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1和0的乘法教學反思4篇(有關1和0的乘法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
1和0的乘法教學反思1
人教課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材第一單元安排的小數乘法主要內容分為小數乘整數、小數乘小數、利用小數乘法解決問題、積的近似數、連乘、乘加、乘減、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等幾個知識點!回顧這一個單元的教學,發(fā)現(xiàn)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困惑:
一、在小數乘小數的知識點上,學生由于受小數加減法計算“相同數位要對齊”知識的影響,習慣性的列豎式計算過程中也把小數點對齊了!結果造成計算的錯誤!
二、在按照整數乘法計算出結果后,末尾出現(xiàn)“0”時,有部分同學沒有掌握好點小數點與去“0”的先后順序!在作業(yè)中出現(xiàn)了先把“0”去掉后再點小數點的錯誤!
三、同學能夠理解“一個非0數乘以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要大;一個非0數乘以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要小”這一性質,但不能做到靈活運用!同學們在處理756×○756這一類型題目時,還停留在通過計算得出左邊結果再比較的認識上!
以上是在進行小數乘法這一單元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主要出現(xiàn)的問題!而掌握得比較好的知識點則是積的近似數、連乘、乘加、乘減以及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幾點上!
對策:
針對第一種情況,個人認為可以通過專項小數乘法與小數加減法的強化訓練和對比訓練來幫助學生區(qū)分小數乘法與小數加減法在計算的過程中的區(qū)別!
第二種情況:明確小數乘法計算方法與步驟!
第三種情況:通過例題,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左右兩邊相同數,再從判斷○左邊另一個因數是否大于1,最后確定選擇大于或者小于符號!
1和0的乘法教學反思2
《認識乘法》,它是在掌握幾個數連加的知識基礎上引入的,本課需要學生明白乘法的意義。對本課的教學,我做了以下方面的反思:
(1)眼、口、手多種感官并用,加深學生體會——“幾個幾”代表的含義
由課本的情景圖,觀察圖,提出問題:兔有多少只?如何列式計算,這是個重點,再次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兔排列的特點,小兔是兩只兩只排列,適時問:看到了幾個兩只?那么要求兔一共有多少只怎么列式?列出連加的算式2+2+2=6(只)。學生會對對幾個相同數連加有初步的感性認識。通過觀察有了初步的認識,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畫片,將剛剛形成的感性認識加工成表象,在親自操作中體驗幾個幾,我的要求是用畫片擺一擺,一堆擺2個,擺3堆;然后我又加上一個條件,將畫片排排好,變成一排3個,共兩排,引導學生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觀察花片,發(fā)現(xiàn)是2個3,列式求數量,這樣在對比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注意力不集中,好動,在學習中,通過眼睛看,用嘴巴說,用手寫,等多種感官并用,可以充分集中注意力,加深對“幾個幾”含義的體驗和感知。
(2)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乘法的必要性
對于學習知識,當知道為什么要學,人們會主動去學。這樣學習效率便會提高。為什么要學習乘法?我覺得一定要使學生明白。首先,在例二的教學中學生需要知道:幾個相同的數相加用乘法書寫簡便。因而,教學時我創(chuàng)設對比情境,讓學生寫出“3個2相加”到“5個2”,再到“100個2”,一開始學生覺得很簡單,3個2,5個2,都沒有問題,但到了100個2,問題便出現(xiàn)了?!疤珶┝耍 薄疤嗔?!”“寫到什么時候!”學生紛紛疑問。此時我恰到好處的引入乘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和寫的過程中體會到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寫算式比較簡便。其次,通過思考用加法算和乘法算的結果是一樣的,它們求的都是總數,讓學生明白乘法和加法的聯(lián)系。
(3)注重應用——在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
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所以在學生認識乘法之后,我注重讓他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xiàn)象,解決實際問題。孩子們說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例如一個孩子提出一個問題,一支毛筆2元,買4支毛筆多少錢?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乘法意識潛移默化的得到培養(yǎng)。
1和0的乘法教學反思3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乘法,我大膽改變教材沒有使用課本上的情景圖,安排了復習積變化的規(guī)律,透過例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練習鞏固。而在實際的學情中,有大部分學生都會算小數乘法,明白當成整數計算,然后點上小數點,但對于為什么要這么算,豎式的寫法還很模糊這一現(xiàn)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編排進行,這樣的問題沒有挑戰(zhàn)性,學生不會感興趣,于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安排:
1、突出積變化的規(guī)律
在教材中積變化的規(guī)律是復習,我在教學中卻將當它是新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充分理解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縮?。┒嗌俦叮e就會擴大(縮?。┫嗤谋稊怠R龑W生直接運用這個規(guī)律計算出×2,同時運用小數乘整數的好處進行驗證,感受規(guī)律的正確性。
2、突出豎式的書寫格式。
有了前應對算理的理解,當遇到用豎式計算×59時,學生不再感到困難,但要他們說出為什么這么寫,部分孩子還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數點為什么不對齊了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已經將擴大100倍,計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據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計算,而不是小數乘法了,最后還得將積縮小100倍。
3、突出小數的位數的變化。
小數位數的變化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因此我為這個安排了兩個練習,一個是推算小數的位數,二是決定小數的位數,在決定小數的位數后選取了兩題讓學生計算,認識到并不是積的小數的位數和因數的小數位數都是一樣的。
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開始對學習充滿興趣,用心的思考,運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去解決問題,能正確計算小數乘整數,而讓我覺得困惑的是,在前面這一部分我讓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運用規(guī)律去口算,然后去筆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學的過程是流暢的,順利的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擴展,學生掌握的狀況也是很好的,但過多的暗示是否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如果不鋪墊,直接出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潛力是否好些課的下半部分,學生對計算已經不感興趣了,有幾個孩子已經開小差了,事后調查得知,他們覺得問題太簡單了,就是積的小數位數的問題,只要移動小數點位置就行了,計算沒有什么多大意思。
學生說得是實話,最近學的都是計算,都是討論計算方法,而計算方法的發(fā)現(xiàn)有時不需要讓他們經歷發(fā)現(xiàn)、探究的過程,更多的是老師的提醒和告訴,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怎樣喜歡被動的理解呢??磥碛嬎愕慕虒W還需要教師將練習的形式變的豐富些,吸引學生的眼球和大腦。
1和0的乘法教學反思4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第4單元口算乘法第一課時,它是在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根據學生已有經驗,我將教學目標預設為:嘗試口算方法探究過程,體驗多種口算方法及能正確地進行計算為重、難點。采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點撥的方法,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使今后教學能做到揚長避短,更進一步,我對本課作出如下總結:
1、借助實際問題學習口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應的生活實例和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景,讓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數學問題,接著探究口算方法,進而解決所提出的實際問題。我發(fā)現(xiàn)把探討口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于一體,對學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探討口算方法,又可以使學生深刻理解為什么要口算,切實體會口算的意義和作用。把數學學習置于現(xiàn)實情境問題之中,是今天數學教學所提倡的,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認清這一點,并努力做好。
2、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口算方法。
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節(jié)教學,我預設了學生自主、合作、討論的學習情境,旨在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以完善學生對口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課堂教學中,學生均能主動參與學習,只是不太善于根據固有經驗遷移運用,對口算方法的表述也不夠準確。在這方面,我雖及時為學生指正,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顯??梢姡谶@方面,我仍需加強學習、鍛煉,以便給學生做好點撥、指導。
3、提倡、鼓勵口算方法多樣化。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倡導學生運用、體驗多種口算方法,但實際教學中,卻發(fā)現(xiàn)多數學生方法單一,而且經我點撥后,未見很好的效果。教學中,應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多角度思維,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并通過比較、交流,培養(yǎng)學生“能為實際問題選擇適當方法”的能力,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數感,而非簡單地教會為止。
1和0的乘法教學反思4篇(有關1和0的乘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 2022小學教師教學反思總結模板參考9篇(小學教師教學反思報告)
★ 優(yōu)秀的教師教育教學反思模板3篇(教師教學反思簡短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