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狐假虎威教學設計4篇(狐假虎威優(yōu)秀教學設計,第二課時),供大家賞析。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1
【單元解讀】本單元教學的一個教學重點是“借助提示,復述課文”?!逗倩⑼氛n后習題要求先給詞語分類,再分角色表演故事,表現(xiàn)詞語的意思。教學時,給詞語分類后,還需引導學生根據(jù)兩類詞語感知它們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并借助對話中的提示語幫助學生體會角色的心理活動,在此基礎上將分角色表演落實到位。
【教學目標】1.能借助提示語,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練習分角色朗讀。2.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重點】能借助提示語,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練習分角色朗讀。
【教學難點】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準備】PPT、頭飾。
【教學過程】板塊一故事導入,揭題釋義。
1.師: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在尋找食物,突然,一只狐貍從身邊竄過,這時,老虎撲過去把狐貍逮住了,接下來會發(fā)什么呢?
2.師: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狐假虎威》。(生齊讀課題)
3.解釋題義
師:課題中的“假”、“威”是什么意思?
師:課文有句話對課題的意思作出解釋,是哪句話呢?
生: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誦讀課題并解釋課題,促進學生對本節(jié)課故事內(nèi)容的初步了解。
板塊二抓關鍵詞,讀懂故事
?。ㄒ唬┳プ釉~,體會“虎之威”
1.老虎的威風在哪里呢?(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小聲讀第一自然段,用標出表示動作的詞。
2.從“撲過去”“逮住”,你能感受到這是一只怎樣的老虎?
?。ǘ┚o扣提示語,體會“狐之猾”
過渡語:那狐貍到底是如何假借老虎的威風呢?
1.找對話。
它們之間有一段很精彩的對話,默讀2-6自然段,用橫線畫出狐貍說的話。
學生反饋。
2.指導朗讀。
3.師生配合讀狐貍與老虎之間的對話。
設計意圖:抓住狐貍的語言,為學生搭建自主閱讀的平臺,通過個性化的朗讀,自讀自悟,以讀代講,想象狐貍說話時的心理、語氣,從而體會出“狐之猾”。
(三)品讀語句,明白“誰之威”
老虎跟著狐貍朝森林深處走去,接下來又發(fā)生什么了呢?
1.默讀7、8自然段,找一找課文中哪些詞語用來形容狐貍,哪些詞語形容老虎?
(狐貍: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大搖大擺)
?。ɡ匣ⅲ喊胄虐胍伞|張西望)
?。?)指名把詞語貼在相對應的動物下面。
(2)全班齊讀。
2.如果我們能再把這些詞語演出來就更厲害了!
?。?)誰來演演黑板上狐貍的這些詞語?
?。?)理解“半信半疑”。
3.有點感覺了,如果我們加上前面的對話,帶上現(xiàn)在的動作、表情,一定可以演得更像?想不想試試?
師:哪一組同學愿意來演一演,其他人注意看。
師:哇,全場不由自主為這組演員鼓起掌。我來問問,你們是怎么評價這組演員的?
師評:你很會關注細節(jié),你真是一個會觀察的孩子。
設計意圖: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一方面調(diào)動他們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在表演和評價過程中,對這些詞語理解更深入,減少教師的贅述,體現(xiàn)課堂的靈活性和自主性。
?。ㄋ模┒嘣庾x,明事理
看著神氣活現(xiàn)的狐貍,東張西望的老虎,大大小小的百獸嚇得撒腿就跑,所以老虎——(信以為真)。
說一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
每一個寓言故事都包含著一些小道理,教我們?nèi)绾巫鋈?、做事。學了這篇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師評:你很聰明,說的也很有道理。我們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壞人,要學聰明的狐貍用智慧與壞人作斗爭,但千萬不能學狡猾的狐貍騙人。
設計意圖:通過由學生自由談對狐貍的看法,過渡到《狐假虎威》的寓意,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并借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簡單的方法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義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懂得“狐假虎威”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成語故事《狐假虎威》。(指名讀課題)
2、狐貍是一種狡猾多疑的小動物,而老虎兇猛高大,是百獸之王,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嗎?(播放故事)
二、理解題意,指導學法
1、這個故事還挺長的,但是我說呀,其實只要一句話就可以把這個故事講完了,也就是說把“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講出來了,這句話就在課文里,你們相信嗎?
2、相信的小朋友從課文里找找看,爭取說服不信的小朋友。
3、出示句子:“原來,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4、這句話說出了“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的意思。我們來試試對號入座?!昂本褪恰昂偂?,“虎”就是“老虎”,“假”呢?句中哪個詞是“假”的意思?(“借著”)“威”呢?(“威風”)
5、我們理解了成語,也了解了故事,那這篇課文就學完了,好吧?這篇課文還要怎么學?(出示卡片:讀一讀、議一議、演一演)
三、精讀課文,指導朗讀
?。ㄒ唬┚x第一自然段。
1、這個“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開始的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出示圖片):“這只老虎可真兇猛呀!”看到這樣兇猛的老虎,狐貍心驚肉跳,萬分緊張。(結(jié)合指導讀詞:“撲過去”、“逮住”)
3、小朋友們自己讀一讀,看誰能讀出老虎的兇猛,狐貍的緊張。
?。▽W生練讀)
4、男生讀,相機評價:有點兒緊張的感覺了。
(二)精讀2~5自然段。
1、過渡,狐貍被老虎逮住了,但它才不甘心成為老虎的美餐呢,于是,它想出了一個壞主意。大家自己讀讀2~5自然段,邊讀邊想: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狡猾)(出示圖片)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貍的狡猾呢?(結(jié)合指導讀詞、讀句)
(1)“眼珠子骨碌一轉(zhuǎn)”(做個動作)
?。?)“扯著嗓子”(故意裝出不怕的樣子,好讓老虎不敢吃它)
?。?)“老天爺派我來……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故作鎮(zhèn)靜:你不怕,那你就吃吧?。?/p>
3、聽了狐貍的話,老虎先是“一愣”,為什么“一愣”?這時它會怎么想?
(覺得很奇怪。指導讀句)
4、聽說狐貍是老天爺派來的,老虎又為什么松開了爪子?這時它又會怎么想?
?。ㄆ婀?,一向見到我就怕得不得了的小狐貍,今天膽子怎么這么大?說話這么兇?說不定它真是老天爺派來的,我可不能吃它呀!)
?。ò?,肚子再餓也不能吃這個小家伙,它是老天爺派來的,來頭可不小。算了,我還是再到別處找東西填肚子吧?。?/p>
5、演讀2~5自然段,讀出不同的語氣。
?。ㄈ┚x6~8自然段。
1、過渡:看到老虎半信半疑的樣子,狐貍搖了搖尾巴說:“我?guī)愕桨佾F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引讀)”那么,狐貍帶著老虎來到森林里以后是怎樣一幅情景呢?請小朋友仔細讀一讀7~8自然段。等一下我想請小朋友把這兩個自然段寫的事表演一下。
2、學生自由讀書,討論并找伙伴排練。(出示圖片)
3、請5名學生戴上頭飾表演,其余學生當導演。
4、教師根據(jù)表演評議,幫助理解有關詞語。(出示卡片)
理解:搖頭擺尾神氣活現(xiàn)
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ㄕ埉攲а莸膶W生對表演進行評價)
5、(出示圖片)野豬、小鹿、兔子看到狐貍大搖大擺地走過來,和往常很不一樣,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嗎?哪個詞寫出了不明白?(出示:納悶)這時,它們會怎么想呢?(過去狐貍可沒這么威風呀,今天怎么這么神氣活現(xiàn)的,走路的樣子都不一樣了,這是怎么回事呀?)
6、它們?yōu)槭裁础叭鐾染团堋??(指導讀出害怕的語氣)
7、看了表演,相信大家再讀課文的時候,肯定能讀得特別有感情。(練讀,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第九自然段。
1、過渡:小朋友,當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獸撒腿就跑時,會怎么想呢?(板書:受騙)
2、其實百獸是看到誰才跑的?(老虎)根本就不是怕狐貍。所以說,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引讀)。這就是成語“狐假虎威”(引)
3、這個成語也比喻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貍那樣,借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自己根本沒什么本事,所以我們看事情不要看表面,以免上當受騙。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如果老虎知道自己受了狐貍的騙,會怎么樣呢?
五、教學生字。
1、觀察生字結(jié)構(gòu),交流識字方法。
2、講解書寫要領,教師范寫。
3、學生描紅。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這則成語故事描寫了一只狐貍借助老虎的威風嚇跑森林中百獸的經(jīng)過,說明了實際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貍那樣,借助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沒有什么本事,也啟發(fā)我們看問題要看實質(zhì),不能被表面現(xiàn)象蒙住了自己的視線。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實際意義。
重點、難點:
1、認讀文中21個生字,會寫其中的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難點。
教具準備:
頭飾、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出示生詞卡片 認讀生詞卡片
二、導入新課
1、(課件展示狐貍、老虎的圖片)。質(zhì)疑:它們是誰?你對它們有什么印象? 自由發(fā)言。
2、過渡:今天,我們就來聽聽他們之間的故事。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你聽明白了什么? 匯報聽后的收獲。
?。?)理解“竄”字的意思。討論交流。
?。?)課件出示圖畫。
?。?)指導朗讀。問:老虎來了,狐貍緊張不緊張?大家讀一讀,看誰能讓大家感到緊張?指讀、比賽讀、齊讀過渡:狐貍被老虎逮住了,結(jié)果怎么樣呢?
2、學習2—5自然段
(1)理解“骨碌一轉(zhuǎn)”學生上臺做動作。
(2)質(zhì)疑: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zhuǎn)。說明了什么?
?。?)理解:扯著嗓子。
?。?)指導朗讀 、嘗試讀。
(5)師做“一愣”的動作, 指名讀引導學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6)質(zhì)疑:老虎為什么一愣?聯(lián)系生活實際,陳述原因。
(7)(課件展示圖畫)師:第四自然段比較難讀,你用什么語氣來讀才能把老虎蒙住呢?
?。?)指導朗讀 、加上動作朗讀。指名上臺讀。
?。?)師松開手: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
3、學習6—8自然段
?。?)這時,你是狐貍,你會怎么做?自由發(fā)言、交流,加動作朗讀。
?。?)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師:走吧!我們到森林里地看看!自由讀課文馬上,老師找?guī)讉€同學來演一演。表演狐貍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的樣子。
(4)理解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的意思。
?。?)問狐貍,你什么要這樣做?
4、生表演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的樣子。
?。?)理解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的意思。 其余學生齊讀。
(2)問老虎:你東張西望些什么?7、8自然段。參加表演的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表演。
(3)問百獸:你們看到狐貍大搖大擺地走,你們有什么感想?
(4)理解“納悶”一詞的意思
?。?)你們?yōu)槭裁磁埽磕銈兣抡l?
?。?)師小結(jié):所以,我們說狐貍自己沒有什么本事,它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指導朗讀、嘗試讀、齊讀。
5、學習第9自然段齊讀第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
四、師生共同總結(jié)
質(zhì)疑:你喜歡這只狐貍嗎?為什么? 討論、交流.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4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成語故事》的第二篇《濫竽充數(shù)》。
〔設計思想〕:
1、立足本文,抓重點詞句,通過對課文前后描術的對比理解寓意。
2、超越文本,鏈接古今文化,構(gòu)建立體語文,充分展示成語故事學習的特質(zhì),讓學生感受其魅力,獲得語言的發(fā)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準并理解本課生字詞,會用“總是”等詞語造句。
3、運用查成語詞典和聯(lián)系課文等方法,理解“濫竽充數(shù)”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讀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具準備〕:
小黑板、詞語卡片、練習紙(印有故事原文和拓展閱讀片斷)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耄褐悄芑匾?/p>
1、做游戲
2、引出課題
二、初讀故事,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容易錯的詞,相機理解。
3、齊讀全文,檢查朗讀情況。
4、指名讀全文,其他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有哪些?
(板書:南郭先生,齊宣王,齊涽王)
三、深入閱讀,明白道理。
?。ㄒ唬┨接憽盀E竽充數(shù)”的意思。
1、 聯(lián)系課后T5,交流“濫竽充數(shù)”在成語詞典中的解釋。
2、 默讀全文,看看文中哪幾句話說了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劃下來,并讀一讀。
1) 出示: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
?、?你讀懂了什么?
?、?聯(lián)系這句話理解“濫竽充數(shù)”。
③ 指導朗讀。
2) 出示:“每當演奏時、樣子”。
① 師范讀,生想象。
?、?生表演,理解南郭先生的裝模做樣,并指導朗讀。
?。ǘ┝私狻盀E竽充數(shù)”的不同結(jié)果。
師:在齊宣王和齊涽王時期,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的結(jié)果一樣嗎?
1) 齊宣王時,“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指導朗讀)
2) 齊涽王時,逃走了。
3) 學生質(zhì)疑。
?。ㄈ┩瑯拥摹盀E竽充數(shù)”,為什么前后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1、 出示:
a、(齊宣王)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
b、可是(齊涽王)不要許多人一齊吹,而要一個一個地單獨吹。
2、 比較一下,從哪里可以看出兩位君王的愛好截然不同?
3、 分析南郭先生的心理,從而獲得出現(xiàn)不同結(jié)果的原因。
?。ㄋ模┛偨Y(jié)“濫竽充數(shù)”的寓意。
1.師范讀古文。
2.自由讀,對照注釋,自己嘗試讀懂。
3.學生用現(xiàn)代的語言說說文言文的內(nèi)容。
五、選擇性作業(yè)
閱讀:《魚目混珠》
寫作:《南郭先生下崗后》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常態(tài)課,沒有多媒體的介入,教者希望通過深入地閱讀、冷靜地分析,使文章的內(nèi)在道理得以明晰。從教學的效果來看,學生通過精讀階段的三讀(一讀,探討“濫竽充數(shù)”的意思;二讀,了解“濫竽充數(shù)”的不同結(jié)果;三讀,理解同樣的“濫竽充數(shù)”,為什么前后會有極大差別。),逐漸走入了故事的情境,走近了故事的人物,懂得了蘊含在故事中的道理。同時,教學《成語故事》的課堂上更多成語的交流,文言文的引入,都使這節(jié)課更具有文學的魅力,吸引著學生,使他們對進一步學習古典文學充滿向往和期待。
狐假虎威教學設計4篇(狐假虎威優(yōu)秀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