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網(wǎng)小編分享的一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3篇(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解決問題教案),歡迎參閱。
一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說明:
《解決問題》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內容。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用圖畫的形式呈現(xiàn)了連乘的應用題。教學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信息,并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99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二十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連乘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連乘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數(shù)量關系,靈活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復習鋪墊。
1.談話導入:大家剛參加完學校的大課間檢查,三年1班的同學都表現(xiàn)得很好。
2.復習遷移:
我們班在大課間中分組活動,每組5個同學,分了9組,共有多少個同學參與?怎么算?
3.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⑴ 創(chuàng)造情景,師:操場上同學們正在認真訓練,體育老師打算按圖這樣安排,同學們算算要多少人?提出問題“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⑵ 讓學生獨立收集數(shù)學信息。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信息:a:每行有10人 ,有8行。
b:每列有8人,有10列。
C: 3個方陣
小結:我們都是觀察同樣一個方陣,可以從這樣一行一行來看,知道了每行有10人,有這樣的8行。也可以這樣一列一列來看,知道了每列有8人,有這樣的10列。
⑶ 整理數(shù)學信息,分析數(shù)量關系。明確先求1個方陣有多少人,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你應該怎樣思考?請同位同學互相說一說。
我們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這2個數(shù)學信息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有多少人?
這是一行一行的觀察,我們還可以一列一列的看能不能根據(jù)這兩個信息每列有8人,有10列要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你該怎樣想呢?
不管用哪種方法,我們都是先求1個方陣的人數(shù)。還可以寫成綜合算式。
2、探尋其他解決問題策略。
不同的策略:1.先求:3個方陣的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
2.先求:3個方陣的一列一共有多少人,再求10列一共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有多少行,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4.先求:一共有多少列,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例1的小結: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思考,得出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結果卻是一樣的。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引出課題:解決問題】
三、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做一做
⑴ 出示題目。
⑵ 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⑶ 全班反饋: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先求1盒有多少個,再求8盒一共有多少個。
2、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
⑴ 出示題目:⑴
⑵ 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⑶ 分小組交流。每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重點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
⑷ 全班反饋解決該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3、練習二十三的第4題
⑴ 出示題目。⑷
⑵ 讓學生審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⑶ 給出三個算式,由學生選擇出正確算式并表述出解決問題 的思路,重點理解“來回”的含義。
四、全課小結: 強調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五、拓展練習:第一步,先請同學了解一節(jié)數(shù)學課的上課時間,一個星期在校幾天?如果一個學期按20周計算,同學們在學校待多少分鐘?合多少小時?第二步,根據(jù)自己計算出來的結果,你有什么感想?記錄下來。第三層次是學生在生活中現(xiàn)實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本題又是一道開放題,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學生自己去尋找,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性,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六、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三的2、3、5、6題
關于解決問題一課的教學反思
城關二小 周志明
1、收集和整理信息,形成數(shù)學思考。
新教材的解決問題,其題材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用圖畫、對話、表格等形式呈現(xiàn)現(xiàn)實的生活場景。這一節(jié)課的例1既是一幅情境圖,又是一道應用題。例1的圖呈現(xiàn)給學生一幅廣播操表演的情境圖。小精靈明明提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了解情境,從情境中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收集解決問題的必要信息。這一步要求學生仔細地看,充分的講,觀察同一個方陣既可以橫著看找到的信息有“每行有10人,有8行”,又可以豎著看找到的信息有“每列有8人,有10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收集和整理信息,讓學生形成數(shù)學思考。
2、分析數(shù)量關系,構思解決問題的思路。
應用題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找到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會思考,體會問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要突出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幫助學生形成解題思路。我們用不同的數(shù)量關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這兩個信息就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shù),再求3個方陣的人數(shù)。還能抓住“每列有8人,有10列”這兩個信息也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shù),再求3個方陣的人數(shù)。分析數(shù)量之間的不同組合的關系,就形成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3個方陣”這兩個信息可以先求出3個方陣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這里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有所不同了。
3、正確選擇算法,獨立解決問題。
根據(jù)解題思路仔細準確地選擇相關的條件,正確的選擇算法。
這節(jié)課我覺得我可能是急進了點,應該先讓學生先從“行”去觀察進行列式計算,讓后進生理解后再進行“列”的觀察從多角度去解決問題可能這樣會更好些。而且因為這樣導致學生的練習還不夠充分。
一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一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2
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一年級下冊P46的例7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解決問題,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能靈活運用數(shù)的組成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幾十里面有幾個十。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數(shù)數(shù)(39數(shù)到80)
2、說一說數(shù)的組成(教師隨意抽出一張數(shù)字卡,讓學生說一說數(shù)的組成)
3、師:看同學們都學得這么好,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板書課題)二、新授 1、解決蘋果問題
師: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吃水果。這一天,有一
第1頁/共6頁 位同學和媽媽去買了一些水果回來,卻遇到了一個難題。什么樣的難題呢?
師出示:媽媽買回了20個蘋果,每6個裝一個保鮮袋,能裝□袋,還?!鮽€。
師: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要求學生掌出20個圓片代替20個蘋果擺一擺,分一分。教師巡視,個別演示分法。
師小結:通過分一分,我們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板書:分一分)
2、解決穿珠問題
師:看同學們表現(xiàn)這么好,小麗也有問題要請教大家了。(出示主題圖P47例7)
師: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師:我們現(xiàn)在沒有珠子,不能來分一分,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注意引導學生可以通過圈一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自主圈一圈,集體講評。
師小結:看來圈一圈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3、分書問題 ①解決問題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一年級下
第2頁/共6頁 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師:這個周末,老師去書店買了一些書,卻遇到了一個問題,現(xiàn)在想和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來討論討論。
師出示:45本書,每10本裝一箱,能裝滿幾箱?還剩幾本? 師:知道了什么?問題是什么?(個別匯報)
師:我們沒有這么多的圓片代替45本書擺一擺,也沒有現(xiàn)成的圖給我們圈一圈,又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引導學生能通過畫圓片代替書來圈一圈解決問題)②優(yōu)化方法
師:有一位小朋友不畫圖一下就算出了這道題,你們想知道他是怎么算嗎?
教師介紹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對比這些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好呢?(學生匯報)
師小結:畫圖是一種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如果我們能靈活運用以前學過的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會使問題解決更方便。
三、知識提升 我是小老師
師:有一位小朋友在學完了這節(jié)課的知識后,學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都沒有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方便,所以遇到像今天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他都會用數(shù)
第3頁/共6頁 的組成這種方法來解答。下面是他完成的一道練習題,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當一回小老師,幫他檢查一下。出示題目: 我是小老師
一年級(5)班有45名同學,每7人一組,能分□組,?!跞?。小明的解法:
45里面有4個十和5個一,所以能分4組,剩5人。師:解答正確嗎?為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借助直觀圖,讓學生圈一圈,使學生意識到不是10個一組,不適合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師小結:看來只有10個分一組才能用數(shù)的組成來解決。如果不是10個一組,我們要用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才行。四、鞏固練習完成課本做一做
教師幫助學生理清題意,學生自主完成,個別匯報。從對比中優(yōu)化算法。
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后會“活用”。不記住那些基礎知識,怎么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范圍很廣,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基礎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
第4頁/共6頁 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給學生的腦海里注入無限的內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功效。五、課堂小結 要練說,得練看??磁c說是統(tǒng)一的,看不準就難以說得好。練看,就是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擴大幼兒的認知范圍,讓幼兒在觀察事物、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活動中,積累詞匯、理解詞義、發(fā)展語言。在運用觀察法組織活動時,我著眼觀察于觀察對象的選擇,著力于觀察過程的指導,著重于幼兒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解決這種問題有哪些方法?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師”之概念,大體是從先秦時期的“師長、師傅、先生”而來。其中“師傅”更早則意指春秋時國君的老師。《說文解字》中有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師”之含義,現(xiàn)在泛指從事教育工作或是傳授知識技術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長值得學習者?!袄蠋煛钡脑獠⒎怯伞袄稀倍稳荨皫煛薄!袄稀痹谂f語義中也是一種尊稱,隱喻年長且學識淵博者。“老”“師”連用最初見于《史記》,有“荀卿最為老師”之說法。慢慢“老師”之說也不再有年齡的限制,老少皆可適用。只是司馬遷筆下的“老師”當然不是今日意義上的“教師”,其只是“老”和“師”的復合構詞,所表達的含義多指對知識淵博者的一種尊稱,雖能從其身上學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識的傳播者。今天看來,“教
第5頁/共6頁 師”的必要條件不光是擁有知識,更重于傳播知識。
第6頁/共6頁
一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3
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一年級下冊P46的例7 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解決問題,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能靈活運用數(shù)的組成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幾十里面有幾個十。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數(shù)數(shù)(39數(shù)到80)
2、說一說數(shù)的組成(教師隨意抽出一張數(shù)字卡,讓學生說一說數(shù)的組成)
3、師:看同學們都學得這么好,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板書課題)二、新授 1、解決蘋果問題
師: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吃水果。這一天,有一
第 1 頁 位同學和媽媽去買了一些水果回來,卻遇到了一個難題。什么樣的難題呢?
師出示:媽媽買回了20個蘋果,每6個裝一個保鮮袋,能裝□袋,還剩□個。
師: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要求學生掌出20個圓片代替20個蘋果擺一擺,分一分。教師巡視,個別演示分法。
師小結:通過分一分,我們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板書:分一分)
2、解決穿珠問題
師:看同學們表現(xiàn)這么好,小麗也有問題要請教大家了。(出示主題圖P47例7)
師: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師:我們現(xiàn)在沒有珠子,不能來分一分,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老師注意引導學生可以通過圈一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自主圈一圈,集體講評。
師小結:看來圈一圈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3、分書問題 ①解決問題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一年級
第 2 頁 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師:這個周末,老師去書店買了一些書,卻遇到了一個問題,現(xiàn)在想和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來討論討論。
師出示:45本書,每10本裝一箱,能裝滿幾箱?還剩幾本? 師:知道了什么?問題是什么?(個別匯報)
師:我們沒有這么多的圓片代替45本書擺一擺,也沒有現(xiàn)成的圖給我們圈一圈,又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教師引導學生能通過畫圓片代替書來圈一圈解決問題)②優(yōu)化方法
師:有一位小朋友不畫圖一下就算出了這道題,你們想知道他是怎么算嗎?
教師介紹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對比這些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好呢?(學生匯報)
師小結:畫圖是一種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如果我們能靈活運用以前學過的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會使問題解決更方便。
三、知識提升 我是小老師
師:有一位小朋友在學完了這節(jié)課的知識后,學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都沒有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方便,所以遇到像今天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他都會用數(shù)
第 3 頁 的組成這種方法來解答。下面是他完成的一道練習題,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來當一回小老師,幫他檢查一下。出示題目: 我是小老師
一年級(5)班有45名同學,每7人一組,能分□組,?!跞?。
小明的解法:
45里面有4個十和5個一,所以能分4組,剩5人。師:解答正確嗎?為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借助直觀圖,讓學生圈一圈,使學生意識到不是10個一組,不適合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師小結:看來只有10個分一組才能用數(shù)的組成來解決。如果不是10個一組,我們要用分一分,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才行。四、鞏固練習完成課本做一做
教師幫助學生理清題意,學生自主完成,個別匯報。從對比中優(yōu)化算法。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解決這種問題有哪些方法?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時要注意什么?
第 4 頁
第 5 頁
一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3篇(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解決問題教案)相關文章:
★ 按比例分配解決問題教學反思17篇(簡單的按比例分配教學反思)
★ 一年級小學趣味數(shù)學教學設計3篇 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設計
★ 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3篇(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課教學設計)
★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認識時間解決問題教案最新范文3篇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認識時間解決問題教學反思
★ 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學設計4篇(小學一年級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 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解決問題67教案2022模板3篇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案