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分享的幼兒園活動課程教案7篇(《幼兒園活動課程》),歡迎參閱。
幼兒園活動課程教案1
活動目標:
1、樂于進行手工制作。
2、感受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3、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電子用書、各種美工材料(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激趣、巧引課題
1、情境導入。師:孩子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你們聽過小豬和大灰狼的故事嗎?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想聽嗎?
2、播放故事。
3、師:孩子們,你們想到什么好辦法了嗎?
小結:你們想出來的辦法真不錯。天氣越來越冷了,讓我們一起幫助小豬一家蓋新房吧。
二、引導分析,啟發(fā)想像
1、師:你們想為小豬一家蓋間什么樣的房子呢?你們的想法都不錯,可是,我們沒有……不過我為你們準備了很多其他的材料。
2、出示房子圖片。
3、師:快看看,你喜歡哪種小房子?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4、想一想,你們打算用什么材料蓋新房?
小結:大家都準備好了嗎?那就讓我們趕快開工吧!
三、設計制作,鼓勵創(chuàng)新
1、根據個性差異、能力,自由選擇撕貼、粘貼、繪畫等方法,簡單制作與眾不同的房子。
2、幼兒制作,教師適時指導。
四、展示作品,總結評價
1、將作品粘貼,進行欣賞評價。
2、師:孩子們,你們蓋好的新房子真漂亮,小豬一家很喜歡,它還邀請我們去做客呢,你們高興嗎?那我們快出發(fā)吧!
幼兒園活動課程教案2
活動設計背景
這次活動是在主題“有趣的昆蟲”背景下的一堂制作課。我發(fā)現我班幼兒對蜻蜓特別感興趣,他們在區(qū)角活動時,也會在美工區(qū)畫蜻蜓,舞蹈區(qū)學做蜻蜓飛等等,趁者孩子對蜻蜓的喜歡,于是我就想設計了一些關于蜻蜓有關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孩子通過親手操作,對蜻蜓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2.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制作帶來的.成功滿足感和快樂。
3.能夠讓幼兒更好的掌握蜻蜓的相關知識,有利于他們主動的去探索,挖掘更多更好的昆蟲知識,豐富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形成系統(tǒng),有序的昆蟲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在認識蜻蜓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蜻蜓的基本特征。
2、通過說說、做做、玩玩,體驗制作蜻蜓的快樂
活動準備
彩色吸管、彩色卡紙、剪刀、膠水、記號筆、背景音樂、蜻蜓圖片、制作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
1.最近,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在舉辦一場昆蟲玩具比賽,老師呢準備了一件作品去參加。
2.讓幼兒猜猜準備了什么昆蟲玩具?
3.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么?
4.組織幼兒重新觀察,說出蜻蜓的身體組成部分。我們來找找蜻蜓的身體有些什么部分組成(出示蜻蜓圖片)
5.小結:蜻蜓眼睛是大大的,翅膀是細細長長的,身體也是細長的。
二、制作蜻蜓
1.啟發(fā)幼兒也做個蜻蜓參加比賽。
2.制作蜻蜓需要些什么?
3.我們要先做哪一個部分?
4.剪翅膀和眼睛:卡紙對折,用記號筆在上面畫上一個細細長長的翅膀,把它剪下即可,眼睛采用同樣的方法。(出示制作圖)
5.動作示范吸管的使用:左手捏吸管,幼兒用剪刀剪
6.尾巴可以做什么動作呢?(幼兒自由探索)
7.提醒幼兒小心使用剪刀
8.個別指導
三、成功體驗
帶領幼兒到室外操場上,組織幼兒邊念兒歌邊玩玩具蜻蜓。
幼兒園活動課程教案3
課型:
新授
教學目的:
掌握生詞:head,shoulders,knees,toes,touch,right邊作動作邊唱兒歌。
教學準備:
Little Bear的頭飾,手偶。
教學過程:
導人:Little Bear在動物園見到了Monkey(手偶)
Little Bear眼珠一轉想考考Monkey看看它夠不夠機靈,可一轉眼Monkey不見了。
Little Bear 就去找 Monkey。
新授:
1.M先教小朋友學幾個英語名字。學head,shoulders,knees,toes(注意區(qū)分knees的'發(fā)音,正確區(qū)分單復數)
2.Little Bear終于找到了Monkey,原來Monkey正在假山上蕩秋千呢,Little Bear把Monkey揪了過來,說:Monkey,咱們來做個游戲吧。
Monkey點點頭:OK。
Little Bear:Touch your head.
Monkey 趕緊摸 shoulders.
Little Bear:No,no! Head!
Monkey趕緊摸head.
Little Bear:Yes! Yes! Right!
Little Bear:Touch your knees.
Monkey 趕緊摸 knees.
Little Bear:Yes! Yes! Right !
3.教小朋友說Touch與right.
4.Monkey來指,小朋友仔細聽。
5.小朋友讓Little Bear,Monkey來指(多重復)
(一小朋友戴Little Bear,另一小朋友戴Monkey)。
6.Little Bear讓小朋友指。
7.唱兒歌“摸摸我的眼睛”。
8.唱兒歌“摸摸頭,肩,膝蓋和腳趾。”
9.把“聽聽”串起來讓小朋友做動作。
幼兒園活動課程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受當家的不容易,父母的艱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父母、尊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家務活,培養(yǎng)自理能力。
3、明白做好一件事不僅要有一定的技能,還要學會合理安排。
二、活動準備
1、了解父母一天家中事務的大致安排。 2、訂一個一天事務安排表。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揭題小朋友,你家里是誰當家的?為什么? 2、 討論以下問題并小組討論、匯報、歸納。 a當這個家一天必須做那些事? b要做好這些事必須有那些技能? 3、 指導學生討論如何才能當好家。 小組討論,指名匯報。 4、 當家問題巧解答。
a根據父母所給的'金額,如何安排一天的膳食?(要考慮一日三餐,還要考慮米油鹽菜等,要考慮營養(yǎng)和每個人的口味)
b如何采購一天的蔬菜、食品?如何考慮營養(yǎng)的搭配。 C如何安排一天的事務比較合理? D怎樣安排搞衛(wèi)生和洗衣服的時間?
5、 模擬實踐,學習當家 , 每個人設想一天的工作安。 排,然后派代表模擬一天的工作,評選誰的安排最合理。 6、 課外延伸,拓展實踐。把自己的安排表給家長看,讓家長幫著再修改,準備當一天星期天家長。 將自己一天家長的體驗寫成日記和家長先進行交流。 7、 活動評價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懂得家長的辛苦,只有更愛父母、更努力學習,才能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幼兒園活動課程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受當家的不容易,父母的艱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父母、尊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家務活,培養(yǎng)自理能力。
3、明白做好一件事不僅要有一定的.技能,還要學會合理安排。
二、活動準備
1、了解父母一天家中事務的大致安排。
2、訂一個一天事務安排表。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揭題小朋友,你家里是誰當家的?為什么?
2、討論以下問題并小組討論、匯報、歸納。
a當這個家一天必須做那些事?
b要做好這些事必須有那些技能?
3、指導學生討論如何才能當好家。小組討論,指名匯報。
4、當家問題巧解答。
a根據父母所給的金額,如何安排一天的膳食?(要考慮一日三餐,還要考慮米油鹽菜等,要考慮營養(yǎng)和每個人的口味)
b如何采購一天的蔬菜、食品?如何考慮營養(yǎng)的搭配。
c如何安排一天的事務比較合理?
d怎樣安排搞衛(wèi)生和洗衣服的時間?
5、模擬實踐,學習當家,每個人設想一天的工作安。排,然后派代表模擬一天的工作,評選誰的安排最合理。
6、課外延伸,拓展實踐。把自己的安排表給家長看,讓家長幫著再修改,準備當一天星期天家長。將自己一天家長的體驗寫成日記和家長先進行交流。
7、活動評價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懂得家長的辛苦,只有更愛父母、更努力學習,才能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幼兒園活動課程教案6
設計意圖:
《規(guī)程》和《新綱要》指出:“幼兒園要加強與家庭、社區(qū)的合作,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因此,本次活動設計了家長參與和專家進課堂兩個環(huán)節(jié),讓家長參與,目的是讓家長參與到班級的課改中來,增進家園互動,促進親子關系,請專家進課堂,擬在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為幼兒提供質疑答疑的平臺。
活動目的:
1、獲得主動探索發(fā)現的'成就感。
2、簡單了解臺風、龍卷風的形成原因。
活動準備:掛圖一張。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查找資料,并把問題帶到班上來。瓶子、杯子、筷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 介紹專家
二、簡單了解臺風、龍卷風的形成原因。
1、幼兒自由討論。師:“圖上畫了什么?臺風和龍卷風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小朋友邊看掛圖邊討論,等會兒我們要分三組進行比賽。
2、進行比賽,請專家當評委,比一比哪一組紅旗多。
3、與專家互動:幼兒質疑、專家答疑。
三、小實驗:轉不停的旋渦
1、介紹實驗名稱、材料、玩法。
師:“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裝了水的各種形狀的瓶子、杯子,請小朋友試試看,用什么辦法能讓水轉起來,形成旋渦?”
2、提出活動要求:⑴盡量不讓水濺濕衣服和桌子。⑵、各種材料都去試一試。⑶、認真仔細觀察,看一看,不同形狀的杯子中的水轉起來是不是一樣?
3、幼兒實驗,師觀察記錄指導。
四、分享活動:
師:“你是用什么辦法讓水轉起來形成旋渦的?有沒有奇妙的現象發(fā)生?為什么有角的瓶子不容易形成旋渦?”
五、延伸:收拾玩用具,放置區(qū)角,繼續(xù)探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由于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因此,在比賽和與專家互動環(huán)節(jié)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營造了良好的求知和探索氛圍,但在幼兒動手實驗的過程中,由于幼兒觀察能力有限,大多數幼兒還不能觀察出不同形狀的杯子中的水所轉出來的旋渦的不同,怎樣提高幼兒細致觀察事物的能力,學會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還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探索。
幼兒園活動課程教案7
教學目的:
1、讓家長了解班級區(qū)域活動的創(chuàng)設布局,正確認識區(qū)域活動在幼兒生活中的重要性。
2、幫助家長了解哪些是安全衛(wèi)生的廢舊材料,以及這些材料會做成哪些孩子喜愛的玩教具。
3、感受與孩子共同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
指導家長為區(qū)域活動增添活動材料教學準備:
紙盒、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幼兒區(qū)域活動ppt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解法、演示法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教師:各位家長知道什么是幼兒區(qū)域活動嗎?
引發(fā)家長思考,鼓勵家長積極回答。
2、利用幻燈片向家長介紹關于幼兒區(qū)域活動的知識。
(1)區(qū)域活動的由來(2)區(qū)域活動的意義(3)區(qū)域活動的內容(4)我班區(qū)域活動的創(chuàng)設3、討論"我能為孩子的區(qū)域活動做點什么?"鼓勵家長利用廢舊材料積極為孩子的區(qū)域活動增添材料。
4、制作"開心糖果"家長作業(yè):
請您利用家里的廢舊物品做一件區(qū)域里的'活動材料。
前期問卷問題:
1、您知道什么是幼兒園區(qū)域活動嗎?
2、您知道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的作用嗎?
3、您家里有哪些廢舊物品?
4、您會把它變成什么孩子喜歡的物品?
后期問卷調查:
1、您認為我班的區(qū)域創(chuàng)設有哪些問題?
2、您能為我班的區(qū)域活動增添哪些材料?
3、請寫上您真誠合理的建議:
實施效果:
通過后期的問卷調查及作業(yè)的反饋來看,本次課程的實施幫助家長明白區(qū)域活動的內容、作用,豐富家長對幼兒園活動的認識,
幼兒園活動課程教案7篇(《幼兒園活動課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