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語文S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蕭山楊梅》教案及反思3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蕭山楊梅教學,供大家參閱。
語文S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蕭山楊梅》教案及反思1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師生互愛之情。
3.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
4.會認“杭、咖、啡、籍、遨、兼”等6個生字,會寫“杭、咖、啡、閱、籍、兼、蟬、初、庫、滄”等10個生字。掌握“杭州、咖啡、書籍、兼管、蟬鳴、初中、寶庫、滄?!钡仍~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師生互愛之情。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重點語句的含義。
教學準備:
作者資料、書籍《愛的教育》《寄小讀者》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
2.找學習伙伴互相讀一遍課文,盡量把課文讀通順。檢查識字情況。
3.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意在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放開手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整體感受課文。
二、質(zhì)疑解難
1.簡單介紹本文主人公——袁鷹。
他成長為作家,和他酷愛文學,從小大量閱讀課外書有密切關系。
介紹“蕭山楊梅”
2.借助查閱工具書,理解生字新詞。
(1)組詞
籍( )( ) 初( )( ) 閱( )( ) 兼( )( )
(2)理解詞語
遨游:漫游,游歷。
領略:理解事物的情況,進而認識它的意義,或者辨別它的滋味。
愜意:滿意,稱心,舒服。
滄桑:滄海桑田的略語,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3)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
——作者回憶他小學時代的一位語文老師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關心、愛護學生的事,表達了作者對老師深切的懷念、感激之情。
三、瀏覽課文,觀看插圖,說說課文寫了哪兩件事?
1、注重鼓勵我們課外閱讀。
2、整理圖書吃楊梅。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觀察生字字形,記憶字形。
“遨”:敖+走之旁
“兼”:筆畫記憶
“初”:衣補旁
3.指導寫字。
“籍”:上下結(jié)構(gòu),左下“耒”,右下“昔”
“兼”:筆順是先寫兩豎再寫撇捺。
“初”注意部首
“滄”最后兩筆是橫折勾,豎彎勾
教師在學生自學、互動的基礎上給予輔導
五、作業(yè)。
讀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從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寫在空花籃上。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題
出示楊梅圖。
楊梅大家都吃過?!霸诒姸嗟暮贾菟?,我常常想到蕭山楊梅?!?/p>
板書:蕭山楊梅齊讀課題
“常常”還可以換成什么詞語?
——經(jīng)常、時常
意在理解文中詞語,豐富學生詞語的積累,這是為什么呢?打開書自讀第一自然段。
——帶來一絲溫暖,想起一位老師。
讓我們一起走近他,作者四年級時的語文金老師。
二、整體感知:瀏覽全文,回憶課文主要寫了金老師的哪些事?
——鼓勵課外閱讀;整理圖書吃楊梅。板書:鼓勵課外閱讀;整理圖書吃楊梅
意在使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并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學文探究
1.自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這是一位什么樣的老師?
讀讀金老師的外貌。
——瘦瘦的臉和深咖啡色的中山服。幾十年了,至今記得,印象很深。
感覺金老師會比較嚴肅。
2.默讀第三、四自然段。
我從金老師口中第一次聽到“課外閱讀”這四個字,養(yǎng)成了課外閱讀的習慣,直到如今。金老師是怎樣鼓勵指導我們課外閱讀的?
——把課外閱讀當語文作業(yè)布置;因人施教,個別輔導。
⑴金老師把我引到一個新奇的天地,讓我結(jié)識了外國老師和小學生,又跟著冰心女士遨游天涯海角,去領略人間的喜怒哀樂……
理解詞語:一個新奇的天地;遨游天涯海角;領略人間的喜怒哀樂。
——金老師引導我們進入書籍的寶庫,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指導朗讀。看第一幅插圖,想象我們讀書時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自讀;指名讀;評讀。
從鼓勵課外閱讀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師是怎樣一個人?
——關心學生。[板書:關心]
3.自讀第五、六自然段。在作者回憶整理圖書吃楊梅這件事中,你認為哪些句子寫得,反復讀一讀,想想體會到什么?
⑴校園十分安靜,只有窗外的蟬鳴陪伴著我們默默地忙著。
理解詞語:“十分”“只有”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這兩個詞的意思。你能用上這兩個詞說一句話嗎?
指導朗讀。試著讀一讀體會在只有蟬鳴十分安靜的校園中邊整理圖書邊讀書的感受。
⑵金老師望著那一大包深紅色的楊梅,笑著說:“吃吧,盡量吃吧,我們蕭山楊梅吃!”
理解詞語:“盡量”“最”這兩個詞什么意思?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金老師善于贊賞學生付出的勞動,說明他尊重、愛護學生。
指導朗讀。讀出金老師尊重、愛護學生的情感。
同桌互讀;指名讀。
⑶蕭山楊梅,我們在杭州時年年都吃,惟有這一次吃得最開心,最愜意。顆顆楊梅,又甜又有點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頭都染紅了。
理解詞語:“又……又”“一直”“都”這些詞語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表面是說楊梅的好吃,更深的含義是金老師請我們吃楊梅這件事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指導朗讀??吹诙鍒D,想象我們吃楊梅時的那種愜意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自讀;指名讀;齊讀。
意在通過對重點詞語、句子的品讀使學生體會到作者對老師的贊美之情。
從整理圖書吃楊梅這件事中,你感受到金老師是怎樣一個人?
——愛護學生。板書:愛護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質(zhì)疑:讀完這一段話,你有什么問題?
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
——為什么四十多年了,再也沒見過金老師,“我”卻發(fā)出這樣的呼喚,幾十年世事滄桑,我們的金老師,您在哪里?從中你體會到“我”對金老師有著怎樣的情感?
——他一定又鼓勵和指導一班又一班的學生由課外閱讀進入書籍的寶庫,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
——深深的感激,無限的思念。
讓我們也飽含著對金老師深深的感激,無限的思念的情感再讀這一段。
四、課外延伸。
在眾多的課外書中,金老師最早讓“我”閱讀的兩本書是什么?
——《愛的教育》《寄小讀者》
請同學們找來讀一讀,我想你一定從中有所收獲。然后我們可以一起交流讀書體會。
意在拓展學生視野,課內(nèi)外有機的結(jié)合
板書設計:
18 蕭山楊梅
鼓勵課外閱讀 關心 感激
整理圖書吃楊梅 愛護 思念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聽寫詞語
鼓勵 遨游 陪伴 探索
三、《語文百花園》五語海暢游
1.詞語真有趣。
目的:體會連詞“和”及“與”的用法。
⑴讀一讀這兩組詞語,想一想加點字的作用。
——連接前后兩組詞語,前后兩組詞語無輕重、主次之分。
⑵再讀這兩組詞語,體會連詞“和”及“與”的用法。
⑶你能用上“和”及“與”這兩個連詞說幾個這樣的詞組嗎?
2.下面每組詞語中各有一個站錯了隊,把它找出來寫在括號里。
⑴找一找,誰不屬于這一類,說說理由。
——學生是一個人的身份,不屬于按年齡劃分的這一類。
——少年是年齡的一個階段,不屬于按職業(yè)劃分的這一類。
——電視是電器的一種,不屬于按戲劇劃分的這一類。
——電影是一種娛樂的方式,不屬于按電器劃分的這一類。
⑵讀一讀,感受事物是按一定的類別劃分的。
3.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目的:學習頓號、引號、書名號的用法。
⑴讀一讀句子,試一試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想一想理由。
⑵指名讀句子,加標點,談理由。相機學習頓號、引號、書名號的用法。
——頓號表示句子中并列詞語中間的停頓。
——引號通常用在引用別人說的話,還有個特殊的用法是有特殊含義的句子用引號標出。
——書名號用于標出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及古詩的詩題。
⑶同桌互查,所填標點符號是否正確,讀句子。
四、拓展閱讀:《語文同步讀本》。
《吳老師的心愿》:理解吳老師的心愿,感受吳老師對學生真誠的關心、愛護,以及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意在拓展學生視野,課內(nèi)外有機的結(jié)合。
語文S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蕭山楊梅》教案及反思2
這是篇課文講的是作者回憶他小學時代的一位語文老師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關心、愛護學生的.事,表達了作者對老師深切的懷念、感激之情。
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對課文中重點的詞句進行理解,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來達到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目的。本課理解感悟的重點是,讓學生在讀書中體會課文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的師生之情,所以重點放在: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主要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到金老師的愛使“我”感到無比溫暖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將朗讀作為了重點,在學生朗讀過程中,能夠把握語氣的轉(zhuǎn)變,體會到作者內(nèi)心的變化,品味出其中所蘊涵的感情。課后我讓學生讀一讀課文中提到的《愛的教育》和《寄小讀者》,課內(nèi)外結(jié)合,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拓展知識視野。然后進行小練筆,仿照文章寫法——通過一件具體事例體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zhì),提醒學生采用的描寫方法,這樣一來,效果會更佳。
語文S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蕭山楊梅》教案 在眾多的杭(háng)州水果中,我常常想到蕭山楊梅。它也許算不上特別名貴,卻給我的心帶來一絲溫暖,因為它使我想起小學時代的一位老師。 上四年級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姓金。至今我還記得金老師那瘦瘦的臉和深咖啡(kāfēi)色的中山服,卻總也想不起他的名字。 金老師怎樣教語文課,我記不清楚了,但有一點印象很深:他很注重鼓勵我們課外閱讀?!罢n外閱讀”這四個字,我就是從金老師口中第一次聽到的。在他的鼓勵和指導下,我開始養(yǎng)成了課外閱讀的習慣,在中學、大學還保持著這種習慣。以后參加工作了,“課外”改成業(yè)余,也仍然堅持著,直到如今。 金老師還把課外閱讀作為語文作業(yè)來布置。有時他指定一兩本書,要求人人閱讀;有時則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介紹不同的書籍(jí),分別指導。他最早要我課外閱讀的書,是意大利米契(qì)斯的《愛的教育》和冰心的《寄小讀者》。在這以前,我在課余也看過不少書,大多是古代英雄故事和武打小說之類。我也只是胡亂翻翻,哪算得正經(jīng)的課外閱讀!金老師將我引到一個新奇的天地,讓我結(jié)識了外國老師和小學生,又跟著冰心女士遨(áo)游天涯海角,去領略人間的喜怒哀樂…… 金老師當時兼(jiān)管學校圖書館的工作。那年放暑假后,他指派我和一位同學幫他整理圖書,我們自然非常樂意。校園十分寧靜,只有窗外的蟬鳴陪伴著我們默默地忙著。不到四五天,書就整理完了。金老師很高興,我們也很高興。那時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刻,他叫那位同學下樓去打一盆涼水來,讓大家擦擦汗;又掏出五角錢,叫我到外面買楊梅。我問買多少,他說盡[jǐn]錢買。我捧著一大包楊梅回來,忘記了是幾斤,反正我從來沒有一次買過這么多。 我們圍坐在圖書館一角的小桌子邊。金老師望著那一大包深紅色的楊梅,笑著說:“吃吧,盡量吃吧,我們蕭山楊梅最好吃!” 蕭山楊梅,我們杭州時年年都吃,唯有這一次吃得最開心,最愜(qiè)意。顆顆楊梅,又甜又有點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頭都染紅了。臨走時,我們向金老師道謝,不僅謝他請我們吃楊梅,還謝他允許我們在整理圖書的休息時間隨意翻閱許多書。金老師卻說:“我要謝謝你們,幫我整理書,我可以早幾天回家了?!?/p> 暑假過后,換了語文老師。念完五年級,我跳級考上初中。直到現(xiàn)在,四十多年了,我再也沒見過金老師。他一定又鼓勵和指導一班又一班的學生由課外閱讀進入書籍的寶庫,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幾十年世事滄桑,我們的金老師,您在哪里呢? 語文S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蕭山楊梅》教案及反思3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蕭山楊梅教學相關文章: ★ 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模板3篇 小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計劃及課程安排 ★ 最新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人教版例文3篇(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人教版教案設計) ★ 年新修三年級語文培優(yōu)教案3篇 三年級語文培優(yōu)計劃及措施 ★ 七年級語文《月亮上的足跡》教案10篇(月亮上的足跡課文) ★ 小學四年級語文《萬年牢》精選教案示例3篇(四年級下冊萬年牢教案)語文S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蕭山楊梅》教案及反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