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古代故事大全精選3篇 中國古代十大故事,歡迎參閱。
古代故事大全精選1
從前,在大山腳下住著一位老媽媽和她的三個兒子。老媽媽織得一手好壯錦,靠賣壯錦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媽媽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麗的畫,那畫上有田園、房屋、花園、池塘和成群的雞鴨牛羊。老媽媽滿心喜歡,就買下了這幅畫。她決心把畫上那美麗的村莊織成一幅壯錦。
老媽媽不分畫夜地織錦,松油燈把眼睛都熏壞了。眼淚淌到了錦上,老媽媽就在上面織成小河和池塘。鮮血滴在了錦上,老媽媽就在上面織成太陽。一連織了三年,美麗的壯錦終于織成了。老媽媽真高興啊!
忽然,一陣大風(fēng)把壯錦卷上了天空,向東方飛去,一轉(zhuǎn)眼就不見了。
老媽媽著急地對大兒子說:“快去東方尋找壯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兒子出發(fā)了。走了一個月,來到一個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頭房子,門口坐著一位老奶奶,旁邊有一匹石馬。
老奶奶說:“是東方太陽山的仙女把你媽媽的壯錦借去作樣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兩顆牙齒,放在石馬嘴里,等石馬吃到第十顆楊梅果時,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要經(jīng)過烈焰熊熊的發(fā)火山和漂浮著冰塊的大海,才能到達太陽山。如果不能堅持,就會喪命。我勸你還是不要去了,給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兒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樂去了。
老媽媽病倒在床上,不見大兒子回來,又讓二兒子去尋找。二兒子也是個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樂去了。
老媽媽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兒子決心去把壯錦找回來。
三兒子來到大山口,見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話打落了兩顆牙齒,然后跨上馬。他咬緊牙關(guān),忍著疼痛,翻過了烈焰熊熊的發(fā)火山,渡過了漂浮著冰塊的大海。終于到達了大海對面的太陽山。
三兒子看見仙女們正在織錦,媽媽的那幅壯錦就擺在中央。三兒子說明了來意,仙女們答應(yīng)織完后馬上還給他。
三兒子收好壯錦,馬上往回趕。他沒有想到,一位紅衣仙女因為喜歡壯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織到了壯錦上。
三兒子回到家里,媽媽已經(jīng)奄奄一息了。他趕緊拿出壯錦,那耀眼的光彩把媽媽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陣香風(fēng)吹來,老媽媽住的茅草屋不見了,只見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麗的田園,和壯錦上織的一模一樣。
花園里有個紅衣姑娘正在看花,原來她就是那個紅衣仙女。
三兒子和美麗的仙女結(jié)了婚,從此和媽媽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
大兒子和二兒子用完了老奶奶給的金子,變成了兩個叫花子。他們沒臉去見媽媽和弟弟,只得到處去乞討。
古代故事大全精選2
碭山的狗肉在周圍毗鄰四省七縣有名氣,與歷史上最好吃狗肉的漢高祖劉邦有關(guān)。劉邦起兵,三十歲時當了沛縣的泗水亭一小小的亭長,這是秦朝最基層的小吏。家境貧寒卻好美食,特別愛吃狗肉。除在家中做著吃外,還常到街上和賣狗肉者家去吃。他家鄉(xiāng)沛邑有好幾家賣狗肉的,他都去吃過,他特別喜歡到樊噲家去吃。無資付狗肉錢,就賒欠。樊噲幾乎天天向他要狗肉帳。賒欠久了,就成了白吃。為躲避這個無賴食客,樊噲曾把狗肉鋪子從護堤河的這邊搬至護堤河的另一邊。不到兩天,劉邦度過河,找來吃,由于常吃常欠,劉邦欠了樊噲一大筆狗肉錢。
樊噲的狗肉鋪子,因亭長帶頭吃,生意更興隆了。后來,他們倒成了一對好朋友。這后來,就是秦二世的時候,秦二世坐朝的元年(前220xx年)七月,陳勝、吳廣率領(lǐng)九百名戍卒在宿縣的大澤鄉(xiāng)舉起了反秦的義旗,各地受秦暴政壓迫的群眾紛紛起而響應(yīng)。這時沛縣的主吏蕭何、沛縣獄椽曹參策動當時秦政沛縣令,決定派人去找劉邦,派誰去呢?賣狗肉的樊噲和逃亡在外的劉邦暗中有聯(lián)系,所以就派樊噲去找劉邦,這時候劉邦在芒碭一帶已經(jīng)聚集了幾百人的起義隊伍了。當樊噲領(lǐng)著劉邦的隊伍返回沛縣的時候,沛縣令把權(quán)讓給了劉邦。劉邦起兵,樊噲跟隨。在西進咸陽之前,劉邦是碭郡長,統(tǒng)率碭郡人馬,在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20xx年)閏九月,從碭郡出發(fā),向秦地進軍,直搗關(guān)中。
進入咸陽秦的宮室以后,被富麗堂皇的宮殿,五光十色的財寶,美麗多姿的宮女所吸引,就想住在秦宮室里,享受這帝王生活。樊噲看出劉邦眷戀帝王生活,就問他:“你是想取得天下,還是想當一個富翁?”劉邦回答說:“我當然想取得天下。”樊噲接著說:“依我看秦王迷戀豪華的宮室,沉湎糜爛的生活,醉心于妖麗的宮女,導(dǎo)致了王朝的滅亡。你想取得天下,就不要留戀這些東西。”劉邦聽不進樊噲的勸告,樊噲就把劉邦信任的張良找來,要張良再勸說劉邦。張良說:“樊噲的話是對的,我們現(xiàn)在剛推翻暴秦的統(tǒng)治,你就追求享受,不是‘助桀為虐’嗎?”劉邦終于接受了他們的勸諫,把秦宮室府庫中的財寶都封存起來,只是蕭何帶走了“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一齊還軍霸上(在今陜西西安市東)。劉邦后來帶著張良、樊噲等一百多人馬,到了項羽的營地鴻門(在陜西臨潼縣東)。
他當面向項羽請罪說:“我跟將軍合力攻秦,將軍轉(zhuǎn)戰(zhàn)在黃河之北,我戰(zhàn)在黃河之南,想不到我能先進關(guān)破秦,和你在這里相見?,F(xiàn)在有小人在挑撥我們之間的關(guān)系,讓你對我產(chǎn)生了誤會。”項羽直率地說:“這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告訴我的,要不,我怎么會這樣干呢?”項羽設(shè)宴招待劉邦,在席間,項羽的謀士范增幾次想將劉邦搞掉,氣氛很緊張。劉邦在張良、樊噲機智勇敢的對策之后,借口外出入廁,逃離了項羽的營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在這場爭權(quán)奪位的政治斗爭中,霸王沽名釣譽,劉邦計高一籌,項羽失掉了戰(zhàn)機,劉邦贏得了天下,以吃狗肉成癖的劉邦成了漢朝的開國始祖,皇帝的飲食習(xí)慣,當然影響深遠。在劉邦家鄉(xiāng)沛郡(秦朝是泗水郡)一帶,吃狗肉蔚然成風(fēng),歷久不衰。劉邦是豐生沛養(yǎng),發(fā)跡碭山,所以他稱帝后,豐沛蕭碭的狗肉生意十分紅火,吃狗肉的習(xí)俗遍及城鄉(xiāng)。所以,現(xiàn)縣民間把跟著無賴屁股后面討還欠債,稱作“要狗肉帳”;把吃吃喝喝中結(jié)成朋友的,戲稱“交狗肉朋友”。根由,皆來于劉邦當年吃狗肉的故事。
古代故事大全精選3
相傳明代弘治年間,身居南昌的寧王鋒芒畢露,乘機擴充勢力,一時權(quán)勢顯赫,令人咂舌。孝宗皇帝為安撫寧王,特賜一只仙鶴送入寧王府。寧王大喜,便派專人精心飼養(yǎng),日夜照料,深怕仙鶴遇到不測。
一日,風(fēng)和日暖,春光明媚,專門飼養(yǎng)仙鶴的仆人看見仙鶴情緒不好,便親自陪鶴上街游逛。誰料就在他們路過東門時,突然從一家老百姓住宅躥出一條黃狗,徑直朝仙鶴撲去,一口咬住了仙鶴的翅膀。仆人吃驚不小,情急之中,奮身撲向黃狗,經(jīng)過一番搏斗,終于救出仙鶴,但是為時已晚,仙鶴的翅膀已被黃狗咬傷,鶴羽中微微透出一片殷紅。仆人見勢不妙,趕忙抱起仙鶴,跑回府中。
此時,寧王府內(nèi),一群閑得無聊的食客正在談天論地,看見仆人抱鶴而歸,便圍觀而至,從中挑唆。一些好事之徒,還親自擬了狀詞:“鶴系金牌,系出御賜”、“要求處死狗的主人”。硬是逼著仆人把訴狀遞到了南昌府。
且說南昌知府王大人是位清官,看了狀詞之后,心里忐忑不安,覺得告狀人來自寧王府內(nèi),權(quán)大氣粗,狀詞又言及皇帝金牌,不敢不受理此案。但轉(zhuǎn)念一想,是狗咬傷仙鶴,主人并不知曉,若因此被判罪,實乃無端蒙冤,于心何忍?想來想去,一時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恰在此時,一位府吏來報,說是江南才子唐伯虎來到南昌,因其深慕大人博學(xué)清廉,想求一見。知府大人一聽,喜出望外,忙令府吏將唐伯虎請進府衙。二人相會,寒暄片刻之后,知府便開門見山地說:“唐兄,卑職早慕你的才華,今日相會本該向唐兄討教詩詞書畫之高見。誰知愚弟不才,當下正被一樁狀案所苦,不知如何處理,只好先求教唐兄給以指點,以解燃眉之急。”說著,便遞過狀紙。
唐伯虎接過訴狀,仔細地翻閱,當看到“鶴系金牌,系出御賜”之語,便哈哈大笑起來:“真是可笑至極,拿著仙鶴當金牌,厚著臉皮嚇唬人,天下竟有此等無知之人。”說完,將狀子放上書案,揮筆在手,當下寫了判詞:“鶴系金牌,犬不識字,禽獸相傷,不關(guān)人事。”寫完,雙手遞給知府大人,并補充說道:“知府大人,對待這等無理之人,只能以此法治之,不可認真處理。”
知府接過判詞一看,臉上頓時露出笑容,覺得判語文詞精妙,入情入理,以詼諧之筆巧妙地道出案情原委,而又讓寧王府告狀之人難以應(yīng)對。于是,當下便駁回寧王府的訴狀,了結(jié)了這樁“鶴犬官司”。
古代故事大全精選3篇 中國古代十大故事相關(guān)文章:
★ 有大智慧的兒童小故事3篇(適合3-8歲兒童的中文小故事)
★ 流在筆尖上的故事學(xué)生優(yōu)秀作文精選3篇(筆尖流出的故事優(yōu)秀作文)
★ 新時代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故事優(yōu)秀作文5篇 保護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作文
★ 實用的名人的故事作文7篇 小學(xué)生作文名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