好筆畫、筆順,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寫美觀,提高寫字的速度,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學生的寫字練習重在求質。對于要寫的生字、精讀課文中出現(xiàn)的新詞,老師引導學生隨時抄寫,及時聽寫檢測。也可以說“詞語盤點”中的詞語,進行復習鞏固。
對于書寫練習,除課堂生字學習指導外,主要憑借本冊的鋼筆字和毛筆字寫字教材,進行指導和書寫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愛好。
(二)閱讀教學
本冊既要完成中年級閱讀學習目標,又為高年級的閱讀作準備,在教學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習的重要階段,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讀課文數(shù)量將逐漸減少,略讀課文的數(shù)量則逐漸增加。
1.精讀課文的教學
(1)指導朗讀、默讀。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途徑。本冊教學仍要重視朗讀訓練。
本冊的朗讀要求,一般安排在課后練習第一題。教師可以根據(jù)要求,給學生以充分的讀書時間,多讀少講。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中學習、思考,讀中理解內容,體悟感情,增強語感。
本冊的默讀,要在學生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嘴唇的基礎上,加快默讀速度的訓練。默讀比朗讀的速度快,更利于訓練思維,要培養(yǎng)學生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默讀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討論交流活動。默讀能力的提高要有個訓練的過程,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默讀,循序漸進地提高默讀要求,把訓練落在實處,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精讀詞句,積累語言。
詞句訓練是精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本冊教學要繼續(xù)研讀詞句意思,結合聯(lián)想和想象,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同時積累詞句,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本冊課后練習中對詞句的學習和積累,采用了靈活的、有一定彈性的安排,比如,背誦你喜歡的部分,把你喜歡的語句寫下來。這一編排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教學中要加強檢查、交流,將訓練落到實處。
(3)精讀內容、領悟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方面。教學本冊教材,要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及文體特點,利用課后習題、文中泡泡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精讀課文可以采取多種方法:一是要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二是閱讀中聯(lián)系生活實際深入思考并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還要對閱讀的內容加以分析和歸納,進一步理清課文的條理和思路,從而體會課文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是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體情入境地讀課文,把自己的感情納入到課文的人物和情節(jié)中去,了解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還要在教師重點講解和與同學閱讀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后,教師還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提示閱讀思路,用圈點、批注、勾畫等方法,讀、思、記課文中需重點領悟的部分。
本冊要重點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這項內容在語文園地八“交流平臺”中,它以對話形式,滲透閱讀中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教師可引導學生把交流平臺中提示的方法,加以擴展練習,運用到閱讀學習中去。
在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的過程,并得出結論。教師可做重點指導和點撥,不可用現(xiàn)成的結論代替學生的思考。同時,尊重學生的理解和獨特體驗,允許學生有其他合理的選擇。
2.略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安排了15篇略讀課文,根據(jù)葉圣陶提出的“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略讀指導卻需要提綱挈領,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讀教學要求與精讀要求不同。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是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后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教學中還可以結合課文中泡泡的內容,提示學生思考,比如,《萬年牢》中“課文中三處提到了‘萬年牢’,這中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是有關課文內容的理解題目,可以作為引領全文學習的思考題。
3.選讀課文的教學
本冊教材后安排了8篇選讀課文,內容基本與單元對應,供學生自學完成。這類課文屬選擇性學習,教學上不宜統(tǒng)一要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程度和個體情況,決定是否選用。選用時,可以按課文內容分別插入相關專題單元閱讀,也可以作為期末綜合復習材料,集中安排閱讀,讓學生課外獨立閱讀完成。教師可以提出要求并酌情檢查,通過引導和交流促進閱讀。對主動閱讀的學生,要予以鼓勵,激發(fā)學生更多、更廣泛地課外閱讀。
(三)“語文園地”教學
本冊安排8次口語交際。分別是:“走,我們去春游”“以誠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啟示”“小小新聞發(fā)布會”“熱愛生命的故事”“鄉(xiāng)村生活”“我敬佩的一個人”“向你推薦一本書”。其中,“大自然的啟示”“鄉(xiāng)村生活”作為口語交際,是“綜合性學習”的一部分。其他6次是結合專題內容,從學生生活和思想實際出發(fā)而安排的話題,比如,策劃春游,真誠地對待人和事,對生命的了解和熱愛等,都是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內容,學生有話可說,能夠彼此交際。這些話題中,有的以獨白語訓練為主,如,小小新聞發(fā)布會,也有的以交際訓練為主,如“走,我們去春游”,更多的是兩者相結合的訓練。
本冊口語交際教學,既要重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能力。特別要在學生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guī)范,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
要根據(jù)話題內容,設計導入方式,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練習,有話可說,有話愛說。另外鼓勵學生表達,不要打斷學生講話時的思路,引導學生暢快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2.交際中,注重語言的規(guī)范和指導。
教師可以在語言表達的準確生動上、內容豐富上和思維清晰上給學生以指導,使學生的口語表達在指導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指導還要有層次性,循序漸進地提出表達要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口語交際的不足,就共同的問題及時講解,隨時規(guī)范學生的口頭語言,還可有針對性地點撥糾正。
在互動交流中,注意讓學生學會傾聽,要聽明白別人講的主要意思是什么,還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有不同意見與同學商討。討論時,把自己的意思說清楚,一個說完后,另一個再說,不要中途打斷別人的說話,要尊重別人的發(fā)言。
3.面向全體,訓練到位。
教學要面向每一個人,不能留有教學的死角。要想辦法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人人都有鍛煉的機會,在雙向或多向的互動中活躍思維,逐步提高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梢愿鶕?jù)話題內容,采取多種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梢圆扇⊥阑フf,指名說,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擴大口語交際的“面”與“量”。教師要特別關注雙向互說,了解每一個人語言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并隨機進行指導。
4.把口語訓練延伸到日?;顒又腥ァ?/p>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和語文活動中,在回答問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情況,隨時糾正口語交際中存在的問題。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他人交流,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
5.引導評價,提高語言能力。
關注自己表達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能有效地提高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可隨時引導學生開展評價,本冊可就聽人說話能否把握主要內容,說話能否清楚明白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進行評價。學生在參與評價過程中,逐步提高判斷正誤、優(yōu)劣的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習慣。
(四)習作教學
本冊習作在“語文園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為完整的習作訓練;此外,結合課文學習,安排3次小練筆,作為片斷練習。
8次分別是寫校園景、物、事,寫自己的心里話,寫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看圖寫想象,寫熱愛生命的人和事,寫鄉(xiāng)村生活的感受,寫敬佩的一個人及自由表達。其中,大自然中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熱愛生命的人和事,鄉(xiāng)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個人,這四項內容是說、寫合一安排;其他四項是說、寫分開安排。這8次習作訓練有以下特點:
1.拓寬題材范圍,給學生習作開辟選擇的空間
拓寬習作的范圍,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充分體現(xiàn)在本冊習作編寫中。在八個選題中,每一個都提供了多項內容的選擇,增加學生寫的自由度。比如,“語文園地一”的校園寫景,寫物,也可以寫校園中發(fā)生的事。“語文園地二”的寫心里話,可以對父母說、對小伙伴說、對鄰居說,也可以對其他人說。“語文園地六”,既可以寫鄉(xiāng)村景物,也可以寫鄉(xiāng)村生活;對于在城市生活成大的孩子,還可以寫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鄉(xiāng)村生活及鄉(xiāng)村的人和事。“語文園地八”的自由表達,選擇的余地更大,可以盡情選擇自己想寫的內容,寫故事、童話、寓言,寫自己的希望和夢想,還可以寫自己關注的人和事等。這八個專題中,包括有寫人、寫事、寫景物、寫生活、寫感想、寫體會等。每個學生都有內容可寫,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
2.寫實、想象等多種作文類型
為了體現(xiàn)課標提出的“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本冊除了內容上拓寬習作的范圍,在形式上,也提供了多種習作類型。有寫實的,就是自己觀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也有寫想象的,有看圖想象、寫童話故事等。寫實是為了讓學生從生活的真實出發(fā),寫出自己的所想、所見、所感、所做,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認識能力;寫想象,是為了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還有提供材料寫作文,讓學生根據(jù)提供的材料思考、作文,比如,“語文園地五”提供有關熱愛生命、救助生命的人和事例,以及自然世界中植物頑強生長的資料,供學生選擇使用,豐富了作文的寫作形式。
3.重視習作后的交流和評改
評改和交流,是學寫作文、提高習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同時,也能促進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本冊從這一基點出發(fā),在習作安排中,大都提出了交流和評改的要求,比如,“語文園地二”的寫心里話,要求“寫完以后可以讀給對方人聽,再根據(jù)別人的意見改一改”。本冊側重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以及其他有明顯錯誤的地方。
習作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啟發(fā)引導,讓學生樂寫、愛寫,對寫充滿興趣
課程標準中年級提出:“讓學生樂于書面表達”,本冊仍然從培養(yǎng)寫作興趣、降低寫的難度入手,讓學生不受文體、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專題學習,讓學生把在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學到的表達方式,運用到習作中去。還可以靈活處理“口語交際”和“習作”部分,可以先習作,后交際;也可以先交際,后習作,根據(jù)教學實際靈活安排,目的是讓學生樂寫、愛寫。在教學上可以采取各種方式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對作文充滿興趣:可以設置情境,啟發(fā)想象;可以激發(fā)生活經驗和情感,讓學生有話可說,引發(fā)寫的沖動;還可以引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情趣,引起學生寫的熱情和愿望。
寫的時候,不要有寫法上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不受形式的束縛,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時的寫下來,讓學生感到寫就是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實、內容具體,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
寫真實、寫具體是小學階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導時,要鼓勵學生如實表達,比如,寫敬佩的一個人,可以引導學生從真實的生活中觀察尋找。習作時,要讓學生寫真話、寫實話、寫心里話,不寫假話、空話和套話。在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寫具體。此外,要讓學生用自己語言表達,提倡樸實、自然的語言風格,教師可以通過評價引導正確的文風。
本冊的“看圖想象”和“編童話故事”是想象作文練習。想象作文同樣要鼓勵學生真實的想象,而不是不著邊際的胡想亂造,老師要引導學生合理的想象。
3.讓學生經常練筆,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
“小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經常性的練習活動。本冊內安排了3次小練筆,分別是“想象人物的表現(xiàn)”“讀課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圍人的議論”。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制情境,尋找寫的契入點,讓學生有興趣寫、樂于寫,比如,《中彩那天》車開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讓學生從實際可能出發(fā),想象人物各自的語言、動作和表情。老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及教學時間,隨時安排適于學生的練筆內容。“小練筆”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練習的時間宜短而快。教師不宜拔高要求,當作語文園地中的“習作”來對待。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練筆,當作日常要求,鼓勵學生隨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記在日記本中。
4.習作交流和評價,重在鼓勵。
教學中的交流評價主要體現(xiàn)在:寫前交流中,互相啟發(fā)思路;習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寫法,加深對自己習作的認識;講評作文中,互相激勵,提高習作水平。習作的交流評價重在鼓勵學生的習作熱情和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以鼓勵為主,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始終以樂觀和愉悅的心情來寫作文。
七、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他們的參與、互動。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質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宣教代替學生的德育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體驗德育魅力。只有珍視、尊重學生獨特的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們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學生接受,才能達到教育培養(yǎng)的目的。因為, 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優(yōu)越,深得父輩的寵愛,缺乏對他人的關愛、給予與奉獻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識面廣、生活經驗豐富、叛逆心強、容易與教師唱反調……這些,都給我們的教育工作到來了一定的難度,如果我們不認真分析、研究學生,區(qū)別對待,不能結合課文內容適時開展德育工作,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不成功的,就沒有達到培養(yǎng)人的目的。
八、“培優(yōu)補差”工作措施
1、了解和正確對待學生中客觀存在的個別差異,其實并不是以消滅差異為目的,而是推動有差異的發(fā)展。在“吃透兩頭”的基礎上,通過分層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使優(yōu)生“吃得飽”,后進生“吃得了”,快者快學,慢者慢學,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堅持做到每節(jié)課“層級化”訓練分明,練習由淺入深,體現(xiàn)層次性,既有“雙基”知識,也有拓展訓練,保證后進生學有所獲,優(yōu)等生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
3、平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努力做到不歧視,多鼓勵;不粗暴,多寬容。耐心細致地幫助,上課時多留意,多體貼,下課督促他們及時完成相關作業(yè)。必要時適當?shù)亟档妥鳂I(yè)要求。
4、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科學育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zhàn)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鼓勵孩子在爸爸媽媽的支持和鼓勵下,另行自我發(fā)展,找到自己的長處。
5、在日常工作中,要對后進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學習紀律等方面提出科學而嚴格的要求。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2
教學板塊一:欣賞美圖,激趣揭題
1、欣賞一組梅花圖。(出示課件)
2、讓學生用一個詞語來贊美梅花。(生自由說)
3、出示一組贊美梅花的詞語讓學生誦讀。
4、介紹詩人,揭示詩題:
美好的事物總是讓人喜歡的。自古以來,有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歡梅花,他們寫詩贊美梅花的顏色、香氣、品格,王冕也格外喜歡梅花,(板書:王冕,)他的屋前屋后種了許許多多梅花,取名為“梅花屋”,并稱自己為“梅花屋主”。王冕還十分擅長畫梅花,被人稱為“畫梅圣手”。這就是王冕畫的一幅梅花圖,(出示墨梅圖)詩人還為自己畫的這幅梅花圖寫了一首題畫詩《墨梅》板書:題畫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起來欣賞這幅畫,學習這首詩。板書:墨梅 王冕
5、看著這幅畫,想想詩的題目“墨梅”是什么意思?水墨畫的梅花。
過渡語:這幅梅花圖與我們先前看到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呢?(生答師板:艷麗、淡雅)王冕為什么會喜歡這種淡雅而不艷麗的梅花呢?相信大家學完這首詩就會明白啦!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梅花、贊美梅花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語言積累,自然地引出詩人,揭示課題,并結合出示的墨梅圖解題、質疑,水到渠成地進入新課的學習。這樣的開頭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疑能力,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教學板塊二:自讀古詩,自主質疑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質疑(出示要求)
(1)用“/”劃出古詩的停頓,按照停頓將詩讀正確,讀流利;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用“?”標出。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學有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質疑能力。)
教學板塊三:匯報交流,讀懂詩意
1、匯報交流,指導誦讀
(1)請生劃節(jié)奏并誦讀,再讓全班聽課文的范讀、指名讀、齊讀,然后讓學生變換多種方式讀,如:豎排讀,去掉標點讀(告知古人寫詩讀詩是從右往左開始的,是沒有標點的)
(2)有時我們可以根據(jù)個人感悟來進行個性化的誦讀,讀詩也是一樣的,要讀出我們自己的味道。如果我想要表現(xiàn)王冕很自豪地說這棵梅花樹是他家的,就可以重讀哪個詞語的讀音(示范)想要表現(xiàn)每一朵花就要重讀哪個詞語(指名讀)(讓學生自由練讀處理重音)再指名2個讀。
(3)這樣你會填空式地讀,據(jù)詩意選擇詩句讀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達到熟讀成誦這一目的,并滲透對詩意的理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1)
過渡語:啊,真了不起!大家都會背誦啦!
2、設問質疑,引導理解
現(xiàn)在,老師還想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真正明白了這首詩中的一些重點詞語及詩句的意思?請仔細聽題: (1)、誰知道王冕畫的這株梅花生長在哪里?你是從哪里知道的?(看課文,圈畫理解詞語“吾家、洗硯池”,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出示課件)介紹“洗硯池”,這洗硯池明明是王羲之家的,王冕為什么說“吾家洗硯池”?(因為王羲之與王冕同姓,所以王冕感到很自豪想說八百年前和王羲之是一家,所以他說“吾家洗硯池”,同時王冕也是想說他要像王羲之學習)(出示課件)你知道硯是什么樣子的?(出示課件)有什么作用?(寫毛筆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數(shù)用石做成,)請看:這是不同形狀的硯,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四大名硯”?!俺帯笔沁@首詩的一個生字,你們看,這是“硯”字不同字體的寫法,它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字。(出示課件)教學觀察示范寫“硯”,再練習正確書寫。
(2)、誰能告訴老師王冕畫的梅花樹上的梅花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看課文,重點圈劃詞語“淡墨痕”)板書:淡墨 (3)、王冕為什么只用淡淡的墨痕來畫梅花呢?板書:清氣(看課文,重點圈劃理解詞語“清氣、滿、乾坤”,為什么這兒的“流”字不用“留”?(書寫)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設問學生回答的形式,檢測學生自主解疑的效果,完成教學目標2)
老師小結:古人以詩言志,大家看在這首詩中王冕在哪里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詩的前兩行是寫什么?(是直接描寫梅花的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設問學生回答的形式,讓學生明白詩的整體結構,為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教學板塊四:閱讀拓展,感悟詩情
過渡語:王冕為什么說“不用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是表明詩人的志向呢?想要言什么志?請聽老師講幾則有關他的小故事,相信你就會明白詩人的心思啦!師講故事,提要求:讓學生認真傾聽并思考以下問題: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王冕?(生自由答)
“不用人夸好顏色”表達什么樣的志向?“只流清氣滿乾坤”表達什么樣的志向?(生答后師板書:淡泊名利、潔身自好)(指著板書小結:王冕借墨梅的“淡墨”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清氣”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4、老師小結:王冕曾說: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他已與墨梅融為一體,墨梅的品格就是作者的人品。王冕借墨梅的品格來抒發(fā)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做:托物言志(板書:托物言志)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講故事讓學生思考和交流,讓學生自主地感悟詩人的品質,幫助學生理解詩人借梅自喻,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完成教學目標3和4的教學)
教學板塊五:拓展延伸,總結升華(10)
過渡語:像這樣托物言志的詩還有很多。請大家將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梅花的詩詞與周圍的同學分享,也可以選擇一首你最喜歡的讀給旁邊的同學聽(強調讀好停頓),也可以說一說作者贊美了梅花的什么品格?作者想借梅花來表明自己的什么志向?
1、學生與同學進行分享交流。
2、指名學生分享課前收集的有關梅花的詩詞。
3、老師也收集了兩首寫梅花的詞,讓我們讀一讀吧!(教師出示課件)引讀:王冕的《白梅》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師小結:下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研究一下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看看贊美了梅花的什么品格?作者想借梅花來表明自己的的什么志向?今天的作業(yè)是:(教師出示課件)
1.作業(yè):自己動手畫一畫梅花,把它做成書簽,題上你喜歡的一首梅花詩,把它自己的好朋友!
2.將有關梅花的詞語和詩詞收集起來,辦一期以“梅花”為主題的手抄報。
3、老師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讀了有關梅花的詩詞,重點學習了王冕的題畫詩――《墨梅》,知道詩人王冕畫梅吟詩,不僅僅因為他――喜愛梅花,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梅花表達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像王冕一樣借“松、竹、梅”歲寒三友,來表達高潔的志向;借“泥土”來抒發(fā)自己謙遜的情懷;借“蠟燭”來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也可以學習梅花,像梅花一樣——潔身自好!像墨梅一樣——只流清氣滿乾坤!
最后老師想將歌曲《紅梅贊》送給大家,衷心地希望大家像紅梅一樣堅強不屈,像紅梅一樣放光彩!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閱讀,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并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豐厚我們的語文課堂,將語文學習向課外延伸,完成教學目標5的教學)
板書設計:
題畫詩
墨梅 淡墨 清氣 托物
王冕 淡泊名利 潔身自好 言志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本著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精神。本冊教材的篇排注意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全冊課文分為八組,每組教材由導讀、課例、讀寫例話、積累運用組成。
二、班級情況分析
現(xiàn)有學生語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比較差,但大部分學生學習比較認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比較濃。當然,也存在少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思維不夠靈活。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要求動腦、動手等思維性較強的題目部分學生不知所措,所以應付了事,個別男生作業(yè)書寫不夠整潔;課外閱讀的興趣有所增強,但課外閱讀習慣差,知識面狹窄;語言表達能力弱,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思想;特別是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內容空,讀起來干癟無味。本學期我將繼續(xù)以端正學習態(tài)度為突破口,以增強閱讀量及作文面批為重點,重視表揚鼓勵,夯實學生的語文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本冊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借助拼音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能正確認讀學過的多音字,能辨別形近字。會讀寫詞語,一部分會運用。
2、繼續(xù)學寫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坐的姿勢、握筆姿勢都要正確,養(yǎng)成認真寫字的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指定的課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與聯(lián)想;能提高默讀的速度;能選擇句子的表達方式;學會積累詞語,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會讀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閱讀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語言特點。
4、能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內容。逐步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新課標第一網(wǎng)
6、樂于參與討論或辯論,稍作準備,能講清楚自己的意思,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度。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
7、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情感真實有一定的條理。
四、教學措施
1、加強閱讀教學。認真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篇章訓練為重點,培養(yǎng)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能力。教學時,圍繞重點訓練項目加強練習。同時,努力把重點放在教會學生學習上,把每篇教材當成“例子”,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注意強化學法,并在閱讀教學中重視識字、詞句的訓練,進行閱讀題目的練習與講評。特別注重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2、重視口語交際訓練。正確把說話課的任務: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學習普通話,重視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喚起學生聽、說的興趣,鼓勵他們多說多想,注意表揚,保護說的積極性。同時做到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口語交際的訓練。
3、重視指導好課外閱讀。堅持以一帶三的閱讀訓練思路,堅持每一周一詩、每天一個好句的背誦積累,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自讀課本,閱讀體現(xiàn)“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指導學生學習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提高閱讀興趣和質量,幫助解決閱讀中的困難和問題。建立班級書庫,組織學生進行生動有趣的課外閱讀活動,做好課外閱讀摘記和每日一段好詞佳句背誦比賽。
4、注意把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本學期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領會文章中心思想;圍繞中心,具體地敘一件事。
六、作文計劃
1、認真指導學生每一次習作,要注意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
2、無論是寫紀實作文,還是寫想象作文,都要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說真話、實話、心里話,表達真情實感。
3、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教材,盡量為學生的自主作文創(chuàng)造條件。
4、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多給他們創(chuàng)造想象的氛圍,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
5、認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會學生的觀察方法,養(yǎng)成學生勤于觀察的習慣
6、重視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課文中好的寫作方法表達方式,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4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現(xiàn)有學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從整體看,本班屬于前面優(yōu)等生出色,后面后進生較多這種情況。經過一個學期的教育,優(yōu)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yǎng)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并有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也比較全面。后進生還有個別仍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閱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
二、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仍以專題形式組織內容:導語、課例(精讀課文、略讀課文、思考練習、閱讀鏈接、資料袋)、詞語盤點、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展示臺或成語故事等)。
三、本冊學習要達到的主要目標:
通過精美的選文,在語言學習過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情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價值觀。在識字寫字、課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作文、綜合性學習等學習和活動中,達到中年級的上階段教學目標。
1.認字200個,會寫200,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會使用字典、詞典,有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熟練書寫正楷字,用毛筆臨摹字帖。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事性課文的大意。
6.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7.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養(yǎng)成向人請教、與人商討的習慣。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并能簡要轉述。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圍事物,勤于書面表達。能把內容寫得比較清楚、比較具體。會寫簡短的書信便條。能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9.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開展討論,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落實教學目標的基本措施:
1、生字新詞和句子的學習
學生通過三年級的學習,已經逐漸趨向于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學生字新詞和句子。因此,教師在生字新詞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引導孩子利用課前的預習,大量地進行生字新詞的自學,引導學生學寫摘錄筆記和批注筆記,教給他們摘錄和批注的方法,激發(fā)他們的摘錄興趣,最終培養(yǎng)他們的摘錄習慣。在課堂上的生字新詞教學,應該盡量精簡,只對較難或重點的生字新詞進行分析和集體指導。另外,對于一些名言警句、諺語、古詩,教學時應該把握好教的度,引導孩子自覺積累。
2、重視閱讀教學
四年級語文教科書的主體課文較之三年級來說,不如三年級多,不少課文篇幅也不如它們長,但是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對閱讀的要求提高了。第二,語文體的中的閱讀篇目增多了。第三,日積月累中還有不少的閱讀內容。第四,教材旨在引導孩子搜集信息,從多種渠道學習語文。所以總起來看,四年級的教材閱讀量還是很大的。另外,四年級上冊課文的文化含量加大了,課文的內涵,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挖掘。
四年級的閱讀較之低年級,更加系統(tǒng),難度加大。這學期學生的自學水平應該能達到以下水平:
(1)會自己提出問題,提出比較有質量的問題。
(2)通過討論,能糾正或完善自己的認識
(3)學會寫摘錄筆記和批注筆記。
(4)基本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盡可能地讓學生快樂地寫作,逐步養(yǎng)成自主修改的習慣,培養(yǎng)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年級在作文教學上,仍然要讓學生“愿意寫,有的寫”,不以字數(shù)、文體、要點來局限孩子,而是以是否很好的以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作為評價的依據(jù),讓老師的限制少一些,要求低一些,給學生一個更寬松地寫作要求,實際上就給了他一個更為廣闊地寫作天地,要學生打好作文基礎,避免到了高段還在句段的通順上傷腦筋,希望學生寫出的作品不拘一格,有自己的童真、自己的個性、甚至于自己的思想。為了讓學生愿意寫、有的寫,
四、后進生的轉化
1、多與后進生交流,了解學困原因,從心里樹立“和自己比”的信念。
2、利用課余時間多給后進生輔導,降低學習目標。
3、采取“一幫一”的方式,時時刻刻有人在幫。
4、發(fā)現(xiàn)后進生身上的優(yōu)點,放大其優(yōu)點,從一個點出發(fā),使其樹立學習的信心。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全班共54人,其中女生24人,男生30人,班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語文平均分。占全縣第xx名。大部分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但仍然有個別學生紀律差、學習差、書寫差,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上進心,對語文科不感興趣。
二、本學期主要教學內容:
教學三十二篇課文,八個語文學習園地,要求學生掌握200個生字和若干新詞,進行八次作文訓練,多次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三、教學重難點:
本期學習的重點是掌握握200個生字及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誠守信的好品質。教學的難點是會20篇精讀課文的寫作手法和文章的基本結構,八次作文訓練的要求。
四、教學措施設想。
1、強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改進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自覺性。
2、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各種語文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3、加強學生“聽”、“讀”、“寫”等能力的訓練,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以達到成績不斷上升。
五、教學進度安排:
第1周:教學1——4課,完成課后作業(yè)。
第2周:教學5——8課,完成第1次作文訓練。
第3周:教學9——12課,完成課后作業(yè)。
第4周:教學13——14課,小結學月的教學內容
第5周:教學15——19課,完成第二次作文訓練。
第6周:教學20——23課,完成課后作業(yè)。
第7周:教學24——26課,完成第三次作文訓練。
第8周:教學27——29課,進行第四次作文訓練。
第9周:教學30——32課,進行第五次作文訓練。
第10周:教學第八個語文園地,進行第六次作文。
第11周——期末,進入期末全面復習,進行7、8次作文訓練。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6
教學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第二課時
一、導入喚起情感
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是快樂的我們可以在田野自由自在的放風箏。你能介紹你是怎么放的嗎?風箏飛得高嗎?玩的開心嗎?
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十課《風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邊讀邊想課文圍繞風箏講了什么事,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
三、讀中感悟
1.默讀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組交流:將自己認為最有趣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并說出自己認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最有趣),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引導學生認識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學生認為“找”也很有趣,應予以特別肯定和鼓勵。
(一)感悟做風箏的樂趣。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根據(jù)朗讀情況,相機指導正確、流利地朗讀。
2.師生合作解決下列問題:
(1)“憧憬”的意思。幾個小伙伴精心地做著風箏,風箏做好以后該是什么樣的情景呢?誰能想象一下?(這就是“憧憬”)想一想:我們會憧憬什么?(憧憬快樂,憧憬幸福,憧憬未來……)
(2)為什么做好的風箏什么都不像,我們卻依然快樂?交流自己的看法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1)激趣:課文當中的幾個小伙伴做風箏時很快樂,誰能把他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呢?
(2)練習朗讀。
(二)感悟放風箏的樂趣
1.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兩個詞語描寫了風箏剛剛起飛和已經飛到空中時的優(yōu)美樣子。找到后把這兩個詞語多讀幾遍。課文中描寫放風箏快樂的句子特別好聽,找一找讀一讀
2.指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出快樂的心情。
3、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p>
(三) 體會找風箏的心情
1、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fā)現(xiàn)“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2、小組交流討論后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fā)現(xiàn)。
3、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xiàn)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師: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請讀讀5、6、7、8自然段。
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xù)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
4、展開想象:他們在水磨坊找到幸福鳥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
(四)以讀代講朗讀全文。
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這節(jié)課我能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二、本節(jié)課存在的不足。
1.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的學生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小組學習時交流的時間空間都太少,那些不善表達的學生發(fā)言太少。
3.指導朗讀少。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普羅米修斯 》教案16篇 四年級普羅米修斯課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四年級英語對話帶中文小學四年級英語下冊3篇(四年級英語下冊對話有哪些?)
★ 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計劃3篇(小學一年級上期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 小學語文教師工作述職報告范文3篇(語文教師個人述職報告簡短范文)
★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3篇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案上冊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工作計劃14篇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工作計劃
★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和時間賽跑 》教案10篇(和時間賽跑課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墨梅》優(yōu)秀教案設計13篇(四年級下冊《墨梅》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蝙蝠和雷達》教案11篇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蝙蝠和雷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