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整理的冬至的作文6篇 關(guān)于冬至的作文怎么寫?,供大家參閱。
冬至的作文1
歸去來兮,冬至已到,忽然發(fā)現(xiàn),轉(zhuǎn)眼又一年。
今年的冬天,似乎來時沒有往年那么突然,當(dāng)又一個冬至如期而至?xí)r,偶在忙碌的間隙才忽然發(fā)現(xiàn)地上多了許多霜打的落葉,方感冬天真的已經(jīng)來了。
“冬天已經(jīng)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當(dāng)記憶忽然想起詩人雪萊這句一直溫暖四季的經(jīng)典語錄時,忙碌了一季的腳步似乎才稍有停歇。
時光匆匆,歲月悄逝,當(dāng)年輪又要走過一個四季時,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那經(jīng)年的筆墨和歲月的文字,卻早已將美好的過往和忙碌的記憶書寫和記錄。這個冬天來的時候,一切似乎無風(fēng)也無沙,隱約的和煦中似乎還帶著點春天才應(yīng)有的安寧和明媚。
沐浴著冬至的暖陽,站在又一個年輪的末季,細細將生活中的點滴再次回味,感慨人生猶如這四季的輪回,永遠都不會缺少哪一個季節(jié)的登場。也許,使我們逐漸成熟的不是那悄悄流逝的歲月,而是那一次次永遠難忘的經(jīng)歷。那曾經(jīng)的夏花春綠秋實冬雪,當(dāng)化作文字時,依然還是那樣讓人覺著美輪美奐,依然還是會讓人在畫卷的美妙虛無中,去忽略四季曾固有的那點缺陷,如夏天的炎熱、春天的松散、秋天的蕭條以及冬天的寒冷。
也許人生在世,總會有著太多不隨我們個人喜惡而改變的事情和環(huán)境,人與自然都是這樣,喜不喜歡,你都要去經(jīng)歷,這似乎和季節(jié)的冷暖無關(guān),這似乎也無礙于每一次歲月的輪回。有時你覺得應(yīng)該怎樣的,沒怎樣,有時你覺得不該怎樣的,反倒很意外的怎樣了。傷心時的淚、開心時的笑,也許都是因曾經(jīng)有過的執(zhí)著,才讓如今的回味尤顯可貴。
詩人們說:日落不是歲月的過,風(fēng)起不是樹林的錯。是啊,人生一世只要努力過、付出過,盡心的過程也許有時要比完美的結(jié)果更有價值,盡心的感覺同樣也是一種完美。
漫步四季更迭的臺階,流年繼續(xù)將星斗翻轉(zhuǎn),在思想不斷成熟的過程中,日漸豐富的卻是人生的閱歷;在經(jīng)歷不斷重復(fù)的過程中,日臻完善的卻是越來越豁達的人生心態(tài)。隨和地堅持自己,寬容地善待他人,熱愛自己的熱愛,珍惜自己的珍惜,堅持自己的堅持,在心靈的感悟中,開始慢慢學(xué)會了豁達而快樂地活好當(dāng)下,開始學(xué)著如何淡然地去用真實的幸福去化解曾經(jīng)在眼淚滴落時帶給內(nèi)心的那幾許滄桑和來自心底的那幾分沉重。
走過四季,走過自己,走過不斷輪回的人生,眼角的那些皺紋和心中的幾多感悟都恍若電影中的一個個片段,如果說自己曾是這電影中的主角,卻又覺著有點牽強,畢竟回憶中的點點滴滴涵蓋著太多的角色,哪些自己是主角?哪些自己又不是?真的說不清楚,只是隨著這蹉跎歲月的慢慢流逝,人與心都曾有過疲憊、有過滄桑,當(dāng)然,也有許多新的希望在不斷重生。
冬天已經(jīng)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冬至的作文2
冬至節(jié)蒸冬,是北方一些地方的老習(xí)慣、老傳統(tǒng)。
雖然,民間流行著“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習(xí)俗,但一個節(jié)日的慶賀和紀(jì)念方式從來就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活動交叉在一起的,互相襯托,顯得多姿多彩、豐富充實。
“蒸冬蒸冬,揚場有風(fēng)?!本褪寝r(nóng)家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民謠,寓意冬至蒸了冬,明年夏秋兩季揚場時就會有風(fēng),而風(fēng)遂人愿,把辛苦勞動打來的糧食揚得干干凈凈。這樣,糧食早日入倉,人們才能早日歇手,也免得遭遇了壞天氣而糟踐了豐收的成果,諺語蘊含祈禱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之意。而“冬至不蒸冬,窮得亂哼哼”這句民諺,則提示人們冬至節(jié)不要忘記蒸冬。
蒸冬就是蒸窩頭兒。雖然窩頭兒是農(nóng)家的家常便飯,基本上是日日蒸、天天吃,也沒有什么新鮮奇怪的。但到了冬至節(jié)這一天,窩頭兒就有說道了。首先,窩頭兒的用料不太一樣。平日一般都是用玉米面或高粱面蒸的,而冬至節(jié)這天蒸的窩頭兒,家庭條件好些的,是用小米面,里面還摻著紅棗泥兒。蒸出來的窩頭兒黃里透紅,黃亮亮、紅撲撲,人見人愛,不要說吃了,看上一眼就讓人咽口水。條件不濟的,起碼也要往玉米或者高粱面里摻上紅棗泥兒。另外,平日蒸窩頭兒隨便什么時間。而冬至節(jié)這天,必須是早晨蒸窩頭兒。
在冬至節(jié)的前兩天,家家戶戶就開始在石碾石磨上碾高粱米、磨玉米面了。因為是為冬至節(jié)準(zhǔn)備的,因此碾得爛一點、磨得細一些,特別費工夫。頭一天晚上,家庭主婦就從瓦罐里倒出一些紅棗,煮熟、去核,再揉成棗泥兒備用。
冬至那天,天剛剛破曉,全家人就開始忙碌了。男人去井臺挑水;婦人則開始用瓷盆和面;而年齡稍大點的孩子,則被父母命令趕快起床去打掃院落。貓和狗也爬起來,抖抖身子,走出窩口。農(nóng)家的冬至節(jié),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此時,只見主婦先往面盆里挖上大半盆玉米面,再按一定比例放進去一些高粱面或紅薯面以及棗泥兒。然后用溫水和面,和到軟硬合適后再醒一會兒,然后將面揪成饅頭般大小的胚子,接著,就像變戲法一樣,主婦的十根手指快速在面胚子上捻動著,一眨眼,便捏成一個黃金塔一樣的窩頭兒。只見窩頭兒底部用大拇指旋出一個窩兒,而整個窩頭兒的周邊薄厚均勻。這樣的造型受熱均勻,熟得快。在主婦捏窩頭兒的同時,婆婆或小姑子開始在灶房燒鍋。待窩頭兒捏好后,一鍋水也就燒開了。把窩頭兒放入蒸籠里,先燒大火,再換小火。待窩頭兒蒸熟,日頭也剛好冒紅兒。揭開鍋蓋的一剎那,整個灶房立即被熱浪般的蒸汽充盈了,一股香氣撲面而來。這正是:冬至蒸冬熱騰騰,香氣逼退刺骨風(fēng)。男女老少心歡喜,日子如同紅日升!
冬至的作文3
每逢冬至,我都會和媽媽一樣給家人包頓餃子吃,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是無比幸??鞓返氖虑?。
今天又逢冬至,和往常一樣,我一早就準(zhǔn)備好了包餃子的材料,就等下班回來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吃。
說起冬至的餃子,讓我思念的就是小時候媽媽給我們包的豬肉白菜餡兒餃子,香噴噴的極有誘惑力,那種味道似乎總也找不回來了。那是一種家的味道,家的溫暖。
記得那個時候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大冷的天兒能吃上媽媽包的餃子,一家人圍在炕上吃著熱騰騰的餃子,配上一兩個小菜,看著爸爸喝一口小酒,美滋滋的,一家人其樂融融,開心至極。而冬至這一天,媽媽會準(zhǔn)備我們每個人愛吃的餡兒,滿足我們的愿望,她說冬至吃上自己喜歡的餃子,整個冬天就不會凍耳朵了。而冬至吃餃子的習(xí)慣我們都一直堅持著,維系著這種傳統(tǒng),浸沒在家的溫馨里。
冬至吃餃子,是我們北方人的一個習(xí)慣,南方人卻是極少包餃子吃的,記得在大一那年,我們?nèi)嗨氖畮讉€人圍在一起包餃子,也讓我這個北方人過了一把師傅隱,手把手教姐妹們包餃子,惹得男同學(xué)也來拜學(xué),真的是很難忘記,看著大家臉上、衣服上都沾滿了白面粉,各自嬉戲著,包出來奇形怪狀的餃子,甚是可愛。那種場面、那種歡呼聲、那種無拘無束的自在和那種隨性率真,深深的印在我們的腦海,每逢冬至,大家還在開玩笑似得說師傅再教我們一次吧,我們什么時候再來包一次餃子吃,那次的餃子真的很好吃。其實,我記得那次的餃子煮好后已經(jīng)沒有了餃子的形狀,更沒有了餃子的味道,可每個人吃的卻極其開心。因為那里凝聚了每個人的汗水以及我們當(dāng)時深深的友情。
談到冬至的餃子,除了最思念最難忘的冬至餃子,還有就是最興奮的冬至餃子。那是女兒五歲那年,我和媽媽一起包餃子,激起了女兒的好奇心,非要讓我們教她包餃子,媽媽拿一個餃子皮放在她的小手上,又給她放了一點餡兒,慢慢的讓女兒跟著自己學(xué),小孩子的模仿力真的是無法形容,還真的包出來一個餃子,因為餡兒少,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不過還真是那么回事,逗得我們都開懷大笑,她還在那喊著說多放點餡兒,想起這件事兒來都會偷著笑笑,看著女兒慢慢的長大,現(xiàn)在可以做我的小幫手,看來這些年的辛苦也沒有白費,心中別提多滿足了。
而今天冬至的餃子,是我最期盼的餃子,因為今天媽媽、婆婆他們?nèi)歼^來,這次是三家人組成的大家庭一起包餃子,想想滿屋子的人一起動手包餃子,那種場面也是蠻熱鬧的,給這寒冷的冬季帶來家的溫暖,就連春節(jié)都沒有這樣熱鬧,想想都讓人期許。
這個冬至的餃子,一定是美美的,團團圓圓,和和氣氣,其樂融融。這次冬至的餃子肯定又是一次讓人難忘而又值得思念和期許的餃子。
雪花飄舞的冬至夜,和家人圍在一起,來一碗熱騰騰的餃子,美就在其中。
冬至的作文4
過冬至,吃餃子,這個是個大學(xué)問呢!
相傳南陽醫(yī)圣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xiāng)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fēng)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xiāng)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里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guān)東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qū)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qū)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
服食后,鄉(xiāng)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xí)俗。當(dāng)時的“捏凍耳朵”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俗稱的餃子啦!
老祖宗傳下來的規(guī)矩,你說我能不照辦嗎?為了不凍耳朵,我也要下廚房包餃子嘍!
至于剁肉、拌餡兒等麻煩的工序就只好麻煩老媽來幫忙了。只見媽媽快刀斬亂麻,不一會就把一大塊羊肉剁成了富有粘性的肉餡兒了,我用手摸了摸,嘿!光溜溜的,捏起一點兒,還真有一種藕斷絲連的感覺呢!接著還要進行第二道工序——拌餡兒。
媽媽把剛剛剁好的肉餡兒倒進一個盆子里,依次放入了鹽、醬油、白糖(白糖提鮮的),十三香等調(diào)料,拿根筷子朝一個方向絞,不大一會兒,剛剛還是粉白色的肉餡兒已經(jīng)是完全大變樣了,而是呈茶褐色的樣子,黏糊糊的,也沒有剛才那么好看了,不過你若低頭仔細地聞一聞,一陣誘人的香味便撲鼻而來。
馬上要進行第三道工序了,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包餃子。我和媽媽分了工,我來搟面皮,媽媽則負(fù)責(zé)包餃子。大廚出場了,我捋捋袖子,穿上圍裙,還真有一副大廚的味道呢!
我拿過一個小面團,在案板上使勁兒壓了壓,壓出了一個不規(guī)則圖形,再拿搟面杖在面皮上滾動,有好幾次都粘到了搟面杖上,媽媽告訴我說:“這是因為你放的面粉太少了,所以導(dǎo)致黏在一起?!敝灰妺寢尯芸斓脑诿嫫ど先隽艘稽c面粉,帶我再次去搟的時候,果然不是很粘了,就這樣,我搟的第一個面皮就這樣橫空出世了,雖然它并不完美,缺胳膊少腿的,但這畢竟是第一次嘛,有情可原……
搟了幾個面皮后,媽媽嫌我速度太慢,于是我又改行啦!搖身一變,變成了包餃子的主。我拿過一個面皮,小心翼翼的從盆子里挑了一點肉餡兒放進面皮的中央,接著是合口,不幸的是,我放餡過多,所以餃子先生的大肚皮上便多了幾個小補丁,嚴(yán)重破相。
費時費力半個鐘頭,總算是包好了餃子,就剩下鍋啦!水燒開后,我小心翼翼的把水餃倒進鍋,只見餃子一個個如快活的小天鵝似的在鍋里快活的游泳,不大一會兒,鍋里泛起了白沫,餃子出鍋嘍!迫不及待的我不等火熄滅就迫不及待的撈了一大碗,再沾點準(zhǔn)備好的調(diào)料,咬下一口,滿口生津,真是色香味俱全啊!不然怎么說還是自己做的好吃呢?這畢竟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啊!
冬至的作文5
冬至,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對于節(jié)氣時令的變化,我們總是很敏感的。時令變了,皮膚感觸到的溫度變了,眼中看到的風(fēng)景也變了,從枝椏新抽一直看到黃葉滿地。徒然草中寫道:“我在世上已經(jīng)了無牽掛,只對于時序節(jié)令的推移,還不能忘懷?!辈荒芡鼞训模强吹窖壑?,記在心里的自然的美麗吧。
今天早上,我剛剛走下樓梯,就聽見奶奶對媽媽說道:“要過冬至節(jié)了,得要吃糯米飯,今天一定要早點回家!”冬至節(jié)?我心里一陣納悶,有這個節(jié)日嗎?冬至只不過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呀,難道它也有個節(jié)?真是稀奇!這是怎麼回事?我連忙問奶奶,奶奶回答說:“心宜啊,難道你不知道?冬至節(jié)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是從冬季到夏季的一條明顯的分界線,要吃糯米飯,就是因為怕晚上肚子餓了,所以要多吃點,特別是像你這樣的人!”“哦。塬來是這樣!”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話中有話,竟然說我胖!我氣極了,腮幫子鼓鼓的,滿臉通紅。
中午,爸爸問我:“你知不知道世上為什麼有個冬至節(jié)?”我搖了搖頭,接著,爸爸給我講了個關(guān)于冬至節(jié)的傳說: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xí)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zāi)祛病。老爸講完后,停了一會,又接著說道:“可是,這畢竟還是一個傳說,真正的冬至節(jié)由來是人們認(rèn)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zhuǎn)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jié)’,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逗鬂h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guān),商旅停業(yè),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jié)日。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xiàn)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jié)慶賀?!薄芭?,現(xiàn)在我總算明白了,塬來在冬至吃糯米飯不是為了躲避災(zāi)禍,而是在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庇謱W(xué)到了一個知識,心里可真高興。
晚上,媽媽如約早回家。奶奶在廚房中不停地忙碌著,燒了香噴噴、紅白相間的糯米飯,便招唿我們來吃飯,雖然我還是對早上那件事耿耿于懷,但我還是在糯米飯中放了點糖,足足吃了兩碗,吃的肚子滾熘熘的,因為吃飽了晚上才會做個好夢了哦。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jié)令之一,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征。要是沒有凜冽的寒風(fēng)、鵝毛般的雪花和厚實的羽絨服,簡直不可思議。而福州的冬至卻別有風(fēng)味,煦暖的陽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于滿眼的蔥綠中,我絲毫沒有寒冬的感覺。
冬至的作文6
在我的家鄉(xiāng),冬至是一個很重大的節(jié)日。冬至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磨成米粉做圓子。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薄皥A”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征家庭和諧、美滿。母親總說,圓子是最團圓吉祥的食物,能把牽掛和幸福都包裹進去。兒時的冬天總是異常的寒冷,常常清早起來被凍得哇哇哭。此時母親都會憐愛地把我攬在懷,安慰我說:“冬至那天多吃圓子,就不覺得冷了?!倍凉?jié),母親早早起來搓圓子,她把米粉加入適量開水揉捏成圓形長條,再切成一只只圓坯,然后用手掌把它搓成一個個如核桃大小的圓子。煮圓子要等水開了后才能下鍋,不然會化掉。湯圓浮上水面,裊裊的香氣也升騰彌漫,讓人垂涎三尺。搛一個湯圓急急地送進嘴里,輕輕咀嚼,軟軟的,甜甜的,滑滑的,溫潤綿長,食后唇齒留香、繞頰三日,我們個個吃得肚兒圓,母親看我吃得特別香,欣慰地笑了。清香的湯圓寄寓的是對我們未來的希冀和愿景。后來走出家鄉(xiāng)到外地求學(xué),冬至這天總會想起母親煮圓子的情形。熱騰騰的氤氳霧氣,猶如水袖般悠悠飄逸的精靈,母親用濃濃愛意將寒冷的世界柔化得溫暖馨香,使我懂得自己的根永遠隨著母親的身影眷戀著故土。
冬至這一天,太陽到達南回歸線,對北半球來說,這是一年中白日最短夜最長的一天。漫漫長夜,北風(fēng)呼嘯,寒氣襲人,大人小孩都睡不著,一家人就圍爐夜話。我的父親文化程度雖不高,但古文基礎(chǔ)扎實,他娓娓道來的《西游記》等古典文學(xué)是文化荒漠歲月里的一股清泉,溫潤著我們干涸的心。但我記憶最深的是《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說的是黃香小時候,家境困窘,冬天鋪的還是草席,為讓勞作一天的父親不再挨凍,黃香讀完書便悄悄鉆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后,才叫父親睡下。那時,我總是很遺憾父親的床上有棉被墊著,讓我連“溫席”的機會都沒有。
霜雪凝野、一年將終,作客他鄉(xiāng)的游子,在這個漫長的冬夜,誰人不起故園情呢?唐代詩人杜甫的《至后》說:“冬至至后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xiāng)?!痹诠糯?,冬至那一天,在外的人必須趕回家過節(jié),表示年終有所歸宿??稍娙讼牖丶矣置摬婚_身,于是吐露出離鄉(xiāng)背井的酸楚。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思家》又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yīng)說著遠行人?!惫律砹b旅,恰逢冬至,詩人揣想家人牽掛他的心情,這般思念就流注于親心與己心之間,顯得格外溫婉、深淳。唐代詩人殷堯藩《冬至酬劉使君》亦云:“異鄉(xiāng)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夢遙。漸喜一陽從地復(fù),卻憐群沴逐冰消?!痹娙顺鲩T在外,冬至夜思家而不能眠,故鄉(xiāng)是那樣的遙遠而又親近。
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節(jié)氣循環(huán),“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臘梅含笑時,春天的腳步近了。
冬至的作文6篇 關(guān)于冬至的作文怎么寫?相關(guān)文章:
★ 關(guān)于冬至的優(yōu)秀活動方案5篇 冬至活動內(nèi)容方案
★ 冬至?xí)r節(jié)現(xiàn)代詩歌3篇 關(guān)于冬至的現(xiàn)代詩歌散文
★ 每年冬至?xí)r節(jié)是幾月幾日3篇(每年冬至是什么時候幾月幾號)
★ 有關(guān)描寫冬至的優(yōu)秀作文5篇 描寫冬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