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小編收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說課稿,以供參考。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品讀文本說教材
讀著《兩小兒辯日》,天真可愛的兩小兒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仿佛看見兩小兒為爭論“太陽距離地球遠近”的問題各執(zhí)一詞,爭執(zhí)不下,面紅耳赤,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法裁決,多有意思呀!細細品讀,課文語言簡潔,兩段風趣幽默的對話描寫讓我感受到兩小兒是那樣天真可愛,善于觀察,勇于探索,而孔子謙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著實讓我敬佩,同時也讓我明白學無止境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課標版第十二冊的一篇文言文。這篇課文是主題單元“人生感悟”的第一篇課文,目的是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獲得人生啟示的,為后面的《匆匆》、《桃花心木》等文章的學習積淀學法,同時也為初中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二、依據(jù)學情說目標
六年級學生在此前已經學過《楊氏之子》《伯牙絕弦》等文言文,已初步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積累還不夠,要獨自理解一篇文言文還有困難,因此,我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2、能根據(jù)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3、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蘊涵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體會祖國文字的博大精深。
由于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方面差別較大,所以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的朗讀,能否正確地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由于本年級學生對人生的哲理缺乏實際的生活經驗,因此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體會道理將是學習本課的難點。
三、因材施教說學法
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充分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學氛圍,為此,我將采用“質疑探究法”、“情境品讀法”、“合作討論法”“鏈接生活法”等學法引導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中蘊涵的道理。
讀為主線說流程激趣設疑,導入課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孔子乃一代圣人,卻被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因此,開課伊始,我便用鏈接資料導入,用資料豐滿孔子一代圣人的高大形象,與后文“孔子不能決也”形成鮮明的對比,既設置懸疑,激發(fā)學習興趣,又為后文的學習作好鋪墊。
一上課,我便出示圖片,(點擊)用敬佩的語氣敘說孔子對世界的影響。在學生的驚訝聲中,繼續(xù)讓學生匯報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孔子的資料。
當孔子的形象在學生心中越來越高大時,我又拋出懸念:這樣一個偉大的圣人,卻被兩個小兒笑曰:(課件出示)孰為汝多知乎?預設這一句學生難以理解的地方是“為”、“知”,因為孩子接觸文言文有限,在這里我采用講解法,直接告訴學生“為”、“知”通“謂”、“智”,在老師的幫助下,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并指導學生斷句,讀出反問的語氣。而后設下懸疑,導入課題,讀題解題。
四、初讀古文讀通讀順
古人云:“松聲、澗聲、琴聲、鶴聲……皆聲之至清者,而讀書聲為最?!?/p>
為了讓孩子讀通、讀順、讀出節(jié)奏,我分三步:第一步,自由讀。根據(jù)六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我首先讓孩子自由讀,讀準字音,讀通古文。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步,試讀指導。我先指名讀,根據(jù)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問題相機指導。在此過程中,我預設了(課件出示)這四句是斷句朗讀的難點,一是因為這幾個句子比較長,二是因為這四句是學生理解的重點段落。為解決這一朗讀重點,我采用范讀、師生合作讀、齊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朗讀形式進行朗讀,達到把古文讀通、讀順這一目的。
再讀古文讀明文意這則文言文的意思并不難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對照文后的幾個注釋,采用自查自閱,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對古文的理解,進而全班交流。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預設了學生難理解的地方為“車蓋”、“盤盂”,“車蓋”、“盤盂”學生沒見過,書上的解釋很籠統(tǒng),我利用多媒體展示“車蓋”、“盤盂”,學生一看既明,圖為文服務,在認識物的同時學習比喻句。而后,我又讓學生帶上動作比劃這兩個物件進行對比朗讀,調動多種感官,讓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讀一讀,動一動中輕松愉快地理解古文意思。“滄滄涼涼”“如探湯”的感覺則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早晨與中午的不同感覺,從中體會這兩個句子的意思。
五、三讀古文,品“辯”品“決”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在關鍵的字、詞、句、段處細細揣摩體會,引領學生從膚淺到深刻,從簡單到豐富。這篇課文中兩小兒的“辯”與孔子的“決”言語簡潔,透過這簡單的句子卻有極大的琢磨、品味、想象的空間,對悟理以
及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有極大的幫助。為此,我把這兩次對話與孔子的“不能決也”作為品味的重點。一品小兒辯趣,二品孔子不能決也。葉圣陶先生說:“閱讀閱讀,總得讀,閱讀能力不是講出來的,而是讀出來的。”我采用反復吟誦、朗讀的教學方法,對一品小兒辯趣進行了三個層次的品讀。
品讀對話解內容我先拋出話題:孔子東游時,他聽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兩次對話,這兩次對話都以“一兒曰”為提示語,一些中下學生對這兩次對話容易混淆,因此,根據(jù)因材施教的原則,我借助多媒體,用兩個小兒人頭區(qū)分出兩小兒辯斗的語言,分成A、B兩組朗讀,再讓學生默讀。完成練習(課件出示)?,F(xiàn)在的孩子能說會道,但浮躁無耐心。而學習不僅需要樂學,更要靜學。這一練習的設計旨在讓學生沉下心來讀書,讓孩子在安靜的氛圍中與文本交流,透過文字弄懂隱藏著的文意。
想象畫面品辯趣古文簡潔,但不詳細,有些地方需要靠想象推測。這篇課文中兩小兒辯斗是一個非??蓯?、有趣的畫面,可是古文卻用“一兒曰”概而說之。教學中,我用“想象畫面品辯趣”的方法進行教學,我會這樣入問:讀著他們的對話,你的腦海中會想象出兩個怎樣的小兒,說說他們當時的動作表情?孩子想象畫面后,設置情境,讓學生進入角色,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朗讀,語言引領朗讀,回旋朗讀,讓孩子發(fā)揮想象,體會辯趣。如:師生合作,分角色分別重復朗讀“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著涼乎?”剛開始語氣平緩,隨著“此言差矣”、“非也”、“胡說”等詞語的加入,兩人的語速逐漸變快,語氣逐漸變重,最后,感情激昂,互不相讓,師生“辯斗”結束,教師請學生評價。又如引領朗讀,“一兒堅持曰“、一兒不服曰”、“一兒爭辯曰”、“一兒反駁曰”、“一兒拍著胸脯曰”、“一兒跺著腳曰”等等,在這樣的提示下,學生的辯斗越來越激烈,最后發(fā)展到指手跺腳,互不相讓,場面熱烈,使得這種形象感不斷地立體化、生動化、細節(jié)化,兩個可愛的古代“小兒”形象就這樣被還原到了現(xiàn)代的課堂。
六、文言共生悟道理
新課標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具體反映到古文課,就是文言共生。待學生從表情到動作到語言讀到酣暢淋漓時,放慢教學的速度,讓學生從激情澎湃,詼諧逗趣中平靜下來,拋出話題:從他們的語言、動作、表情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學生通過入情入境地朗讀已進入角色,他們一定會說:我能感受到兩小兒的天真可愛,我能感受到兩小兒善于觀察、敢于質疑、勇于探索。
二品“孔子不能決”。“孔子不能決也”只有6個字,給予學生以無限遐想的空間,教學中,要利用空白,找準引發(fā)想象的切入點,引導學生合理想象。為此,我讓學生分別以“現(xiàn)代小兒”、“古代小兒”的身份,請教孔子,這一設計,既能活躍課堂,又能讓學生對古文活學活用,有的孩子說:老師,您能說說我倆到底誰對呢?有的孩子一邊作揖,一邊說:先生,孰是孰非?出示句子,孔子不能決也。理解“決”“也”的意思,并讓學生找出這篇課文中帶“也”的句子,課件出示,讀一讀,體會古文的節(jié)奏和韻律。而后,讓孩子說上幾句帶“也”的句子,如:多乎哉不多也。我乃齊天大圣也。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這一笑耐人尋味,或天真或譏諷或失望,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在這一教學中,我讓孩子自由體味這一聲笑,這一聲問,孔子心里會在想什么?又會說什么呢?讓孩子通過角色置換進入孔子內心,從而悟出孔子謙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這樣的訓練,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還豐富了文章的內涵,也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超越了文本,超越了時空。
從這“辯”和“不能決”里,我們悟出了什么道理?孩子匯報以后,我相機導出學生要積累的名言,再讓孩子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對課文的感悟。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對課文內容的升華,教學難點在此突破也是水到渠成。
四讀古文積累運用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豐富學生的積累,為此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指導背誦,通過同桌背、指名背、全班齊背等方式,從而達到豐富語言積累的目的。
語文教學的根本手段,讓學生讀中感悟,讀寫結合。我設計分組練筆,豐滿文本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孩子想象孔子、兩小兒外貌及他們辯斗與不能決時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想象以語言文字的形式物化出來,還原語言文字的形象,這樣做既注重了積累感悟,又注重了實踐運用,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會得到提高。
七、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此板書扣住關鍵詞“辯”與“不能決也”來進行設計,其中藝術化地處理了“兩小兒”與“孔子”,“辯”與“不能決”。強烈的對比中,讓學生感受到兩小兒的可愛、執(zhí)著,圣人孔子的實事求是,此設計既突破重點難點,又富有藝術性。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本次作文講評課的內容是《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習作要求是: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種植物或一種動物,也可以當成一種自然現(xiàn)象;想想它們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生活或變化的,想想它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二、說學情
六年級學生對大自然中的不同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對它們的生活習性等,了解的并不是很透徹。在這次習作中,需要學生認真觀察,豐富想象。
三、說目標
1、通過作文講評,讓學生學習優(yōu)秀習作中的優(yōu)點。
2、通過交流與習作,讓學生發(fā)現(xiàn)習作的不足,并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說重難點
發(fā)現(xiàn)習作中的不足,并學會修改。
五、說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通過復習習作內容和要求,喚醒學生的回憶,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優(yōu)秀習作欣賞
通過閱讀優(yōu)秀習作,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習作中優(yōu)點和總結出好的習作標準,有效的指導學生習作。
3、 習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
我通過出示學生習作中有問題的句子,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指導改正。如標點病、人稱使用不當,想象不合理等。這部分教學對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有著指導意義。
4、修改習作
讓學生互相修改,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只帶同桌改正。這部分教學既能激發(fā)學生評改作文的興趣,又能有效地指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為后面自己修改自己的習作打好基礎。
5、 布置作業(yè)
修改自己的習作。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稱贊》。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說說教材,《稱贊》這課是一篇新教材,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看來只要是發(fā)自內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我們都希望受到別人的稱贊,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經常也有這樣的感覺,加班加點地拼命工作,能得到領導的一句表揚或者同事的一句稱贊,也就滿足了。
老師對學生,何嘗不是這樣呢?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何等神圣??!當學生獲得成功或者取得進步的時候,不要說稱贊,就是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次親切的撫摸,也許都能讓學生的心中涌起一陣暖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和本組課文訓練的主意圖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僬J識10個生字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難點:知道小刺猬是怎樣發(fā)現(xiàn)小獾的優(yōu)點,從而學習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四、教法與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采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的局面。
五、教學流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fā)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ㄒ唬﹦?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我們根據(jù)兒童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猬"、"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勵與稱贊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這樣導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游戲激趣、鞏固識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我們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課上通過了摘蘋果、開火車等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鞏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
?。ㄈ┳x文理解、感悟道理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范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如,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為什么還要稱贊他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幾個句子進行感悟。"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這句話肯定別人的認真態(tài)度);"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這句肯定別人的點滴進步);再如,稱贊別人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對這個問題,我們抓住下面的句子進行感悟:"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贊了我,讓我有了自信。"這句話培植了自信。小刺猬和小獾的對話彬彬有禮,富有真情,我們抓住角色對話為訓練重點,取用了分角色讀、表演讀,切身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用內心的情感朗讀課文,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演能力,達到了品讀感悟的臺階,使學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ㄋ模┩卣刮谋尽⒀由煺n堂
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假如小刺猬一開始不是稱贊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這個質疑,能又一次激發(fā)學生的思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做到圖文結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于學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小學六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說課稿相關文章:
★ 六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教學計劃3篇(小學六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 六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教學計劃6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 小學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總結5篇 六年級下冊音樂教學進度計劃表
★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研組工作計劃5篇(六年級數(shù)學教研組工作計劃)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說勤奮》3篇(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說勤奮》怎么寫)
★ 小學體育水平二《跪跳起》說課稿3篇(小學體育跪跳起微課)
★ 小學語文教研員年度工作計劃范文5篇(小學語文教研個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