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中學生地理教育復習題答案3篇 地理教學論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2-10-14 16:12:08 試題

  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中學生地理教育復習題答案3篇 地理教學論試題及答案,歡迎參閱。

中學生地理教育復習題答案3篇 地理教學論試題及答案

中學生地理教育復習題答案1

  交通為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古今中外,人們都十分重視交通建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見右圖)

  材料二 交通可以縮小時空距離。不同形式和層次的交通運輸網,使不同地域間相互交流、聯系,實現互補。今日世界交通運輸聯系不僅僅局限于一國之內,而且擴大到國與國之間、洲與洲之間。交通建設要受控于地理環(huán)境,亦深刻影響著地理環(huán)境。

  材料三昆曼公路北起中國昆明,經西雙版納進入老撾,南止于秦國曼谷,長達1850千米,有“21世紀新絲綢之路”之稱。沿途復雜多樣的自然環(huán)境,顯著的地域差異鑄就了這條斑斕的彩帶。

(1)運用所學交通運輸網知識、地域差異地理知識,說明昆曼公路對四川經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6分)

(2)(2)簡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13分)

(3)(3)分析該區(qū)域不利自然條件對昆曼公路建設的影響,并列舉三例修建該公路可能給沿

  線地區(qū)帶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11分)

(1)昆曼公路與成昆鐵路連接,構成了四川出海(與東南亞聯系)的又一條通道(2分);四川與東南亞(或泰國)分別位于亞熱帶、熱帶,物產(或自然、人文景觀)差異顯著,互補性強(2分),該公路為兩地貿易的發(fā)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2分)

(2)地勢北高南低(1分),山高谷深(1分),云貴高原喀斯特地貌發(fā)育(1分),地表崎嶇(1分);北部冬暖夏涼(1分)、南部終年高溫(1分),沿線地區(qū)降水豐沛(1分),氣候垂直變化大(1分);河流縱列分布(或山河相間)(1分),流向自北向南(1分),水能資源豐富(1分);熱帶和亞熱帶森林廣布(1分),生物具多樣性(1分)。

(3)地勢起伏大(或山谷相間)(1分),地質條件復雜(或喀斯特地貌發(fā)育)(1分),選線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1分);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頻發(fā)(1分),多暴雨、洪水等氣象災害(1分),增加了施工難度。

  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加??;原始森林遭破壞;水土流失加劇;野生動物生存環(huán)境受到影響。(列舉三例即可每例2分,共6分)。

中學生地理教育復習題答案2

  1、新的課程觀和教材觀的內涵

  答:

(一)新的課程觀: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以學科為中心—— 課程設置與實施的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進入學術領域,成為學科專業(yè)人員。具體表現為學生不但要獲得學科知識、求知方法,也要認同學科的專業(yè)體系,課程僅僅為學科而存在。

  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中心—— 課程強調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適應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fā)展水平。課程建構的主導,不是學科知識的給予,而是學生能力的發(fā)展。

  并非否定學科知識在教學中存在的必要,而是要給予新的內涵!

(二)新的教材觀:更加強調教材的工具性

  教材是什么?

  是與學生對話的“文本”

  是引導學生思考和進行教學活動的“范例”

  是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的“中介”“橋梁”

  是調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構建的“手段”

  工具性 —— 教材具有輔助教學的作用

  有助于引導教學

  有利于培養(yǎng)能力

  有益于實踐活動

  成功的教學是借助教材,但不完全依賴教材的活動!

  2、地理教學模式的概念。以某一種教學模式為例,說明其教學程序。答: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地理教學結構、教學程序以及實施地理教學方法的教學策略體系。

  地理教學模式既是地理教學基礎理論的具體化,又是地理教學具體經驗的概括化。(介于兩者之間)

  講解——接受教學模式

  以教師講述為主

  程序:復習舊課→引入新課→講解新課→鞏固新課→檢查反饋

  評價: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授更多的知識。對傳授知識來講,效率較高,是最經濟的教學模式之一;但它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既不利于學生主動作用和主體地位的發(fā)揮,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灌輸式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3、地理案例教學實施的基本步驟。結合一個具體的地理教學案例設計其教學過程。

  答:首先,提供和呈現地理案例

——注意呈現的形式和時機

  呈現的形式——如印發(fā)文字材料、教師描述、多媒體展示、模擬再現實際情境或學生表演等。

  呈現的時機——例導型(即先“案”后“理”)、例證型(即先“理”后“案”)、例說型(即“案”“理”同步)。

  其次,分析和討論案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其實質是將案例的情境與相應的教學內容聯系起來,以揭示案例與所學原理之間的聯系。

  操作程序:個人體驗→小組討論→指導分析(對比分析、變式分析、延伸分析、反證分析)

  教師的作用——啟發(fā)、引導、組織、調控,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創(chuàng)造性學習。

  學生——是分析、研討案例的主體

  再次,總結和評價案例——對案例教學進行概括和升華、拓展遷移和靈活應用。

  如:人教版高中地理模塊1教材中的案例

“河流地貌的發(fā)育”部分內容所涉及的“河口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然后展示黃河三角洲衛(wèi)星地圖,給學生以更加直觀的印象。

  歸納:河口三角洲形成的一般知識結構

  遷移應用:2008年高考全國1卷,36⑶指出G河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4、地理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答:

  1、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2、培養(yǎng)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

  5、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高尚的科學道德

  6、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5、闡述新課程理念下區(qū)域地理教學的新變化

  答:

  一、從統(tǒng)一分區(qū)教學向多元化分區(qū)教學的轉變

  表現在:

  學習的區(qū)域數量不同

  學習的具體區(qū)域不同

  同一區(qū)域學習的內容也有所不同

  二、從以具體區(qū)域為基點的教學向以區(qū)域地理要素和學習技能為基點的教學轉變

  以具體分區(qū)為區(qū)域教學的基點:是指教學的目光主要放在某一個具體分區(qū)的相關知識上,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掌握這個具體區(qū)域的某些知識。

《地理課程標準》把分區(qū)地理教學要求的重點轉移到------如何通過區(qū)域要素學習來認識一個區(qū)域

  對區(qū)域地理教學評價的變化:

  需要從評價學生具體區(qū)域知識的掌握擴展到評價學生區(qū)域地理學習能力的形成和遷移上在后者的評價方式中,具體區(qū)域知識就成為學生用來說明某個地理原理、規(guī)律或關系的實例。

  三、新課程理念將帶來“充分”學習

  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世界地理必學的區(qū)域數量為11個(即1-5-5),比《地理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26個減少了15個。每個區(qū)域學習所用時間可以增加,使學習有可能相對“充分”。

“充分”學習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下有不同的含義(至少有兩層)

  第一層: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所學區(qū)域,至少從表面意義上看,對某個區(qū)域的學習有了更多的時間。

“充分”學習的意義并不只是單純的增加某個區(qū)域知識的數量,而是希望通過“充分”學習,使學生能從多方面比較深入地認識一個區(qū)域,初步樹立地理區(qū)域內各要素相互影響以形成某個區(qū)域特征的概念。

  第二層:可以展開學習過程,使學生有機會通過不同方式獲取該區(qū)域知識,而不僅僅是聽教師講授。

  6、建構主義理論下的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答:建構主義理論被認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者認為,雖然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人們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或解釋現實,由于個人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因此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同。但是通過學習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正確、豐富和全面。

  建構主義的這些觀點為我們探討一種好的、值得倡導的地理課堂教學新理念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2、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應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保持有效互動的過程。

  3、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應為學生的主動建構提供學習材料、時間以及空間上的保障。

  4、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旨在使學習者形成對地理知識真正的理解。

  5、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習者對自己的及他人學習的反思。

  6、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應使學生獲得對地理學習的積極體驗與情感。

  7、地理說課的基本內容

  答:說課目前已經成為是開展地理教學研究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

  說課一般是指教師以語言為主要表述工具,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專家,系統(tǒng)而概括地解說自己對具體課程的理解,闡述自己的教學觀點,表述自己具體執(zhí)教某課題的教學設想、方法、策略以及組織教學的理論依據等,然后由大家進行評說。

  地理說課的基本內容:

  1、說課程標準

  2、說教材

(1)教材內容的組成(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3)教材的特點

(4)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5)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3、說學情

(1)知識基礎

(2)學習能力

(3)學習動力

  4、說教學方法與教學媒體

  5、說學法指導

  6、說教學過程

(1)概括介紹教學思路與教學環(huán)節(jié)

(2)理論依據隨說課的步驟提出

(3)說主不說次,說大不說小,說難不說易

(4)說板書設計和設計意圖

  8、分別畫出地理教育學、地理課程與教學論的內容結構圖,比較二者內容的差異與聯系,分別說出地理教育學、地理課程與教學論對中學地理課程標準的指導意義。

  9、分別畫出中學地理課程中的知識構成與能力構成的,以及地理知識與能力之間的對應關系,舉出課程標準中要求培養(yǎng)綜合分析能力的三個例子,分別畫出這三個例子的綜合分析思維導圖,提出教學指導意見。

  10、畫出中國氣候特征的知識結構圖,設計中國氣候特征學案。

中學生地理教育復習題答案3

  二、填空題:

  1、自主學習即學習者為了保證學習的成功、提高學習的效果、達到學習的目標,主動地運用調控認知、動機與行為的過程,自我調節(jié)的學習者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能自己確定 學習目標、選擇 學習方法、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價 學習結果。(p224)

  2、課件 是根據地理教學的大綱或者 課程標準 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通過 教學設計,并以多種媒體的表現方式和超文本結構制作而成的地理課程軟件。(p175)

  3、地理課程標準是指導 學校地理教育 和教學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國家管理和評價地理課程的基礎,也是 地理教材 編寫、地理教學 實施和 地理考試 命題的依據。(p82)

  4、地理教學媒體可劃分為 地理圖表 媒體、地理實驗 媒體、地理電教媒體、計算機多媒體。(p165)

  5、借助電教媒體,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形形色色的地理事物,了解 千奇百怪的地理現象,理解 瞬息萬變的地理過程,探尋 錯綜復雜的地理成因。(p169)

  6、案例分析法:是圍繞 教學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呈現的 典型 案例進行討論分析、歸納總結,從而培養(yǎng)學生 思維 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p152)

  7、研究地理教育學有利于深化地理教育的 理論體系 和學科體系,有利于提高 師范地理 專業(yè)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有利于推動地理 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研究。(P3)

  8、地理教學媒體的功能有傳遞 教學信息、實現 教學過程、調控 學習行為。(p160)

  9、定量評價 即采用數學的方法,收集和處理數據資料,對評價對象做出定量結果的價值判斷。

  10、地理教學原則是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地理 教學目的、遵循一定 教學規(guī)律 而制定的指導地理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客觀教學規(guī)律的主觀反映,對 地理教學活動 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p96)

  11、講解-接受地理教學模式:以 教師 為主導,有目的、有 計劃 地組織和實施整個地理教學過程。(p114)

  12、制作地理課件要在充分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明確 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選用 教學方法,設計 教學思路,安排好 師生活動。(p176)

  13、地理研究性學習模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 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的學習活動。(p130)

  14、地理實驗媒體是指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 地理概念、認識 地理過程、掌握 地理原理,有助于增強地理教學的直觀形象和動態(tài)生成的常用媒體

  15、檔案袋 是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伴隨著西方“教育評價改革運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評價方式。(p191)

  16、地理教學評價的功能有 導向功能、診斷功能、調節(jié)功能、激勵功能 和反思功能。(p184)

  17、觀察是對學生在日常地理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進行 觀察、記錄 ,并作出 學習評價 的一種方式。(p191)

  18、地理教學評價即根據地理教學目標和地理教學原則,運用多種方式和手段,對地理教學中的師生、教學過程 及 教學效果 進行檢測的過程,它對改進地理教學 方式、促進地理教學 反思、提高地理教學 質量 具有重要作用。(p183)

  19、思維導圖法是把各級主題的聯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 層級關系 表現出來,將主題關鍵詞與 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的教學方法。(p135)20、專業(yè)自我即教師的 自我意識 和 自我價值。地理教師的專業(yè)自我是地理教師個體對自我從事教學工作的感受、接納和肯定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將顯著地影響地理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工作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理教師 專業(yè)發(fā)展 的過程也是地理教師 專業(yè)自我 形成的過程。(p223)

  三、判斷題:

  1、由于網絡科技的發(fā)展,地理課件的制作應充分利用其方便快捷和形象豐富的特點,盡可能的加入大量的圖片、動畫、音響以及鏈接來充實課堂內容。(錯)[p177]

  2、地理課程標準是地理考試命題的依據,但并不意味著教材的編寫和地理教學的實施都必須圍繞地理課程標準來進行。(錯)[p25,參考地理課程標準的含義]

  3、地理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廣泛,主要涉及哲學、心理科學、教育科學和地理科學等。(對)[p7]

  4、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能力培養(yǎng)合稱為地理雙基。(錯)[p45,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基本技能合稱為地理雙基]

  5、區(qū)域性和空間性是地理科學的主要特征,地圖是地理知識的源泉和“第二語言”。(這道題我還不太確定,書上第9頁第1排有與這個相關的內容,據上屆學霸的判斷是對的,同學們自己衡量哈)

  6、地球儀的應用應按照地球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進行演示,不能用手隨意(如逆向)撥動地球儀,違反地理科學性,教師在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時,必須考慮從學生的角度讓地球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對)[p169]

  7、地理課程標準是地理考試命題的依據,但并不意味著教材的編寫和地理教學的實施都必須圍繞地理課程標準來進行。(錯)[p25,參考地理課程標準的含義]

  8、地理課程標準要求地理教師具有綜合、全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動態(tài)的立體交叉的知識結構,包括地理專業(yè)知識、一般文化知識以及教學學科知識。(此題與書上有一個字不同,書上p213最后幾個字為教育學科知識,上屆學霸是判為對的,大家自己衡量哈)

  9、比較法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無論是地理感性知識、理性知識還是自然地理知識、人文地理知識,或系統(tǒng)地理知識、區(qū)域地理知識,只要具有可比因素,都可以進行比較,但其比較目的卻有可能不同。(對)[p151] 10地理教學模式一般分為講解--接受、自學—輔導和參與—活動三大類。(錯)[p114-p117,四大類]

  11、案例分析法的實施步驟主要是呈現展示案例,分析討論案例和總結評價案例。(對)[p152]

  12、在地理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初中地理教科書的整體編排都體現了從小到大,先分后總的特點;而高中地理教科書則多以問題探討,課題研究、案例分析、探究活動等形式體現。(錯)[p39,先總后分]

  13、系統(tǒng)科學是地理教育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對)[p9]

  14、地理教學橫向實驗法是設置地理教學實驗載體,通過對比實驗載體在采取實驗措施前后的狀況,評定教學因子與教學之間的的關系,進行地理教學實驗研究的方法。(錯)[p246,注意區(qū)分橫向和縱向]

  15、運用地圖技能主要包括認識地圖、熟知地圖、閱讀地圖、分析地圖,但不要求能填繪地圖。(錯)[p53,五種]

  16、自學—輔導地理教學模式的程序是:提出要求→獨立自學→討論交流→啟發(fā)指導→練習總結。(對)

  17、學校地理教育主要是氣候、土壤、礦藏和環(huán)境問題等,與鄉(xiāng)土教育關系不大。(錯)[p23,關系密

  18、比較法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無論是地理感性知識、理性知識還是自然地理知識、人文地理知識,或系統(tǒng)地理知識、區(qū)域地理知識,只要具有可比因素,都可以進行比較,但其比較目的卻有可能不同。(對)[p151]

  19、地理教學評價根據評價對象不同可采用的評價方式各異,可以有地理教學條件評價、教師授課治理評價和學生地理學習效果評價,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學生地理效果和地理教師授課質量的評價。(此題與書上的描述不太一致,同學們自行判斷,p187)

  20、由于網絡科技的發(fā)展,地理課件的制作應充分利用其方便快捷和形象豐富的特點,盡可能的加入大量的圖片、動畫、音響以及鏈接來充實課堂內容。(錯)[p177]

  21、教師授課質量評價的主體不是上級部門,也不是學生家長,而應該是同事、教育評價機構等專業(yè)部門。(錯)[p193,可以是??可以是?..]

  22、地理課程標準要求地理教師具有綜合、全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動態(tài)的立體交叉的知識結構,包括地理專業(yè)知識、一般文化知識以及教學學科知識。(此題與書上有一個字不同,書上p213最后幾個字為教育學科知識,上屆學霸是判為對的,大家自己衡量哈)

  23、教師授課質量評價的主體不是上級部門,也不是學生家長,而應該是同事、教育評價機構等專業(yè)部門。(錯)[p193]

  24、地理教學研究的課題應準確凝練,切忌題目過大,題目應高度概括課題研究的思想和目的,突出課題研究的新視角或新立意。(對)[p253]

  25、地理教學研究的課題應準確凝練,切忌題目過大,題目應高度概括課題研究的思想和目的,突出課題研究的新視角或新立意。(對)[p253]

  26、由于網絡科技的發(fā)展,地理課件的制作應充分利用其方便快捷和形象豐富的特點,盡可能的加入大量的圖片、動畫、音響以及鏈接來充實課堂內容。(錯)[p177] 27地理教學評價根據評價對象不同可采用的評價方式各異,可以有地理教學條件評價、教師授課治理評價和學生地理學習效果評價,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學生地理效果和地理教師授課質量的評價。(此題與書上的描述不太一致,同學們自行判斷,p187)

  28、學生是地理教學研究的主體,因為教學主要是為學生服務的。(錯)[p236,教師是主體]

  29、教師在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時,必須考慮從學生的角度讓地球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對)[p169] 30、案例分析法的實施步驟主要是呈現展示案例,分析討論案例和總結評價案例。(對)[p152]

  一、名詞解釋:

  1、檔案袋(p191)

  2、參與-活動地理教學模式(p117)

  3、地理教材(p35)

  4、地理教學方法(p136)

  5、地理教育學(p2)

  6、地理發(fā)現教學模式(p125)

  7、學校地理教育(p19)

  8、談話法(p146)

  9、地理教學模式(p107)

  10、比較法(P148)

  11、地理教學實驗法[p246]

  12、教學評價能力[p218]

  13、地理多功能室[p174]

  14、地理電教媒體[p169]

  15、診斷性評價[p185]

  16、課堂教學觀摩[p198]

  17、教師專業(yè)化[p210]

  18、教學設計能力[p216]

  19、定性評價[p187] 20、學歷教育[p227]

  21、觀察[p191]

  二、簡答題:

  1、案例分析法的重要作用?(p152,4點)

  2、在地理發(fā)現教學模式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應該注意哪些問題?(p127,針對性??,現實性??,新穎性?)

  3、自主學習的特征(p224,4點)

  4、地理教學模式的主要組成要素有哪些?(p108,4要素)其他構成要素有哪些?(5、校本培訓的特征(p226,3點)

  6、地理德育教育的實施原則?(p73-p76)

  7、講授法的基本特點有哪些?(p143,4點)

  8、地理多功能室的基本功能有哪些?(p174,3點)

  9、地理教學模式的特征有哪些?(p109,4點)

  10、課堂教學觀摩的實施步驟(p199-p200)

  11、常見的地理教學模式類型有哪些?(p114-p117,4種)

  12、教學評價能力包括哪些能力(p218,4點)

  三、論述題:

  1、在新課程評價理念下,什么樣的課算是一堂好課? 結合書上p194-195的評價內容來自己整理答案吧.2、為實現“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地理教師在教育理論方面和教學實際行動方面要作哪些準備?

  1.教育理論方面的準備:(1)地理教師要完整,系統(tǒng),扎實,精深地掌握地理專業(yè)知識,這樣才能在教學中通觀全局.靈活教學才能教會學生學習,發(fā)展學生智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2)地理教師要具備相關的學科知識,這樣才能使地理教學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并結合地理學科特點,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更好地將地理知識內化為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3)地理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普通文化知識,才利于開闊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豐富課堂.2.教學實際行動上面準備:(1)地理教學基本能力的準備,包括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2)地理教師復合能力的準備,包括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和教學合作能力的準備

(3)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等,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這題這是上一屆學霸的答案,大家自己衡量哈)

  3、作為一名地理老師,應具備哪些專業(yè)能力?[p216-p220] 首先寫出地理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概念,地理教師專業(yè)能力主要包括地理教學基本能力,地理教學復合能力等.(一)地理教學基本能力:(1)教學設計能力:??(2)教學實施能力:??(3)教學評價能力:??(二)地理教學復合能力:(1)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2)教學合作能力:??(此題具體自己參看書上喲)

中學生地理教育復習題答案3篇 地理教學論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地理教育工作計劃7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學工作計劃)

2021高二地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3篇 高三地理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第一次高三地理教學工作總結共4篇 高三地理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八年級地理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共3篇(八年級地理教育教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