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初二地理教案范文3篇 初中地理示范課教案

時間:2022-06-03 16:25:00 教案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初二地理教案范文3篇 初中地理示范課教案,歡迎參閱。

初二地理教案范文3篇 初中地理示范課教案

初二地理教案范文1

  《地圖的閱讀》

  教學目標

  熟練掌握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熟練掌握在不類型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這節(jié)課我要講的內容是:“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首先,我們先

  來復習一下一般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活動2【講授】指向標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一)復習:在一般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二)授課:1、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如何辨別方向(通過電子白板演示)說明:在一般情況下指向標箭頭所指方向為“北方”。

  情況1:當?shù)貓D上的指向標箭頭指向正上方時,我們可以按照一般地圖辨別方向的方法來辨別方向。即“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情況2當?shù)貓D上的指向標箭頭沒有指向正上方時,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辨別方向(出示實例,邊分析邊講解)

  2、例題一(電子白板演示某學校平面圖)并向學生說明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確定方向:(1)確定中心地點。

  (2)以中心地點為中心畫與指向標相對應的十字坐標,按指向標方位標注東西南北。

  (3)指出各點與中心點的方向關系

  例題二、通過電子白板演示充分說明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平移指向標法和旋轉地圖法

  例題三、通過給陌生人指路的事例來加強在指向標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

  (三)課堂小結:1、如果指向標箭頭指向正上方,按一般地圖來辨別方向

  2、平移指向標

  3、旋轉地圖法(即把指向標地圖轉化成一般地圖)

  地圖的閱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閱讀各類地圖,知道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等基礎知識。

  2.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圖上量算兩地間的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認方向。

  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的設置,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學會正確的閱讀、使用地圖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生對地圖產生親切感,從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主動地使用地圖。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相關知識、方向的辨別。

  教學難點:

  1、地圖上方向的辨別。

  2、比例尺大小的辨別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 使用過地圖嗎?比如你想去動物園參觀需要尋找景點,請問你會借助什么工具?想了解世界熱點地區(qū)的位置,需要參考什么地圖?

  學生回答:導游圖,世界地圖等。

  用一些生活實例引入新課,讓學生感受地圖的用途廣泛,這樣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承轉:那么什么是地圖?如何在地圖上獲取各種信息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閱讀地圖的方法吧!

  學會閱讀地圖

  1.比例尺

  (1)多媒體出示臺灣島地圖出示問題:

  比例尺的概念

  公式

  (2)多媒體展示比例尺表示方式主要有線段式、數(shù)字式、文字式三種。

  師引導點撥:

  強調:比例尺實際上是一個比值,是一個分數(shù)。轉換時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1千米=100 000厘米

  (3)提問:在臺灣地圖上,量得高雄到臺北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約為多少千米。

  (4)活動:判斷比例尺的大小

  歸納總結:比例尺是一個分式。分子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5)活動:比較北京市地圖和中國地圖,請問哪一幅地圖的比例尺大?哪一幅地圖表示的范圍大?哪一幅圖表示的內容更詳細?

  歸納總結: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愈小,要表示的內容愈詳細,選用的比例尺應愈大;反之,選用的比例尺應愈小。

  學生回答,聯(lián)系小學時學過的知識

  (1)地圖上的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2)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練習:鞏固三種形式的比例尺可以互相轉換。找同學給大家展示比例尺的三種形式的轉換

  學生講解自己量算高雄到臺北間的實地距離的思路。

  在教師的引導下,明確比例尺大小的比較。

  引導學生從練習中歸納圖幅大小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大小跟表示范圍的大小、內容的詳細程度有什么關系。

  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

  通過學生的講解,加深對比例尺的理解,讓學生熟練掌握運用比例尺在地圖上量算兩地之間距離的方法。

  通過習題,讓學生會判斷比例尺的大小,記住要點。

  利用中國地圖和北京地圖的實例,來歸納。學生記起來更好接受。

  承轉:地圖上的方向應該如何辨別呢?

  學會閱讀地圖

  2、地圖的方向

  第一步:

  一般地圖,動手指一指

  課件展示 :八個方位。

  第二步:

  指向標地圖,動手畫一畫

  師引導點撥:

  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其箭頭代表正北方向,判斷方向時可采用指向標平移法。

  歸納總結:

  畫出指向標的步驟:即在需要判斷方向的點中順指向標畫出其正北方向,再分別畫出南、東、西三個方向。

  第三步:

  經緯線地圖

  課件顯示:最簡單的經緯網(wǎng)方向的判斷

  活動:

  ?讀圖1.26山東省地圖,完成問題。

  ?讀圖1.24,判斷懷特霍斯在溫哥華的什么方向,尼皮貢在溫哥華的什么方向?

  鞏固練習:辨別圖中各點間的方向。

  拓展提問:當一個人站在南極點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極點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

  傾聽學生發(fā)言,及時鼓勵、評價

  學生自學,并結合課件明確地平面上的八個方向,并用手指出任意方向。

  通過學生自由發(fā)言,熟練掌握一般定向法。

  學生進行練習

 ?、僦赶驑朔较虻呐袛?/p>

 ?、谂袛鄶耻娭笓]部在我軍指揮部的什么方向?

  轉換不同方向的指向標,學生動手畫圖辨別方向。

  講解:在有經緯網(wǎng)的地圖上辨別方向,首先要確定圖上的經線是東經還是西經,緯線是南緯還是北緯。然后在圖上確定地理事物的位置,最后辨別方向。

  通過練習,討論得出:在有經緯網(wǎng)的地圖上,無論經線、緯線怎樣彎曲,在同一經線上,任何一點總是位于另一點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緯線上,任何一點總是位于另一點的正東或正西方向。

  結合地球儀的演示,讓學生找到極點,再辨別方向,組內交流。

  本部分重點在于,訓練學生在實際生活及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技能

  讓學生多練習幾次,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習地理的興趣。

  這一部分教學通過典型實例分析,在學中練,在練中學。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把利用地球儀辨別方向,和在經緯網(wǎng)地圖上辨別方向的方法,結合起來,學會學習方法的遷移。

  結合地球儀,直觀形象。

  學會閱讀地圖

  3、圖例

  課件顯示一些常用圖例

  講解:圖例是對地圖各種符號和注記的說明。

  學生對照課件或課本自學內容

  采用學生自學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選擇適用的地圖

  根據(jù)使用目的,正確選擇地圖

  地圖的發(fā)展

  學生自學本部分內容,學會根據(jù)使用目的的不同,選擇適用的地圖。

  課后小結

  課堂小結

  課件展示本節(jié)知識網(wǎng)絡圖

  地圖是我們日常生活以及學習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地圖的組成要素,希望大家學以致用。

  學生回答本節(jié)關鍵知識點自我檢查自己的收獲。

  完成反饋練習。

  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有個系統(tǒng)了解,養(yǎng)成使用地圖的習慣。

  板書

  第三節(jié) 地圖的閱讀

  一、學會閱讀地圖

  1.比例尺

  2.方向 一般地圖

  指向標地圖

  經緯網(wǎng)地圖

  3.圖例

  二、選擇適用的地圖

初二地理教案范文2

  地圖

  教學目標:

  1.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

  教學重點:

  1.等高線地形圖的地形判讀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教學難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地形判讀

  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地形剖面模型、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圖等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章第四節(jié)地圖第一課時

  導入:地球表面有陸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別很大,這些不同的地形對我們生產、生活有著不同的影響。那么,如何將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較準確、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圖上反映出來呢?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我們要通過地形圖來反映這些內容。

  板書:一、地形圖的判讀

  過渡: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們看它只不過4000多米高,這是為什么?

  (因為觀測的基準面不同,測得的高度就不同)

  學生讀圖:讀課本P126圖B“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

  導讀:看圖,以海平面為基準面,B點的高度為500米,A點的高度1500米,以B點為基準面則A點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為A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為A點與B點之間的相對高度。

  板書:海拔(絕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講解:在地圖上,必須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單位用米。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

  板書: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講解:地面經過地形測量,測出各個地點的海拔,把它們注在圖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線,這就是等高線。

  補充:我們如果用一個水平面去橫截地形,這個水平面與地面的交線就是一條等高線。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層次等高線,再將它們轉繪到平面圖上(實質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圖上)。

  補充:強調一下,必須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起來,用平滑的曲線來連接。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shù)值,這樣,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況。

  看圖:地圖冊“坡度陡緩與等高線疏密的關系”。

  提問:坡度陡的地方與坡度緩的地方,等高線的狀況有什么不同?

  板書: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過渡:同理,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深線,從等深線上所標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淺。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等高線和等深線,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態(tài)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線表現(xiàn)也不一樣。

  板圖:《不同的地形等高線表示圖》,邊板圖,邊講解。

  板書:

  不同地形的等高線表示: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凹入

  鞍部:兩個山頂之間的較低部分

  陡崖:幾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做練習鞏固:

  寫出地形名稱:

  ⑴⑵

 ?、洽?/p>

  ⑸⑹

  讀圖:讀課本第29頁“分層設色地形圖”,提問:比較一下這幅地圖與我們所講的等高線地形圖有什么不同?

  講解:這幅地圖有等高線,但沒有海拔高度的注記,它是用不同顏色來反映地勢高低的,這種地圖叫做分層設色地形圖。

  講解:分層設色地形圖立體感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態(tài)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看圖:課本第29頁“分層設色地形圖”,陸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顏色?表示什么地形?

  200m以下用綠色,表示平原

  200~500用淺綠色,表示盆地

  500~1000用淺黃色,表示丘陵

  2000~3000用深黃色,表示高原

  3000~5000用棕黃色,表示山地

  講解: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一般規(guī)律是: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褐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雪線以上的部分。新|課|標第|一|網(wǎng)

  過渡:在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要了解地形高低起伏,需要閱讀地圖。還有一種更直觀的圖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地勢的高低起伏,這就是地形剖面圖。出示地形剖面模型,讓學生觀察地形剖面圖的特點。

  講解: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地表示某條線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提問:我們用小刀在地形模型上,沿著不同的線切割,得到的剖面是否一樣

  (不一樣。)

  講解: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狀況。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沿著某個方向畫一直線,如P30圖I中的直線AB。然后將該直線與等高線的交點——投射到間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線上,得到不同的交點,把這些交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就得到地形剖面圖。請同學們看下圖(課本插圖P30圖I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

  課堂小結:

  由各小組同學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選一名代表總結本節(jié)學習內容。

  布置作業(yè):

  課內作業(yè):畫出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圖

  課外作業(yè):自己利用橡皮泥或者泥巴,制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模型。

  板書設計:

  一、地形圖的判讀

  1、地面高度的確定:

  海拔(絕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等高線與等高線地形圖

  ⑴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撇煌匦蔚牡雀呔€表示: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凹入

  鞍部:兩個山頂之間的較低部分

  陡崖:幾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3、分層設色地形圖

  4、地形剖面圖

  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地理教案范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東、南、西、北四端點,知道我國的領土面積和瀕臨的海洋,認識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并能運用地圖找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

  過程與方法:運用地圖分析法和比較法說明我國的領土大小和鄰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關心我國的基本地理國情,培養(yǎng)學生的領土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認識我國的鄰海。

  教學難點:認識我國疆域的優(yōu)勢。

  教學方法

  運用地圖分析法和情境教學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思考、分析我國的疆域優(yōu)勢。

  教學工具

  PPT,地圖

  教學過程(雙邊活動)

  (師)導入:同學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嗎?我們一起來看向這幅世界地圖,想一想,回憶一下,待會請一個同學來回答。(播放世界地圖)

  (生)回憶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學了我國的地理位置,我國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師)不錯,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我國的所處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知道我國是一個既鄰海又有廣闊大陸的國家,我國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具有優(yōu)越性。接下來的這節(jié)課,讓我們進一步了解我們的祖國,并探究一下為什么說我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拇髧?/p>

  教授新課:請看地圖冊上的中國地圖,并從中找出我國的最東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將它標出來,寫下經緯度坐標。(播放中國地圖)

  同學們都找好了嗎?那個同學能起來分享一下你找到的點,看看是否和大家一致。

  (生)閱讀地圖冊,圈點分享我國的最東端在烏蘇里江匯入黑龍江的交匯處,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烏孜別里山口即73°40′E附近;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師)在ppt上展示我國的東西南北四端,再一次強調我國四端的位置,我國的最東端在烏蘇里江匯入黑龍江的交匯處,最西端在烏孜別里山口附近,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

  計算一下我國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緯度差,最東端和最西端的經度差。

  (生)東西經度差是61°25′,南北緯度差是49°39′。

  (師)我國的東西經度差達到60°,這么大的差距,到底會產生什么奇特的現(xiàn)象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播放烏蘇里江和帕米爾高原在同一時間點上,所拍下的景色)

  同學們請看屏幕,同是北京時間6點,烏蘇里江江面已灑滿金色的陽光,而帕米爾高原上還是滿天星斗的漫漫黑夜。這是為什么呢?那個同學能告訴我。(提示:這就需大家回顧以前學的地球知識,地球的形狀和地球的自轉方向)

  (生)回答:因為地球是球形的,任何時刻,太陽光不能全部照亮整個地球,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烏蘇里江在帕米爾高原的東邊,所以太陽光先照射到烏蘇里江。

  (師)因為地球的自轉運動,總是東方先迎來日出,不同經度的地方出現(xiàn)了時間的差異,且經度差越大,時間的差距越大。烏蘇里江在帕米爾高原的東邊,所以烏蘇里江先日出,又因為兩地的經度差達到60°,這占了地球經度的六分之一,地球自轉一周是24小時,如果拿360°來平均分開的話,也即是說每15°經度差就是一個小時,所以帕米爾高原與烏蘇里江在時間差上相差了4個多小時,這也不難解釋烏蘇里江已金光燦燦,而帕米爾高原還是黑夜了。出國的人們常說的“倒時差”,也是因為經度差而引起的時間差。

  以上就是我國東西跨經度大的其中一個表現(xiàn)。除了經度差距大外,我們還計算出了我國的南北緯度差也接近50°,這差距也是非常大的了。我們知道經度影響時間差,那么緯度呢?大家想一想緯度會影響什么?氣候五帶是根據(jù)什么來劃分的?

  (生)回答:氣候五帶是根據(jù)獲得的太陽熱量的多少劃分的。

  (師)氣候五帶是根據(jù)獲得的太陽熱量的多少劃分的。不同的緯度地區(qū)獲得的太陽能不同,低緯地區(qū)獲得太陽能比高緯地區(qū)獲得的要多,所以緯度會影響獲得的太陽能的數(shù)量,也即是影響氣候。冬季,位于熱帶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天氣依然非常炎熱,樹木蔥郁,而黑龍江地區(qū)已經是白雪皚皚了。這個氣候差異對于身在廣州的我們可是深有體會的了,冬季的時候你們只能坐在電視前看著北方的孩子在玩雪仗了。

  現(xiàn)在,同學們是不是覺得我國的疆域很遼闊?那誰知道我國具體的領土面積是多少嗎?在世界的排名是第幾位?

  (生)回答: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排世界第三位。

  (師)對,我國的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與歐洲的面積差不多。大家記住了,是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因為領土包括陸地領土和海域領土,但在這里,你們只需特別記住陸地領土的面積。陸地面積這么大,那邊界線肯定也不會太短了,據(jù)測算,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2萬多千米,這么長的邊界,那鄰居肯定不少了,同學們按照順時針或逆時針找出我國的陸上鄰國有那些,一共有多少個?并將找到的國家填到地圖上相對應的位置上。(發(fā)放自制圖標,播放我國疆域與鄰國地圖)

  (生)閱讀地圖,查找資料,回答:按照逆時針,我國的鄰國依次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共有14個鄰國。

  (師)除了陸地領土外,我國還有300多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領土,我國的領海范圍是從領?;€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接下來讓我們認識一下我們的海域,請看地圖,從北到南,分別找出我國瀕臨的海洋和島嶼。把找到的海域也填到地圖上相對應的位置上。

  (生)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師)我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多萬千米,所以鄰近的海洋也會比較多,其中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包圍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除了四大海外,臺灣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近海還分布著我國的島嶼——臺灣島、第二大島——海南島,還有黃渤海諸島,東海上的舟山群島,南海上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從多島嶼。

  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順時針從北到南依次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其中朝鮮和越南與我國既陸上相鄰也隔海相望。

  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海域面積約為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擁有漫長的國界線和海岸線以及眾多的鄰國,現(xiàn)在是不是可以證明我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拇髧?

  我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國家,上節(jié)課我們探究了我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優(yōu)勢,知道我國地理位置優(yōu)越,這節(jié)課則讓我們一起來探討疆域遼闊有哪些優(yōu)勢?翻到教材第6頁,小組討論,補充我國疆域遼闊的優(yōu)勢。待會請小組派代表回答。

  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我國東西時間差異大,南北氣候差異顯著,以及我國的陸地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有14個陸上鄰國和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從北到南瀕臨的海域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并分析我國疆域遼闊的優(yōu)勢。

初二地理教案范文3篇 初中地理示范課教案相關文章:

觀看《老子》個人觀后感范文3篇 老子觀后感作文

行政再審申訴書范文(行政再審申請書的再審請求具體怎么寫)

崗位調動申請書范文及格式大全 工作崗位調動申請書范文

《紅樓夢》最新讀后感范文5篇1000字(紅樓夢讀后感優(yōu)秀范文)

事假請假申請書范文6篇(年假請假申請書怎么寫)

《圓明園的毀滅》名著讀后感范文3篇 寫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

比較輕重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共2篇(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比較輕重》教案)

初二暑假旅游計劃日記600字作文 寒假游記作文初二

《圍城》讀后感700字范文5篇賞析(讀《圍城》讀后感)

2020端午節(jié)的作文900字范文五篇(關于2020年清明節(jié)的作文作文)


相關熱詞搜索:初二地理教案范文   初二   地理   教案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