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樣本3篇 部編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全冊教案,供大家賞析。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樣本1
《香菱學詩》
教學目標
1.細品黛玉指點香菱學詩_徑、香菱談讀詩體會和香菱苦心寫詩的經(jīng)過,從中得到閱讀和寫作的啟發(fā);
2.體會文章有關(guān)香菱學詩的神態(tài)和細節(jié)描寫的傳神之處;
3.分析香菱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劇氣韻;
4.走進《紅樓夢》,推介小說經(jīng)典片段,借助網(wǎng)絡(luò),瀏覽紅樓夢相關(guān)網(wǎng)站。
教學重點
1.品味詩學傳薪,把握寫作津梁;2.把握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
教學方法
1.反復品讀課文,至少精讀三到四遍,以寫作角度為突破口,把握全篇;
2.借助網(wǎng)絡(luò),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定向
1、了解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
2、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大多數(shù)初讀者都會被它的博大精深、紛繁復雜、深奧難懂所嚇倒,常常是肅然起敬,望而生畏。沒有進人紅樓,就永遠不知它的真正偉大。
2.走進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問題:
①香菱有著怎樣的身世和處境?
明確:香菱是一個從官宦小姐淪為奴婢的悲劇人物。她有著不幸的命運:從小遭受災難,被拐賣,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終于淪為侍妾,受盡_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進了大觀園,有機會接觸大觀園內(nèi)這許多富于才情的少女們,特別是像林黛玉這樣的才女,萌發(fā)了強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從香菱刻苦學詩寫起的。
②結(jié)合作品內(nèi)容討論:香菱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找出文中有關(guān)香菱學詩的神態(tài)和細節(jié)描寫,加以分析。
明確:精華靈秀,悟性極強。學詩時“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已到了“呆”“瘋”“魔”的程度。原來香菱是一個極富文學氣質(zhì)的人,她早就想學詩了,但苦于沒有機會,只好自己弄本舊詩,偷空看兩首。進_觀園后,深藏在內(nèi)心的精神饑渴一下子勃發(fā)起來,進園的當晚就來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學詩。黛玉熱情指導,列舉名作讓香菱閱讀。香菱拿了詩回來“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地讀起來。寶釵連催他數(shù)次睡覺,他也不睡。寶釵見他這般苦心,只得隨他去了”。在黛玉的誘導下,香菱的視野不斷擴大,當她進人創(chuàng)作沖動狀態(tài)時,形象光彩奪目:“連房也不人,只在池邊樹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lián)竿?,來往的人都詫異?寫第三稿時“挖心搜膽,耳不旁聽,目不別視”,甚至夢中喊出:“可是有了,難道這一首還不好?”對這個一心撲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人物,作者準確地描繪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變化。精神食糧的大量攝人,使香菱的內(nèi)心充實豐富起來,她悟出了一些道理。香菱的藝術(shù)感受力很高,她一讀詩,眼前就能出現(xiàn)詩歌中那動人的形象。
③通過塑造香菱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在本文中,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墨,漚歌了香菱這個為精華靈秀所鐘愛的薄命女子。香菱這樣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_作踐。那薛蟠只會胡扯“女兒愁,洞房里攛出了大馬猴”之類,是極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封建社會男女是如此的不平等!
④有人說“《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贊歌”,試作分析。
明確:《紅樓夢》在描寫人物時,女性無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評價說“《紅樓夢》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贊歌”。曹雪芹以其精細的雕塑力,創(chuàng)造出許多個性鮮明、優(yōu)美動人的女性形象。他不僅對裊娜風流的林黛玉,對有著炭火一般熱情而被生生撲滅了的晴雯,而且對那個不惜用生命來證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滿了強烈的同情和贊美。和封建社會蔑視女子、_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頌了女子的多才多藝,贊揚了女子反_反_的斗爭精神。他曾這樣寫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子,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棄男子,這就把幾千年來“男尊女卑”的地位顛倒過來,這樣的思想認識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宣揚的“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的_綱常是一個猛烈的沖擊,充分體現(xiàn)出曹雪芹反對封建禮教的超人勇氣和遠見卓識。
第二課時
課時定向
1、理解文章內(nèi)容
2、知識能力遷移
教學過程
一、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一至兩遍,整體感知課文。
香菱學詩黛玉教詩
香菱求教理論講解
香菱談詩欣賞指導
香菱做詩創(chuàng)作扶持
二、要求學生耐心再讀課文一至兩遍,歸納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
1.在文中畫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詩要點的句子——講究基本格律、詞句新奇為上、立意要緊,意趣要真、新、深。
2.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完成填空:是形式,是表象,只有才是精髓。(律詩、詞句、立意)
3.歸納概括黛玉指導香菱從事學詩實踐活動的要點。多讀,“讀詩百遍,其義自見”;讀名家,精讀詩禪、詩仙、詩圣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膽創(chuàng)作,要敢于想像。從以上歸納中,要求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談?wù)勛约旱睦斫夂酮毺伢w驗。
三、從文章中,我們不僅可以得到詩歌欣賞和創(chuàng)作的相關(guān)知識,還可以拓展到語文學習的其他領(lǐng)域,閱讀下面兩個片段,說說你得到哪些啟示。
四、由語文學習領(lǐng)域拓展到一切領(lǐng)域,你還可以得到哪些啟示和收獲?以“香菱學詩的啟示”為副標題,寫一篇隨筆。如“超級老師林黛玉”“做有心人”“轉(zhuǎn)益多師,不恥下問”“持之以恒,積微知著”等可作為參考題目。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樣本2
《出師表》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大意,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和用法。
2、學習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敘事、抒情的寫法。
3、了解作者對后主提的三點建議。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簡介作者及“表”這一體裁,了解諸葛亮上這篇表文的背景和目的。
2、熟讀課文,進行朗讀訓練。
3、疏通課文1—5節(jié)的大意。
教學過程:
導語:由諸葛亮這一歷史人物導入(也可以由成語“三顧茅廬”導入),可以讓學生介紹諸葛亮這個人物,說出有關(guān)諸葛亮的歷史故事(如: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記等)。
1、簡介“表”這種文體以及作者上這篇表的背景和目的。
“表”,是我國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請求和愿望的一種文體,又稱“奏疏””或“奏章”。“出師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帥給君主上的一種奏章。
背景和目的:蜀漢建興(后主劉禪的年號)五年,諸葛亮為了完成先帝劉備統(tǒng)一全國的大業(yè),準備出師北伐。后主劉禪昏庸無能,平時國事事無大小,都取決于諸葛亮。諸葛亮為了消除北伐的后顧之憂,因此上這篇“表”,希望國內(nèi)政治清明,后方穩(wěn)定,使他“北伐中原”的計劃得以實現(xiàn)。
2、朗讀課文,進行朗讀訓練
⑴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聽清生字的讀音和句中停頓。
⑵學生根據(jù)要求自讀課文,讀后正音。
要求:a、讀準字音(注意“預習一”)
b、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正音:教師出示黑板(或幻燈)
⑶指名朗讀(或分組朗讀),其他學生認真聽并進行糾正。
⑷齊讀
3、疏通課文1—5節(jié)的大意
⑴指名朗讀1—5節(jié)
⑵學生對照書下的注釋和譯文,弄懂這5節(jié)的大意。
[說明由于書下的解釋比較詳細,書旁又有譯文,因此不必在翻譯上進行太多的講解,讓學生對照注釋和譯文自己把意思弄懂即可。如學生有不懂的可提出來討論。]
⑶討論難句的意思。
誠宜開張圣聽……以塞忠諫之路也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⑷學生不看書旁譯文,翻譯1—5節(jié)課文。
⑸朗讀課文
4、課堂檢測
文學常識、注音、解釋加點的字、翻譯句子
5、布置作業(yè)
⑴熟讀課文
⑵背誦課文1—5節(ji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疏通課文6—9節(jié)大意,掌握一些實詞的用法,會翻譯課文。
2、區(qū)別詞語的古今義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測:背誦課文1—5節(jié)
2、疏通課文6—9大意。
⑴指名朗讀6—9節(jié)
⑵學生對照書下的注釋和譯文,弄懂這4節(jié)的大意。
⑶討論難句的意思。
臣本布衣……聞達于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⑷學生不看書旁譯文,翻譯1—5節(jié)課文。
⑸朗讀課文
4、區(qū)別詞語的古今義(生討論)
古義今義
誠宜開張圣聽擴大店鋪開業(yè)
嘆息痛恨于桓、靈也痛心遺憾極為憎恨
不以臣卑鄙低微而卑俗語言行為惡劣
由是感激感動奮發(fā)深刻的感謝
臨表涕零眼淚鼻涕
5、討論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以光先帝遺德躬耕于南陽
以塞忠諫之路痛恨于桓、靈也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先帝不以臣卑鄙受任于敗軍之際
咨臣以當世之事以遺陛下
以彰其咎以光先帝遺德
6、課堂檢測
解釋加點的字、翻譯句子
7、布置作業(yè)
⑴背誦課文6—9節(jié)。
⑵思考:作者向后主提了幾條建議。
表中著重回顧了劉備的哪兩件大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說出諸葛亮向后主提了哪三點建議。知道作者寫這篇表的重要用意。
2、能指認出文中議論、敘事的部分,領(lǐng)會作者“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測:背誦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
注意思考:
▲對蜀國來說,當時的形式怎樣?
▲針對這樣的形勢,為了安定后方,使自己出師伐魏沒有后顧之憂,作者向后主提了幾點建議?哪幾點建議?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一點?
▲表中著重回顧了劉備哪兩件大事?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討論上述問題
▲對蜀國來說,當時的形式怎樣?
客觀形勢:“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存亡之秋也”(嚴峻)
主觀形勢:“侍衛(wèi)之臣……忘身于外”(有利)
(作者為什么要從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成寫起?——流露出對先帝“中道崩殂”的痛惜之情,意在引起后主的深思,認識到自身任務(wù)的艱巨,。激發(fā)其繼承先帝遺志的感情。)
▲針對這樣的形勢,為了安定后方,使自己出師伐魏沒有后顧之憂,作者向后主提了幾點建議?哪幾點建議?其中最主要的是哪一點?
開張圣聽(廣開言路)——前提
提出三點建議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嚴明賞罰)——關(guān)鍵曉之以理
親賢臣,遠小人(親賢遠佞)——核心★
(為什么說第三點最重要?對這一問題可引導學生從薦賢的目的和第5節(jié)的論述去理解。)
(教師總結(jié):課文1—5節(jié)主要是談治國方針。不僅向后主提出了三點建議,而且舉薦賢臣來管理宮中、營中之事。這是當前的施政方針,也是安定后方的有效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消除諸葛亮出師伐魏的后顧之憂,才能實現(xiàn)“北定中原”的宏愿。)
▲表中著重回顧了劉備哪兩件大事?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閱讀6、7節(jié))
三顧茅廬
回顧兩件大事表達“受恩感激”之情——動之以情
臨崩托孤
討論幾個小問題:
⑴第6節(jié)中表明作者身份和高潔志趣的句子什么?
⑵先帝“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表達了先帝怎樣的品德?對先帝的知遇之恩,作者感情怎樣?(寬宏氣度和不恥下問感激)
⑶“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表達了怎樣的感情?(高度概括了先帝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的艱難險阻,表達了作者愿與先主患難與共的深情。)
⑷說出第7節(jié)中表明出師伐魏時機成熟和戰(zhàn)略目標的句子
⑸作者“報先帝,忠陛下”的“職分”指的是什么?
(教師總結(jié):6、7節(jié)是對出師伐魏這一決策的說明。這不同于一般的奏章,沒有論述出師伐魏的好處,而是陳情式的,極力表達自己對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無限感激,將出師伐魏視為“報先帝,忠陛下”的職分,這樣說明,動之以情。易于后主接受。)
▲課文第8節(jié)對后主提出了哪些希望?
希望后主嚴格要求作者自己
提出三點希望希望嚴格要求朝廷諸臣
向后主本人提出希望
(教師總結(jié):)
4、全文總結(jié)
⑴議論為主兼用敘事、抒情
本文是奏章,內(nèi)容是陳述意見,提出政治主張,所以以議論為主。而作者為了使后主知道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勉勵他以先帝為榜樣,在文中兼敘了自己的身世與追隨先帝的原因和以身許國的經(jīng)過。同時在議論和敘事中,處處流露出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很有說服力。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樣本3
《陳涉世家》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借助課_釋,讀懂文章內(nèi)容,反復誦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言語感。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梳理本文敘事脈絡(luò),學習本文通過人物語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會從歷史人物身上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樹立遠大志向和理想。
二、教學重點
梳理本文敘事脈絡(luò),明確大澤鄉(xiāng)農(nóng)民起義的前因后果。
三、教學難點
以情節(jié)為基礎(chǔ),以人物語言為突破點,分析陳涉形象。
四、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
《史記》我過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陳勝吳廣起義(大澤鄉(xiāng)起義)我國歷第一次大規(guī)模農(nóng)民起義。兩個“第一”疊加,產(chǎn)生的效應(yīng)不是“1+1=2”,而是“1+1=2107”,還用問嗎?今天學習的這篇的文章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突破標題
“陳涉世家”中“陳涉”即“陳勝”,那為什么不直接用“陳勝世家”;“世家”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一平民能進入“世家”行列?
(三)梳理脈絡(luò)
通過觀看大澤鄉(xiāng)起義的視頻,梳理本文的敘事脈絡(luò)。
謀劃起義→輿論造勢→發(fā)動起義
(四)探究形象
以各個情節(jié)為基礎(chǔ),篩選出陳涉的語言,由此概括出陳涉的形象:洞察時局、卓越組織領(lǐng)導才干、志存高遠、抱負非凡。
五、拓展延伸
對比:《史記?陳涉世家》和《漢書?陳勝傳》,功勞大VS功勞小?
六、板書設(shè)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樣本3篇 部編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下冊全冊教案相關(guān)文章:
★ 五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教案樣本5篇(蘇教版五年級下數(shù)學第一單元教案)
★ 小學六年級人教版語文備課教案樣本3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
★ 四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師教案樣本3篇(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全冊教案下載)
★ 小學人教版三年級語文同步教案樣本3篇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
★ 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參考樣本3篇 人教版4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九年級人教版政治教案樣本3篇(人教版九年級政治教案新版)
★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備課教案參考樣本5篇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備課計劃
★ 八年級人教版語文教師教案樣本3篇(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作文教案)
★ 小學蘇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案樣本3篇 蘇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