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下面是熱心會員“wenchuang”整理的小學數學繼續(xù)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參閱。
教研組為老師們展開了教材培訓。雖然時間緊張,僅有一個下午,但收獲頗豐。
根據對新課程和新教材的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不但對教育與新課程理念有了新的認識,更為深刻理解了這次課程改革不單單是教材的升級,同時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這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方法中進行更多的調節(jié)。傳統(tǒng)課堂通常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思想的擴展,限制了他們全面發(fā)展的潛力。而新課程強調學生的發(fā)展,關心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提高。尤其是王宇老師的講解和教學案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感受到新課程充滿著時代感,展現了素養(yǎng)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在數學教學的教育改革中,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能力、計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維。比如,新的理念給出了在教學內容體系中需要處理的四種關系:
1. 直觀與抽象的關系;
2. 過程與結果的關系;
3.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
4. 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系。
此外,課程中的“雙基變四基”將“基本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擴展為“四基”,即:
1. 掌握數學基礎知識;
2. 訓練數學專業(yè)技能;
3. 理解數學基本觀念;
4. 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等。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便捷學生開展動手實踐、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根據探索數學題目、主題方式的多元化、信息展現的選擇性及多樣的解決問題策略,來推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也能有效地適用老師對學生課題的指導工作,教師應擅于掌握其他科目,不應將自己教授的課程視作獨立的總體,要改變這種獨立的情況,學會與其他老師合作,與不同學科和年級的老師溝通、配合、一同教育學生。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讓他們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小學數學繼續(xù)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