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會員“kdk60”收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鷸蚌相爭》比較閱讀及答案,以供參考。
閱讀下邊的【甲】【乙】2段古文,完成后邊的題。(共14分)【甲】因此鄒忌入朝見齊威王,稱:臣深知自己不如徐公之美。臣的老婆鐘愛徐公,臣的妾侍懼怕徐公,臣的客人欲向臣請求幫助,皆因美于徐公。如今齊國的領(lǐng)土萬里,百二十座封地,宮中的女人上下皆私愛王,朝廷的官員無不懼怕王,四境以內(nèi)的百姓皆有所求于王,由此可見,王受到的影響極為嚴(yán)重。王答曰:很好。因此下令:群臣和百姓若能當(dāng)眾強調(diào)寡人的過錯,給予上賞;上書勸諫寡人的,給予中賞;若能在市井中指責(zé),傳到寡人耳中者,給予下賞。令一出,群臣們紛紛進諫,門可羅雀;幾個月后,進諫的次數(shù)日益減少;一年之后,雖想講話,卻沒法再言者。燕國、趙國、韓、魏國皆聞此事,紛紛朝見齊國。這便是所謂在朝廷上獲勝?!疽摇口w國將進攻燕國,蘇代為燕國向惠王說:今日我路過易水,看到蚌剛出水面而被鷸啄食。蚌并攏外殼夾住鷸的喙。鷸說:‘今日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定有死蚌?!鲆不貜?fù)鷸:‘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定有死鷸?!瘍烧叨疾辉敢獗舜松釛?,最后被漁者一起抓住。如今趙國即將進攻燕國,燕趙兩國長期相斗,以致?lián)p害了百姓,我擔(dān)心強悍的秦朝會成為漁民。因此希望王慎重考慮!惠王答曰:好!因此暫停了。[注]且:即將。蘇代:人名?;萃酰褐岗w惠王。他即將進攻燕國。拑:通“鉗”,夾住。禽:通“擒”,抓住。20、解釋下面句里加點的詞語含意。(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2)今日不雨( )(3)王之蔽甚矣( ) (4)故愿王熟計之也( )21、翻譯下列文言語句。(4分)(1)此所謂擊敗于朝中。(2)二者不愿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22、文段了解。這兩篇短文的共同之處在于根據(jù)形容勸諫君主。甲文中鄒忌對齊威王開展諷諫,先用形容,再將齊威王的位置和自己相比,最終得出結(jié)論。乙文中蘇代則以形容勸諫趙惠王,這個比喻之后演變成為一個成語,即。兩篇文章里的君主都接受大臣的勸諫,確切地證明了這一點。23、鄒忌諷諫齊威王,蘇代諷諫趙惠王的目的分別是什么?(2分)閱讀答案:20、(1)坦言,強調(diào)(2)下雨(3)這里指因受影響而不明(4)仔細斟酌 21、(1)這便是所謂在朝廷上獲勝。(2)兩者都不愿意互相舍棄,最后漁民把它們一起抓住。22、自己被妻室和客人所蒙蔽;王受到的影響很嚴(yán)重;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善。23、鄒忌的目的是為了促進齊威王征求群臣的勸諫;蘇代則希望燕惠王停止對趙國的進攻。
《鄒忌諷齊王納諫》《鷸蚌相爭》比較閱讀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 小毛蟲閱讀答案
★ 遣興閱讀答案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