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會員“dbgfp92603”整理的表示安靜的詞語(共7篇),供大家賞析。
表示非常平靜的成語造句成語解析 篇1
(1)看著湖面風平浪靜、水波不興,頓時心曠神怡,寧靜自得。
(2)秋夜泛舟江上,清風明月,水波不興,令人神爽情怡。
(3)海灣水波不興,宛如一個湖泊,只有一些海鷗在海邊上空旋轉,啼叫,整個地區(qū)是一片肅靜、荒涼。
(4)水波不興的湖面就像一面完美的鏡子,為靜靜挺立的群山所環(huán)抱。
(5)別具一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景。
(6)媒體記者們坐在船上,盡情體驗“輕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感覺。
(7)無風的時候,水波不興,水平如鏡,群山和天空中的白云倒映于湖面,偶爾有魚在水中穿梭,好像在群山和天空之中游動,如夢如幻。
(8)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汀蘭芙蓉,郁郁青青;把酒臨風,誰能與同?
(9)問她為什么好久沒有音信,她回了一句惡俗的臺灣愛情詩:有時關切是問,有時關切是不問。這樣水波不興,你好我也好。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生活和工作終會照舊。
(10)北風呼呼地吹著,但這里,在峭壁的遮掩下卻風平浪靜,水波不興。
(11)這湖水仿佛是一片全然被魔法鎮(zhèn)住了的汪洋。你要是離開它,由著它去,若干小時以后你再回來,它依然是水波不興,還是那一泓永恒的可靠的靜水。
表示聲音的詞語 篇2
1、鳳鳴鶴唳:形容優(yōu)美的聲音。
2、咔嗒:用來寫物體輕微的碰撞聲。
3、鶯聲燕語: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聲音。
4、鐵中錚錚:錚錚:金屬器皿相碰的聲音。金屬敲起來當當響的材料。比喻出色人物。
5、燕語鶯聲: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輕女子說笑的聲音。
6、無聲無臭:沒有聲音,沒有氣味。比喻默默無聞,也比喻對外界沒有什么影響。
7、鸮啼鬼嘯:像鸮鳥啼叫、怨鬼呼號。形容聲音凄厲幽怨。
8、死聲活氣:陰陽怪氣的聲音。
9、呼啦:用來寫旗幟飄動的聲音。
10、群雌粥粥:原形容鳥兒相和而鳴。后形容在場的婦女眾多,聲音嘈雜。
11、戛然而止:形容聲音突然終止。
12、呼哧:用來寫喘息的聲音。
13、聲色俱厲: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14、撲哧:用來寫笑聲、或水、氣擠出的聲音。如:撲哧一笑;撲哧一聲,皮球撒了氣了。
15、震耳欲聾:幾乎要震聾耳朵,形容聲音極大。
16、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17、撲騰:用來寫重物落地的聲音。
18、亂哄哄:形容外界環(huán)境非?;靵y的三個字的詞語。
19、撼天震地:撼:搖動;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20、啪啪:用來寫放槍、拍掌、或東西撞擊等聲音。如:鞭子甩得啪啪地響。
21、音容宛在:仿佛還聽到他的聲音,還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對死者的想念。
22、吧唧:用來寫腳掌拍打泥濘地面等的聲音。
23、響徹云霄:形容聲音響亮,穿透云層,直達高空。徹:貫透。
24、輕言輕語:形容說話聲音極輕微。
25、梆梆:敲打木頭的聲音。
26、散傷丑害:形容不和諧的聲音。
27、敲金擊石:金、石:指鐘磬一類的樂器。演奏鐘磬等樂器。也形容聲音鏗鏘。
28、呼嚕:用來寫打鼾或吸食流質食物發(fā)出的聲音。
29、音容如在: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30、鏗鏘有力: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鏗鏹:有節(jié)奏而響亮的聲音。
31、轟雷貫耳:打雷的聲音貫滿耳邊。形容人的聲名很大。
32、鴉默雀靜: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沒有一點聲息。
33、心潮澎湃:澎湃:波濤沖擊的聲音。心里象浪潮翻騰。形容心情十分激動,不能平靜。
34、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的強烈的不滿和怨恨。
35、嘣嘣:用來寫跳動或爆裂的聲音。
36、天震地駭: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37、轟隆?。好鑼懳矬w的聲音特別的大,有震耳欲聾的感覺。
38、咔:用來寫器物清脆的撞擊聲。如:咔的一聲關上抽屜。
39、繞梁三日:環(huán)繞屋梁旋轉三天。形容美妙動聽的聲音。
40、咔吧:用來寫物體斷裂的聲音。
41、咄嗟叱咤:咄嗟、叱咤:發(fā)怒時大聲呵叱、吆喝。形容發(fā)怒時大聲喊叫的聲音。
42、咕嚕:用來寫水流動或東西滾動的聲音。
43、咕嘟:用來寫液體沸騰、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聲音。
44、抽抽搭搭:形容低聲哭泣。
45、咕隆:用來寫雷聲、大車聲。
46、鼻息如雷:鼻息:鼾聲。打呼嚕的聲音就象打雷一樣響。形容熟睡時鼾聲大作。
47、有聲有色:有聲音,有色彩。形容說話、作文生動精彩,表現(xiàn)出色。
48、弦外之音:弦樂器的線上發(fā)出的聲音以外的聲音。比喻在說話中間接透露而不是直接說明的意思。
49、笑嘻嘻:形容人的面部表情微笑的abb詞語,當然這種微笑是帶有聲音的。
50、繞梁三日:形容(美妙的聲音)在屋梁上回旋不絕。
51、余音裊裊:留下來的聲音悠揚婉轉,延綿不絕(裊裊:輕揚的樣子)。
52、鴉雀無聲: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比喻非常靜。
53、聆音察理:聽到聲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
54、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緒激動,聲音臉色都很嚴厲的樣子。
55、不絕如縷:絕:斷;縷:細線。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氣息等低沉微弱、時斷時續(xù)。
56、無病呻吟:沒有病痛而故意發(fā)出表示痛苦的聲音。比喻沒有真情實感而強作感慨。
57、鬼哭狼嚎:形容大聲哭叫,聲音凄厲。
58、呱唧:用來寫鼓掌等的聲音。
59、淅瀝瀝:形容河流的詞語。
60、滴答:用來寫水滴落下或鐘表擺動的聲音。
61、不露聲色:聲:說話的聲音;色:臉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
62、震天動地:震動了天地。形容意義重大,聲勢浩大,也形容聲音巨大。
63、撲通:用來寫重物落地或落水的聲音。
64、無聲無息:沒有聲音,沒有信息。比喻人的默默無聞或對事情不發(fā)生影響。
65、咔嚓:用來寫物體斷裂的聲音。
66、牙牙學語:咿咿呀呀地學說話(牙牙:摹擬嬰兒學說話的聲音)。
67、鏗鏹頓挫:鏗鏹:有節(jié)奏而響亮的聲音。形容音律和諧有力、動聽。
68、鐵中錚錚:錚錚:金屬器皿相碰的聲音。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69、嘀答答:形容水滴在石頭上地上的聲音。
70、音容笑貌:人的聲音、容貌和神態(tài)。
表示笑聲的詞語 篇3
叮咚咚、沙啦啦、轟隆隆、淅瀝瀝、鳴啾啾、嘀答答、笑哈哈、丁零零、叫喳喳、嘩啦啦、嘻哈哈、響當當、亂哄哄、
樂滋滋、叮當當、淅瀝瀝.嘻哈哈
嘰嘰呱呱、嘟嘟囔囔、劈劈啦啦、嘩嘩啦啦、
口口聲聲、斷斷續(xù)續(xù)、浩浩蕩蕩、密密麻麻、冷冷清清、來來往往、來來去去、來來回回、風風火火、匆匆忙忙、
紅紅火火、認認真真、端端正正、仔仔細細、馬馬虎虎、反反復復、大大咧咧、大大落落、指指點點、老老實實、
大大方方、恭恭敬敬、千千萬萬、吹吹打打、山山水水、生生世世、風風雨雨、嚴嚴實實、歪歪扭扭、結結實實、
地地道道、叮叮當當、舒舒服服、婆婆媽媽、彎彎曲曲、形形色色、紛紛揚揚、昏昏沉沉、洋洋灑灑、是是非非、
嘮嘮叨叨、堂堂正正、說道說道、打掃打掃、打扮打扮、清醒清醒、商量商量、研究研究、鍛煉鍛煉、琢磨琢磨、
考慮考慮、教訓教訓、比劃比劃、切磋切磋、糊弄糊弄、考驗考驗、比試比試、修理修理、整頓整頓、批評批評、
陰風陣陣、信誓旦旦、野心勃勃、逃之夭夭、風度翩翩、來勢洶洶、形色匆匆、大雪紛紛、滴滴答答、嘰嘰喳喳、
表示齊心協(xié)力的詞語 篇4
1溘溘
水聲。唐˙李賀˙塘上行詩:飛下雌鴛鴦,塘水聲溘溘。
寒冷的樣子。明˙劉崧˙江南美詩:沙堤十里寒溘溘,湘娥踏槳搖春愁。
2滴滴答答
形容水聲、馬蹄聲或鐘擺左右晃蕩的聲音。清平山堂話本˙楊攔路虎傳:這漢子坐下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滴滴答答走到茶坊前過。
3潺潺
(1)形容流水聲。三國˙魏˙曹丕˙丹霞蔽日行: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唐˙孟郊˙吊盧殷詩十首之一:百泉空相吊,日久哀潺潺。
(2)形容雨聲。唐˙柳宗元˙雨中贈仙人山賈山人詩:寒江夜雨聲潺潺,曉云遮盡仙人山。南唐˙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4撲冬
形容東西落水聲。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腳踹著清波,手抱著頑石,撲冬的身跳在江里。
5澎濞
形容水聲。文選˙馬融˙長笛賦:爭湍蘋縈,汩活澎濞。
6瀧瀧
水聲。宋˙蘇軾˙二十七日自陽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龍寺詩: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疏星明煜煜。
下雨的樣子。
7漰沛
形容水聲。文選˙郭璞˙江賦: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8淙淙
形容流水聲。唐˙白居易˙新樂府˙草堂前開一池養(yǎng)魚種荷日有幽趣詩:淙淙三峽水,浩浩萬頃陂。聊齋志異˙卷一˙王成:不意淙淙徹暮,檐雨如繩。
9嘩啦
形容水聲。西游記˙第二十二回:只聽得那波涌如山,波翻若嶺,河當中滑辣的鉆出一個妖精,十分兇丑。
10颯颯
1.形容風聲。楚辭˙屈原˙九歌˙山鬼: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只見一陣陰風,颯颯的`響,滾了進來。
2.形容水聲。唐˙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詩: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唐˙杜甫˙干元中寓居同谷縣作詩七首之四:四山多風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樹濕。
11琤璁
(1)形容彈撥弦樂所發(fā)的聲音。唐˙劉禹錫˙牛相公見示新什謹依本韻次用以抒下情詩:玉柱琤瑽韻,金觥雹凸棱。
(2)形容流水聲。唐˙殷文圭˙玉仙道中詩:山勢北蟠龍偃蹇,泉聲東漱玉琤瑽。
12硼砰
形容水聲。唐˙獨孤及˙招北客文:渤潏硼砰,會于滄溟。
13轟轟
(1)形容喧擾聲。唐˙韓愈˙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飲食豈知味,絲竹徒轟轟。
(2)形容群車并行的聲音。如:戰(zhàn)車轟轟的經(jīng)過。
(3)形容水聲。唐˙韓愈˙貞女峽詩:懸流轟轟射水府,一瀉百里翻云濤。
(4)形容震耳的巨響,如雷聲、炮聲等。如:炮聲轟轟的響起來了。
2.盛大的樣子。如:轟轟烈烈的事業(yè)。
14虢虢(水字旁)
形容水聲。唐˙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水虢虢循除鳴,斯立痛掃溉。
15泙泙
唐˙韓偓˙李太舍池上玩紅薇醉題詩:花低池小水泙泙,花落池心片片輕。
16瀝瀝
(1)形容水聲。唐˙于武陵˙早春日山居寄城郭知己詩:入戶風泉聲瀝瀝,當軒云岫色沉沉。(2)形容風聲。如:這兒山風瀝瀝,流水淙淙,加上鳥語花香,好似人間仙境。
17淜滂
多用以形容水聲、風擊物聲。文選˙宋玉˙風賦:飄忽淜滂,激揚煙怒。李善˙注:淜滂,風擊物聲。
18琤琤
(1)形容彈撥弦樂所發(fā)的聲音。唐˙孟郊˙聽琴詩:前溪忽調琴,隔林寒琤琤。
(2)形容流水聲。梁書˙卷三十四˙張緬傳:風瑟瑟以鳴松,水琤琤而響谷。
(3)形容玉器相碰撞的聲音。唐˙白居易˙和令狐仆射小飲聽阮咸詩:落盤珠歷歷,搖佩玉琤琤。
19潺湲
1.水流動緩慢的樣子。楚辭˙屈原˙九歌˙湘君: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南朝宋˙謝靈運˙七里瀨詩: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2.狀聲詞。形容水流聲。唐˙岑參˙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詩:獨有南澗水,潺湲如昔聞。紅樓夢˙第十七、十八回:忽聞水聲潺湲,瀉出石洞。
3.淚流不止的樣子。楚辭˙九歌˙湘君: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
表示聲音的詞語集錦 篇5
喔咿儒兒、安安靜靜、音容如在、洋洋盈耳、天震地駭、書聲朗朗
聲振屋瓦、裊裊余音、鏗鏘有力、金鼓喧闐、風風韻韻、擲地有聲
震天動地、在谷滿谷、怨聲載道、應弦而倒、鶯聲燕語、杳不可聞
無傷無臭、無聲無息、無聲無色、甕聲甕氣、吞炭漆身、死聲活氣
書聲瑯瑯、散傷丑害、乳聲乳氣、如雷灌耳、繞梁三日、闃然無聲
輕言輕語、輕吞慢吐、琴瑟不調、氣竭聲嘶、鸮啼鬼嘯、林籟泉韻
裂石穿云、朗朗上口、狼嗥鬼叫、擊玉敲金、轟雷貫耳、撼天震地
鬼哭神號、鼓樂喧天、鼓衰力盡、鼓吹喧闐、鳳鳴鶴唳、沸天震地
大音希聲、噯聲嘆氣、不斷如帶、綿言細語、悄然無聲、喏喏連聲
抑揚頓挫、作金石聲、震耳欲聾、振聾發(fā)聵、音容笑貌、有氣無力
音容宛在、燕語鶯聲、怡聲下氣、鴉默雀靜、鴉雀無聲、喧賓奪主
響徹云霄、鴉雀無聞、下氣怡聲、心潮澎湃、唯唯諾諾、無聲無臭
萬籟俱寂、瓦釜雷鳴、宛轉悠揚、鐵中錚錚、聲色俱厲、順風而呼
石破天驚、聲如洪鐘、神號鬼哭、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泣如訴
群雌粥粥、強聒不舍、人聲鼎沸、屏聲息氣、敲金擊石、潛移默化
泣不成聲、鑼鼓喧天、口沸目赤、龍鳴獅吼、聚蚊成雷、鏗鏹頓挫
金石絲竹、劍頭一吷、戛然而止、歡聲雷動、繪聲繪色、鶴鳴九皋
寒蟬凄切、鬼哭神嚎、鬼哭狼嚎、改弦更張、俯仰唯唯、蜂目豺聲
沸反盈天、發(fā)蒙振聵、發(fā)聾振聵、耳聽八方、咄嗟叱咤、咄咄怪事
穿云裂石、不平則鳴、不露聲色、不絕于耳、不絕如縷、鼻息如雷
聆音察理、歷歷在耳、咳聲嘆氣、警憒覺聾、唉聲嘆氣、寂然無聲
解弦更張、怪聲怪氣、咄咄逼人、扼腕嘆息、不絕如線
表示說的詞語 篇6
1、談論:用談話的方式表示對人或事物的看法。
2、數(shù)說:責備。
3、責備:批評指責。
4、演說:面向聽眾發(fā)表意見,說明事理。
5、說服:用理由充分的話使對方心服。
6、議論: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見。
7、解說:解說是一種解釋說明事物事理的表述法。它往往用言簡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征成因關系功能等解說說情。它是說明文的主要表述方法。議論文和記敘文中也常用到。
8、介紹:使雙方相識或發(fā)生關系
9、說談:說話和談論某事。
10、勸說:勸人做某種事情或使人對某種事情表示同意。
11、游說:古代叫做‘說客’的政客,奔走各國,憑著口才勸說君主采納他的政治主張,叫做游說。
12、講話:說話;發(fā)言
13、評議:經(jīng)過商討而評定。
14、說議:議論談論。
15、說明:解釋明白表示數(shù)量多的成語及解釋
表示心里難過的詞語 篇7
1、不聲不吭:吭:出聲。不說話,不出聲
2、詞鈍意虛:形容由于心虛而說話吞吞吐吐。
3、不知高低: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4、緘口不言:緘:封閉。封住嘴巴,不開口說話
5、一窩蜂:一個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飛出來了。形容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動。
6、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說話多;體:停止。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7、結結巴巴:形容說話不流利。也比喻湊合,勉強。
8、剛毅木訥: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鬃臃Q頌人的四種品質。
9、吞吞吐吐: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10、巴三覽四:比喻說話拉扯,沒有中心。
11、怯聲怯氣:形容說話的語氣膽小而不自然。
12、驢唇馬嘴:比喻說話寫文章,前言不搭后語,前后矛盾
13、開門見山: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談本題,不拐彎抹角。
14、口角生風:比喻說話流利,能說會道
15、絕口不道:絕口:始終不開口。指閉口不說話
16、閃爍其辭:閃爍:光一閃一閃,比喻說話吞吞吐吐。指說話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問題。
17、嬌聲嬌氣:形容說話嬌滴滴的聲氣
18、對牛彈琴: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19、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20、訥口少言:訥口:不善于說話。不善言談,說話不多。
21、金舌弊口:金舌:用金子做舌頭;弊:破。用金做的舌頭,說破了嘴。比喻說話很多,枉費口舌。
22、言簡意賅:賅:完備。話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說話寫文章簡明扼要。
23、幫閑鉆懶:指說話做事迎合別人的心意和興趣。
24、未可厚非:厚非:過分責難責備。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25、言而無信:說話不算數(shù),沒有信用。
26、沒里沒外: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27、呶呶不休:呶呶:形容說話嘮叨;休:停止。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28、噤若寒蟬: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29、下阪走丸:阪:斜坡;丸:彈丸。在斜坡上往下滾彈丸。比喻說話敏捷流利。
30、滴水不漏: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說話辦事十分細致周密,無懈可擊。也形容錢財全部抓在手里,輕易不肯出手。
31、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32、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
33、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不明白如何是好。形容人們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34、聲如洪鐘: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鐘似的。
35、慢條斯理: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F(xiàn)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不慌不忙。
36、開宗明義:開宗:闡發(fā)宗旨;明義:說明意思。指說話寫文章一開始就講明主要意思。
37、疾言厲色: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fā)怒說話時的神情。
38、開口見心: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39、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40、頓口拙腮:比喻嘴笨,不善于說話。
41、一諾千金:諾:許諾。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shù),極有信用。
42、緘口結舌: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于淫威不敢講話。
43、旁征博引:旁:廣泛;征:尋求;博:廣博;引:引證。指說話寫文章引用材料作為依據(jù)或例證。
44、金人之緘: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45、掉書袋:掉:擺動,搖動。指說話或寫文章好引用古書言詞來賣弄自我的學識淵博。
46、來回來去:指動作或說話來回不斷地重復。
47、放言遣辭:放言:敞開說;遣辭:用詞造句。指無拘無束地說話或寫文章。
48、口出大言:說大話。形容說話狂妄。
49、不言不語:言:講,說。不說話,悶聲不響
50、出言無狀:說話放肆,沒有禮貌。
51、侈侈不休:說話沒完沒了;嘮叨
52、順水推舟: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著某個趨勢或某種方便說話辦事。
53、隔墻有耳:隔著一道墻,也有人偷聽。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別人也可能明白。也用于勸人說話細心,免得泄露。
54、恰如其分:指辦事或說話正合分寸。
55、不蔓不枝: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56、生拉硬扯: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我。
57、金人三緘: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58、夾七夾八:指說話東拉西扯,混雜不清。
59、四平八穩(wěn):原形容身體各部位勻稱結實。后常形容說話做事穩(wěn)當。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進取創(chuàng)新精神。
60、漏洞百出:形容文章說話或辦事,破綻很多。
61、破綻百出:比喻說話做事漏洞十分多。
62、出言不遜:遜:謙讓,有禮貌。說話粗暴無禮。
63、唇干口燥:形容說話過多而出現(xiàn)口干舌燥的現(xiàn)象。
64、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65、尖嘴薄舌:形容說話尖酸刻薄。
66、口干舌燥:十分干渴。形容天熱或說話很多,費盡口舌
67、沉靜寡言:性格深沉文靜,不愛多說話。
68、附耳低言:附:貼近。貼近別人的耳朵低聲說話。形容和對方密談要事。
69、通情達理:指說話做事很講道理。
70、懸河瀉水:懸河:瀑布;瀉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瀉。比喻說話滔滔不絕或文辭流暢奔放。
71、刺刺不休:刺刺:多話的樣貌。形容說話嘮叨,沒完沒了。
72、刻薄寡思:寡:少。待人說話冷酷無情,不厚道
73、詞不逮理: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74、口出不遜:遜:謙遜。說話極不謙虛。形容狂妄自大。
75、牙牙學語:形容嬰兒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的神情。
76、喃喃自語:喃喃:連續(xù)不斷地小聲說話。小聲地自我跟自我說話
77、礙口識羞:礙口:說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說話。
78、殺彘教子:彘:豬。父母說話算數(shù),教子誠實無欺。
79、口齒伶俐: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80、唇焦舌敝:焦:干;敝:破。嘴唇干,舌頭破。形容說話太多,費盡唇舌。
81、罕言寡語:罕寡:少。很少開口說話。形容沉默寡言。
82、阿諛諂媚:阿諛:迎合別人的意思,向人討好;諂媚:巴結,奉承。說話做事迎合別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討好。
83、人微言輕: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84、惡聲惡氣:形容說話語氣很兇狠,態(tài)度粗暴。
85、守口如瓶:守口:緊閉著嘴不講話。閉口不談,象瓶口塞緊了一般。形容說話謹慎,嚴守秘密。
86、望風希旨:指說話行事迎合上頭和意旨。
87、不識高低:識:明白,認識。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88、文不對題:文章里的意思跟題目對不上。指人說話或寫文章不能針對主題。
89、簡明扼要:指說話寫文章簡單明了,能抓住要點。
90、口吐珠璣: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
91、要言不煩:要:簡要;煩:煩瑣。指說話或寫文章簡單扼要,不煩瑣。
92、大辯不言:大辯:善于辯論。有口才善于辯論的人,并不多說話以顯示自我。
93、牙白口清:比喻說話清楚。
94、分風劈流:比喻說話干脆而有力量。
95、理直氣壯:直:正確合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氣勢就盛
96、疾言遽色:言語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對人發(fā)怒時說話的神情。
97、察言觀色: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98、談言微中: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說話委婉而中肯。
99、煙不出火不進:形容人慢性子,不愛說話。
100、聲色俱厲:聲色:說話時的聲音和臉色;厲:嚴厲。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
101、口輕舌?。盒稳菡f話刻薄尖酸
102、旁敲側擊:比喻說話寫文章不從正面直接點明,而是從側面曲折地加以諷刺或抨擊。
103、含著骨頭露著肉:比喻說話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說出來。
104、稱雨道晴:比喻說話說不到一塊。
105、言重九鼎: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比來九鼎也不算重。
106、比手劃腳:比:比擬。形容說話時用手勢示意或加強語氣
107、恰到好處:指說話做事恰好到了最適宜的地步。
108、平鋪直敘:鋪:鋪陳;敘:敘述。說話或寫文章不加修飾,沒有起伏,重點不突出。
109、單刀直入:用短柄刀直接刺入。原比喻認定目標,勇猛精進。后比喻說話直接了當,不繞彎子。
110、言寡尤,行寡悔:指說話做事很少犯錯誤。
111、南腔北調:原指戲曲的南北腔調?,F(xiàn)形容說話口音不純,攙雜著方言。
112、搔到癢處:比喻說話說到點子上。
113、鈍口拙腮:指口才笨拙,說話不流利
114、慷慨淋漓:淋漓:充盛,暢快。形容說話寫文章意氣昂揚,言辭暢快
115、能言善辯:善:擅長;辯:辯論。形容很會說話,善于辯論,口才好
116、訥言敏行:訥言:說話謹慎;敏:敏捷。指說話謹慎,辦事敏捷。
117、不諱之門:諱:忌諱。指說話能夠直言不諱的地方。
118、順風駛船:比喻自我沒有主意,跟著別人說話或辦事。
119、隔靴搔癢:搔:抓。隔著靴子搔癢癢。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不貼切,沒有抓住要點?;蜃鍪聸]有抓住關鍵。
120、夸夸其談:形容說話浮夸不切實際。
121、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十分充分透徹,或十分痛快。
122、罕譬而喻:說話用不著多比方,都能聽懂。形容話說得十分明白。
12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過。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124、鉗口不言:鉗口:閉口。閉著嘴不說話。
125、加油加醋:為夸張或渲染的需要,在敘事或說話時增添原先沒有的資料
126、顛三倒四:形容神志不清或說話做事沒有次序,錯誤百出
127、莫測高深:高深的程度無法揣測。指處世的態(tài)度或說話文章的資料(多不用在正面,帶貶義)。
128、低聲細語:形容小聲說話
129、九鼎不足為重: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起來九鼎也不算重。
130、不露聲色:聲:說話的聲音;色:臉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說話和臉色上顯露出來。
131、低聲下氣:形容說話和態(tài)度卑下恭順的樣貌。
132、澀于言論:形容說話遲鈍。
133、半吞半吐:形容說話含糊不清,不直截了當。
134、笨嘴笨舌:笨:不靈巧。說話表達本事很差,沒有口才
135、靈牙利齒:比喻善于說話的人
136、拖泥帶水:比喻說話做事不干脆利落。
137、系風捕影:拴住風,捉住影子。比喻無法辦到的事。也比喻說話做事以不可靠的傳聞或表面現(xiàn)象作根據(jù)。
138、舉止言談: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度。
139、沉默寡言:沉默:不出聲;寡:少。不聲不響,很少說話。
140、令人噴飯:形容事情或說話十分可笑。
141、不動聲色: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景下,說話神態(tài)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十分鎮(zhèn)靜。
142、閉口藏舌: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
143、不聲不響:不說話,不出聲
144、鉗口結舌:鉗口:閉口。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于淫威不敢講話。
145、不加思索:思索:思考探求。用不著想。形容說話辦事敏捷迅速
146、明白了當:形容說話或做事干凈利落。
147、開臺鑼鼓: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的開頭部分。也比喻一個事件的開頭。
148、輕描淡寫:原指描繪時用淺淡的顏色輕輕地著筆?,F(xiàn)多指說話寫文章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
149、舌敝唇焦:敝:破碎;焦:干枯。說話說得舌頭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費盡了唇舌。
150、說一不二:說怎樣樣就怎樣樣。形容說話算數(shù)。
151、口不擇言:指情急時說話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說話隨便
152、嘮嘮叨叨:說話嗦,一說起來沒個完
153、夾槍帶棍:形容說話帶刺,并牽涉旁人。
154、口含天憲:天憲:指朝廷法令。比喻說話就是法律,能夠決定人的生死。
155、天花亂墜:傳說梁武帝時有個和尚講經(jīng),感動了上天,天上紛紛落下花來。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夸張而不貼合實際)。
156、無的放矢:的:靶心;矢:箭。沒有目標亂射箭。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目的,或不切合實際。
157、三緘其口: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此刻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158、言必有中: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159、東拉西扯:一會兒說東,一會兒說西。指說話條理齋亂,沒有中心。
160、一尺水十丈波:比喻說話夸張,不真實。
161、尺水丈波:比喻說話夸張,不真實。
162、心拙口夯:心思笨,又不善于說話。
163、名正言順:指名分正當,說話順理成章。后多指說話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
164、離題萬里:形容寫文章或說話同要講得主題距離很遠,毫不相干。
165、拐彎抹角: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比喻說話繞彎,不直截了當。
166、留有余地:說話辦事不走極端,留有回旋和變通的余地
167、潛移默化:潛:暗中同,不見形跡;默:不說話,沒有聲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影響而發(fā)生了變化。
168、禍從口出:災禍從口里產(chǎn)生出來。指說話不謹慎容易惹禍。
169、句斟字酌: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170、一字一板:形容說話從容清楚。
171、狗屁不通:指責別人說話或文章極不通順
172、藏頭露尾:藏起了頭,露出了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景全部講出來。
173、淡而無味:淡:薄,與“濃”相對。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資料平淡,無趣味。
174、立談之間:站著說話的一會兒時光。形容時光極短。
175、不明不白:指說話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為曖昧。
176、出言有章:說話有條理。
177、薄唇輕言:形容多嘴,說話隨便。
178、尖酸刻?。赫f話帶刺,待人冷酷。
179、打蛇打七寸:比喻說話做事必須抓住主要環(huán)節(jié)。
180、急不擇言:急得來不及選擇詞語,形容說話十分急迫或緊張
表示安靜的詞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