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收集的武漢特色說明文5篇,供大家品鑒。
武漢特色說明文1
滾滾長江,流經(jīng)美麗富饒的武漢。坐落于長江中游的武漢,不僅有各種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還有各色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
與其說是特色美食,不如說是特色小吃。俗話說得好,早餐要吃好。武漢的特色小吃基本都是早餐。雖然沒有精致的看像,卻別有一番風味。
“熱干面”這個詞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是的,熱干面在武漢特色小吃當中高居榜首。它的做法既不同于涼面,也不同于湯面。而是把一種特定的面條先用沸水煮透,再用冷油放涼,然后放上榨菜、花生、肉絲等配菜,最后淋上一勺芝麻醬,一種濃濃的香味便開始在房間里蔓延??诟薪畹?、爽滑的面條,中和了芝麻醬的油膩,真不愧是武漢特色小吃里的冠軍!
武漢的小吃一般以面食為主,而精武鴨脖使武漢小吃的種類不再單調(diào)。是的,現(xiàn)在介紹的是武漢特色小吃里的亞軍——精武鴨脖了。精武鴨脖在整個湖北(武漢是湖北的省會)甚至中國都是很有名的。精武鴨脖是用特制的調(diào)料和辣醬鹵制而成的,成品混合咸、香、麻、辣四種味道,僅能做飯后小食,又能做休閑零食。說到這里,許多人就有疑問了:為什么叫精武鴨脖呢?其實武漢的漢口有條精武路,這條路有點破舊,有點臟亂,但這里卻聞名全國。這里就是全國聞名的精武鴨脖子的發(fā)源地。精武鴨脖這樣美味的開胃小食,有誰能拒絕呢?
油條大家一定都吃過吧!武漢的“油圈”你們知道嗎?其實呀,“油圈”也是武漢的一種特色小吃,原名叫“面窩”。和油條算不上“近親”也算的上是“老鄉(xiāng)”了。它們的制作都是油炸,色澤也一樣,味道也差不多??僧吘挂灿胁簧俨罹?。比如油條是一個長條,而面窩是一個空心圓,油條是米粉做的,面窩是淀粉做的,油條內(nèi)部較松散,面窩內(nèi)部較緊致,還比油條增添了一份淡淡的蔥油味兒味道清淡,樸實。一碗熱干面,兩個面窩,一杯豆?jié){,是武漢人最常見的早餐。
說起早餐,除了熱干面和面窩外,還常常有豆皮的身影出現(xiàn),豆皮是用一張很薄的雞蛋皮,一碗糯米,和肉丁、榨菜丁、香干丁、和豌豆制作而成,又香又咸,老小皆宜。除此之外,一種用雞蛋、清水、面粉、香蔥做成的米粑粑,也是一頓很美味的早餐呢!
看了這么多,你對武漢的小吃一定有所了解了吧!當然,武漢的小吃遠遠不止這些。來武漢看看、嘗嘗吧,我代表武漢人名歡迎你們的到來!
武漢特色說明文2
武漢的熱干面不僅是武漢的名優(yōu)小吃,而且在全國各地都有它的身影。
武漢熱干面的外表雖然不太美觀,可吃起來卻非常好吃。淡黃色的面條配上白色的面皮,新鮮爽口的綠豆芽,再澆上一層芝麻醬。再來一碗熱干面的湯,看上去真是令人垂涎三尺。真想馬上把這碗熱干面吃到肚子里去。千萬不要這樣做。剛做出來的熱干面很熱不能馬上就吃。
其實武漢熱干面的做法非常簡單,有了顧客,隨手抓一把面條放進特制的漏勺中,然后放鍋里煮一段時間,把面條撈出來,倒進一個瓢中,倒上調(diào)料,放入一些豆芽‘面皮,再澆些香噴噴的芝麻醬,攪拌均勻之后倒進碗里,再倒上一碗面湯,就做好了。
在吃武漢熱干面的時候,因為醬很多,很容易弄到衣服上,臉上,我便給武漢熱干面起了一個名字叫“小花貓”。
聽了我的一番敘述,是不是肚子也在那“咕咕”叫,那就快點去吃一碗武漢熱干面吧,吃過了一碗之后,你肯定還想再一碗,那是因為武漢熱干面太好吃了,有一種沒有吃夠的感覺。一定要吃一次哦!
武漢特色說明文3
湖北武漢特產(chǎn)有好多啊,說都說不完。武漢歷史悠久,占盡九省通衢之便利,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菜肴和名目眾多的風味小吃。武漢菜的花色品種較多,注重刀工火候,講究配色與造型,尤其以煨湯技術為獨到。著名的菜點有清蒸武昌魚、黃燜甲魚、皮條鱔魚、橘瓣魚圓、洪山菜苔炒臘肉、黃陂三合等。
早點被武漢人俗稱為“過早”,地處華中的武漢,融合了東南西北的風俗習慣,有“俗具五方”之稱,戶部巷、吉慶街、橋口路等都是著名的美食一條街,三鮮豆皮、四季美湯包、熱干面、面窩等更是武漢人喜愛的早點。
武漢風味小吃品種很多:周黑鴨,精武鴨脖子,五芳齋湯圓,楚寶桂花赤豆湯……
桂花赤豆場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淀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膩。
老會賓五葉梅
位于漢口六渡橋的老會賓酒樓制作的宴會名點五葉梅頗具匠心:不僅皮薄餡鮮,而且造型美觀,形如五葉梅,五角上分別有紅火腿末、蛋黃末、綠香菜、白蝦仁、黑發(fā)菜,五彩繽紛,誘人食欲。
橘頌餅
是東湖風景區(qū)聽濤酒家為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創(chuàng)制的名點,餅形似橘,紅中透白、頗具紅橘傲霜之態(tài)。橘紅是油炸的結果,霜為外撒的白糖。以屈原的名詩《橘頌》命名,頗有詩意。
東坡餅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謫居黃州時愛吃的一種餅,人們以其號命名,叫東坡餅,流傳至今,是黃州城、鄂州市的傳統(tǒng)食品。漢陽歸元寺素餐館仿制供應,頗受歡迎。
油香
油香本是北方的油炸食品,經(jīng)襄樊市傳人武漢市,為市民喜愛的早點之一,以油香撲鼻得名。武漢街頭到處都有供應。
發(fā)米粑
又以成對出賣而稱對耙,小孩則叫粑粑。從江漢平原傳入武漢市,成為市民愛吃的一種早點。制法是把大米磨漿發(fā)酵,加上面粉、白糖、純堿等調(diào)勻炕熟。外殼金黃焦脆,內(nèi)肉潔白軟潤。價廉物美,到處都有供應。什錦豆腐腦武漢街頭早晚均有供應,因在豆腐腦里加上馓子、糯米、蝦米、叉燒肉丁、榨菜丁、醬瓜丁、五香菜、芝麻、胡椒、蔥花等配料、調(diào)料,稱為什錦豆腐腦。吃起來腦嫩米滋、馓酥、菜脆,多味備嘗,異常鮮美。
武漢特色說明文4
武漢熱干面,武漢特有之美食也。要給熱干面下個定義,要言簡意賅地說明白,這的確還是一個難題。
何曰熱干面?容我試述之。
熱干面,熱干面條者也,即“由小麥面粉和水做成之條狀而熟食之物”也。熱干之謂者,言面條制作之特色,口味之特色也。
武漢熱干面,兼有我國北人與南人面條烹調(diào)的佳處。
北人食面,多作餅食。作面條,則為干面,在面條煮過之后,放入冷水中,吃的時候,從水中撈出,加入調(diào)料,拌而食之,所謂炸醬面是也。
南人食面,則多為湯面。佐料放于面湯之中,湯味可人,而面無味。湯面佐料,豐儉隨意。家常湯面,不過油鹽醬醋,高級湯面,更是山珍海味無所不包,創(chuàng)意隨人。食必熱燙,所謂一熱壓三鮮。
武漢熱干面,面條必須是熱的,不帶湯水,因此而有別于南湯北干,又有取南之熱北之干之中庸的風格。
熱干面,吃的時候是熱的,冷了就成了涼面。熱干面,吃的時候,面又必須則干的,帶水即成了湯面,連湯帶水,那不是熱干面的味道。
熱干面,是一種回鍋面。剛煮過的面,熱面直接加佐料拌食。面條不干,水份過多,那不是正宗的熱干面。
熱干面要做得好吃,要用堿水面,就是和面的水里要加適量的食用堿。據(jù)我的經(jīng)驗,煮面的時候,要掌握火候。水開后下面條,水再開的時候,就要準備把面條撈出來了,如果沒有把握判斷面條是否煮熟,可以用筷子夾一下,面不沾筷子就好了,不到火候,面條是夾生的,煮過了,面條就沒有嚼頭,用北方人的話說,叫不筋道。如果煮爛了,成了糊湯面,就算是能從鍋里撈出來,也做不成熱干面了。面條煮到什么火候,只有憑感覺了。不好用計算機來計算的。
撈出鍋的面條要及時散干。面條要不沾在一起,散干時要淋些麻油。不能用浸冷水的方法。如果用冷水浸,吃的時候會感覺面條外軟內(nèi)硬,不爽口。
下一步,燒好開水,把簞好的面條回鍋下到開水里燙熱,撈出。加入調(diào)料拌勻即可。
熱干面的調(diào)料,主要是麻油、調(diào)好的芝麻醬、醬油、鹽、味精、蔥花、壓蘿卜粒、酸豆角丁,奢侈一點的加榨菜絲,嚼在口里有脆脆的感覺。喜歡酸的多放點醋,喜歡辣的加辣椒醬,辣椒油。熱干面是素食,不需要見葷的。熱干面是平民百姓的食品,佐料絕對是平民化的,所以調(diào)料不用豬油,也不用肉絲肉片,魚塊蝦段。百姓求的是一個飽肚子,一碗熱干面,價錢便宜,份量扎實,而且,看起來黃而油潤,聞起來香而酸辣,吃起來爽而鮮美。
過去,熱干面是武漢百姓過早的首選。近來,生活過好了,人們吃的品種多了,老字號的熱干面館的門面也是越來越小了,雖然人們早餐還在吃著傳統(tǒng)的熱干面,但是,好吃的熱干面也快要納入需要拯救的飲食文化遺產(chǎn)名錄了。善經(jīng)營的老板們,在繼承傳統(tǒng)的同時,正在努力開發(fā)熱干面的新品種,人們也在品嘗那些加了山珍海鮮,富于奇思妙想的新式熱干面。
武漢特色說明文5
到過武漢的人都知道,那兒有一種風味小吃——鴨脖子。
去年春節(jié),我和爸爸、劉叔叔到武漢玩,聽說武漢的“精武”牌鴨脖子最有名,也慕名買了幾袋麻辣鴨脖子,準備回家送親友。一上車,劉叔叔就拆開一袋鴨脖子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大聲贊嘆:“好,真好吃!”其他人聽了也紛紛動手,開始品嘗。正在開車的爸爸還直要求和劉叔叔輪流駕駛,好去啃鴨脖子??粗麄冃腋!⑻兆淼臉幼?,怕辣的我不禁“飛流口水三千尺”,心里癢癢的。劉叔叔見我死死盯著他手中的鴨脖子,便笑著和我開玩笑:“這鴨脖子恨好吃,不吃可就虧了?!?/p>
我半信半疑,從袋子里拿出一小截鴨脖子,細細端詳:哇!火紅火紅、油亮油亮的,看起來很誘人。又放到鼻子前嗅了嗅,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又使勁嗅了嗅,感到自己的口水就快流下來了,迫不及待地想一飽口福。可我怕辣,仍不敢放松戒備,咽了咽口水,實在抵制不了它的誘惑,先輕輕舔了舔它的表皮,味道不錯,緊接著我又用牙齒輕輕咬了幾絲肉,好鮮美,一股濃烈的鴨肉香溢滿了口腔,我忘記了一切,一個接一個地吃著……
接連吃了幾個鴨脖子,我的`嘴唇已被辣得泛紅,仿佛腫了起來,火辣辣的,額上、鼻子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我忙喝了一大口雪碧,“呼!”沒想到更辣了,我不得不一個勁地像小狗一般吐著舌頭,看著我狼狽的樣子,大家都笑了,我也自嘲地笑了……“既然這么好吃,我們大家就繼續(xù)戰(zhàn)斗吧!”爸爸打趣道,我們笑瞇瞇地大聲應和:“好咧!”
沒想到,8大袋鴨脖子沒到常州就被我們消滅精光。
唉,武漢的鴨脖子,讓我怎么形容你呢?
武漢特色說明文5篇相關文章:
★ 特色春節(jié)的優(yōu)秀說明文3篇 春節(jié)的特色作文
★ 關于家鄉(xiāng)特色粽子的說明文3篇 家鄉(xiāng)的粽子說明文六
★ 家鄉(xiāng)的特色說明文作文范文7篇 描寫家鄉(xiāng)特色的說明文
★ 武漢家鄉(xiāng)特色熱干面隨筆作文3篇 寫武漢熱干面的作文
★ 特色美食作文初三說明文600字 美食作文優(yōu)秀作文說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