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優(yōu)秀13篇)

時間:2023-11-19 11:49:32 教學設計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1

  教學理念

  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認4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2、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建議: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利用早讀等時間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少數(shù)民族的資料。讓學生對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有些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了解民族小學特點。

  1、自由讀課文,并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教師相機出示詞語:坪壩 絨球花 傣族 景頗族 阿昌族 德昂族 絢麗多彩蝴蝶 孔雀舞 摔跤 山貍鳳尾竹 搖晃

  3、教師配樂范讀,學生思考:民族小學和我們的學校有什么不同?

  a、他們的學生來自各個民族,他們的習慣、穿戴不同;

  b、他們學校周圍的環(huán)境不同;

  c、學校里也有些不同(銅鐘)。

  學習生字詞,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讓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幫助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

  二、再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再讀課文,討論并填空:

  課文先寫(上學的路上,來到學校);再寫(上課,下課);最后寫(我們的民族小學)。

  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用自己的方法識記字詞

  2、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3、學生寫以上五個字。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好句。

  3、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運用對比、反語進行寫作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的。

  教學難點: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提問學生家里是否養(yǎng)過小動物,有沒有留心觀察過它們,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請兩三位同學站起來給大家說說)。提示學生說出“鵝”,問問學生對鵝的了解有多少。

  2、(過渡)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晃恍碌呐笥眩蠹蚁氩幌胝J識?學生打開課本63頁。

  3、板出課題,學生讀課題,簡單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檢查預習情況;

  2、開火車讀,分組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讀課文,逐段讀,注意咬字清晰,讀得通順。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邊讀邊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白鵝?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讀完課文,讓學生用課文中的詞語或者以前學過的詞語來形容文中的白鵝。(引導學生說出“高傲、傲慢、從容、一絲不茍”等詞語,隨機板書)

  3、課文中有哪些詞語是描寫白鵝高傲的?讓學生找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自己讀一讀,隨機板書。

  四、學會品次品句,領會白鵝高傲的含義

  1、讓學生找一找課文中描寫白鵝姿態(tài)的詞語和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2、學生找一找課文中描寫白鵝姿態(tài)的詞語和句子(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說說它們的意思。

  3、抓住對比的手法進行教學

  問題:狗的狂吠是怎樣的?在這里寫的是白鵝的叫聲,為什么又寫狗的狂吠呢?

  學生思考:則是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這樣用狗的叫聲跟鵝的叫聲作比較,更能突出鵝的叫聲的高傲)

  提問:通過這樣的比較,你對這只白鵝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一只盡職、勇敢的白鵝)作者喜歡這只白鵝嗎?(留下懸念,維持學生的興趣,下節(jié)課再來討論)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1、再次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注意區(qū)分多音字和形近字

  2、學生找出易讀錯或?qū)戝e的生字,說說怎樣記憶最有效。教師適當范讀、范寫,也可讓學生范讀、范寫。

  六、作業(yè)設計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2、熟讀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好詞好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1、學生齊讀生字,教師糾正讀音;

  開火車讀、分小組讀、指名讀,從多方面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

  提問,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

 ?。ㄟ^渡)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大作家豐子愷先生筆下的白鵝是一種極其高傲的動物,那么,課文主要是通過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白鵝的高傲的呢?(提問兩三名學生,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板書)

  姿態(tài)、叫聲、步態(tài)、吃相--板書

  3、繼續(xù)學生課文內(nèi)容

  二、學會品詞品句,再識高傲(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要求:

  邊讀邊用橫線劃出本段描寫白鵝步態(tài)高傲的詞語或者句子,自己讀一讀。

  2、請找到的同學說一說,并談談自己對這個詞語或句子的理解。(教師適當點評,引導學生讀出感情,注意把白鵝的高傲讀出來)

  3、抓住本段的過渡句進行教學--“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了”

  問題:這是什么句?它有什么作用?學生思考并回答。(過渡句,作用:承上啟下)

  4、根據(jù)前面環(huán)節(jié)找出的詞語適當板書

  讓學生解釋“局促不安、從容、大模大樣、凈角”等詞語的意思

 ?。ň执俨话玻汉芫兄?,不自然;從容:鎮(zhèn)定,不慌張;大模大樣:大搖大擺,有模有樣,滿不在乎、目中無人的樣子;凈角:一種戲曲角色,扮演性格剛烈或者粗暴的人物)

  5、把握對比的寫作手法進行教學

  問題:本段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它的妙處在哪里?(對比手法,更加突出白鵝步態(tài)的高傲)

  三、再讀課文,深入學習白鵝的吃相部分(課文5-7段)

  1、默讀課文,思考問題:鵝的吃相怎么樣?它需要的食料有哪些?

  2、用橫線劃出描寫白鵝吃相的詞語,用波浪線畫出描寫白鵝吃相的句子。仔細品讀,理解詞語或句子的意思

  3、深入理解課文,學生回答問題

 ?、蠃Z的食料有哪些?(冷飯、水、泥、草)

 ?、谶@么多食料,它是怎么吃的?(先吃一口冷飯,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吃一口泥和草)

  請用這個關聯(lián)詞語造句--“先再然后”說說這組關聯(lián)詞語的作用(是白鵝的吃飯的一系列動作更加連貫,更加形象)

 ?、邸吧莩蕖笔鞘裁匆馑??(花費大量的錢財追求過分的享受)這里說這只白鵝的食料并不奢侈,從中我們可以知道這只白鵝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樸實)作者喜愛這只白鵝嗎?

 ?、苷n文中用了那些詞語來形容白鵝的吃相?(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從容不迫)

  解釋以上詞語。這些詞語說明了這只白鵝的吃相怎么樣?(刻板、認真、鎮(zhèn)定)

 ?、甍Z的吃相好笑在哪里?請在課文中找一找。

  鵝的吃相那么刻板,不會變通,在它吃飯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狗來偷食)

  請學生來扮演偷食的狗和生氣的鵝老爺。

  抓住“鵝老爺”一詞,作者為何這樣稱呼?(顯得更加親切,體現(xiàn)這只白鵝在作者家的地位很高)作者對這只白鵝有著怎樣的感情?(喜愛)

  三、把握情感主線,貫通課文

  把握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根據(jù)板書,回顧課文。

  四、作業(yè)

  1、完成本課的《新學案》

  2、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觀察一種自己喜愛的小動物

  [《白鵝》教學設計]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3

  教學內(nèi)容:

  春天的手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在學習中領悟一些識字方法。繼續(xù)培養(yǎng)自主識字能力、預習習慣和能力。

  2、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珍惜時光的觀念。

  3、使學生體會并學習邊讀邊想象的閱讀方法;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重點:

  把握本課的生字及生詞,領會課文的語言美、意義美。

  教學難點:

  能自主的找到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進行書寫,把握字的間架結構。

  教學準備:

  錄音機、生字卡片、生詞卡片、田字格小黑板、小紅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師:你們聽出來是什么歌了嗎?現(xiàn)在就是——(春天)聽了剛才的歌曲,你想說什么?是啊,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我們今天來學習一首描繪春天的詩歌。板書課題。指讀“春”字,你是怎么認識的?能不能再組個詞?

  二、新授

  教師范讀課文。

  1、學習新字。

 ?。?)教師出示課文中的生字。

 ?。?)學生自己在書上找到這些生書畫出來,按照拼音讀一讀。

 ?。?)交流識字方法,突破難點和重點生字。

 ?、賹W生用手蓋住拼音,檢查一下自己記住了多少。

  ②請幾名學生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記住的哪一個字?相機滲透部首歸類法。

 ?、邸疤崾峙浴备鷦幼饔嘘P系。再找找還有那些生字跟動作有關系?能不能做個動作表示他們的意思?引導學生通過動作理解“撫摸、拍”的意思。

  ④師:還有一些字,生字表里面也沒有,你在讀課文的時候,碰到他們怎么認的呢?教給學生查字典或查書后的查字表,出示卡片“掠、拂、枝”三個字,檢查認讀。

  (4)小組中讀的好的學生可以帶領其他學生讀一讀。學生之間出示卡片看看自己記住了多少。

 ?。?)師:你可以用這些生字中的哪一個來說一句話?

  2、組詞練習。

 ?。?)師:這些生字可以和課文中的什么字組成詞語?

 ?。?)學生在小組中找找,畫出來,互相讀一讀生詞。讀的時候注意用手指著每一個字來讀。

 ?。?)按照學生找到的詞,教師出示在黑板上。

 ?。?)每組選出一名讀的較好的學生領大家讀一讀。在組內(nèi)進行鞏固,教師檢驗學生的記憶情形。抽卡片讀生詞。

  (5)師:除了這些詞語,你還可以用這些字的哪一個來組詞?誰可以用這些詞語中的什么來說一句話?

 ?。?)用自己學過或熟悉的生字和這些字拼成詞,小組中進行,拼給同學聽,然后上來拼,并讀出拼出的詞語。用自己拼的詞語說一句話。

  3、學生以小組讀、齊讀、指名讀來理解、鞏固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師:兒歌分了幾段寫的春天的手?

 ?。?)在兒歌中如何寫的春天的手的?

 ?。?)課文中寫的春天的手撫摸著大地是什么意思?春天真的有手嗎?它是如何的撫摸著大地的?誰可以來表演一下?

 ?。?)春天的`手擦掠過小河,小河如何?小河是怎樣唱歌的?你聽過小合唱歌嗎?

 ?。?)春天是萬物蘇醒的季節(jié),一切充滿了生氣,想一想,人們是怎樣的神色?你應該如何來讀課文,才可以讀出人們喜悅的神色?

 ?。?)你能不能一邊讀課文,一邊做這些動作?一個手做大地、小河、樹梢,另一個手就是“春天的手”了!自由朗讀做動作表達體會。小學語文《春天的手》教學設計 相關內(nèi)容:《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 b p m f教案《我叫足球》教學設計之二小河與青草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冬冬讀課文《看菊花》的教案《稱象》《口耳目》教學設計6查看更多>>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指名朗讀,其余同學邊聽邊做動作表達理解和喜悅。

  (8)理解難點。

  師:春天的手這么溫暖輕柔,你拉住了嗎?她在哪兒呢?你心里有什么感覺???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小朋友們像禾苗一樣在快快的長高??!不光長身體,還得長智慧啊。怎樣才能長身體、長智慧呢?鍛煉身體,珍惜時間,認真學習,你就拉住了春天的手?。ㄉ罨瘜φn文的理解,突破難點“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頭”。)

 ?。?)比賽朗讀,鼓勵背誦。

  ①分小組朗讀。

  ②分小節(jié)朗讀。

 ?、蹅€別朗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jié)。

 ?、芄膭钣杏嗔Φ膶W生背誦課文。

  三、拓展。

  春天除了課文中寫的景色,你可以說說還有什么變化嗎?

  四、小結 。

  小學語文《春天的手》教學設計 相關內(nèi)容:《草原的早晨》教學設計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 b p m f教案《我叫足球》教學設計之二小河與青草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冬冬讀課文《看菊花》的教案《稱象》《口耳目》教學設計6查看更多>>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4

  【教學目標】

  1、積累6條成語,能熟讀成誦。

  2、閱讀成語故事《聞雞起舞》,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并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發(fā)。

  3、參加討論,能清楚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合作交往中學習處事,陪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每位同學在本組內(nèi)清楚明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學難點】

  總結小組同學的意見向本班同學講述。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投影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6條成語,能熟讀成誦。

  2、閱讀成語故事《聞雞起舞》,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并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發(fā)。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并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發(fā)。

  教學過程:

  一、讀背諺語

  1、談話導入。

  2、自主練讀。

 ?。?)今天我們要學習6條與學習方法有關的諺語,想把它們讀好嗎?

 ?。?)出示朗讀要求:讀準確,讀流利。

  (3)學生練讀。

  (4)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及時正音。

  3、搶背。這些諺語對我們的學習很有啟發(fā),同學們想把它們記住嗎?可以選用以下方法:

 ?。?)比一比,誰的速度快。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作為座右銘,貼在明顯的地方,時刻激勵自己進步。

  二、閱讀《聞雞起舞》

  1、聯(lián)系舊知,激發(fā)興趣。

  2、明確要求,自讀課文。

 ?。?)讀課文后面的閱讀要求。

 ?。?)自己閱讀。

  3、聯(lián)系實際,暢談啟發(fā)。

  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從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4、聯(lián)系動機,講練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參加討論,能清楚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合作交往中學習處事,陪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每位同學在本組內(nèi)清楚明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總結小組同學的意見向本班同學講述。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話題

  秋天到了,同學們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秋天是一個迷人的季節(jié),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同學們想不想去秋游?我和大家一樣,也很想去,我們討論一下組織方案,既要讓大家玩得開心,又能保證安全,我們這節(jié)課就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希望大家各抒已見,力爭把這次活動組織好。

  二、按趣分組,討論分組。

  1、想一想,你最想去哪兒秋游?

  2、學生匯報自己想去的地方。

  3、小組代表匯報。

  4、展示情境。

  情境一:學生在旅游途中因忘記帶一些物品而萬分焦急的情景。

  情境二:學生在旅游途中各自分散游玩,難以聚合的情景。

  情境三:學生在旅游途中玩危險游戲的情景。

  三、及時評價,完善方案

  各組派代表匯報小組的秋游方案,全班進行評議。教師要求學生評議時做到態(tài)度誠懇,語氣平和,以理服人,不清楚的地方要提問。

  四、評選最佳,匯報方案

  學生舉手表決評選出最佳方案。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練習寫作

  教學準備

  像片、錄像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暑假已經(jīng)成為過去,大家在暑假里肯定經(jīng)歷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清各自談一談。

  二、學生自由談暑假趣事

  1、出示圖片、相片、錄像

  2、自由組成小組談論。

  三、學生自由上臺講述暑假趣事。

  1、生講

  2、生評

  3、師歸納

  ⑴、要注意寫出來趣來;

 ?、啤⒁⒁獍咽录慕?jīng)過寫清楚、寫具體;

 ?、?、注意語言要通順;

 ?、?、可適當對人、景、物進行描寫。

  比如寫人可以寫動作、語言、心理、神態(tài)。寫景注意寫出景物特征,寫物要寫出物的特點、作用。

 ?、伞⒖蛇m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四、進行寫作訓練

  五、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作文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5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班主任及語文教學工作,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現(xiàn)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職責

  1、一年級班主任工作

  2、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

  二、工作目標

  1、班主任工作目標

(1)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班風。

(2)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3)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與溝通,與家長密切配合,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

(4)使學生講文明、懂禮貌,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愛護公物,遵守紀律。

  2、語文教學工作目標

  力爭取得全鎮(zhèn)前五名。

  三、工作措施

  1、班主任工作措施

(1)向?qū)W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2)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

(3)向?qū)W生進行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使學生成為有禮貌、講文明、守紀律、講衛(wèi)生的好少年。

(4)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2、語文教學工作措施

(1)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多花時間,進一步打好基礎。

(2)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依據(jù)新課程計劃,以發(fā)展學生的語文興趣為主,提高積極性,讀寫說結合,讓學生樂學、愛學。

(3)圍繞教學重點安排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能力的訓練,注重熟讀、精講、多練,將語言文字的學習和訓練落到實處。

(4)注重語文學習中美育、德育的滲透,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5)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積累,注重語文實踐能力的發(fā)展。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6

  教學目標:

  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鈍角,知道用直角和銳角拼出的一定是鈍角。

  2.進一步鞏固對直角、銳角、鈍角的認識,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經(jīng)歷完整的活動過程,培養(yǎng)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shù)學美。

  目標解析:

  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項內(nèi)涵豐富的數(shù)學活動,又是安排在第三單元最后的一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課。它既能鞏固學生對直角、銳角和鈍角的認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積累學生活動和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還能使學生更加熟悉三角尺上角的特點,為后續(xù)學習作好鋪墊。

  教學重點: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鈍角,知道用直角和銳角拼出的一定是鈍角。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角的知識拼角。

  教學準備:課件、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活動前──充分準備

(一)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義

  1.觀察一副三角尺中兩個三角尺中的角分別是什么角?

  2.給一副三角尺上的每個角編號。

  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編為A尺,其中的直角為A尺直角,另兩個銳角分別為A尺①號銳角和A尺②號銳角;另一塊三角尺編為B尺,它的直角為B尺直角,另兩個銳角分別為B尺①號銳角和B尺②號銳角。

(二)復習舊知,激趣引入

  1.銳角、直角、鈍角有什么關系?(銳角<直角<鈍角)

  2.三角尺上直角、銳角都有,就是沒有鈍角,你能用它們拼出一個鈍角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一副三角尺拼角活動前學生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一副三角尺”中“一副”的含義,知道一副三角尺中的兩塊三角尺各有哪些角,有什么特點。同時調(diào)動銳角、直角、鈍角之間大小關系的知識,為“拼角”作好準備?!?/p>

  二、活動中──合作交流

  出示例6:用一副三角尺拼一個鈍角。

(一)小組討論,自由拼角

  1.思考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一個鈍角。

  2.學生動手拼角并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二)匯報展示,師生交流

  1.組長匯報。

  2.挑選不同的拼法展示在黑板上。

  3.在拼鈍角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作品分類,討論質(zhì)疑

  1.黑板上的拼法各有不同,你能將它們按一定的規(guī)律分類嗎?

  2.討論交流:一類是銳角與銳角拼成的,另一類是直角與銳角拼成的。

  3.質(zhì)疑:銳角與銳角一定能拼成鈍角嗎?(不一定)直角與銳角一定能拼成鈍角嗎?(一定)

(四)驗證鈍角,優(yōu)化拼法

  1.交流驗證方法

  目測──看上去比直角大

  測量──用三角尺的直角比

  推理──直角與銳角一定能拼成鈍角

  2.總結拼法

  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個直角與一個銳角一定能拼成一個鈍角。

【設計意圖:通過“用一副三角尺拼一個鈍角”的活動,在自由拼角中感知,在合作交流中思考,在分類討論中質(zhì)疑,在驗證優(yōu)化中升華。理解根據(jù)直角和鈍角的關系,以直角為基礎和銳角去拼的優(yōu)勢。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的有序思考,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三、活動后──運用拓展

(一)教材第42頁“做一做”

  1.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兩個,拼出一個鈍角。

  2.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兩個,拼出一個直角。

  3.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兩個,拼出一個銳角。

  同桌合作拼角,小組交流,再全班匯報展示。

(二)從兩副三角尺中選三個,拼一個鈍角。

  同桌合作拼角,并畫下來,再全班交流討論。

(三)教材第45頁練習八的第13題。

  綜合運用銳角、直角和鈍角的知識,用七巧板上的圖形靈活拼角。

【設計意圖:運用拓展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在用一副三角尺拼的基礎上,用兩副三角尺中的兩塊拼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層次用兩副三角尺中的三塊拼角,發(fā)散學生的思維;第三層次用七巧板中的各種圖形拼,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感受七巧板中的數(shù)學美,發(fā)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p>

  四、活動總結

(一)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二)拓展延伸

  1.鈍角去掉一個直角是什么角?鈍角去掉一個銳角是什么角?為什么?

  2.你還想到了……

【設計意圖:通過談收獲歸納總結全課,讓學生感受學習成功的快樂,同時提出幾個開放性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內(nèi)在的興趣。】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字

  2、朗讀、背誦課文,默寫《望廬山瀑布》

  3、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廬山是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座名山,自古就有“匡有奇秀甲天下”的贊譽。廬山的飛泉源布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開先瀑、玉簾泉、黃龍?zhí)?、鳥龍?zhí)兜龋蠹蚁氩幌肟纯础?出示廬山的飛泉瀑布,請欣賞)

  2、唐朝大詩仙李白50歲左右隱居在這兒,曾用詩篇贊美瀑布。(大屏幕出示整首詩)

  二、熟讀古詩

  1、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或書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2、請一名學生讀一讀題目,然后齊讀。

  再說說從課題中你能知道什么?

  廬 瀑

  生字區(qū)別

  盧 爆

  3、指名讀整首詩,糾正、齊讀。

  4、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律美。

  讀古詩特別要讀出詩的韻律美,韻腳一定要讀準,讀到位。(如“煙”“川”“天”)誰能把這首詩再讀一遍。

  5、出示詩的停頓及重音,誰能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美?

(1) 指名讀

(2)男、女生賽讀

(3)全班齊讀

  三、賞析古詩

  1、谷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老師想信同學們一定能借助字典,結合書中的注釋,插圖,展開想象,讀懂這首詩。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小組里交流,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交流,點拔,評議

(1)你讀懂了什么?

(2)“學貴有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默讀這首詩,同桌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大意。

  4、自由讀整首詩,你認這哪些字或詞用得好?為什么?

  重點品味“生”“掛”“飛”“三千尺”

  相機出示李白的另一首詩。

  秋歌

  白發(fā)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體會 夸張的寫法)

  5、指名上臺朗讀這首詩,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6、總結,這首詩極其成功地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語言生動,形象,描繪了瀑布盡流直瀉的壯觀景象。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猜測、實驗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簡單推理的經(jīng)驗。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重難點是:讓學生掌握猜的方法。讓學生對數(shù)學推理有初步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觀察能力。

  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圖片:師:同學們知道這是誰嗎?

  師:誰來介紹一下柯南?

  生:柯南是一名偵探。

  師:“對呀,柯南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偵探,是一個破案高手,他在破案當中經(jīng)常用到推理。今天陳老師把柯南邀請來到了2(2)班,和同學們一起來玩一玩推理的游戲——猜一猜。(板題)

  師:柯南還帶來了禮物給我們班的小朋友呢,禮物就在我手上,你們猜一猜禮物在我的左手還是右手?猜到的同學,禮物就送給他!

  生1:禮物在教師的左手。

  生2:禮物在教師的右手。

  意見不同,原來缺少一條信息。

  師提示:“我的禮物不在左手上,你能猜出禮物在我的哪一只手上嗎?誰愿意說說你是怎么推斷出來的?”

  生:因為老師說禮物不在左手,那么禮物就在右手。(師相機板書:不是——就是——)

  師引導小結:只有兩種可能,禮物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不是左手,就是在右手。

  二、串設情景,感受推理的過程

  1、第一次猜書的游戲

  師:同學們真聰明,就像是一個小小偵探一樣。下面小柯南想考一考大家了,請看題:歡歡和樂樂兩人手里分別拿著語文書和數(shù)學書,柯南想讓你們來猜一猜,他們是拿著什么時候書?你能猜出來嗎?

  生1:我猜歡歡拿著語文書,樂樂拿著數(shù)學書。

  生2:我猜歡歡拿著數(shù)學書,樂樂拿著語文書。

  師:是的,有兩種情況我們不能確定,我們要怎樣才能猜出來呢?(多加一個條件),咱們看看樂樂說些什么?

  出示樂樂的話:我拿的不是數(shù)學書,請同學們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讀:我拿的不是數(shù)學書。

  師:現(xiàn)在你們能猜出他們分別拿著什么書嗎?

  生:歡歡、樂樂都有可能拿著語文書和數(shù)學書,但樂樂不是拿著數(shù)學書,那么他就是拿著語文書,拿歡歡只能是拿著數(shù)學書。

  師小結:同學們剛才說的很好,當我們猜兩種物體時,如果不是其中一種,就是另一種。(板書:不是其中一種,就是另一種)

  2、第二次猜書的游戲

  師:柯南說:“兩個人兩種書你們懂得做了,那么3個人3種書你們會猜嗎?,小麗、小紅和小剛?cè)齻€人分別拿著語文書、數(shù)學書、社會書,請你們來猜一猜小麗她拿著什么書?

  生1:小麗可能拿著語文書。

  生2:小麗可能拿著數(shù)學書。

  生3:3種書都可能。

  師:有這么多種情況,能猜得準嗎?

  生:不能。

  師:那怎么辦呢?

  生:要給一些條件。給提示!

  出示:小紅說:我拿的是語文書,小剛說:我拿的不是數(shù)學書,同學們讀一讀他們說的話。

  師:現(xiàn)在再猜猜他們分別拿著是什么書?先在4人小組里交流想法。再讓兩、三名學生回答。

  師:我們應該怎樣猜?先猜誰的?

  生1:因為小紅說拿的是語文書,所以我們先確定小紅拿的是語文書,那么剩下小麗和小剛他們都可能拿著數(shù)學書或社會書。又因為小剛說他不是拿著數(shù)學書,那小剛就是拿著社會書,那么最后小麗是拿著數(shù)學書。

  師:說的真清楚,掌聲表揚!誰還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猜的?

  生2:先確定小紅拿的是語文書,那么小麗和小剛他們可能拿著數(shù)學書或社會書,再來肯定小剛,小剛說不是拿著數(shù)學書,就是拿著社會書,最后小麗拿著數(shù)學書。

  師:X的思路真是清晰啊,說得真好!掌聲表揚!

  師:對比分析:剛才第一次猜書與第二次猜書有什么區(qū)別?

  師:猜兩種書時,怎么猜?

  生:不是……就是……

  師:猜三種書時,怎么猜?

  生:知道小紅拿什么書,可以放在一邊,再猜另外兩個。

  師:對了,猜兩種物品時,有兩種可能,不是其中一種,就是另外一種。猜三個物體時,先確定已經(jīng)知道的,把先知道的條件放在一邊,再按照猜兩種物品的方法來猜。(師適時板書:猜兩種物品:不是其中一種,就是另外一種。猜三種物品:先確定已經(jīng)知道的,再接猜兩種物品的方法。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9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深深父愛的懷念之情

  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結合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理解不一般的父愛

二、教學重點

  理解真正的父愛,背誦第5自然段。

三、教學難點

  理解真正的父愛

四、教法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綜合了談話法、討論法、交流法、、自上而下教學設計及情境性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五、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體會與匯報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回顧課文內(nèi)容,復習新字詞。

  通過此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有一個回顧的過程,并且對生詞有一個溫習的過程,為讀文打好基礎。

  二、抓文中的重點動詞,體會父親不一般的愛

  雖然父親執(zhí)意要與我一起制作音箱,我們的關系也進一步緩和,而我依然不理解父親的做法:花在材料上的錢足夠買一個音箱,為什么偏要自己做呢?為后文埋下伏筆。

  三、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體會“我”心情的前后變化,進一步體會深深的父愛。

  教學時,注重讀文的訓練,在讀中積累語言文字,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升華情感。結合課后第二題,進行默讀思考;結合課后第三題,進行朗讀體會。默讀與朗讀反復交叉進行。第五自然段含義深刻,是父愛深深主題的很好體現(xiàn),應引導學生進行背誦。

  四、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父親對自己的愛。

  這個話題并不難,學生也能感到有話可說。在生活中,每一位父親都愛自己的孩子,那么,他們是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父愛的呢?學生們暢所欲言,說出自己感受到的父愛。然后,再在一首歌曲中體味父愛,使父愛的含義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五、學生要養(yǎng)成勤動筆的好習慣。

  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記錄下來,哪怕只有一句話。學生在聽完歌之后,一定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要求他們把自己的感受寫在自己的小練筆上,這也是對作文的一點積累。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主要圍繞一個字,那就是:愛。愛讓我們健康地成長,愛讓我們學會與人分享,因此,愛是一個恒古不變的主題。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映照 燃燒 頓時 一碧如洗 贊美 臉龐 挺拔 熱鬧非凡

  2、聽寫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學習課文

  1、圍繞聽寫的句子提問: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兒?

  2、聽錄音朗讀2—5自然段,在你認為美的地方作上記號。

  3、組織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

(1)理解詞語“一碧如洗”、“流云”等。

(2)讀“銀灰”、“橘黃”、“血紅”等詞,照樣子換個詞語讀一讀。

(3)讀長句,進行換詞換句練習。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zhuǎn)眼間變成一道、一道、一道、一道,就像。

  小河:

(1)理解“清澈見底”,找出與“清澈”相關的詞語。

(2)結合所找詞語讀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體會“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語氣,自讀“小河”部分。

  原野:

(1)理解“熱鬧非凡”,說說生活中哪些場景也可以用這個詞。

(2)原野上是怎樣熱鬧非凡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體會寫法。

(3)找一找:生活在這里的人是用哪句話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的?認識“大豆搖鈴千里金”。

(4)想想說說: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會捧出什么寶物來?

  4、小結:跟著作者的文字,我們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這時候你最想說什么?

三、拓展閱讀

  1、小黑板出示20xx年4月8日《人民政協(xié)報》上的《“北大倉”可能變成“北大荒”》的資料。

  2、讀一讀,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課后作業(yè)

  選一選,寫一寫:

  1、課間的操場上熱鬧非凡。

  2、節(jié)日的大街上熱鬧非凡。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11

  1、通過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物體,體驗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通過觀察各種物體,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不同,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小象的玩具模型,圖涂有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盒子,杯子,三張抽象的杯子圖片

  學生自備一個小玩具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大家在暑假的時候有沒有去旅游呢,說一說你去過哪些地方吧。

  暑假的時候,我們的三位小朋友,毛毛,淘氣,奇奇也去旅行了。他們來到了印度。印度最有名的動物呢,是大象。這一天他們也看到了一頭大象。(出示大象玩具)

  毛毛說:“我看到一扇門上掛著一條尾巴。”

  淘氣說:“我發(fā)現(xiàn)一堵墻上有一只耳朵?!?/p>

  奇奇高興的說:“我看到了一頭可愛的大象兩只呼扇唿扇的耳朵,還有長長的鼻子?!?/p>

  為什么同樣一頭大象,三個小朋友看到的確是完全不同的畫面呢?

  生答: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大象。

  我們要全面了解一個物體,必須全面觀察這個物體,學會觀察物體。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觀察物體吧。(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出示長方形盒子)現(xiàn)在老師手中有一個盒子,它是什么形狀的呢?

  生答:長方體

  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長方體,它的每個面的顏色是一樣的嗎?(轉(zhuǎn)動長方體)它有哪幾種顏色呢?

(板書:黃、紅、白、綠、藍、黑)

  老師手拿盒子,分別提問距離相差很遠的小朋友,在你的位置上你一次能看到幾種顏色?

(板書幾個小朋友的答案,并按種類多少將其歸類)

(老師手指黑板上的答案)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三種顏色,而有的小朋友看到的卻是兩種甚至只有一種呢?

  生答:觀察角度不同

  那大家仔細想想:我們一次最多可以看到幾種顏色呢?

  生答;3種

  那只看到一種顏色或者兩種顏色的小朋友要怎樣才能看到三種顏色呢?

  生答:轉(zhuǎn)動長方體,或改變觀察角度

  3、現(xiàn)在拿出你自己的玩具,自己來親身體驗觀察的樂趣吧。

  要求:四人一組,分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玩具,告訴同伴你看到了玩具的那一部分,并且思考:從不同角度看到的部分相同嗎?

(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觀察物體)

  剛才我們已經(jīng)觀察了自己的玩具,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對集體發(fā)問,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有沒有轉(zhuǎn)動自己的玩具觀察呢?通過轉(zhuǎn)動玩具,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老師總結,板書:觀察的角度不同,觀察結果不同(齊讀)

  小游戲: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猜猜它是什么自由討論30秒,對于這四幅圖,你的謎底是什么呢?

  其實,這四幅圖是同一個物體。有的同學可能就疑惑了,同一個物體怎么會有四幅不一樣的圖呢?(觀察角度不同)

  那把四幅圖片合在一起向想,這個謎底是什么呢?

  生答:杯子

  真的是杯子嗎?(出示杯子)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杯子吧!

  你在哪個角度看到的第一幅圖呢?第二幅第三幅還有第四幅呢?

  三、練習鞏固(課本67頁)

  1、軍事博物館舉行恐龍展,小亮、小明、小紅都來看恐龍。那你知道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老師巡視,然后集體糾正)

  2、現(xiàn)在不把書壘起來,你會做第2題嗎?試一試吧。

  四、總結

  通過觀察長方體,自己的玩具,還有猜謎游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12

教學目標:

  1、加強四則運算的口算練習。

  2、掌握算24點的基本方法

  3、會算24點,能用不同的方法算24點。

  4、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激勵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探索能力。

教學難點:

  用四張牌算24點

教學準備:

  每人A—9的撲克牌,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師:今天數(shù)學課小朋友們都帶來了什么?

  生:撲克牌。

  師:別小看這樣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秘密呢?你們想知道嗎?

  課件演示,介紹牌的知識:一副牌有54張,大王代表太陽,小王代表月亮,其余52張代表一年中的52個星期。有四種花色,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四種花色分別象征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每種花色各有13張牌,表示每個季節(jié)有13個星期。把J、Q、K當作11、12、13點,大王、小王為半點,一副撲克牌的總點數(shù)恰好是365點。若把大小王各算為1點,共366點。

【說明:開課伊始,從深受小朋友們喜愛和熟悉的撲克牌入手,引出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介紹撲克牌與時間相關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拓展學生的知識面?!?/p>

  二. 揭示課題

  師:你們玩過牌嗎?用牌玩過哪些游戲呢?

  師:你們用牌會玩這么多游戲。剛剛聽到有位小朋友說牌可以用來算24點,你知道算24點是怎么玩的嗎?【點擊課件】

  師:哦,我們在玩算24點時,把A看作1,利用幾張牌,用+-×÷使其結果為24,每張牌只可用一次。今天我們就用九張牌來玩?zhèn)€益智游戲——算24點。(板書課題:算24點)

  師:想玩好算24點,要掌握一些方法。下面我們先來玩一個小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對對碰!

(二)游戲活動

  1、游戲一:幸運對對碰(2個數(shù)算24點)

  師:游戲規(guī)則是:我出一張牌,你用你手中的一張牌和我碰,碰成24。準備好了么?

(點擊課件:閃現(xiàn)對對碰頁面)

  1. 三八二十四(點擊課件:出現(xiàn)撲克牌8)

  師:我出8,你能從你的手中拿一張牌和我碰成24嗎?(手舉8)

  生:我出3,三八二十四。(手舉3)

  師:你怎么想得這么快?適時板書:三八二十四

  師:真聰明!很快就想到用口訣來算。

  師:我還出8,你能拿兩張牌跟我碰成24嗎?

  生:(1,3)(3,6)(1,2)……生說師板書。

  師:你是怎么想到這兩張牌的?

  師(引導觀察板書):我們來看這幾位同學的第二步,都是3×8=24,第一步呢?都是先用兩張牌湊成3,再利用三八二十四的口訣碰成24的。

(如果還有學生舉手,請他們與同桌說說。)

  2. 四六二十四

  師:你能不能像老師這樣出一張牌,讓全班同學也只出一張牌就能跟你碰成24?

  生:我出4。

  師:誰拿牌跟他碰?(6)

  師:小腦筋轉(zhuǎn)得真快!你怎么想到出6的?生答師板書:四六二十四

  師:拿兩張牌跟他碰,你會嗎?師有選擇的板書。

  3. 師(引導觀察板書):我們剛剛都是先湊成幾來和4碰的?再利用四六二十四的口訣碰成24。

【說明: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想口訣從牌中尋找能算出24點的里找能算出24點的算式,為后面三、四個數(shù)算24點做好基礎工作?!?/p>

  2、游戲二:幸運湊湊碰(3個數(shù)算24點)

  師:如果我出9呢?你能用一張牌碰出24嗎?兩張行不行?

  師:大家猜得很快?,F(xiàn)在給你三張牌,你們能把牌上的數(shù)字加減乘除,算出結果是24嗎

【點擊課件:閃現(xiàn)3張牌的題目】

  1. 師:你能用這3張牌算出24點嗎?【課件出示:】

(2,3,4) (7,6,3) (9,8,3) (3,5,9)

①2×3=6,6×4=24 7-3=4 9÷3=3 3×5=15

②2×4=8,3×8=24 4×6=24 3×8=24 15+9=24

③3×4=12,12×2=24

  讓學生邊算24邊尋找算24點的秘訣。

  師:你們的計算的方法多種多樣,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訣竅沒有?

  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師:多數(shù)可以湊3和8,4和6,應用口訣進行計算,不能應用口訣的再想辦法進行加、減、乘、除混合算。

【說明:在活動過程中,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注意引導學生探究游戲活動的方法和操作步驟。讓他“玩”有組織,“玩”有目的,“玩”有方法,“玩”有收獲。 ]

  3、游戲三——幸運比比拼 (4個數(shù)算24點 )

【課件出示:】(1,2,5,8)

  師:先獨立想一想,想好了可以在小組里交流,看哪一個四人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多。

  學生活動。

  匯報板書。

  師:看來用4張牌算24點也難不倒你們。老師這里還有幾道題,你們想試試嗎?

  好,請拿出紙和筆,老師出題,你們把方法寫在本子上。開始!

(4,6,7,8)(2,6,7,9)(2,3,4,5)(5,6,5,3)

  學生寫完后,逐題匯報 。

  與三個數(shù)算24點比較,小組討論、交流。

  師小結:剛才大家都開動腦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算出了24,下面我們來分組比賽,好嗎?

【說明:通過分析比較學生,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三個數(shù)算24點和四個數(shù)算24點方法相同,只是后者算法更多樣些?!?/p>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 篇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情感地誦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字詞組成的詞句;認識一種筆畫。

  3、理解課本內(nèi)容,激發(fā)師生愛家愛國的觀念感情。

  教學重點:

  1.能恰當、流利、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2.理解兒歌內(nèi)容,激發(fā)愛家愛國的觀念感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此教案為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老師這兒有個拼音:jiā,誰來拼一拼?

  2、看老師寫“家”,同時認識(彎鉤)

  3、學生在臺上寫一個,再指名書空。

  4、給“家”找個同學;學生擴詞練習。

  5、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家嗎?這是個“小家”,我們也有個“大家”呢!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兒歌“家”,你才會知道了。(板書:小、大) 讀課題。

  二、朗讀:

  1、讓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童謠,好嗎?出示多媒體的課文朗讀。

  2、你們想讀嗎?輕輕打開書本大聲拼一拼讀一讀,要求;讀準每個字音,遇到不會的向同學或前后的小朋友請教一下。學生自由朗讀。

  3、想讀得有進步的請再讀一遍。

  4、覺得自己有進步的請舉手,想有更大進步的再讀一遍,特別把自己讀得更棒的一句練一練。

  5、現(xiàn)在認為自己進步很大的請舉手。(讀書就要這么,多練才行呀!)誰來讀讀你很棒的一句給校長跟朋友看看。

  (1)指名讀,讓小朋友評。

  (2)指名讀,讓小朋友跟他比,老師評。

  (3)讀得最好的小朋友跟同學比,小朋友評。

  6、誰試著把整首童謠讀一讀。

  7、聽同學讀讀看,配樂并做適度的動作。

  8、同桌自由練習,要求展開想象,加上適當?shù)膭幼鳌?/p>

  9、指名讀。

  10、學生齊練:配樂、做動作,可站著也可坐著,能背最好。

  三、理解:

  1、讀了這么多遍,知道這首童謠都寫了誰的家呀?學生提問老師出示詞卡。(白云、小鳥、魚兒、我們)

  2、誰可用一句話來告訴老師?

  說話練習:課文寫了、、、的家。

  3、老師這兒有一些詞卡,誰可給她們找到自己的家?指名兩個學生上黑板貼詞卡。

  4、你們可把它們的`家畫出來嗎?學生選一個自己偏愛的畫一畫。

  5、讀讀你畫的一句兒歌,再看看你的畫。老師再把畫貼在黑板上相對應的地方。

  6、誰來讀讀這句話?出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1)什么叫祖國?

  (2)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大聲地齊說一遍,要覺得太自豪。

  (3)引導:祖國的風光最美好,像個迷人的大花園。我們小朋友就像祖國大花園里的蝴蝶。我們生活在祖國的土地上,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是我們小朋友的你們。

  (4)跟同學有情感地讀這句話,再背一遍。

  7、我們每個人要愛自己的小家,更要愛祖國這個大家。齊聲有情感地朗讀短文。

  8、想一想,你還了解誰是誰的家?說話練習:是的家。(回答好的小朋友到講臺前)

  9、把小朋友說的兒歌有順序地連出來,就編成了一首完整的童謠了。我們來試試看。講臺前的學員試連,加上動作,配上音樂。

  (附兒歌:大地是石油的家,草原是山羊的家,高山是群山的家,大海是游艇的家,天空是云朵的家,地球是我們?nèi)祟惖募摇?

  四、總結:

  1、小朋友不僅學會了一首兒歌,還能自己學編兒歌表演節(jié)目了,真了不起!給自己一個熱烈的掌聲。

  2、課后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彼此合作,畫一畫,再編一編兒歌。老師給小朋友到我們的??缎强罩芸飞先ネ陡?。

  3、下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生字詞。

  五.附板書:

  藍天 白云 (學生的畫)

  樹林 小鳥 ( )

  小河 魚兒 家 ( )

  泥土 ( )

  祖國 我們 ( )

小學教學設計投稿(優(yōu)秀13篇)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可能性》教學設計合集6篇

人教版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設計優(yōu)秀6篇

人教版小學品德表格式教學設計(精彩6篇)

小學四年級語文《黃河魂》教學設計【精華6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絕句》【通用13篇】

小學體育教學設計【合集13篇】

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位置》教學設計精選7篇

小學語文《一分鐘》優(yōu)秀教學設計格式(匯總4篇)

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合集6篇】

小學數(shù)學分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匯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