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語文教案:《暮江吟》6篇(古詩《暮江吟》教案),供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暮江吟》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讀寫生字詞“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讀出節(jié)奏。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與體會,學習比喻的修辭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
教學難點:深入體會情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談話導入
請學生分享描寫太陽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進而引入課題《暮江吟》。
四、初讀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糾正字音瑟,明確朗讀節(jié)奏
五、析讀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說說你最喜歡的詩句,并說明你的理由。
(一)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1.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嗎?(畫面感)
2.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下這是怎樣的場景嗎?(傍晚太陽快要落山了的時候,柔和的陽光鋪在江面上,一半是碧綠的,一半是鮮紅的)
3.你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喜愛、贊嘆)
4.你能帶著這樣的.心情為我們讀一讀嗎?
(二)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呢?(比喻的修辭手法)
2.你能想象此時的畫面嗎?(在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尤為可愛就像一顆顆圓潤的珍珠,而那天空的月亮是一彎新月就像一張彎彎的弓。)
3.你們見過月初的新月是什么樣子的嗎?(視頻)
4.讓我們邊想象畫面,邊進行朗讀。
六、品讀
讓我們將自己想象成白居易,配著音樂,一起來朗讀這首詩。
七、小結(jié)作業(yè)
作業(yè):用畫筆將這首詩畫出來。
語文教案:《暮江吟》2
一、教學目標
?。ㄒ唬W習《暮江吟》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ǘ┯懈星榈乩首x詩句,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理解詩句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復習或收集一兩首唐代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檢查二三人),今天,我們再學習著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ǘ┲v讀第一首古詩《暮江吟》。
1.初讀指導,理解詩句意思。
?。?)解題。板書題目:《暮江吟》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寫的。詩中描寫了深秋的時候,從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達了作者愉悅的心情。題目的意思是:吟詠暮色降臨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詠,作詩。
指名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教師范讀。(注意生字、新詞。)
?。?)指名學生試讀。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
①一道殘陽鋪水中(殘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鋪:展開,鋪展。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陽的余輝斜照在江面上。)
?、诎虢虢t(瑟瑟:這里指碧綠色,形容未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xiàn)的顏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綠色的.,有一半是紅色的。)
?、劭蓱z九月初三夜(可憐:可愛的意思。九月初三:指農(nóng)歷九月初三,這時已進入深秋季節(jié)。句意:九月初三,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愛啊?。?/p>
?、苈端普渲樵滤乒ㄋ疲汉孟?。"月似弓",農(nóng)歷初三晚上,是月牙開始出現(xiàn)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張彎彎的弓。寒露降臨,附著在樹葉和草叢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閃閃發(fā)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樣晶瑩,月牙彎彎像弓一樣。)
2.精讀訓練,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指名朗讀。
(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俚谝痪?,用了一個"鋪"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靜,夕陽的美麗。"鋪"在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讀"可憐九月初三夜",體會"可憐"在這里的意思。("可憐"一詞表達了詩人對九月初三這個深秋的夜晚的留戀、喜愛。當時詩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為喜愛,他才從黃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邊觀賞景色。)
?、墼娙嗽谠娭羞\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ㄗ髡咦プ×耸挛锏奶卣?,用了兩個貼切的比喻,寫出了江邊美麗的月夜景色。)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佥p聲自讀,想象詩的意境,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谥该麑W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節(jié)奏和韻味。
語文教案:《暮江吟》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似”。
2、能說說詩的意思。
3、能背誦全詩,默寫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指名背誦《登鸛雀樓》
?。?)指名說說意思
(3)齊背全詩
2、教學新課
?。?)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學習生字
?。?)理解題意
暮:指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江:大河
吟:古代詩歌的一種。
?。?)分析古詩
A、教學1、2句
這句詩中有哪些事物?
詩中描寫陽光用了一個什么量詞?
能不能把“鋪”換一個字?
第二句中哪個詞比較難理解。
說說整句的.意思。
B、教學3、4句
理解“可憐“的意思
給“似”換一個字
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指導朗讀
A、由朗讀,用鉛筆劃出該停頓的地方。
B、指名讀
C、對其進行
D、齊讀全詩
(6)板書設計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語文教案:《暮江吟》4
教學目標:
1、學習《暮江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讀。通過學習,能歸納出學習古詩的方法。
2、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看到奇麗景色時的愉悅心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積累寫景的古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課題
1、看圖背詩,激發(fā)興趣。
課前,我們先來玩?zhèn)€游戲——看圖猜詩。大屏幕上會出現(xiàn)幾幅圖,請你們仔細觀察、想象回憶,看看它們分別是哪些古詩里所描寫的景色。
課件分別出示古詩《舟過安仁》、《詠柳》、《憶江南》的插圖。指名學生看圖背詩。
2、找共同點,引出詩題。
(出示《暮江吟》的插圖)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中描寫的景色。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暮江吟》。(板書課題,齊讀。)
3、生探古詩題意。
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詩。詩歌作于公元822年。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為自己離開了腐敗的朝廷,離開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輕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處,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寫下了這首廣為流傳的山水風景詩。那這首詩描寫的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們來看看能不能從詩題中找到答案。
看詩題,指名回答。
從詩題中我們知道了詩人在傍晚時分來到江邊,看到美麗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詩興大發(fā),就脫口吟誦出這首古詩。
4、詩人在江邊吟什么呢?(課件出示背景圖片和全詩)——師配樂范讀。
二、初讀感詩意
1、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學生讀,師生正音、評價。
3、詞義理解:翻開書,看看從書上的注釋中你理解了哪些詞的意思,還有哪些詞你不理解?(學生自由發(fā)言,師相機指導)
殘陽——快落山的太陽,夕陽。
瑟瑟——本是綠寶石的名稱,詩中指碧綠的顏色。用來形容沒有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xiàn)的顏色。
(指導看圖)而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顏色?(紅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綠色,一半是——(生)紅色。
可憐——可愛,令人愛惜。今義:令人憐憫。用“可愛”代替“可憐”,即“可愛九月初三夜”,用現(xiàn)代的話怎么講?
想一個感嘆句——可愛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愛啊!
九月初三——指農(nóng)歷九月初三,這時已進入深秋季節(jié)。(九月初三這深秋的夜晚為什么這么可愛?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詩……)
真珠——珍珠。古時寫“真珠”,就是珍珠的意思,但我們現(xiàn)在要寫成“珍珠”。
4、詩意理解:
?、龠@些詩句連起來是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
?、谠娙丝吹搅四男┚跋竽?能加上時間、地點、人物連起來說說嗎?用自己的話來表述自己對詩文的理解。
三、研讀悟詩情
1、下面我們來欣賞欣賞這首古詩,和大詩人白居易一起感受江南獨特的美景!
再讀古詩,你最欣賞哪幾句?在這句子中,你欣賞到了什么?
2、匯報交流:第一、二句
?、偕鷧R報。
A、“殘陽”
“鋪”——聯(lián)系下文的“半江紅”理解。
出示句子比較: 一道殘陽照水中 (用“照”太俗)
一道殘陽射水中 (用“射”不符合殘陽的特點)
一道殘陽鋪水中 (用“鋪”形象地表達了霞光幾乎貼著湖面鋪撒過來地樣子。在這里是“斜照”的意思。)
看圖體會江水的平靜,夕陽的美麗。
B、“江水”
“瑟瑟”“紅”——這是怎樣的綠,怎樣的紅啊,能用上“仿佛”或者“好像”說一說嗎?
?、谀銈冋f的真美。這么美的景象,誰來讀一讀?(指多名學生讀,師相機指導讀后,男生齊讀。)
第三、四句
①生匯報。
A、“露珠”——“真珠”。(比喻的手法)
B、“月亮”——“弓”。(看圖。用形容詞描述:晶瑩剔透的珍珠,精致小巧的弓。)
?、谶@么美的景象,誰來讀一讀? (指多名學生讀,師相機指導讀后,女生齊讀。)
四、吟誦入詩境
1、你們讀得真美!老師的眼前仿佛也出現(xiàn)了九月初三那一天的美景啊!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音樂響起)讓我們一起在這柔美的音樂聲中去想象那一幅清麗的圖畫——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我靜靜地站在江邊,只見一道夕陽的余暉鋪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光色瞬息變化,江水一半是碧綠的,另一半則是通紅的,整條江簡直就像一大塊美麗的寶石!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只見那彎彎的月亮悄悄地掛在樹梢上,像一張精致小巧的弓。那江邊的花草上已經(jīng)爬滿了圓滾滾的小露珠,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它們難道是從天上溜到人間來玩耍的星星嗎?
2、同學們,面對此情此景,你有怎樣的感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3、讓我們也來當一回作者,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誦表達出來?!獪蕚?背誦)——全班交流(配樂)。
五、延伸展詩興
我們的家鄉(xiāng)很美,我們的江南很美,其實我們的祖國山河,我們的大自然到處都很美,有很多詩人也都贊美過我們大自然美麗的景色,今天我們就來一個“賽詩會”,小組之間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平時積累的古詩多。
六、課外作業(yè)
剛才同學們背誦了許多寫景的古詩詞,同學們回去后可以把自己喜歡的詩詞畫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也可以編成一個小故事,看看這些詩詞又蘊涵著怎樣的心情和感悟呢?
板書設計:
暮 江 吟
殘陽 鋪
江水 瑟瑟 紅
可憐
露珠 真珠
月 弓
語文教案:《暮江吟》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暮江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
2、能力目標: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通過小練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3、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寫與表情達意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介紹詩人。
師:我們在低年級曾學過一首詩《草》,記得嗎?
?。◣熒R背《草》)
師:這首詩的詩人是誰?(白居易)
師:我們今天再來學習白居易的另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暮江吟》。(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師:在學習在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
?。ǔ鍪菊n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簡介)
師指名讀白居易的生平簡介。
二、學習新課
1、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寫下這首詩,通過課前的預習,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指名說題目的意思)
2、師:到底詩人吟了什么詩,我們來聽聽看。
?。ㄉ犝n件中范讀)
3、師:現(xiàn)在請同學自由朗讀這首詩,通過圖文結(jié)合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詩中的字、詞,不懂的字用“△”標出。
?。ㄉ杂衫首x學習古詩)
4、交流學習一、二兩句
師:在這兩行詩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可提出來。
?。◣熒餐獯饸堦枴?、瑟瑟等字。)
師: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ㄖ该f詩句的意思)
5、指導朗讀一、二兩句
過渡語:下因為江邊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覺已到夜晚。
6、指導學習三、四兩句。
師:這兩句描寫了江邊的哪些景色?
師:詩人用了什么方法來描寫露水和月亮?
師:把
比作,又把比作。
師:詩人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連用了兩個比喻描寫了江邊夜晚迷人的景色,詩中還用哪個詞來形容?(可憐)
師:可憐是什么意思?(可愛)
7、指導朗讀三、四兩句。
8、指導朗讀朗讀整首詩。
師: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有感情,還應有節(jié)奏,我們根據(jù)畫好停頓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
9、指導配樂朗讀。
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邊這紅霞滿天,彎月東升,露水晶瑩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們隨著音樂也來細細地品詩一番。
(生配樂朗讀)
10、談感受。
師:如果此時你就是詩人,來到這深秋傍晚的江邊,領略到這安靜的、優(yōu)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ㄖ该f感受)
三、小練筆。
你能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做一首新詩,或畫一兩幅簡筆畫嗎?兩樣選擇一個來完成。
四、總結(jié)。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詩、吟詩、還做詩、做畫,同學們表現(xiàn)得很不錯,希望課后同學們能收集有關白居易的詩,我們下節(jié)課交流。
五、布置作業(yè)。
語文教案:《暮江吟》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
2.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和注釋閱讀古詩,理解詩句的意思。
3.運用學習古詩的辦法,理解詩意,體會詩中所蘊含的哲理,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
教學詩歌時,教師可以采用以讀代講的方法,通過誦讀指導,讓學生準確地感知詩歌所描繪的景象,并把握詩歌的情感,讓學生進一步豐富對詩歌內(nèi)涵的理解。
第一首詩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背誦給大家聽一聽。
2.揭題:首先我們來學習《暮江吟》這首詩歌,看看詩人給我們展現(xiàn)了什么樣的景色,帶給我們怎樣的情感。
3.思考:
題目中的“吟”是什么意思?
?。ā耙鳌笔枪糯姼梵w裁的一種。)
“暮”又是指的什么時候呢?
?。ā澳骸敝傅氖前恚?/p>
題目的意思為:黃昏時分在江邊所做的`詩。
二、初讀古詩
1.教師范讀,學生聆聽,注意詩的節(jié)奏與停頓。(按233的節(jié)奏讀)
2.學生自主識字。
3.詩人為什么傍晚會站在江邊吟詩?是什么樣的景色吸引了他?讓我們一起再讀一遍這首古詩。
三、熟讀古詩
一道殘陽鋪水中。
1.“鋪”字能不能換成“映”?
(不能。“鋪”字表明了“殘陽”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的,就像鋪在江面上很形象。)
2.“一道殘陽”指的是什么時候的太陽呢?
?。ㄏ﹃枺?/p>
3.詩的前兩句寫的是傍晚時候的景象,后兩句寫的是夜晚時候的景象。
4.欣賞“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請你試著描繪一下詩中夜晚的景色。
(2)此時此刻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
引導學生理解“可憐”的意思——可愛
第二首詩
一、視頻導入
1.播放廬山景色的視頻,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自己都看到了哪些景色,這些景色又有什么特點?
2.簡介廬山,揭示課題。
3.板書課題。
二、自讀古詩
1.學生自主閱讀古詩,并借助拼音自學生字。
2.注意讀準字音,讀古詩時要讀的有節(jié)奏。
三、理解古詩
1.交流討論: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句詩?
學生自由交流
2.想一想,作者從遠近高低等不同的角度觀察了廬山,所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樣,請你想一下作者從不同的角度都看到了廬山怎樣的景色?
3.作者身處廬山之中,為什么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
(因為詩人站在廬山之中,視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廬山的局部,不能看到廬山的全貌。)
4.你覺得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人和事?
(看問題要全面 避免主觀片面。)
第三首詩
一、欣賞圖片,導入新課
1.出示梅花的圖片,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
二、融入詩中,體會詩意
1.學生自主朗讀詩歌,初步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2.梅和雪在爭什么?
為什么比不出高低?
揭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引導學生著重理解第三、四句詩的意思,明白本詩所說明的道理——取長補短。
語文教案:《暮江吟》6篇(古詩《暮江吟》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