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7篇

時間:2023-02-19 13:16:00 教學設計

  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7篇,供大家賞析。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7篇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讀背積累。

  2、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3、介紹少兒節(jié)目。

  4、寫寫自己的小發(fā)明。

  課時安排

  4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讀讀背背。

  2、獨立閱讀。

  教學步驟

  一、學習讀讀背背部分

  1、簡介作者,納蘭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詞人,他的小令尤佳,格調韻遠。

  2、自由讀,把這首詞讀熟。

  3、理解詞意。

  榆關:山海關。

  那畔:那邊,指山海關外。

  4、再讀,想象詞描繪的畫面。

  5、學習欣賞這首詞。

  (1)介紹:康熙二十一年,納蘭性德隨康熙皇帝到關外,這首詞可能是此行途中所作。

  (2)找找哪些地方分別寫所經(jīng),所見,所聞,所想?

  (3)作者揮毫寫詞的時候,在千帳燈火,風雪交加的深夜。所以起筆先寫白天登山涉水,夜來設帳宿營的行蹤,后寫風雪聒耳,欲夢不成、思鄉(xiāng)情切的心理活動、寫景抒情巧妙融為一體,表達了思鄉(xiāng)之情。

  (4)詞的大概內容

  山路一程,水路一程,跋山涉水,一路向山海關那邊進發(fā)。夜深人靜時唯見千百帳蓬點點燈火。

  風雪交加,長夜難熬,風雪之中不時傳來更鼓聲。這風聲、更鼓聲打破思鄉(xiāng)之夢聒得人難以成眠。故鄉(xiāng)那寧靜的夜晚是聽不到這種聲音的啊!

  6、指導朗讀,背誦。

  二、閱讀短文

  1、自由讀短文,不懂的詞句劃上記號,想想讀懂了些什么?

  2、檢查自學

  (1)讀懂了內容

  (2)弄不懂的詞句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相機弄懂文中的詞句。鼓勵學生、辭典。

  3、引導學生弄懂短文第2題

  (1)自由讀并思考

  (2)討論交流

  作者由貝殼感悟到人生的意義:生命是短暫而渺小的,但人生應該更加一絲不茍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他人留下些令人珍惜值得玩味的有價值的東西。

  (3)引導理解:這是一顆怎樣固執(zhí)又怎樣簡單的心啊!

  這句話中,固執(zhí)是說當一個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驚嘆的東西時,他肯定是經(jīng)過了一番不懈的努力。自強不息,矢志不渝,這是固執(zhí)的含義。簡單是說真正的人生其實都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生。

  4、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5、小結:人生應該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應該給他人一些值得珍惜的東西,這是作者在觀察一枚貝殼時所感悟的。我們應當從中受到啟發(fā)。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背誦古人論述學習、做事的三段名言,《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之一。

  2 獨立讀懂短文,感悟畫家的獨特構思。

  3 通過評議“優(yōu)秀作文選”,進行多向互動的口語交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 練習寫信,提高與人書面交流、溝通的能力。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ㄗx讀背背、閱讀)

  一 完成“讀讀背背”。

  1 學生自己試讀三段文言形式的名言。讀準字音,不懂的字詞查字典;與同學研究、揣摩語句的意思。

  2 指名讀名言,說句子大意,教師相機點撥。

  3 練習讀通順,讀流暢,討論:每段名言告訴人們的道理。

  4 多種方式練習背誦。

  二 閱讀短文《踏花歸去馬蹄香》。

  1 各人自讀,同桌互讀,把短文讀正確、讀流利。

  2 按短文后的第一題閱讀、思考,寫一寫自己對主考官選中的那幅畫的看法。

  3 交流自己的見解,老師補充原文最后的評論。

  因為只有這一幅畫真正表現(xiàn)了“踏花歸去馬蹄香”的含義。在這句詩里,“踏花”“歸去”“馬蹄”都是比較具體的事物,容易體現(xiàn)出來;而“香”字則是一個抽象的事物,用鼻子聞得到,用眼睛看不見,而繪畫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難于表現(xiàn)。沒有選中的那些幅畫,恰恰都沒有表現(xiàn)出這個“香”字來;而被選中的這一幅,蝴蝶追逐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是因為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緣故,所以是成功的。

  4 說說自己見過的構思奇妙的畫。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在這次口語交際之前,應組織學生編“個人作文選”。讓學生從本學期或升入五年級以來的作文中,選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作文,按一定的順序編輯在一起,工整地抄寫或打印裝訂成冊。

  一 觀摩、瀏覽。

  評選前,把學生各人編的作文選全部陳列出來。

  三五個同學自由結組,觀摩、瀏覽全班同不的作文選,現(xiàn)場議一議每本作文選的長處和不足,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之一》。

  二 小結推薦,全班評選。

  1 每組向班級推薦三至五本優(yōu)秀作文選,并逐一說明推薦理由。對推薦意見有分歧的作文選,重點展開評議。作者本人亦可參加,自評或申辯。

  2 在評議的過程中統(tǒng)一認識,歸納評選標準:

 ?。?)作文選中每篇作文質量要比較高。做到:內容充實,有真情實感,有一定條理,語句通順。

 ?。?)作文種類齊全,篇數(shù)較多。

 ?。?)字跡工整。

 ?。?)裝訂整齊,美觀。

  (評選標準和如何掌握評選標準,是學生天評議的裨性內容或爭論的焦點。為了使學生充分展開口語交際,老師不宜過早地拿出統(tǒng)一的標準,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爭辯,在爭辯中逐漸統(tǒng)一看法,可聯(lián)系某一作文選入選與不能入選,討論評選標準。)

  三 交流體會,介紹經(jīng)驗。

  “優(yōu)秀作文選”評出來之后,大家鼓掌通過。

  請“優(yōu)秀作文選”作者介紹自己編輯作文選的經(jīng)驗。

  學生互相交談編個人作文選的收獲和體會,討論如何把這項有益的活動堅持下去。

  第三課時

 ?。曌髦笇В?/p>

  閱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這項習作是寫信,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積累·運用六”中的“習作提示”,想一想,“提示”里提出了什么要求。

  引導學生自己討論,歸納,明確以下幾點:

 ?。?)寫信對象:外地親人、遠方小伙伴。

 ?。?)寫信內容:介紹自己最近學習、健康、畢業(yè)考試等情況;暑期打算;升入初中后的想法……

  (3)達到標準:要寫具體,真實;注意格式;寫完后認真修改;用稿紙抄寫工整。

 ?。?)寫好信封寄出去,變可發(fā)電子郵件。

  二 認真構思,想好再寫。

  大家已經(jīng)明確了這次習作的要求,接下來應該做什么,同學們議一議。

  歸納學生意見,使學生知道,寫作文不要急于動筆,習作前應認真地想一想:寫什么內容,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想好以后再動筆。

  三 動筆寫信,完成初稿。

  老師要關注作文有困難的學生,個別指導。了解全班學生的習作情況。

  第四課時

  (習作講評)

  一 典型初稿評議,引導修改。

  信的內容一般屬于個人秘密,本來不應該公諸于眾,但是,作為我們小學生這封寫給遠方親友的信,如果人個認為沒有值得保密的事,是否可以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一聽,請大家欣賞一下或征求點兒意見?誰愿意讀就主動站起來讀。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3

  【課題】:積累運用六

  【課型】:習作

  【教學目標】:1、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重難點關鍵】:重點: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難點:激發(fā)學生大膽想象,開啟思路。

  關鍵: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教具準備】:投影儀

  膠片

  【教學內容】:

  一、談話導入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未來世界將變的更加美好。同學們,你們

  一定想象過未來社會是什么樣子的吧?或者想象過未來的某一事物是什么樣子的?現(xiàn)在,請你們把自己想象中的未來大膽地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好嗎?

  二、小組交流

  小組內自由交流,教師巡視鼓勵,激發(fā)學生暢談的興趣,使學生揚起想象的翅膀。

  三、集體交流

  1、各小組推薦12名同學發(fā)言,暢談自己想象中的未來,教師斟酌點撥,適時鼓勵。

  2、學生互相評議,借鑒優(yōu)點。

  3、教師小結:多么大膽、新奇的想象啊!如果你們把這些想法寫下來,一定會是一篇篇生動、有趣的科幻作品。下面,就請同學們圍繞著未來的來進行習作。

  4、自擬提綱:同學們在習作之前可根據(jù)剛才的交流,寫出各自的習作思路。(可整理一些學生的習作提綱供全班參考)

  四、明確寫作要求(投影出示習作要求)

  同學們的想法很好,下面我們就準備動筆習作。習作時要注意以下要求:

  1、把握好題目中的未來二字,并把題目補充完整。

  2、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大膽想象。

  3、想象要富有創(chuàng)造性,力爭新奇、有趣、超前。

  4、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

  五、試寫初稿

  1、學生依綱習作。

  2、教師巡視學生習作,進行個別指導。

  3、教師對學生的習作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選好典型,準備引導學評議,指導修改。

  【教學反思】: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讀背對聯(lián),初步了解對聯(lián)的有關知識,體會祖國語言的美麗。

  2、閱讀短文,了解我國古代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從中受到熱愛讀書的教育。

  3、指導學生審作文題,并能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

  重難點:

  1、了解有關對聯(lián)的知識,感受祖國語言的美麗。

  2、閱讀短文,從中受到熱愛讀書的教育。

  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讀背對聯(lián),初步了解對聯(lián)的有關知識,體會祖國語言的美麗。

  2、閱讀短文,了解我國古代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從中受到熱愛讀書的教育。

  教具準備:對聯(lián)一幅

  過程:

  一、談話

  1、過年了,你們家要做什么?(引出帖春聯(lián))

  2、說說看,你知道哪些對聯(lián)?背一背

  3、小結,逢紅白喜事都興帖對聯(lián)來表情達意。

  二、學習“讀讀背背”

  1、出示對聯(lián),齊讀

  2、說說讀懂了什么。

  (1) 前半句是上聯(lián),后半句是下聯(lián)

  (2) 4個字的詞是橫額,也叫橫批

  (3) 上聯(lián)與下聯(lián)對仗工整。

  (4) 下聯(lián)的最末一個字一般是第三、四聲,下聯(lián)的末字常是第一、二聲。

  3、出示事先準備的對聯(lián),讓學生說說讀對聯(lián)或帖對聯(lián)的知識。

  4、逐句學習文中對聯(lián),說說每幅對聯(lián)描寫的什么?歌頌的是什么

  第一幅:歌頌祖國江山美,表現(xiàn)祖國蒸蒸日上的情景。

  第二幅:喜慶對聯(lián),表現(xiàn)出祖國不老,大地同樂的情感。

  第三幅:歌頌祖國人材多,祖國氣象興旺。

  第四幅:科技發(fā)達,經(jīng)濟騰飛。

  第五幅:昐祖國早日統(tǒng)一,親人團聚

  5、指導朗讀,注意語氣與停頓

  6、試著選中其中之一背誦,說說你是怎么背的

  7、指導背誦

  三、學習“閱讀”部分

  1、快速閱讀短文,完成下面練習:

  (1)、課文講了哪些人?誰是最主要的人物?

  (2)、課文講了他的什么事?

  (3)、畫出文中用來解釋題目“手不釋卷”的意思的句子。

  2、檢查閱讀成效。

  (1)課文講了吳王孫權、大將呂蒙、主將魯肅三個人,主要講的是大將呂蒙。

  (2)課文講的是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在吳王孫權的影響下教育下,由一個不愛讀書的人變成一個愛讀書的學問家,并做了吳國主將的事。

  (3)課文最后一節(jié)解釋了標題意思。另孫權的話中也有一句從事物方面講了這一意思:“手不離書本”(孫權、光武皇帝)

  3、針對“我愛讀書,可是沒有時間讀書”(即呂蒙語)展開一個辯論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本文的啟示:

  (1)只要肯擠,都能擠出時間。(孫權語)

  (2)讀書可以得到許多知識,還可以為人們爭來許多榮譽(如文中倒2節(jié))

  (3)讀書很重要,只有多讀書,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把事情辦得更好。(孫權語)

  4、齊讀課文。

  5、課堂練習。

  四、小結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語言優(yōu)美,我們要利用大好時光,多讀有用的書,增長自己的知識和才干,為自己將來為祖國做貢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作業(yè)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審作文題,并能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

  2、學習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出示作文的要求

  二、指導審題

  1、指名讀題,說說題目提出了哪些要求

  (1)不給命題

  (2)不定范圍,自由表達

  (3)把想說的意思寫具體、寫清楚

  (4)不寫錯別字

  (5)寫完后讀一讀,認真地修改。

  2、談話,拓寬思路,尋找作文素材

  (1)小組談話,組內互相傾聽,并對發(fā)言人提出意見,指導對方修改。

  (2)派成員匯報,注意說清過程

  三、指導書寫作文

  四、作業(yè)

  繼續(xù)作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指名讀自己習作中的好詞佳句。

  二、欣賞1~2篇好作文,同學評議。

  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之處?

  三、評議1~2篇中等作文。

  四、分小組互評同學的作文。

  五、根據(jù)同學的評議,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抄正作文。

  第四課時

  教學目的:

  1、組織學生收集、欣賞春聯(lián)

  2、指導學生用毛筆書寫自己喜愛的春聯(lián)

  教學過程 :

  一、揭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

  完成“實踐活動”部分

  二、出示活動要求,明確活動要求

  1、春聯(lián)的意義,象征著祝福與愿望

  2、何為好春聯(lián)?(對仗工整,文字優(yōu)美)

  3、平時注意搜集春聯(lián),與好朋友交流欣賞

  4、練習書寫自己喜愛的春聯(lián)

  5、節(jié)日里為家里、親戚或鄰居寫春聯(lián)

  三、展示課前收集的對聯(lián),學會欣賞

  1、指名朗讀、投影自己搜集的對聯(lián),說說這幅對聯(lián)的內容及表達的含義

  2、評一評,誰的對聯(lián)美,匯報過程大膽,語言清晰

  四、結合寫字課指導書寫春聯(lián)

  五、作業(yè) 。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1、積累名言名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閱讀短文,了解三顧茅廬成語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成、誠懇謙虛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3、能用普通話向別人推薦一本好書。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名句含義,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閱讀短文,了解成語典故,受到教育。

  3、學會向別人推薦一本好書。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識

  1、指名背本期學過的名言名句或古詩、成語。

  2、指名說說你所知道的愛國人物或愛國格言。

  二、揭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

  完成讀讀背背和閱讀方面的內容。

  三、學習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句格言。

  2、自由讀格言,讀準字音,讀得較連貫。

  3、指名起立讀,正音、全班齊讀、開火車讀。

  4、分成學習小組討論格言意思。

  5、小組派代表試說格言意思,師生共同理順。

  6、通過舉例來進一步掌握格言。

  如:誰是春蠶?誰是蠟燭?誰的死比泰山還重?誰的死比鴻毛還輕?

  7、指導朗讀、背誦格言。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閱讀短文《三顧茅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你們看過《三國演義》嗎?誰來談一談里面的情況。

  2、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一個小故事──三顧茅廬。

  3、板題、讀題。

  4、指名說說這一成語故事的梗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讀短文,了解主要內容。

  1、自由讀短文,讀準字音,理解字詞,不理解的地方聯(lián)系上下文或,也可討論解決。

  2、再讀短文,思考問題:

  (1)題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來解釋。

 ?。?)你喜歡文中的什么人物?為什么?

  3、匯報思考所得。

  4、想想文中主要講的是哪個人?從這個人的所作所為中你懂得了什么?

  5、課后閱讀有關《三國演義》的材料。

  三、小結

  四、作業(yè)

  1、抄寫格言,讀背格言。

  2、收集有關愛國與做人的格言。

  3、把《三顧茅廬》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1、指名背上節(jié)課所學的格言。

  2、簡要說說《三顧茅廬》的主要內容。

  二、揭示教學內容

  同學們,剛才大家談的《三顧茅廬》這一故事,就是一本很好的書,它能讓我們懂得歷史,還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這節(jié)課,我們口語交際的內容就是(板書):推薦一本好書。

  三、進行口語交際

  1、釋題:推薦是向別人推舉介紹的意思。

  2、討論: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3、匯報:一本好書應該語言優(yōu)美,內容豐富。

  4、回憶你自己讀過的書,想想介紹哪一本給同學。

  5、在小組內交流介紹你過的好書。

 ?。?)可以說說書的主要內容。

 ?。?)也可以談談你對這本書的看法。

  (3)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

 ?。?)與看過這本書的人一起交流。

  6、每一小組推舉一個代表到班上匯報。

  7、評評誰說得好。

  四、同學之間交換別人推薦的好書,看后說說自己的意見

  五、向家人介紹你今天在班上聽來、看到的好書內容

  六、小結

  好書是人類的好朋友,它讓我們增長知識,懂得道理。我們應該不斷地多讀好書。

  七、作業(yè):1、利用課外時間每周讀一本好書。

  2、好生可試著用一段簡短的話寫寫書的內容,你對書的看法和書給你帶來的幫助。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讓孩子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復習鞏固本單元的知識,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碰撞火花,培養(yǎng)能力。其間穿插了讓詞語回家、開火車等活動,使實踐活動充分而有效。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積累與運用”的訓練,復習漢語拼音和本單元的學習內容。

  2、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參與競賽等多種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累運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本單元的生字及生字帶出的二字詞、四字詞,積累詞語。

  2、建立句子的概念,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進行寫詞、寫句子。

  教學準備

  教師:1、相關的詞語卡片,“讀讀背背”CD。2、反映古詩《畫雞》意境的大掛圖或投影片。

  學生:相關的注音字卡。

  教學過程

  一、玩游戲,復習拼音

  1、小朋友,漢語拼音很講究讀音正確?,F(xiàn)在,老師和你們做個游戲,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老師說一組字,你們比較它們的讀音有什么不同。(讓學生自主地正確地區(qū)別平翹舌音、前后鼻韻。引起重視,自主讀準字音。)

  2、每個學生拿出自己做的注音字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讀,要求讀準字音。

  3、同桌互相檢查自讀情況,幫助糾正讀音。

  4、全班采取指名、分組、開火車等形式賽讀。

  5、表揚鼓勵,導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同學們,這些字你們都讀得非常正確,還有一些字你們認識嗎?看看誰認的字多。

  二、比一比,誰認的字多

  1、分別出示比賽的內容“你還認識我嗎”和“自主識字園地”。

  2、讀給自己的好朋友聽,并請他評一評,自己認識多少個字、多少個詞。不認識的字、詞做上記號,請好朋友教教。

  3、指名匯報讀。

  4、全班齊讀“你還認識我嗎”。

  5、通過讀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6、指名回答,師相機引導。

  7、比一比記詞語,看誰記得又多又快。生自由識記。

  8、能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嗎?用你喜歡的詞語說一說。

  9、小組內交流,班內匯報。

  10、誰能發(fā)現(xiàn)詞語和句子之間的關系?指名回答。

  11、小結引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剛才同學們說的句子都是由許多詞語組成的。如果我們把句子中的詞語順序打亂,同學們還能把句子整理出來嗎?

  三、游戲:幫詞語回家,建立句子的概念

  1、請七位小朋友帶著詞語卡片到講臺上,其余小朋友幫他們找到家。要求組成的句子通順,不漏字,不加字。

  2、生自主思考,并試著讓詞語回家(說一說或寫下來)。

  3、生匯報,并上臺將七位帶詞語卡片的小朋友帶回家。學生評議。

  4、總結學習情況,找出出錯的原因,再把整句話讀一讀。

  5、指導正確寫句子的方法。(1)初讀詞語,初步建立“誰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樣”的印象。(2)再讀詞語,進一步建立“誰怎樣干什么”或“什么在哪里怎么樣”等印象。(3)檢查句子是否通順,是否漏字和加字。(4)將句子寫下來。

  6、出示一組詞語,學生練習寫句子,看能寫幾個。

  7、學生互相展示、交流。

  四、讀讀,猜猜,玩玩

  1、生自讀謎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全班齊讀。

  3、放CD,生跟讀,并自己做動作,猜謎語。

  4、猜出謎底(蜻蜓),指名說說是怎樣猜出來的。(根據(jù)外形特點、本領特點。)

  5、蜻蜓有什么本領呢?它能為人類做什么?

  6、你還了解哪些會捉害蟲的動物?(學生根據(jù)生活積累及收集的資料自由發(fā)言。)

  7、熟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五、懸念引入,學習古詩

  1、師談話:前面,我們了解了蜻蜓為人類做出的貢獻。我們的身邊還有許多美麗、可愛的小動物,它們用自己的本領默默地為人類做著貢獻。老師說詩句,請同學們猜猜是什么動物。(猜出是公雞。)

  2、出示掛圖,請學生自主觀察。指導學生說說畫面描繪的公雞的外貌特點。

  3、自讀古詩,邊讀邊想公雞的特點。

  4、借助圖畫,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熟讀并背誦古詩。

  5、匯報背誦古詩的情況。

  6、你還能背誦哪些寫動物的古詩呢?試著背給大伙聽聽。

  六、讀一讀,和鴿子做朋友

  1、激趣談話。師引導學生看窗外的天空,鴿群正振翅飛過。這些鴿子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又有什么本領呢?出示短文。

  2、自讀短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讀短文的情況。指名讀短文,生評議,互相幫助。

  4、熟讀短文。讀了短文,你了解鴿子有哪些本領?生反饋。

  5、拓展: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鴿子的知識?生反饋。(信鴿可送信,鴿子是和平的象征等。)

  6、再讀短文,整體感知。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7

  積累·運用六

  教學要求

  1.積累名言名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閱讀短文,了解“三顧茅廬”成語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誠懇謙虛方能成大事的道理,四下、積累.運用六。

  3.能用普通話向別人推薦一本好書。

  4能認真寫不限題裁的.作文,學會修改作文。

  重難點、關鍵

  1.理解名句含義,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 閱讀短文,了解成語典故,受到教育。

  3.學會向別人推薦一本好書。

  課時劃分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積累名言名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2.閱讀短文,了解“三顧茅蘆”成語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誠懇謙虛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l. 指名背本期學過的名言名句或古詩、成語。

  2.指名說說你所知道的愛國人物或愛國格言。

  二、揭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

  完成讀讀背背和閱讀方面的內容。

  三、學習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 自由讀格言,讀準字音,讀得較連貫。

  3.指名起立讀,正音。

  4.全班齊該。

  5.開火車讀。

  6.分成學習小組討論格言意思。

  7.小組派代表試說格言意思,師生共同理順。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國土都比金子還珍貴。

  位卑未敢忘憂國:雖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從來不敢忘記

  國家的憂愁。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的興起與滅亡、每個人都有責任。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春蠶吐絲一直吐到死,才把絲

  吐完,蠟燭直到燒成灰以后眼淚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人本來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時,擔心生命有危險,而一見到小便宜,便沒命地去搶,不是英雄好漢啊。

  點撥:前三句告訴我們應以國家為重,處處為國家著想。后三句告訴我們做人要做怎樣的人才是有意義的人。

  8.通過舉例來進一步掌握格言。

  如:誰是春蠶?誰是蠟燭?

  誰的死比泰山還重?誰的死比鴻毛還輕?

  9.指導朗讀、背誦格言,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四下、積累.運用六》。

  四、閱讀短文。

  1.談話:請有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談—談里面的情況。

  2.引入: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其中一個小故事—三顧茅蘆。(板題,讀題)

  3.指名說說這一成語故事的梗概,激發(fā)學生興趣。

  4.自由讀文,讀準字音,理解字詞,不理解的地方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也可討論解決。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國時代的蜀國,在四川省一帶。

  鼎立:鼎,舊時青銅器,有三只腳,借以比喻魏、蜀、吳三國像鼎的三只腳一樣互相相持的局面。

  推薦:推舉。

  隆中:地名,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讀短文,思考問題:

  (1) 題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來解釋。

  (2) 你喜歡文中的什么人物?為什么?

  6. 匯報思考所得。

  三顧茅廬:(劉備)三次到話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訪。

  誰喜歡哪個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品質,如:張飛(直率)、關羽(忠勇)、劉備(誠懇、待人有禮貌)、諸葛亮(多才多藝、顧大局識大體)。(結合指導看圖)

  7.想想文中主要講的是哪個人’從這個人的所做所為中你值得什么?

  本文主要講劉備。從他做為一國之君三次親自到諸葛亮家中去請諸葛亮這件事中看出他足 個誠懇愛才的人。文章告訴我們做事要誠

  心誠意才能得人心。

  8. 課后閱讀有關《三國演義》的材料。

  五、小結。

  六、作業(yè)。

  1. 補充格言.讀背格言。

  (1)寸寸 ,寸寸 。

  (2)位卑未敢 。

  (3)天下興亡, 有責。

  (4) ,蠟炬成灰淚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 ,或 。

  (6) 而 , 而 ,非英雄也。

  2. 根據(jù)意思寫格言。

  (1)國家的興盛與衰敗,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

  (2)人本來就會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3. 再寫二句你收集到的有關愛國與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顧茅廬》的故事講給家人聽。

《積累·運用六》教學設計7篇相關文章:

高一物理教學設計范文5篇(高一物理教學教案)

蘇教版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優(yōu)質課教學設計3篇 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教公開課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5篇 教學設計方案怎么寫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3篇(教學設計方案模板怎么寫)

口語交際轉述教學設計3篇(口語交際轉述教后記)

《紙船和風箏》教學設計12篇 紙船和風箏教學簡案

《摸球游戲》教學設計4篇 摸球游戲教學目標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2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法和學法

高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方案3篇(高二數(shù)學教學課程)

高一思想政治教師教學設計方案3篇 高一思想政治教師教學設計方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