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_无码熟妇人妻AV_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_国产AV寂寞骚妇

人教版寫數讀數教學設計【合集7篇】

時間:2023-11-19 12:37:33 教學設計

人教版寫數讀數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1、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五年級人教版《數學》下冊第五單元《圖形的運動(三)》P83頁《旋轉三要素》。本課計劃1個課時。

  2、教材的編寫意圖:在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圖形的旋轉和平移,以后上初中也將進一步學習圖形的旋轉和平移,因此,本課起著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使學生掌握旋轉的方向,明確旋轉的含義和旋轉的三要素,會用自己的語言簡單地描述線段的旋轉。

 ?。ǘ┻^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觀察、討論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在觀察、討論中,發(fā)展空間觀念,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敏銳眼光。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明確旋轉的含義和旋轉的三要素。

  教學難點:體會旋轉的含義,理解旋轉的三要素。

  二、教法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采用以實驗發(fā)現(xiàn)法為主,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為輔的教學手段。教學中,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教師適時地演示,并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激發(fā)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tài),從而培養(yǎng)思維能力。

  三、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檢驗——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播放花樣滑冰選手金妍兒的旋轉舞蹈視頻。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她在不停地旋轉。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旋轉。

 ?。ò鍟n題:旋轉)

  【設計意圖】 這樣的設計,極大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很自然的就將學生帶入新課中。

  二、探究新知

  1、復習簡單的旋轉現(xiàn)象。

  A、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旋轉現(xiàn)象,你還記得旋轉的含義是什么嗎?

  學生思考,教師指名回答。

  B、大家能舉幾個例子嗎?

  教師指名回答。

  C、老師身上有樣東西在運動時也在旋轉,你能找出來嗎?

  學生認真找。找后指名回答。

  2、講解例1,明確確旋轉三要素。

  出示時鐘。

  師: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生活中的旋轉現(xiàn)象,那我們這節(jié)課就借住時鐘進一步認認識旋轉。

 ?。?)認識旋轉要素——旋轉方向

  教師:同學們都應該觀察時鐘的指針的旋轉動運,那你們知道它是按什么方向運動的嗎?

  學生小組交流,可得出:指針是按順時針方向方向旋轉的。

  教師:不在人為的干涉下,指針會逆時針運動嗎?(不會)

  教師:時鐘中的時針只會順時針運動,這就是指針的旋轉方向。

 ?。ò鍟盒D方向)

  教師組織學開展“聽口令做動作”的活動;讓學生先平伸右臂,用動作表示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再平伸左臂做一次,親身體驗順時針運動、逆時針旋轉。

 ?。?)認識旋轉要素——旋轉中心

  教師指著時鐘的中心。

  教師: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這個位于時鐘的中心,時鐘和分鐘都沿著它轉,這就是時鐘的旋轉中心。

 ?。ò鍟盒D中心)

 ?。?)認識旋轉要素——旋轉角度

  課件動態(tài)出示甲時鐘指針從“12”到“1”,乙時鐘指針從“12”到“3”。

  引導思考:

  A、注意觀察,甲、乙兩個時鐘的指針分別是怎么旋轉的?

  指名說一說指針的旋轉過程。

  B、兩個鐘面上都是指針在旋轉,在旋轉過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教師:學習了上面的內容,同學們能描述指針從“12”到“1”的旋轉嗎?

  學生思考得出:當指針從“12”到“1”時,指針順時針繞著中心轉過了30°。

  教師:你怎么知道旋轉了30°呢?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指針繞點O旋轉一周共360°,一共12個大格,從“12”到“1”是1個大格,即旋轉了:360°÷ 12 = 30°。

  教師小結:在描述物體的旋轉時,要注意旋轉三要素:旋轉方向、旋轉中心、旋轉角度。

  (板書:旋轉方向、旋轉中心、旋轉角度)

  【設計意圖】從簡單的實例入手,在看似簡單的變化中請學生比較不同之處,形象地感知、體會旋轉的三要素。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例題。

  2、完成教材第83頁“做一做”。

 ?。?)先出示左邊的圖,再出示右邊的圖。

  教師:左側有車通過,左側車桿怎么變化呢?

  預設:左側有車通過,車桿繞點O順時針旋轉90°。

  教師:汽車已經通過,車桿又回歸原位,車桿又是怎么變化的呢?

 ?。?)請一個學生來當車閘,演示右側有車通過,請大家說一說車桿是怎么變化的。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左、右側通車時旋轉方向、旋轉中心、旋轉角度的相同和不同。

  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課件動態(tài)出示時鐘,完成練習。

  4、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5頁第1題、第2題、第3題。

  5、欣賞生活中的旋轉現(xiàn)象圖片及旋轉大樓。

  【設計意圖】有了前面初步感知旋轉的三要素,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充分給學生空間,讓學生在討論中,自己不斷完善對指針旋轉的描述,加深對旋轉的理解。

  四、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讓學生歸納小結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人教版寫數讀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標: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點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

  借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解決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業(yè)根據主題圖說出體育館、商場、醫(yī)院和郵局分別位于學校的什么方向。

  教學內容: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你看到什么,并說出它們的方向。

  讓學生將自己置身于學校這個位置,用已經學過的方向知識,說一說體育館、商店、醫(yī)院、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教師先讓學生4人一組說一說,再由教師指名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學生口頭回答后,教師讓學生填在書上,并讓學生在圖中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標出。

  二、總結

  教師讓學生觀察剩下的4個建筑物所在的方向與以前所認識的方向有什么特別之處。教師讓學生討論后說一說少年宮、電影院、動物園所在的方向。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樣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煩了,請大家分別給這4個方向取名字。小組討論后,將所取名字寫在書中的建筑物的旁邊。教師讓學生多說一說這4個建筑物分別在學校的什么方向,最后教師總結。在教學中應該糾正學生北西、北東、南西、南東等錯誤說法。師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指導,先將8個方向的點找出,并將北的方向給出,再讓學生自己寫出剩下的7個方向,

  學生制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方向。

  1.試一試(小組活動)

  (1)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里8個方向分別有什么?

  (2)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小組活動后,指名說一說。使用方向板時,教師應讓學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xiàn)實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人教版寫數讀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內數的認識{①使學生掌握以計數單位為標準的數數方法。②認識計數單位百、數位百位,以及計數單位、數位、位數之間的關系。③掌握基本的讀數和寫數的方法。},培養(yǎng)自我評價和反思的意識。

  2、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

  一、導入: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板書:100以內的數)

  下面請小朋友拿出紙,在紙上寫一個100以內的數。

  二、讀數和寫數的復習。

  請生站起來讀一讀你寫的數。

  讀數和寫數都從哪起的呢?————板書: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三、數的復習

  1、從你寫的這個數開始往前數5個。再從它往后數5個。

  請個別生起來數。

  問:剛才他是怎樣數的?(一個一個數的)————板書:一個一個數。

  還能怎么數?(幾個幾個數)————板書:幾個幾個數。

  2、小動物也在數數。我們一起來看看。

  瞧:出示企鵝:24、26、28、……請小朋友接下去數。

  小貓:95、90、85、……也請小朋友接下去數。

  3、你能從你寫的這個數開始,喜歡幾個幾個數,就幾個幾個數,直到老師喊停為止嗎?

  四、數的組成的復習。

  1、老師也寫了一個數,我來介紹一下:它是由4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它是幾呢?

 ?。ò鍟摂担?/p>

  2、你能有這種方法向同桌介紹你剛才寫的數嗎?

  3、請幾生來介紹。老師板書數字。

  問:剛才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來介紹的呢?————板書:組成。

  4、這回小貓也介紹了幾個數,想請小朋友來猜一猜。

  出示:小貓。大象。小兔。讓學生在練習紙中做一做。

  做完后匯報,其中,小貓:個位上的數是6,十位上的數比個位上的大1。請生說一說怎樣想的。

  師:哦,小貓是根據數據數位上的數來介紹的。

  除了小貓指著個位和十位以外,我們還認識哪個數位?(百位)

  它們這三位是怎樣排的?

  板書:百位十位個位

 ?。ǜ魑簧系臄当硎尽簧系臄当硎尽傥簧系臄当硎尽?/p>

  寫的數是兩位數的請舉手,三位數的起立,一位數的招手。

  5、請個位上的數是7的同學起立。

  請十位上的數是5的同學起立。

  請個位和十位上的數相同的小朋友起立。

 ?。馨严襁@樣的數都找出來嗎?寫一寫練習紙上)

  五、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

  1、老師也想請小朋友來猜個數。

  (用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學生。直到猜對為止,并板書:這個數:87)

  2、你寫的這個數和老師寫的這個數來比一比(板書),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

  3、師: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我們除了用剛才多一些,小一些,多的多,少的多還可以用什么符號來連接呢?

  4、完成練習,校對。說說在比較數的大小時,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5、黑板上有這么多的數,你能用>或<符號把它們連起來嗎?

  ()>()>()>()>()

 ?。ǎ?()<()<()<()

  請生在練習紙上寫一寫。

  小蜜蜂們也排著隊出發(fā)去采蜜了(出示圖片)它們該采哪朵花呢?

  你能幫它找一找嗎?完成練習。

  六、小結:今天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

  師:恩,我們復習了100以內的數,復習了數數,寫數,讀數,數的組成,大小的比較……

  七、游戲:搶答

  在64和66的中間

  比79少1

  個位上的數比十位上的數多1

  由8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p>

人教版寫數讀數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8頁例4、例5,“練一練”和練習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1、經歷初步認識“倍”的過程,聯(lián)系實際問題初步理解“倍”的含義,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個幾”和“倍”的聯(lián)系。

  2、在認識“倍”的教學活動中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準備:

  圓片數個,例5花圖、線段圖等。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導入新課

  1、根據老師的要求擺圓片。

 ?。?)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擺4個,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要擺2個3,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圓片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擺幾個圓片?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老師演示:第一行圓片擺了3個,第二行擺跟它同樣多的3個,這時第二行的個數就是第一行圓片的1倍。請你也來擺一擺:第二行的個數是第一行的1倍。

  2、學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指導,要求學生邊擺邊想:1倍該怎么擺?

  3、題目要求我們第二行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請你想一想接下去該怎么擺?(學生動手操作后)誰來說一說第二行圓片擺了()個()。

  4、完整地說一說:第一行圓片有3個,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擺了2個3。

  5、如果老師要求你們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4倍,又該怎樣擺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擺圓片,并完整地復述:第一行圓片有3個,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擺了()個()。

  6、鞏固練習:

 ?。?)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4倍,

  第二行擺()個(),第二行一共有()個圓片。

 ?。▽W生先獨立擺一擺,再說一說。)

  (2)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擺()個(),第二行一共有()個圓片。

 ?。▽W生獨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說一說。)

 ?。?)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擺了()個()。

 ?。?)第二行圓片的個數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擺了()個()。

  三、教學例4、例5

  1、教學例5

 ?。?)直接出示例5。

 ?。?)誰來說一說:菊花的朵數是月季花的()倍。你是怎樣想的?引導學生完整地說一說:月季花有2朵,菊花有3個2朵,菊花的朵數是月季花的3倍,菊花一共有6朵。

  (3)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2、3題。

  2、教學例4

 ?。?)出示例4。

 ?。?)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膸妆?,你是怎樣想的?/p>

 ?。?)談話:如果我們把灰?guī)ё拥拈L看作1份,花帶子的長就是這樣的4份,(老師邊講邊將花帶子與灰?guī)ё舆M行比較)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倍。

 ?。?)在花帶子的后面再添上一段,現(xiàn)在花帶子的長有這樣的幾份,那么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膸妆赌??再添?段呢?

 ?。?)在灰?guī)ё拥暮竺婕由弦欢巍?/p>

  我們把現(xiàn)在灰?guī)ё拥?#39;長看作1份,那么花帶子的長就有這樣的幾份?現(xiàn)在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膸妆??你是怎樣想的?/p>

 ?。?)我們把現(xiàn)在灰?guī)ё拥拈L看作是1份,那么花帶子的長就有這樣的幾份?花帶子的長是灰?guī)ё拥膸妆??你又是怎樣想的?/p>

  四、應用拓展

  1、白皮球

  花皮球

  花皮球的個數是白皮球的()倍。

  2、學生獨立思考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談話:老師要求花皮球的個數是白皮球的2倍,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拿去花皮球的2段,也可以給白皮球加上一段)

  4、請你也來設計一道類似的題目,同桌一個人出題,另一人根據同桌的意思畫一畫,擺一擺,再說一說。

  五、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你學到了什么新的本領?跟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人教版寫數讀數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掌握含兩級的數的讀法,能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大數,并體會、理解讀數的規(guī)則。

  練習讀數,使學生理解萬級的數的讀法與個級的數的讀法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結合讀數, 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和歸納概括能力。

  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通過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含兩級的數的讀法。

  教學難點:

  每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生成問題

  讀出下面的數

  879

  (1)我們學過哪些記數單位?

 ?。?)請你按數位順序表中的順序依次說出所學過的數位。

 ?。?)萬級包括哪幾個數位?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1、萬級的數的讀法。

  我們已經學習過萬以內的數的讀法。而像我們昨天的城市人口數據的大數該怎么讀呢?

  (1)出示含兩級的數位表,并在相應的數位下面呈現(xiàn)2496,讓學生讀一讀。

 ?。?)再呈現(xiàn)

  讓學生試讀。

  比較與在數位上的區(qū)別。

  啟發(fā):引導的讀法。

  說說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引導說出一共有多少萬?

  這個數有什么特點?(個級的四個數位上都是o,即這些數都是整萬的數,末尾的零都不讀出來。)讀法與以前學過的數的讀法有什么異同點?

  相同點: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去讀。

  不同點:萬級的數要在后面加讀一個“萬”字。

  小結萬級的數的讀法

  小結:整萬數的讀法,先分級,把萬級上的數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就行了,個級上的四個零都不要讀出來。

  練習讀一讀

  00

  2、含有萬級和個級兩級的數的讀法。

  學習中間有0的數的讀法

 ?、侔鍟?。

 ?、谝龑в^察與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③學生自己試讀,交流讀法。

  ④小結讀法:分級——先讀萬級上的數——接著讀個級上的數。

  教師隨學生敘述板書,六百四十萬七千

 ?。?)學習級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①板書。

 ?、趯W生自己分步驟試讀。

 ?、蹘熉暽x。

 ?、苄〗Y讀法:每級中間有0的應該讀零。

  ⑤按正確的讀法師生品讀。(板書:八千五百萬零三百。)

  三、鞏固應用 內化提高 內化提高

  教材第5頁的“做一做”。

 ?。?)觀察每個數的特點。同桌互讀。

  2、做練習一第2題。

  3、教師在計數器上撥數,學生讀。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人教版寫數讀數教學設計 篇6

  一、學習內容分析

  本節(jié)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和估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擴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圍。例1教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用解決郵遞員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等實際問題的活動,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探討口算方法。接著,通過“做一做”,讓學生經歷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過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學習興趣,同時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二、學習者分析

  學生在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擴大口算的范圍,相信學生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已有的計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計算方法。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計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四、教學重點及解決措施

  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五、教學難點及解決措施

  通過學生活動,體驗數學學習方法。

  六、教學設計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憑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并得出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谒闶怯嬎隳芰Φ囊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筆算、估算的基礎,筆算和估算能力是在準確、熟練的口算能力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沒有一定的口算基礎,筆算、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就成了無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僅是學習任何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我在備課前想過,既要讓學生牢牢的掌握這堂課的內容,又要嘗試讓他們自己去學習。于是我精心設計了一個個井井有條的步驟:注意口算聯(lián)系經?;?,并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養(yǎng)口算能力。依據的理論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聯(lián)系生活實際。

人教版寫數讀數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能正確判斷兩數之和的奇偶性,并利用兩數之和的奇偶性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感知兩數之積的奇偶性。

(二)過程與方法

  能運用所學知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驗證尋求兩數之和的奇偶性的判斷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探索的過程中經歷“嘗試、驗證”的過程,體會用“數形結合”解釋數學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判斷兩數之和的奇偶性。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判斷兩數之和的奇偶性的方法,并驗證自己的結論。

  三、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閱讀與理解

  課件出示教材第15頁例2。

  1、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要求我們對哪些方面作一些探索?

  2、想一想,題目中的問題可以怎樣表示?

  引導學生整理和改編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讓學生經歷將較復雜的數學問題用簡潔的方式表達的過程,體會數學的簡潔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奇數+偶數”的和的奇偶性

(1)我們先來探究“奇數+偶數”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你有什么辦法?

(2)獨立思考,展開交流。

  方法一:列舉法。

  我們可以隨意找?guī)讉€奇數和偶數,加起來看一看,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奇數:5,7,9,11,…

  偶數:8,12,20,24,…

  奇數+偶數:5+8=13,7+12=19,9+20=29,11+24=35,…

  和都是奇數,所以奇數+偶數=奇數。

  這個結論正確嗎?不能確定怎么辦?我們能不能嘗試其他方法呢?

  方法二:圖示法(用奇數和偶數的特征來判斷)。

  因為奇數除以2余1,偶數除以2沒有余數,所以奇數加偶數的和除以2仍余1,所以奇數+偶數=奇數。

  大家如果理解有困難的話,我們不妨用畫圖來表示:

【設計意圖】列舉法是同學們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這樣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用圖示表示奇數和偶數相加的特征,利用直觀來推斷出結論,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同時初步驗證剛才結論的正確性。

  2、探究“奇數+奇數”“偶數+偶數”的和的奇偶性

(1)有了剛才的“列舉法”和“圖示法”,你能自己判斷“奇數+奇數”“偶數+偶數”的和是奇數還是偶數嗎?

(2)獨立思考,匯報交流。

  方法一:列舉法。

  方法二:圖示法。

(3)初步得出結論:“奇數+奇數=偶數”“偶數+偶數=偶數”。

【設計意圖】在前面探究的基礎上,學生已經積累一定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并能與同學充分交流。

(三)回顧與反思

  1、剛才得出的結論正確嗎?還有其他方法嗎?

(1)我們可以找一些大數再試試。

(2)你覺得哪種方法好?

(四)練習與拓展

  1、課件出示教材第16頁練習四第4小題。

(1)猜一猜。

(2)獨立思考,交流想法。

  預設:奇數×奇數,就是奇數個奇數相加,所以和仍然是奇數;奇數×偶數,就是偶數個奇數相加,所以得到的是偶數;偶數×偶數,就是偶數個偶數相加,和也是偶數。如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猜想和驗證的過程,并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釋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

  2、課件出示教材第17頁練習四第6小題。

(1)改編問題,當甲隊人數為奇數時,實際上問題就是“奇數+()=偶數”;當甲隊人數為偶數時,實際上問題就是“偶數+()=偶數”。

(2)分析解答:因為“奇數+奇數=偶數”,所以當甲隊人數為奇數時,乙隊人數也是奇數;因為“偶數+偶數=偶數”,所以當甲隊人數為偶數時,乙隊人數也是偶數。

【設計意圖】這是一題用“兩數之和的奇偶性”來解決的簡單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改編問題情境,有效降低難度,并能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決,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能力。

(五)全課總結,交流收獲

  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寫數讀數教學設計【合集7篇】相關文章:

人教版初中美術片段教學設計7篇

三下人教版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人教版小學上冊語文教學設計優(yōu)秀6篇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圓教學設計錦集7篇

新人教版打電話教學設計(最新6篇)

新人教版因數和倍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九年級語文教學設計人教版【精彩3篇】

人教版小學品德表格式教學設計(精彩6篇)

人教版六年級蘇珊娜教學設計【8篇】

人教版初二生物病毒教學設計【必備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